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庙的美食之旅(20220227)

鱼歌唱玩

<p class="ql-block">C班凌子轩,口述,1900字</p> <p class="ql-block">南京有很多博物馆,而这个博物馆很特殊,它是关于吃的博物馆,名叫秦淮小吃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这个博物馆就在著名的夫子庙景区里的秦淮人家。作为夫子庙游学的最后一站,何老师带我们吃小吃。</p> <p class="ql-block">首先我们来做雨花石汤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何老师请了一位做汤圆的阿姨来带领我们做汤圆。我来到阿姨旁边,看着盘子里的两种做汤圆需要的配料:一边是黑色的黑芝麻馅儿,另一边是加入了可可粉,揉出了雨花石花纹的小面团。</p> <p class="ql-block">雨花石汤圆是南京的小吃之一。别处没有雨花石元宵。因为加入了可可粉,原本普通的汤圆,变得有了色彩,放在水里,透过水的折射,晶莹透亮,花纹也变化出不一样的美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包汤圆开始了,我目不转睛地盯着包汤圆阿姨的手。只见阿姨手拿起一个小面团,用大拇指浅浅地按了一个洞。然后,她拿出小勺子,挑一点点芝麻馅儿放到小面团中,两个手掌相互揉搓,把这个小面团做成一个球的形状。就这样,一个雨花石汤圆就做好了。</p> <p class="ql-block">我回到座位上,学着阿姨的样子也做了两个汤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坐在我旁边的一个姐姐,她也在做汤圆。因为她戳的小孔有些太大了,放进黑芝麻馅儿之后,再揉汤圆就揉不起来,越揉越散,竟然把汤圆馅儿给揉露出来了。她的妈妈还很着急地帮他捏,但是这个汤圆不听话,怎么捏也捏不在一起了。我们都被她们逗得哈哈大笑。</p> <p class="ql-block">做完了汤圆,我们终于开始吃小吃了。一道一道的小吃慢慢的端了上来。</p> <p class="ql-block">首先来到我们餐桌上的是黑金烧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个烧卖和平时我吃过的烧卖有很大的不同。它是黑色的!我迫不及待地拿筷子夹起来尝了一口,真香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问妈妈这是什么烧卖呀?</p><p class="ql-block">妈妈说这是南京有名的小吃,叫黑金烧卖。黑金烧卖的样子像个钱袋子,黑色的皮,馅儿是金黄的。因为其外形酷似古人用的钱袋,寓意腰缠万贯,财源广进。同时,因为烧卖顶部不封口,中间是开着的,所以它也有笑口常开的寓意。这样的美食,大家品尝之后都能笑口常开,乐乐淘淘。</p> <p class="ql-block">第二道菜是什锦素菜包。它的外表和普通的包子没有什么两样,可是咬开一口,浓浓的香味扑鼻而来。</p> <p class="ql-block">第三道菜是锅贴。</p><p class="ql-block">这个锅贴和外面普通店里吃的锅贴几乎相同,可是咬开一口,不像其他店里的锅贴那样咸,里面的肉软软的,很入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一道菜是鸡汁烫干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鸡汁烫干丝,又鲜又嫩。鸡丝和豆腐丝混在一起,吃起来特别香。据说这道菜在明清时期就有了,看来古人跟我们一样爱吃。</p> <p class="ql-block">正在我大快朵颐的时候,红豆汤来了。这个红豆汤,红豆绵绵的,喝起来好像是吃了一口棉花糖一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接着上来的是双味酥烧饼。</p><p class="ql-block">这个双味酥烧饼,有甜咸之分。上面有一层满满的芝麻,咬一口香的很,芝麻有很美好的寓意,芝麻开花节节高,所以这个烧饼也有步步高升之意。</p> <p class="ql-block">原味鸭血汤</p><p class="ql-block">鸭血汤又名美味鸭血汤。相传清朝李鸿章,喝完鸭子汤之后,觉得非常美味,吩咐厨师再上一碗。可是鸭子已经吃完了,聪明的厨师便用鸭血鸭肝等做了一道汤,味道鲜美,深受喜爱。</p> <p class="ql-block">最后,秦淮小茶馓和什锦豆腐脑出场了。</p><p class="ql-block">吃完这几道小吃,我真是神清气爽!</p> <p class="ql-block">吃完了小吃,何老师给我们讲一个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古代山海经中写,死去的人会变成鬼魂,每天晚上他们就去游荡。等到第二天早,金鸡会叫三声,这时太阳就升起来。如果一个鬼没有在太阳之前跑到一棵大桃树的下面,那这个鬼就会“唰”了一下就不见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个大桃树下,鬼会遇到两个神。一个叫神荼,一个叫郁垒。这两个神是负责每天管理这些鬼的。他们会知道鬼晚上有没有给别人家闹事,如果闹事了就会拿那个用芦苇做成的绳子把它抓起来,然后拿桃木做成的弓箭对着那个鬼一射,最后把鬼拿去喂饥饿的老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老百姓们想要自己的家里平安无事,就拿桃木刻上是神荼和郁垒,这样鬼就不会来他们家闹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可是这样做,造成桃树快速减少。到了明朝,朱元璋进行了改革。他下令所有人不能再砍伐桃树做桃符。而是把这个桃木改成红纸,再把自己的心愿写在上面,这样也可以保佑一家平安,这就是从桃符改为红纸,再变为春联的过程。</p><p class="ql-block">所以在明代,南京的春联最多。因为朱元璋是在南京做的皇帝,南京执行的最好,有一些官员专门来巡查各家有没有拿红纸做春联。</p> <p class="ql-block">家长手记:</p><p class="ql-block">论家长的兼容性</p><p class="ql-block">对联美食这节课,凌子轩只关注了美食,对联的部分听得一头雾水。所以回家后和我商量写作业时,他表示很为难,不会写。</p><p class="ql-block">我索性不要求他写对联的平仄,让他随便写。几番启发下来,他觉得小吃很有趣,做汤圆很好玩,想写写这些。说实话,跟学霸们比,他的学习能力确实一般。主课没修好,只会写吃,有点low。可是娃儿有这么天真可爱的一面,我宁可“纵容”他一下,写吃就写吃吧。</p><p class="ql-block">一个爱做菜的人总是受欢迎的。这个娃从小喜欢做汤圆这些上不了大场面的事。我还带着他去南京大排档参加过好多做点心的课程。他包包子甚至比我包得好。也许各有所长,各有所爱,我做个“躺平”的妈妈,顺应他的爱好,保护他的天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