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从校园到军营</p><p class="ql-block">一段难忘的人生旅程</p><p class="ql-block"> 平遥三中〈王郭中学)设在平遥汾河西岸的王郭村,设备齐全,环景舒适,有较高师资。是一所很理想的公有制初级中学,为当地农家子弟开创了一条求学之路。成为当地青年学生梦寐以求,追逐梦想的地方。学校为祖国各行各业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成为青年学生的人生基石。</p><p class="ql-block"> 从56年建校到68年,共招收毕业学生1400多名,其中输送参军入伍98名,从校园走进军营,步入在保卫祖国的行列,其中有1名成为少将,5名成为大校,7名上校,2名中校,典型代表有学长马书铭成长为少将;大校冀光祖是当年的省高考状元,成长为国防科技专家;田建国,梁殿明从三中入伍成为特级飞行员,为保卫祖国,国防建设做出很大的贡献,为家乡平遥,母校三中争得荣耀。</p><p class="ql-block"> 1968年2月我们15名同学从平遥三中应征入伍,成为最后一批从校园到军营的幸运者。</p><p class="ql-block">1967年12月,段滋明老师抽调到平遥县征兵办公室工作,开始了68年度征兵工作。消息象春风一样,很快在校园内传开,顿时掀起一股报名参军的热潮。当时正值文革中后期,参军入伍,报效祖国,成为广大青年学生的热切期望。大家争先恐后,踊跃报名,但限于名额及条件的限制,绝大部分同学还是不能如愿以偿。报名条件是六六年、六七年的应届毕业男生,年令18至22岁,中学生放宽到17岁。当时报名的同学很多,经参加宁固体检站初检,淘汰了体能不合格者。随即往县人民医院進行复检,继续淘汰。留下的汇总移送至县征兵办有二十几人,经过政审,于68年1月下旬核准下发了入伍通知书。其中22班5人,有李天福,赵显贵,张守文,田启生,孟希杰。23班一人为赵炳柱。24班6人,有郝亚晋,刘建新,霍宝玉,温绍亮,刘保良,马步明。25班3人,有宋宝林,梁宝金,雷守银。共计15人。</p> <p class="ql-block">正月十五元宵节过后,平遥古城张灯结彩,还沉浸在节日的气纷中,大街小巷贴满欢送新兵入伍的标语口号。“热烈欢送新兵应征入伍”"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处处可见。大街小巷都是欢送新兵的人群。有的扶老携幼全家出动,有的是单位领导与同事同行,有的是亲朋好友同庆。欢声笑语,络绎不绝。我们的学校领导李志恭老师也亲自为我们进城送行并合影留念。</p> <p class="ql-block"> 李志恭老师勉励我们到部队后要好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要安心服役,努力学习,刻苦锻炼,好好表现,争取好的成绩,为三中母校争光添彩。</p><p class="ql-block"> 所有新兵都汇集在城内县委党校,集训二天、换上崭新的军装。虽然大小不是太合适,但十分精神,走在大街上,引起不少人的关注与羡慕。2月17日上午我们乘坐闷罐列车南下,当时由于征兵工作保密,我们根本不知应征部队的具体兵种及驻地。椐传说在平遥征兵的是装甲兵与工程兵,为北京军区所属。给我们的服装是皮帽,皮大头鞋,皮大衣,皮手套。一看就是寒区部队。但出发后发现向南开,使我们产生疑惑。抵达山西临汾车站后下车,那里有新兵接侍站,为我们准备了可口的午餐。饭后还组织观看了一场慰问演出。节目很精彩。其中演唱《看见你们格外亲》印象很深。看完节目乘卡车到达襄汾赵曲中学。开始了新兵连的军营生活。 </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设在襄汾县赵曲中学,离赵曲镇有1公里多,学校设备很简单,有几排平房教室和办公室,一个大操场,没有围墙,由一圈高高的大扬树环抱着,四周没有村庄,是一遍‘宽广的庄稼地。环境很幽静,是一个学习训练的好地方。由于学生停课放假,学校显得十分冷静。</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有三个排组成,由平遥入伍的40多名新兵组成一个排,分为三个班,由平遥三中的15名新兵组成全连唯一的学生班。