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吴筑清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2px;">八十重游颐和园随想</span></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20px;">(二零二二年四月)</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四月九号儿子带我和老伴去游颐和园,从北如意门进入,儿子租用了一辆轮椅,推着老伴开始了颐和园游览。</p><p class="ql-block"> 说起来,我也有二十多年没去过颐和园了,一路走起,十分兴奋,看着风景,许多往事涌入脑海。</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沿着无障碍道路游走,想起了五十年代父母带着我们兄弟姐妹游颐和园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0年考入清华,学校离颐和园很近,星期天或者暑期,我会和同学们相约从清华西门步行去颐和园游玩,第一次和同学同游是在1961年大一的春天,那时我十八岁,还不到十九岁,如今再游时,我已经八十岁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966年大学毕业了,由于文革我们延期一年毕业,我们几个室友又来到颐和园,作为毕业告别留下了合影。</p><p class="ql-block"> 大学里我们结下了永恒的友谊!</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学毕业后、我参加工作、结婚生子,一晃多年过去,父母亲老了,我带着儿子陪父亲游颐和园;现如今我们老了,儿子带着我们再游颐和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如意门进园,最先看到的是这个小院门,有种“蓬门今始为君开”的味道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一个看到的景点就是这座单拱桥,它名叫半璧桥。顾名思义,就是桥洞半圆的意思。当年乾隆皇帝来园中游览的时候,还没有园子的清晰概念,也没有如意门。他时常乘船从前湖而来,自半壁桥下经过,转入后山西部的院落;或者继续行船,去苏州街;也可到苏州街东面的溪烟岚雾码头登岸直接进澹宁堂。当然也可以曲折水行去景福阁。</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这座二层小楼始建于乾隆年间,原名水周堂,光绪时改建为澄怀阁,第二层匾额“澄怀阁”下有联“水木清华平分谶润,坐揽风月高处胜寒”。第一层有联“歌咏升平觞游曲水,池帘夕敞岫幌宵寒”。</p><p class="ql-block"> “澄怀”是清心、静心,排除杂念,胸怀澄净,也就是胸襟廓然,脱净尘渣的意思。</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从澄怀阁来到荇桥,它是颐和园诸多亭桥中最精美的一座桥。</p><p class="ql-block"> 荇桥东西两边各有一座三间四柱牌楼,上有乾隆皇帝手书东部牌楼题“蔚翠”“霏香”,西侧牌楼题“烟屿”“云岩”。两侧牌楼青石台基,与荇桥相对,尺度合宜,造型精美。 </p> <p class="ql-block">  游览时没有拍摄荇桥,所以就从网上下载了这张荇桥图片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荇桥就来到了清宴舫,清晏舫俗称石舫,在长廊西端湖边,是一条大石船,寓“海清河晏”之意,是颐和园唯一带有西洋风格的建筑。乾隆修清漪园时,改台为船,更名为“石舫”。石舫长36米,船用大理石雕刻堆砌而成。 船身上建有两层船楼,船底花砖铺地,窗户为彩色玻璃,顶部砖雕装饰。下雨时,落在船顶的雨水通过四角的空心柱子,由船身的四个龙头口排入湖中。</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我们兄弟姐妹去颐和园,石舫是必到之处,那时的石舫是可以走上去的。现在只能远看了,但这不妨碍我们一家留个影,这不禁让我想起当年我们带着儿子游颐和园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  那时的我们仨;</p> <p class="ql-block">  现在的我们仨。</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听鹂馆原是乾隆皇帝为其母所建,内有两层的戏台,因古人常借黄鹂鸟的叫声比喻音乐的优美动听,故名之为“听鹂馆”。在德和园大戏楼建成前,慈禧经常在这里看戏,宴饮。咸丰十年(1860年)听鹂馆遭英法联军焚毁,光绪时改建。现在听鹂馆是著名的宫廷菜系饭庄。</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颐和园长廊接近西端的北侧,听鹂馆的东面,有一座背山面湖的楼阁,并有游廊与长廊相接。</p><p class="ql-block"> 这座楼阁朱柱、黄瓦、八角、三层,楼阁第二层有雕栏相围,可凭栏眺望山色湖光。这就是乾隆题名的“山色湖光共一楼”。