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回村记》

自由的风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当年部分知青在生产队的合影</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已故生产队长何增甲的小儿子何高旺现在已经是坡长)</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回到那年》</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邕宁县蒲庙公社良信大队那被四队知青返乡朴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撰稿及最后一个视频拍摄制作/刘 策 其余照片及视频均为参加此次回村活动的其他知青们拍摄</span></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前不久,我还撰写了一篇在插队期间有关蔷薇花的经历的美篇文章。说起蔷薇花,就想起了我们生产队的鱼塘中间的那个小岛,关于那个小岛上有一束美丽的蔷薇花的事实,也引起了我们女知青的关注。她们也同样看到了这一束美丽的蔷薇花。只是不解当年这束美丽的蔷薇花是如何会到了我们的房间?看到我的文章,她们心中的疑惑,总算是有了答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昨天,也就是2022年5月19日,我们九位在南宁市的知青,在管和仁的召集下,大家聚在一起又重返了我们当年的生产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南宁市的集合地点出发,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行程,我们终于回到了原来的生产队——当年的邕宁县蒲庙公社良信大队那被四队。当我们沿着全新的道路行驶的时候,昔日的印象荡然全无。现在南宁市的城市公共汽车已经开到了原来的大队部所在地。这里已经划归了南宁市的管辖范围,已经变成了南宁市的一部分,即现在的南宁市邕宁区蒲庙镇良信屯。我们原来何姓的那被四队,由于人口迅速增长,为了便于管理,也划成了两个坡。不难怪,在我们前面问路的时候,沿途的人都不知我们所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的视频录制节目的始点是从大队部开始,我们把车停在了原来大队部位置的小学的围墙边上,步行回到村里。这时就在一队的拐弯路口处碰见了村里的何高贵,何高贵是去小学接孙子放学。双方见面后,又寒暄了一番。交谈中得知,我们的生产队长何增甲和政治队长何高群已经相继做古了。听到这里,我们的心里不禁泛起了一阵酸楚难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一队的鱼塘是清澈见底的,现在也变得浑浊不堪了。这时候又碰见了本队的两个熟人,他们分别是何振波和何升蔚,如今他们都是爷爷级的人物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在原来一对拐弯处面对四队的方向,远眺过去,原来的鱼塘荡然无存,已经被泥土所填平;原来生长蔷薇花的小岛也不见了踪影。我们当年的知青房子已经锈迹斑驳,还孤独、残缺的屹立在那里。望着这眼前的知青宿舍,勾起了我们无限的感慨。我们的思绪又回到了48年前。眼前不时闪现出我们青春的身影。这一排知青宿舍,是我们当年在广阔天地战天斗地的遮风避雨的场所和温暖的家,尤其是在寒风凛冽的日子、倾盆暴雨的时间、以及冒雨在山上露宿的日子里,无不思念我们这些温暖的家。每当收工,回到自己的宿舍里,就有一种亲切感和温暖的感觉。总之,这排知青宿舍承载着我们多少记忆,我们知青中,插队最久的,有长达五、六年的时间。我们当年的喜怒哀乐,都全部镶嵌在了知青宿舍的墙壁中和红瓦上。幸好在农村包产到户分田到户的日子,我们的知青宿舍依然得以保存,只不过是农民们有些拿来做牛圈,有些拿来住人。人畜混居的局面,在这里可以同时展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们沿着已经被填平的鱼塘的土地上进入到已故队干的何高珍家外,遇到了他的遗孀。女知青们亲切的围绕她交谈了起来。再往上就是原来的妇女队长家。我们在进村路上遇见的何升蔚就是她的小儿子。知青们参观了他们的新居。现在的农村,整个生活设施已经跟城市很接近了。现代化的厨具电器应有尽有,而且也不再烧茅草了,现在烧煤气,家家户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想当年,割茅草、挑水,都是我们的短项和软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来村子里的旧貌已经荡然无存,取而代之的是一幢幢拔地而起的新楼房。在原来社员们出工等候的村头,我们又碰见了队长何增甲的大儿子何高山、何高水、何高旺三兄弟。何高山、何高水两兄弟已经是白发苍苍的老人了。唯有年富力强、有责任、有担当的何高旺子承父业,担任上了坡长。在村口,李邕又碰见了他的“大哥”何高邕,现在,通过勤劳致富,何高邕现在也拥有了自己的新楼房。通过走访,我们还遇到了何振佳、何高林、何高好、何高汉、何振成等,李邕还专程前往年事已高、行动不便的何高师家中探望。我们还遇见了已故何增玖(九叔)的遗孀九婶。我们沿着晒谷场的边上,前往我们的菜地寻访。原来的地貌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已经被一些外来的公司租用来作为仓库的用地。在道路的右侧,就是三队的大片田地。凹下去的部分,就是我们过去经常挑水的地方。我们男知青第一次挑水的时候,就打死一条金环蛇,大家都记得这件事情。我们当年的菜地依然存在,田地的形状至今没有改变;只是上面种满了香瓜。我们的脑子里立刻呈现出当年收工的时候,大家在菜地里施肥淋水的情景。李邕至今仍清晰的记得:当年我们种南瓜的时候,由于施洒过多的尿素导致南瓜苗死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原定当天的中午饭,我们是到蒲庙镇或者回南宁用餐的。在村里就被热情好客的坡长何高旺所“拘留”,让我们回生产队的九位知青全部到他家用中午饭。短短的时间,他就让夫人给杀好两只鸡、鸭,备好一桌丰盛的中午饭给我们享用。何高旺的家旁边,现在种满了枇杷树和龙眼果树,由于无人照料,去年果树结满了果实,有1000多斤的果实全都烂在了树上,都没人采摘;果树下饲养着大群的鸡鸭。不仅如此,热情好客的何坡长在我们即将返回南宁之际,自掏腰包,为每个返回生产队的知青各购买了一袋香瓜;让大家很是感动。何坡长让我们大家今后逢年过节都要回生产队,因为这是我们的第二故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村口旁的厕所还存在,只是砌上了新的砖头,依然是属于那种冬凉夏暖“全空调”式的,连接着苍天与大地,颇具地气。白天看蓝天,晚上看星星,任由和风细雨滋润着所有的肌肤。厕所边上长着一棵带毛叶子的树木,可以为入厕者免费提供“卫生用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临行时刻,大家再次来到我们的知青宿舍旁合影留念,据农民反馈:这排知青宿舍过不了很久,就要被拆除。赶在我们居住的这排知青宿舍消失之前,大家赶紧拍照、录像,留下最后的念想......</span></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管和仁与何振佳。</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琼英与何振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知青们与妇女队长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睹物思情,厕所也属于文物的范畴。也可以用来合影的留念的,老管就不嫌弃这些。</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进村的路上遇到了何升蔚和何振波。</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和自卫反击战支前老民兵英雄合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鬼子进村系列之一。</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鬼子进村系列之二。</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所有知青在坡长何高旺家中用餐。</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李邕遇到“大哥”何高邕。</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知青们在何振波的家中参观。</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视频摄制制作:刘策</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