指定郝亚晋同学为新兵班长。他在学校曾担任班长,学生会主席等职,有一定的组织领导能力。</p><p class="ql-block"> 由于新兵连的进驻,一所沉静的中学校园,顿时变成了沸腾的军营。三个排九个班,分别住在九个教室,一个教室住一个班,在地上用木板搭成同铺,铺些稻草,上面直接铺被褥,虽然条件简陋,但要求很严,被子要按军人内务条令要求,叠成豆腐块,没有抌头,把自己换洗的衣服用块白布,包在一起就是抌头。放在被子中间。洗刷用具,洗脸毛巾都要统一放置,每人一个军用挂包和水壶统一挂放在墙上。所有用品都要整齐化一。遇有紧急集合,所有物品都要带走。军人的素质就是在日常生活中,一点一滴地养成。</p><p class="ql-block"> 在训练场上,立正,稍息,向左,向右看齐,齐步,正步走等课目反复进行,队列排列,礼节礼貌,各种场合的敬礼等都是训练的课目。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级考核,从排到连举行会操,表演,考核。通过各种形式,强化训练成绩。由于“学生班”的特殊组成,非常引人瞩目,训练成绩遥遥领先,成为全连的标杆,学习的榜样。</p><p class="ql-block"> 训练场外,政治学习,思想教育,组织学习毛主席著作,“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等。不断提高思想觉悟和认识水平。学习军人各种条例条令,相关制度规定。紧张而有序,还要进行理论考试。这些对于学生兵来说,就算不上什么难题了。学生班的优秀成绩多次受到表扬。</p><p class="ql-block"> 学生班的军事训练,理论考核成绩,双双夺冠,除了刻苦努力之外,文化程度,整体素质明显高于其它各班,各班新兵大都来之农村,大多数是是小学文化成度,有的识字不多。经历基础有限。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因为学生班有一个非常优秀的代兵班长,他叫肖绪光,1965年从湖北远安入伍,是连队的优秀班长,文化程度不高,但说话办事很老练,标准的军人气质,良好的军人形象和较高的军人素质十分令人佩服。这次他和王彦海排长(当时任六连排長,后来担任二团副团長)到平遥接兵,不辞辛苦,串村入户,调查了解情况,对所招的每个新兵进行家访,详细了解个人家庭具体情况,个人的兴趣爱好,个性特点都掌握的很清楚,甚至连在地方持什么观点,什么派别,有什么表现都摸的一清二楚。在学习训练中因人而宜,言传身教针对性很强。课余时间经常找新兵谈心交流,做思想工作。在生活上关心体贴。由于训练强度很大,有的新兵病了,他就到伙房让给做可口的“病号饭”。训练时有人衣服划破,他就帮助缝补,衣服脏了,有的新兵洗不干净,他就帮助洗。大家深受教育,深感温暖,深受鼓舞,大家都认为他就是我们身边的活雷锋。因此在学习训练中处处以他为榜样,刻苦训练,认真学习,严格按要求做好每一个动作,完成每一个训练课目,争取最好的l成绩。</p><p class="ql-block"> 新兵连业余生活丰富多彩,歌声笑声此起彼伏,黑板报,宣传栏,光荣榜引人注目。发挥个人特长,排练文艺节目,宣传好人好事,利用集体就餐时间,各班宣传好人好事。学习雷锋做好事尉然成风,节假日休息时间争先恐后,到厨房帮厨。早晨起床后自觉整理环境卫生。因为工具有限,争着早起床抢工具,有的怕抢不着,早天晚上就私藏扫把。这种不为名不为利,全心全意做好事的精神,继承发挥了军队的光荣传统。</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font-size: 18px;">军人的作风就是雷厉风行,服从命令,听从指挥,言行一致,步调一致,不怕艰难困苦,克服千难万险,坚决完成任务。</span></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凌晨两点,被一阵急促的哨声从梦中惊醒,这是紧急集合的信号,大家急忙从梦中爬起,穿好衣服,打好背包,携带好装备向外跑。紧急集合要求,不准有灯光,就是火柴,手电等微弱光线都不行,不准大声喧哗,只能默默无声,快速准确地完成自己的动作。