美丽的山色和潋滟的湖光被造物主拢集于一座楼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长廊是一条长700多米的走廊,号称 “世界第一廊”。</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廊始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后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廊位于万寿山南麓,面向昆明湖,北依万寿山,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廊始于乐寿堂西的邀月门,止于石舫东面的石丈亭,全长728米,共273间,是中国园林中最长的游廊,1992年被认定为世界上最长的长廊,列入“吉尼斯世界纪录”。</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长廊的中间建有留佳、寄澜、秋水、清遥4座八角重檐亭。东西两段又各有短廊伸向湖岸,衔接着对鸥舫和鱼藻轩两座水榭。西北部连着一座3层小楼“山色湖光共一楼”。长廊的地基随着万寿山南麓的地势高低而起伏,它的走向随着昆明湖北岸的凹凸而弯曲,这就使长廊绵蜒曲折,富于变化,避免了因过直、过长而产生的呆板单调的感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 18px;"> 廊上的每根枋梁上都有彩绘,共有图画14000余幅,内容包括山水风景、花鸟鱼虫、人物典故等。其中人物画大多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聊斋》、《封神演义》中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 来到颐和园,长廊是必去的地方,儿子小时候每到颐和园都要在长廊里逗留许久,抬着小脑袋仔细看上面的画,我会把我知道的几个故事讲给他听。现在在长廊里是他给我们讲长廊的故事,如数家珍,因为他对长廊情有独钟,为此看了许多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清华轩是紧邻排云门西侧的二进四合院,背靠万寿山,面临昆明湖。乾隆年间,这里是大报恩延寿寺的一组附属建筑,名为“罗汉堂”,堂内曾供奉着五百罗汉。</p><p class="ql-block"> 英法联军焚毁了佛香阁、大报恩延寿寺,罗汉堂也被烧毁。慈禧太后主政时期,修复了佛香阁。大报恩延寿寺被改建成了今天人们所见到的排云殿,罗汉堂旧址上建起了今日的清华轩。罗汉堂前的八角莲池和池上的单孔石桥也被保留在慈禧太后新建的清华轩院内。桥在中轴线上,汉白玉的桥体,水池周围均有与桥栏相同质地的护栏,从桥上穿过,即到达清华轩正殿。</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位于排云殿前的云辉玉宇牌楼为四柱三门七楼不出头式,下有汉白玉夹柱石底座的木牌楼,呈南北向,与排云门相对。顶覆黄色琉璃瓦,绘金龙和玺彩画,等级极其高贵。</p><p class="ql-block"> “云辉玉宇”牌楼表示这里的宫殿是彩云与华丽建筑相辉映的世界。牌楼的南面匾额上写着“星拱瑶枢”,它告诉人们,这里就是“众星拱卫的神仙之地”。</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排云殿地处万寿山前建筑的中心部位,是慈禧过生日时接受朝拜的地方,它建在一座高台上,重檐歇山,前后由二十一间房屋组成。殿内有宝座、围屏、鼎炉、宫扇等,平台下对称排列着供防火盛水用的四口大铜缸,俗称“门海”。 排云殿四周有游廊和配殿,前院有水池或汉白玉砌成的金水桥。殿角重重叠叠,琉璃五彩缤纷。从远处望去,排云殿与牌楼、排云门、金水桥、二宫门连成了层层升高的一条直线。</p><p class="ql-block"> 排云殿这组建筑,是颐和园最为壮观的建筑群体。“排云”二字出自晋朝郭璞“神仙排云出,但见金银台”的诗句,这比喻似在云雾缭绕的仙山琼阁中,神仙即将露面。</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佛香阁建在颐和园的万寿山上,是颐和园的最高点,外观非常宏伟,有三层八面,阁顶为四重屋檐,阁内由八根柱子支撑,是慈禧烧香礼佛之处,这里单独购买门票,上山的路比较陡峭,阁内佛龛为汉白玉,有很多小佛像,在平台上眺一望无际的昆明湖面,波光粼粼,青山绿水环绕,景色很好,虽然经历八国联军的掠夺,但是也可以想想得到当时的盛况。</p><p class="ql-block"> 当年我能轻松地从山脚走上山顶,体会那“一览众山小”的愉悦,如今,只能望阁兴叹了。</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离开排云殿沿着昆明湖继续向东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来到颐和园乐寿堂院内,在汉白玉石座上横卧着巨大的北太湖石,上有乾隆皇帝御笔亲题的“青芝岫”三字,它又俗称“败家石”。 </p><p class="ql-block"> “败家石”之称来源于明朝著名书画家米万钟。米万钟平时喜欢收藏奇石,一日,米万钟在房山发现了一块巨石,他准备将其运往他在海淀的私家园林“勺园”。因为石块太大,米万钟运到良乡时几乎已经倾家荡产,恰在此时,魏忠贤执掌朝廷,米万钟遭陷害。米万钟只好将石头放在良乡,因为米万钟的曲折经历,后人将此石称为“败家石”。