<p class="ql-block">自我来深圳,从2021年六月底到2022年六月,每天早晚习字,中午自己安排学画中国画,差不多每天一幅,数数有近二百幅了,期间请教了好多画画的朋友老师,收获满满。这里集中了100张山水画的草稿。暂时通过“美篇”集中保留保留。时不时的看一看还有哪些不足。也希望能看到的朋友老师。不吝赐教!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p> <p class="ql-block">就是这本260多页的废合同书,利用反面的空白,练习练习。那本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中国古代书画”册页里的山水画就是我的临摹本。</p><p class="ql-block">另录古人山水画语录,充实自己。不时阅读理解理解。</p> <p class="ql-block">南田云:“笔墨本无情,不可使运笔墨者无情。作画在摄情,无可使鉴画者不生情。”</p> <p class="ql-block">山石皴法</p><p class="ql-block">重勾一遍,皴之半。</p><p class="ql-block">轮廓重勾三四遍,则不用皴矣。</p> <p class="ql-block">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的记述:“昔谢赫云:画有六法:一曰气韵生动,二曰骨法用笔,三曰应物象形,四曰随类赋彩,五曰经营位置,六曰传移摹写。”</p> <p class="ql-block">根据谢赫的话可知,绘画的评判标准的核心就是气韵生动,以这个为第一标准,这刚开始主要是用于评价人物画的,后来直接用在各科画中,成了评价绘画的一个标准。</p> <p class="ql-block">著名画家谢赫在他的著作《古画品录》中谈到这样说:“夫画品者,盖众画之优劣也。图绘者,莫不明劝诫、著升沉,千载寂寥,披图可鉴。虽画有六法,罕能尽该。而自古及今,各善一节。六法者何?一,气韵生动是也;二,骨法用笔是也;三,应物象形是也;四,随类赋彩是也;五,经营位置是也;六,传移摹写是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谢赫的第二个标准则是“骨法用笔”,或“,说到用笔就要和书法不谋而合了,骨只是一个概念,主要是借助人的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这里的骨法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书法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用笔是国画所特有的笔墨技法等等。</p><p class="ql-block"> 绘画和书法一样,都要通过毛笔蘸上墨才能写画,所以好多人都会关注笔头在力量、角度、墨色的支撑下,写出来的点画感受,这一点在一些书法家哪里做得很到位,还有也会设计到“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等的意境上的知识,都可通过笔墨来表现出来。</p> <p class="ql-block">谢赫是及其喜欢绘画的人,他收藏了很多古人绘画作品,经常研究把玩,临摹学习,从中收获颇丰,据说他曾收集、购买了一些先辈绘画的真迹,而且他并不把这些真迹拿出来示人,而是偷偷地自己浏览学习,甚至藏起来,在没人的时候拿出来欣赏,这一切皆出于他学习的一个心态,仔细研究古人绘画的用笔,构图等等的一些问题。</p><p class="ql-block">才使得谢赫能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并且还走了理论依据,写成他的六法论。那么,谢赫是从哪些方面来实现他自己的想法的?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一就是对绘画神的一个要求。这也成为谢赫评价绘画好坏的核心问题,是不是气韵生动,首先要有神,而气韵最开始用用来形容人的,比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表现人内在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p><p class="ql-block">二是对绘画用笔的一个要求。这涉及到书法的用笔,书画同源,骨法外魏晋时期很流行,“风韵”之外就是“风骨”了,如“王羲之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羲之风骨清举也。这里的骨自然是人的内在品质,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要有刚健骨力的美感,自从他之后谢赫之后,骨法就成了历代评画的重要标准。</p> <p class="ql-block">谢赫认为,要想让自己的绘画有境界,首先气韵生动必须达到,其次才能谈别的,没有气韵,画也是死的没有精神,其他元素在精妙也是失败的作品。那么谢赫说的气韵究竟是什么呢?简单的说就是人物从姿态、表情中显示出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而这个气韵最开始主要是用在人物画上,毕竟谢赫也是人物画家,主要是魏、晋品藻人物的专用名词,比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后来被谢赫给总结在了画论中。而谢赫又提出了“形神兼备”的概念,他认为,只有形神兼备,才能画出人的精神,怎么才能达到神呢,首先就要做到形似,不仅仅要“画得像”,还讲究生动,“妙在似与不似之间”,这是最微妙的一个状态。谢赫的一句气韵生动就让我们明白了评价画的核心,首先要做到绘画的神行都兼备,最好是在似与不似之间。谢赫的第二个标准则是“骨法用笔”,或“,说到用笔就要和书法不谋而合了,骨只是一个概念,主要是借助人的内在性格的刚直、果断及所画人物的骨相所体现出的身份气质,这里的骨法包含了很多内容,比如书法用笔所表现的骨力、力量美,用笔是国画所特有的笔墨技法等等。绘画和书法一样,都要通过毛笔蘸上墨才能写画,所以好多人都会关注笔头在力量、角度、墨色的支撑下,写出来的点画感受,这一点在一些书法家哪里做得很到位,还有也会设计到“唐人尚法、宋人尚意”等等的意境上的知识,都可通过笔墨来表现出来。谢赫是及其喜欢绘画的人,他收藏了很多古人绘画作品,经常研究把玩,临摹学习,从中收获颇丰,据说他曾收集、购买了一些先辈绘画的真迹,而且他并不把这些真迹拿出来示人,而是偷偷地自己浏览学习,甚至藏起来,在没人的时候拿出来欣赏,这一切皆出于他学习的一个心态,仔细研究古人绘画的用笔,构图等等的一些问题。才使得谢赫能在绘画上有所成就,并且还走了理论依据,写成他的六法论。那么,谢赫是从哪些方面来实现他自己的想法的?其实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一就是对绘画神的一个要求。这也成为谢赫评价绘画好坏的核心问题,是不是气韵生动,首先要有神,而气韵最开始用用来形容人的,比如“风气韵度”、“风韵遒迈”等,表现人内在的精神气质、情味和韵致。二是对绘画用笔的一个要求。这涉及到书法的用笔,书画同源,骨法外魏晋时期很流行,“风韵”之外就是“风骨”了,如“王羲之目陈玄伯‘垒块有正骨’”、“羲之风骨清举也。这里的骨自然是人的内在品质,表现在绘画上就是要有刚健骨力的美感,自从他之后谢赫之后,骨法就成了历代评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