如果预先没有做好思想与物品准备,慌乱中有会穿错衣服,穿错鞋或者找不到背包绳。造成紧张急躁情绪。集合后捡查人员及装备。宣布上级“命令”。在驻地3公里的张礼火车站发现有人破坏,抢劫军运物资。命令新兵连一个排,立即赶到现场。背着背包急行军3公里,虽然完成了任务,但还是出现不少漏洞与不足,有的班没按要求携带物品,有的穿错鞋,把脚磨破,有的没按要求打背包,结果在途中背包散了,用双手抱着完成任务。这次紧急拉练,是一次全面的考核,作为军人要树立常备不懈的思想,具备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部队随时可能执行紧急任务。因此思想准备,物品准备必不可少。另外是体力,技能,毅力,克服困难的勇气等,不断提高军人的整体素质。学生班在紧急拉练中整体表现良好。符合要求,没有人掉队。成绩突出,受到上级领导的大力表扬。</p><p class="ql-block"> 顽强的毅力,坚定的决心来源平时的磨练养成,从校园到军营,从学生到军人需要一个转换过程。需要从一点一滴,在日常生活中养成。在艰难困苦中进步成长,培养军人素质,铸就军人灵魂。</p><p class="ql-block"> 一个多月的新兵连,我们用汗水、疼痛、坚忍来完成了由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华丽转身。 紧张有序的节奏让我们忘记了时间,忘记了疲劳,一天很短,短得,还没来及拥抱清晨,转瞬,就已手握黄昏!</p><p class="ql-block"> “路漫漫其修远兮,我们上下求索,磨练意志,培养气质,铸造灵魂,”火热的军营犹如强大的磁场,吸引着我们的梦想,报国之心,在部队,我们找到了归宿。未来,即使荆棘密布。也会一如既往苦练本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p><p class="ql-block"> 经过为期四十多天军训生活。三月底老兵复员,四月初新兵下连队。所到部队是京字412部队五七农场的六连,全场有三个建制连队和一个大学生连,分别来之三个团,按照毛主席的五七指示,中央军委安排,部队生产自给自足,我们的任务是种植水稻,生产大米。下连队后,分配在一排的有李天福,赵炳柱,刘保良,二排有温绍亮,刘建新,宋宝林,赵显贵,孟希杰。分在三排的有霍宝玉,郝亚晋,雷守银,梁宝金,田启生,马步明。张守文分在炊事班。</p> <p class="ql-block"> 连队驻地归属山西襄汾县赵曲乡温泉村,温泉没有泉,紧靠汾河边,属半丘陵地带,村庄随坡建造,由南向北,由低向高,东西长,南北短,有百户人家,没有整齐的街道,只有一条由东向西呈"y"字型状的通道,连队三个排由西向东借驻在不同的民房中,连部设在村中一个东西两院相通的大户人家,是典型的山西大院,高台阶高门楼,两院佈局相同,正中是三间砖窑洞,东西各有四间房,两院北面中间有个门楼相连,西院为外院有大办公办室,仓库,供销社等,院中间还有个水泥乒乓球台,赵显贵,孟希杰分在二排七班住在正房的窑洞中,东院为内院,住有连部首长与勤杂人员。我和宋宝林分在六班,有幸与连部首长住在一个院,而且是正房的窑洞中,一排同铺住9个人,白床单绿军被非常整齐一致。这里是连部与大队驻地,自然成为重要机关,夜间有战士带抢站岗执勤,白天从这里发号施令。那时没有先进的通讯工具,司号员站在房顶上吹号,起床,出操,上课,下课,开会,点名,叫班排长到连部开会,都是用号声传达的。听到号声各班排统一行动,步调整齐,高声嘹亮,整个村庄就是一个火热的军营</p> <p class="ql-block">伙房设在大队的打麦场,伙房是旧房改造而成,没有饭堂,开饭时各班排整队从村中的四面八方赶来,饭前都可听到嘹亮的歌声。吃饭时整齐地蹲立在场院中,各班排利用这个机会宣传好人好事,有的的还编排小节目表演。这时候也是我们同学们会面的机会,学生兵都是各班的宣传骨干,能写能说能表演,争强好胜,各显其能。特别是李天福,宋宝林,马步明更为突出,成为各排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 部队执行生产任务,在当地栽种水稻实属首创,当地虽在汾河边,但祖祖辈辈以旱地农耕为生,一年两季,夏季以小麦为主,秋季主要是玉米,高梁等五谷杂粮。