后来清朝乾隆皇帝发现了这块巨石,并将它挪到了颐和园,它是中国最大的园林置石。</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乐寿堂是颐和园居住生活区中的主建筑,原建于乾隆十五年(1750年),咸丰十年(1860年)毁于英法联军之手,光绪十三年(1887年)重建。乐寿堂面临昆明湖,背倚万寿山,东达仁寿殿,西接长廊,是园内位置最好的居住和游乐的地方。堂前有慈禧乘船的码头,“乐寿堂”黑底金字横匾为光绪手书。</p><p class="ql-block"> 乐寿堂庭院内陈列着铜鹿、铜鹤和铜花瓶,取意为“六合太平”。院内花卉植有玉兰、海棠、牡丹等,名花满院,寓“玉堂富贵”之意。</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从乐寿堂来到仁寿殿,仁寿殿原名勤政殿,始建于清乾隆十五年(1750),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二年(1886)重建,取《论语》中“仁者寿”之意,改名仁寿殿。这里是慈禧和光绪住园期间临朝理政,接受恭贺和接见外国使节的地方,是颐和园听政区的主要建筑。</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仁寿殿内吸引人的是一只蹲在石须弥座上的铜铸异兽 ,龙头、狮尾、鹿角、牛蹄、遍体鳞甲,造型离奇怪异,是传说中的瑞兽麒麟。</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谐趣园是我最喜欢的地方,在大气磅礴的颐和园中,它就是一方小家碧玉。</p><p class="ql-block"> 谐趣园建于乾隆十六年,是仿无锡惠山的寄畅园,最早名为惠山园。后因乾隆亲写《惠山园八景诗》,在诗序中有一句“一亭一径足谐奇趣”,嘉庆十六年(1811)重修,改名谐趣园。一八六〇年被英法联军烧毁,光绪十八年(1892)重建。方塘数亩,沿池建有楼、亭、堂、斋、桥、榭等园林建筑,并由三步一回,五步一折的百间游廊相连接,错落相间,步步有景,是中国最负盛名的“园中之园”。</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走进谐趣园可以看到斜跨水池的石桥和石牌楼,这座桥就是著名的知鱼桥,这个牌楼是颐和园最小的牌楼。知鱼桥与池面极近,因而非常便于游人低头观鱼,桥柱子上的字都是乾隆题写,游人走到此处,纷纷驻足拍照。</p> <p class="ql-block">  从这个别致的小门也可以进出谐趣园,走出小门,沿无障碍道路可以走到后山的苏州街。</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苏州街又称“买卖街”,是后湖两岸仿江南水镇而建。清漪园时期岸上有各式店铺,如玉器古玩店、绸缎店、点心铺、茶楼、金银首饰楼等。店铺中的店员都是太监、宫女妆扮。皇帝游行时开始“营业”。后湖岸边的数十处店铺于咸丰十年(1860年)被列强焚毁,1986年重建。</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当年在颐和园拍摄了深藏在后山的艺术珍品多宝琉璃塔。</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多次游览颐和园,但从未来到后山这个景点,所以也从未见过这座塔。这次,儿子带着我来到这里,找寻父亲的足迹。父亲是从高处俯拍的,我上不到父亲拍摄的高度,就在塔下拍了照片。 </p><p class="ql-block"> 多宝琉璃塔,也称“多宝佛塔”, 建于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年),是乾隆皇帝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而建造的,是一座楼阁式与密檐式相结合的塔,塔身呈不等边的八角形,上下共分为七级,通高16米。整座塔身都是用黄、绿、青、蓝、紫五色琉璃砖镶嵌而成。塔身坐南向北,在塔的四周砌有红色围墙,院门朝北,门口树立一座木结构琉璃瓦顶的牌坊,是花承阁建筑群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此塔造型十分别致,一、三、五层为比较高大的阁楼式,二、四、六、七层塔身却比较小,像是双重檐的楼阁。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毁坏了花承阁,由于琉璃塔为砖石结构,得以完整保存。</p><p class="ql-block"> 如今,虽然这里还是残垣断壁的废墟,而精美的多宝琉璃塔依然挺立。</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们的轮椅经过两旁开满黄花的曲径小路,回到了来时的半壁桥,结束了颐和园半日游。</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在颐和园游览半天,虽然时间很短,虽然行走路程不长,参观景点也不多,但许多往事不断浮现,回顾的时光却漫长;这里不变的是颐和园的景观、颐和园的风采,变化的是我们从童年到耄耋的年龄增长,以及不同时期对颐和园的怀念。</p><p class="ql-block"> 这真是“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