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原百花洲(之一)

暖暖

<p class="ql-block">作者:李振声</p><p class="ql-block">诵读:暖暖</p> <p class="ql-block">  大明湖公园南门牌坊以南一路之隔有一泉池,岸边杨柳临风,水中红荷争艳,珍珠泉水携手众多泉友顺着玉带河拐进曲水亭街,一路打打闹闹流到这里小憩,成就了碧波粼粼的百花洲。</p><p class="ql-block">&nbsp;&nbsp;&nbsp;&nbsp;</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说到“洲”,我第一个想到的是《关雎》中的那片碧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瞧芦花飞舞,水鸟成群,是多么广阔的一片水域呀!可眼前这“洲”与那“洲”相比,能算“洲”吗?充其量只能算是个水池。不过千万不要认为前人在夸大其词故弄玄虚,翻翻史料你会知道,若干年前这里与大明湖是连在一起的,水汪汪的一片,确实大有“洲”的派头,瞧见洲东边那些人家了吗,他们的先人当时可不是临湖而居,而是洲中小岛上的一群岛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那时的百花洲可漂亮着那!“烟波与客同樽酒,风月全家上采舟;莫问台前花远近,试看何似武陵游。”北宋大诗人曾巩做济南(当时称齐州)太守的时候,在大明湖修了一条堤坝,起名“百花堤”人称曾堤,他经常在堤上漫步,看到对面烟波缭绕花红柳绿的无名小岛,便写下了这首小诗,并给小岛也起了“百花”这样一个名字。从诗中可以看出,他对小岛无比钟爱,更充满了想象,他望见岛上采莲的小船,便想起了陶渊明笔下那个驾舟误闯桃花源的武陵人,他把小岛看得像桃花源一样神秘,小岛是他心中的世外桃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