从未种过稻,面临各种挑战,只有克服困难,应难而上,发扬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继承发扬南泥湾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开荒与改良旱田为水地,不断探索。同时帮助当地农民改变认识观念,进行技术指导与帮助,军民共建,共同改变农耕方式与方法。首先兴修水利,建水泵站,引入汾河水,修引水渠及灌溉配套工程,翻地,平地等,这些都是力气活,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兵确实是重大考验,一天下来身疲力尽,手上磨出血泡,咬牙坚持。与那些来之农村的新兵相比,体力及耐力,吃苦耐劳精神都有很大差距。翻地,平地,育秧,插秧等工作都没有机械化,全凭人工作业。工作十分艰难。四月初下稻田,上面还有一层薄冰,开始确实感到恐惧及畏难。在畏难时刻只见连,排长带头下到冰冷的稻田,紧跟着各班长,党团骨干纷纷下到稻田,使我们这些新兵深受感动及鼓舞。也相继下到稻田,刺骨的疼痛,咬牙坚持。平地时用一块木板,拴上绳四五个人在前面拉,后面一个人站在木板上保持平衡,保持不好,经常摔在地里,滚一身泥土,前面的人也很费力,也会经常摔倒,倒在水地里,浑身贴满泥和水。面对这样的情况,大家只是哈哈一笑了之。插秧更辛苦,为了赶季节,争分夺秒。之前要召开动员大会,各班排表决心,写保证,发挑战,应战书,鼓励士气,热火朝天。争时间,抢进度,保质量。从早到晚蹲在水中,弯腰曲腿,左手拿一捆秧苗,右手将秧苗分4至5株插入稻地里,边插边后退。不停地反复重复,十分劳累。还要保证质量,行距株距要整齐一致。甚至每行要用细绳拉一条直线。一人负责插四行,你追我赶。絲何不敢怠慢。对插秧的进度与质量,各班排都要进行捡查,评比,列表公佈。中午饭由炊事班送到田间地头,午饭后,休息一会,紧接着继续干到天黑。</p> <p class="ql-block">稻田与秧苗</p> <p class="ql-block">稻秧与稗草</p> <p class="ql-block">蚂蟥</p> <p class="ql-block"> 4月至9月主要是田间管理,既漫长又艰辛。锄草,施肥,喷药,挠秧等。三伏天骄阳似火,赤日炎炎,汗流挾背,蚊虫叮咬,有一种叫蚂蟥又叫水蛭。叮在腿上往肉里钻着吸血,很恐怖。但蚂蝗怕食盐,以及刺激性的物品,如看到长长的蚂蝗l,撒点盐就立刻缩成一团,慢慢的死亡,其他刺激性的东西也可以让蚂蝗毙命。蚂蝗怕拍打,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发现蚂蝗吸入了腿里,不能直接拔,拔断了也拔不出来,而且断入一部分在肉里就麻烦了,还要手术取出来。只要用力拍打蚂蝗吸的部位,对着蚂蝗拍打,蚂蝗受疼后缩成一团,自然就松开,退出吸入的吸孔。抜草是一种细致活,有一种叫稗草,是一种恶性杂草,生长快,对稻苗生长有很大影响。开始与稻秧十分相似,很难分辨,经老兵指点才逐渐认识,分辨清楚。水稻的叶片和叶脉为绿色,叶片表面比较粗糙。稗草的叶片颜色深绿,叶脉是白色的,形状细长,而且表面比较光滑没有绒毛。挠秧是用脚,用手或用铁耙松土。使秧苗茁壮成长,进行施肥,喷药,倾心呵护,辛勤耕耘,才能取得丰硕成果。从劳动实际中确实体会到劳动人民的辛苦,粮食的珍贵。深深感受到“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真实情感。</p> <p class="ql-block"> 金秋十月是收割的季节,也是丰收的季节。金灿灿稻田一望无边,劳动果实来之不易,季节不绕人,抢收抢运,繁忙的打场脱粒,势在必行。紧张急烈的程度可想而知。抢时间,赶任务,颗粒归仓。一切紧张劳累己成习惯,晒黑了脸蛋,磨出了硬僵,增强了体魂,锤练了意志。除完成生产任务外,战备训练,军民共建,三支两军等任务同样圆满完成。通过各种艰苦的磨练,我们也从一个单纯的学生兵锤炼成一名一成熟的军人。</p> <p class="ql-block"> 一九六九年三月,中苏交恶、边界冲突升级,火药味浓。我们部队由工程兵建制整编为北京军区守备一师,驻防内蒙前沿。根据战备需要,师里决定,停办晋南农场,1969年10月,我们随部队开赴祖国北部边疆,开始了新的军旅生崖。</p> <p class="ql-block"> 我们的驻地在内蒙古乌兰察布盟的化德县、商都县与锡林浩特盟的镶黄旗三地的交界处,秋令沟、育林沟、卧龙沟以及察哈尔右翼后旗的大东山等处的山头成了我们“安营扎寨”的地方。这里位于蒙古高原中部南缘,是在蒙古高原中部唯一有点起伏山峦的地域。 时隔几十年之后,我们才明确的知道,当苏蒙军队大举进攻时,我们的任务就是在这里依托工事,能抵挡敌军24小时,为全国赢得调动布防的时间。 这里气候环境恶劣,夏秋非常暂短,大家都十分清楚的记得,每年五一节后、国庆节前必定会迎来一场雪。有人概括为“五月解冻,十月飞雪”,再贴切不过了!这里的冬季漫长且又十分寒冷,是同纬度最寒冷的地带,一般都在零下十几度、最冷达到零下四十多度。外出时不到两分钟,口罩的上方、眼睫毛处都会结出一层白霜。 好容易盼到春天来了,又成了狂风肆虐的天地,每隔数天,俗称的“黄毛乎乎”便会光顾了,它带着冷气,卷着黄沙,漫天扑来,打在脸上生疼生疼的,而且一米之外内就看不清楚人影了。 1979年,中央电视台专门拍了一部《干枝梅颂》,报道守备一师艰苦奋斗,扎根边疆的事迹。其中有这样一段话描述当地恶劣的天气的: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六月才去雪,九月又见冰。 就是在这样的自然环境中,部队或是借住老乡的房子,或是住在牛棚、羊圈、地窝里,没有夏冬季节的区分,在那一无所有的山头上抓紧时间打坑道、挖反坦克壕、修筑防御工事,时刻准备着敌人的来犯。</p> <p class="ql-block"> 那是最为艰难的日子,中苏两国刚刚在东北和西北发生了边境战争,我们来到驻守之地时,正在加紧阵地建设,其艰苦程度大大超出了我们的想象程度。我们住过刚刚贯通尚未被覆的坑道,四处透风不说,浓重的湿气能让御寒的棉被拧出水来;我们也曾挤在过半地下的窝棚,虽然它只有还不到两米高的空间,却立着两层大通铺,每层的高度还不及现在火车的硬卧,每个人的宽度也仅仅刚能够翻身。但毕竟是有了“房子”住,再不用风餐露宿了。</p> <p class="ql-block"> 部队的生活、工作是难以想象的艰苦。从接受昏暗的灯光开始,我们迎来了许多我们长到这么大,还都是第一次遇到的生活问题,比如,没有饭桌不说,还得蹲着吃饭;刚入伍时,我们半年多都没有洗过澡,等等。适应新的生活,是我们遇到的第一个难关。</p><p class="ql-block"> 野营拉练</p><p class="ql-block">当年毛主席发出了指令:“野营拉练好”!“如不这样训练,就会变成老爷兵” 。我们全副武装,荷枪实弹,背着行李,每天在没过脚脖子的积雪中行走十几公里,1到宿营地后,汗水透过绒衣、棉衣,把棉被都霪湿了一大片。 行军中还要做各种战术动作,我们最喜欢的就是“防空演习”了,命令一来大家往路边跑几步,也不管有多少积雪,随便找个地方赶紧爬下:可以得到一个极为宝贵的短暂休息机会!</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参加了野营拉练,我们才发现,我们的脸盆还有这么多的功能:早晨洗脸、中午盛饭、到宿营地后又用来洗脚。更有甚者,因夜晚太冷,不愿意出门,就当成了“尿盆”,第二天用水洗洗,继发挥着那几个功能。</p><p class="ql-block">我们住在山上,洗脸刷牙全是靠积雪。到这时我们才知道,雪白雪白的积雪,融化后却呈深绿色,还会积淀着沙粒和漂浮着草根。好在起床后天色还是漆黑漆黑,仅仅靠着几盏桅灯(我们都称之为“马灯”,在坑道作业时照明用的)是无法观察那么清楚,使用起来除了感觉到有点怪味,并没有多大影响——眼不见为净么。</p> <p class="ql-block">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当我们想拍张照片寄回去,让家人、朋友分享一下欢乐。可是我们驻守的地方,除了连绵蜿蜒的山峰,就是稀稀拉拉的村庄、看不到树木,电线杆子比树多,最多不会超过20户人家的村子,能有什么风景?能拍出稍好一点人像的地方只有那个几十里外的小镇——土牧尔台。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想要去趟土牧尔台是件非常难得的的事情。有一次我和理发员利用出公差的机会,偷偷带上冲锋抢到土牧尔台完成了拍一照片的心愿。</p> <p class="ql-block"> 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兵来说,最难忘的还是莫过于挑水上山了吧。每个驻守在山上的连队都有一个大水罐,连队的吃饭全靠它了。由于施工紧张,拉水车常常不能按规定时间送水,水罐总是处于空空待添的状态。于是,到山下的村子挑水,便成了我们这些学生兵们“要求进步”的一个具体行动。晚饭后暂短的休息时间,总有人去抢扁担,“连首长们”又很会做工作,每次队前讲话,总是要对参加挑水的同志加以表扬。望着山下的村庄,弯弯曲曲的小路时隐时现,足有四五里路。对于我们这些学生兵来说,真不敢想怎么才能把那两个桶里的东西挪到山上来。</p> <p class="ql-block"> 环境造化人,环境改造人。面对着这一系列的艰难,我们都没有退缩,自觉、努力地融入部队这个大熔炉里,不断使自己成长起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从不畏惧环境,逐步达到了适应环境,进而能从中找到了乐趣,大大丰富了个人的积累。别的不说,就拿很少接触扁担的我们来说,几个月后,那个不能挑上一担水,较为轻松地走个四五里山路。</p><p class="ql-block">这一切,都为我们的个人成长,提供了良好的锻炼环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更是为我们能有过那样一段经历而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 部队是个大熔炉,经过组织约教育培养,我们的刻苦努力,锻炼成长,由新兵转变为老兵,工作岗位有了不同程度的变化。有的提升为班长如李天福为一排一班长,成为全连名符其实的排头兵。田启生为炮排班长。张守文为炊事班长,工作积极主动,认真负责,埋头肯干,被大家称为“老黄牛”,评为学习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树为先进典型。郝亚晋升为上士,给养员。负责全连人员伙食,生活物资采购供应重任。赵显贵任连队文书,我经师卫生队三个月培训,回连任卫生员。刘保良为司号员,后来转任给养员。温绍亮调团修理所修汽车,霍宝玉调机械连,宋宝林,雷守银调宁武师直煤矿。梁宝金调团后勤综合库任保管员。大家都走向新的岗位,各尽所能,在火热的军营中追逐梦想。</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1969年4月,雷守银与宋宝林一同调入宁武煤矿,守银在坑下作业,宋宝林在井口外操作无极绳小绞车提升煤斗。在废弃的矿井中採掘生产,由于设施简单,安生观念淡薄,有一次坑口摘钩者操作不当,将三个煤斗提前摘开,直航冲下,在坑上人员立即下井,现场惨不忍睹,施救中有四位己无心跳,呼吸停止,终止了生命迹象。俩位伤势过重,疼痛难忍一直厮叫,守银战友在后面爬着不吱声,扶起他时说,“不要紧,就是脚疼”,隨即宋宝林把雷守银背上了坑外。天有不测风云,当伤亡者全部从井下抬出,雷电交加,突降倾盆大雨,顿时山洪瀑发,阻断了交通,给施救工作造成极大不便,眈误了抢救最佳时机,又有俩人不幸离去。导致69年“6、16矿难”发生,事故造成六死二伤(一重一轻),守银战友脚部轻微骨折。他没有住院,靠卫生员护理,二个月后痊愈,继续井下作业。一九七零年一月,宋宝林到连部任文书工作,任三排付排长,守银调整到连队协助上士工作,直到一九七一年三月复员(见照)。</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年后服役期满,有的开始复员到地方工作,如赵炳柱复员后分配到太纲工作。马步明复员后分配到大同煤矿工作,刘保良招工到阳泉煤矿工作。张守文复员后分配到杏花村汾洒厂工作,孟希杰,田启生复员后留在农村坚持为家乡的建设与发展贡献力量。赵显贵,李天福复员后,通过个人的勤奋努力,成为国家公务人员,取得卓越的成绩。赵显贵首创平遛县个人律师所,成为当地著名律师,并评为山西省优秀律师。李天福由乡武装干事不断提升为县士地局长。温绍亮,霍宝玉复员后经推荐考试,录取到山西铁路技校上学,毕业后温绍亮留校任教,霍宝玉分配到大同车辆段工作。郝亚晋,宋宝林提干留部队工作。分别担任司务长,组织干事,指导员等工作。郝亚晋转业后分配到介休纺织厂,通过晋中党校学习,毕业后回厂任组织部长。在改革开放的浪潮中,抛弃铁饭碗,自谋职业,努力拼博,创造辉煌业绩。为社会做出重大贡献,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p><p class="ql-block">5年后15名同学3人提干留队,2人按期服役,10人超期服役,13人加入共产党组织,复员到地方的同学,在新的不同岗位。保持军人本职,不断进步,取得辉煌成绩。10名同学获在党五十周年纪念章,受到表彰。</p> <p class="ql-block">郝亚晋,宋宝林</p><p class="ql-block">李天福,温绍亮,刘建新</p><p class="ql-block">刘保良,梁宝金,霍宝玉</p> <p class="ql-block">郝亚晋,李天福,宋宝林,刘建新</p><p class="ql-block">刘保良,霍宝玉,梁宝金,温绍亮</p> <p class="ql-block"> 1979年11月在裁军百万的号令中,宋宝林以行政22级军官离开部队转业至平遥县人民检察院,随即他参加晋中检察分院组织半个月的业务培训,进入了工作角色。历任助理检察员(县革命委员会任职)检察员(县人大常委会任命书),在检察机关工作的三年中,坚持正义,牢记使命,不畏艰辛,敢于查办违法乱纪案件,坚决维护国家法律的尊严,其中侦办查处的一起经济检察案件,被晋中检察分院推广,1981年度曾被县人民检察院表彰为“先进工作者”1998年被县里授予“优秀党员”称号,2010年又被县委、政府联名表彰为“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直至2011年光荣退休,连续工令近44年。</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我们军旅生涯的时间及经历不同,但同样感受到军队是个大熔炉,是个大课堂。教育我们进步成长,让我们更加热爱伟大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时刻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不忘初心,与时俱进。勇于面对现实,克服各种困难。我们将军营生活,刻化在脑海里,熔化在血液中,满腔热情投入到现实生活中。加入部队之后更能感受到这种赤子之情,军人这两个字深深烙入我们的心底。更加明白个人和国家、个人和社会的关系。这是我们的骄傲,成为军人而自豪!</p><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涯教我们学会了坚持。部队是个大熔炉,在部队遇到困难只能坚持,别无选择。一遍做不好就做十遍、百遍、千遍,直到做会为止,没有退路,只能前进。</p><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涯让我们更加自律。部队的严格要求,无论我们在走到哪里,对待任何事情都一丝不苟,严格要求自己。我们是普通人,但我们曾经是军人,退伍不褪色,这是一种深入骨子里的自觉。</p><p class="ql-block"> 军旅生涯让我们面对以后的人生更有底气。这是一种来自军人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是在无数磨练中形成的,让我们的心境变得更加宽阔,对生活更有热情,充满信心和活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作为从平遥三中走出的军人,追根溯源,更加懂得对三中母校的恩情,我们感谢母校恩师们的教育培养,为我们的军旅生崖及人生成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p> <p class="ql-block">平遥县68年入伍6连兵</p><p class="ql-block">西王智7人</p><p class="ql-block">畅启承,赵金荣,孔兆亮,裴守辉,郝学贵。闫翰正,郭玉亮</p><p class="ql-block">宁固16人</p><p class="ql-block">杨玉民,梁景明,王振光,赵国毅,左德静,胡宝山,任学智,王定福,李胜友,牛有长,范达勇,杨培仁,王万生,李春辉,范登恒,李杰,</p><p class="ql-block">石城,普洞9人</p><p class="ql-block">耿建孝,王复礼,王臣书,赵中宝,邢玉洁,崔文祥, 邢广胜,杜兴荣 高云昌</p><p class="ql-block">平遥三中15人</p><p class="ql-block">李天福,赵显贵,张守文,田启生,孟希杰,赵炳柱,郝亚晋,刘建新,温绍亮,霍宝玉,刘保良,马步明,宋宝林,梁宝金,雷守银,</p><p class="ql-block">共计46人</p><p class="ql-block">接兵排长王彦海</p><p class="ql-block">接兵班长肖绪功 李德本</p><p class="ql-block">汪贤臣</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接兵班长肖诸功</p> <p class="ql-block">六连勒务人员</p> <p class="ql-block">六连六班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六连八班人员合影</p> <p class="ql-block">裴守辉,孟希杰,王臣书</p> <p class="ql-block">畅启承,装守辉</p><p class="ql-block">孔兆亮,赵金荣</p> <p class="ql-block">郝亚晋,刘建新,溜绍亮</p><p class="ql-block">霍宝玉,刘宝良,马步明</p> <p class="ql-block">李天福,宋宝林,赵炳柱</p><p class="ql-block">梁宝金,赵显贵,雷守銀</p> <p class="ql-block">@建新 ,用精彩的美篇,记录了你们军人闪闪发光的军旅生涯,你们是祖国的钢铁长城!国家的脊梁,人民的守护神!</p><p class="ql-block">向你们致敬!向你们学习!</p><p class="ql-block">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复员地方后凭借你们骨子里的坚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在不同的岗位默默奉献,为党为国做出了辉煌的业绩,为民服务永远是你们军人不变的底色!</p><p class="ql-block">你们是三中师生的骄傲和自豪!</p><p class="ql-block">孟秀蕊</p><p class="ql-block">[强][强][强][玫瑰][玫瑰][玫瑰]</p> <p class="ql-block">赞建新</p><p class="ql-block">建新美篇情谊深,</p><p class="ql-block">文字翔实兵味浓。</p><p class="ql-block">走出校园进军营,</p><p class="ql-block">风华正茂立雄心。</p><p class="ql-block">三中摇篮出人才,</p><p class="ql-block">群星璀璨放光彩。</p><p class="ql-block">洋洋洒洒似清泉,</p><p class="ql-block">浩然荡荡入心田。</p><p class="ql-block">字里行间吐真情,</p><p class="ql-block">话里话外恋军营。</p><p class="ql-block">滿腔热血献青春,</p><p class="ql-block">老骥伏枥还是兵。</p><p class="ql-block">壮志不改三观正,</p><p class="ql-block">永保青春夕阳红。</p><p class="ql-block">李逢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