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课堂,习以践行——2022年梁彩娥小学数学骨干工作坊“牵手”乡村学校工作活动(三)

韦小丽

<p class="ql-block">  山一程,水一程,“牵手”帮扶共时进,同行路上皆提升。为了提高教师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推动牵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海口市梁彩娥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工作坊2022年“牵手”海口市秀英区西秀中心小学的第三次帮扶活动于2022年5月18日下午在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举行。</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主题】聚焦课堂,启迪智慧,提质增效,推进有效教学</p><p class="ql-block"> 【活动目的】提高教师学科课堂教学效率,实现资源共享,整体推动牵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活动时间】2022年5月18日下午</p><p class="ql-block"> 【活动地点】海口市第二十七小学海纳楼二楼报告厅</p><p class="ql-block"> 【参与人员】梁彩娥小学数学骨干教师坊全体成员、西秀中心小学及兄弟学校全体数学教师</p><p class="ql-block"> 【主持人】周琳</p><p class="ql-block"> 【活动流程】</p><p class="ql-block"> 1.“启智”课堂展示:</p><p class="ql-block"> (1)陈梅杏老师的《认识面积》;</p><p class="ql-block"> (2)郭圣代老师的《角的初步认识》;</p><p class="ql-block"> (3)杨萍萍老师的《认识图形2》。</p><p class="ql-block"> 2.专家点评</p> 前期工作部署 “启智”课堂展示 陈梅杏老师的《认识面积》 <p class="ql-block"> 陈梅杏老师在《认识面积》一课上,用亲切温和、简洁的语言指令,从容不迫地组织学生认识面积。</p> <p class="ql-block"> 在导入到新授时,陈老师从鼓掌中让学生思考手掌面的大小,到看黑板面和课本封面,比较哪个面较大,引出“面积”是“物体表面的大小”。再让学生在练习单上给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涂色,然后说说哪个图形的面积大一些,学生涂色中感知面的大小,在老师的引导中知道可以“观察法”和“重叠法”比较两个平面图形的大小。而后让学生比较两个一眼看不出来的长方形的大小,让学生明白还可以用“数方格法”比较平面图形的大小。在练习巩固环节,陈老师先让学生在方格纸上画一画,建立表达模板让学生说一说“你画了几个长方形?它们分别包含了多少个小方格?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大?哪个长方形的面积最小?”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完整表达的习惯。然后在简要介绍中国地图后,让学生观察比较4个省份的面积大小,在用观察法直观看面积大小的同时渗透国土意识。最后比较方格中的图形“哪个面积最大?为什么?”拓展学生的变式思维。每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层层递进。</p> 郭圣代老师的《认识角》 <p class="ql-block">  郭圣代老师的《认识角》一课,通过“认角-做活动角-折角-画角-找身边的角”一系列的活动,让学生在“练”中学、“做”中学,课堂容量和质量都非常高。这节课上,郭老师组织学生在“我会找角”中直观地认识角有一个顶点两条边,并让全班学生用手势判断哪些图形是角,说说图“两条线没交在一起”、“一个点与邻近两条线”为什么不是角,数一数图形中有几个角等加深学生对角是“一个顶点引出两条边”“两条边是直直的”特点的认识;在“我会做角”中组织学生用两根硬纸条做一个活动角,通过“魔术”(带着学生一起喊“大!大!大!”把活动角拉大、喊“小!小!小!”把活动角合拢),让学生直观有趣地感受“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再通过比一比自己做的活动角、钟面上的角等,让学生掌握比较角大小的方法的同时理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接着郭老师又通过“我会折角”让学生在动手中进一步感受角的特点,在“我会画角”角,直接示范后让学生动手画,点评学生画的角时“不仅把角画好,还标了角的符号”细节关注得真细致!最后郭老师让学生“找一找教室里的角、找一找教室外的角”,感受“角就在身边”,通过拓展思维的数数有几个角,让学生体验数学的逻辑性。整节课,郭老师都用甜美简洁的教学语言,引导学生规范地表达“角”,让学生在充满童趣的活动中,直观体验“角”。在活动教学中,学生真的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渗透培养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看世界的习惯。</p> 杨萍萍老师的《认识图形(二)》 <p class="ql-block">  杨萍萍老师的《认识图形(二)》一课,通过视频创设情境,利用多媒体和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三棱柱等4种积木学具,组织学生在“印下朋友的脚印”中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直观生动。杨老师在把动画中“在沙滩上留下的小脚印”请到黑板上时,让学生说一说用什么物体的一面画出什么图形;然后组织学生在音乐背景中用积木块按着画一画“这4个立体图形的脚印”,老师巡视拍照学生画好的作品并展示交流,让我们真切地感叹现代信息技术辅助课堂教学的精彩应用。</p> 专家点评 <p class="ql-block">  (一)海口市秀英区教研室宋文彬老师在点评时,强调指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要严格参照《海口市课堂教学指导意见》的24字“限时讲授 先学后教 问题导学 合作学习 积极展示 及时矫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p> <p class="ql-block">  (二)海口市秀英区长滨小学刘志刚老师在点评时,说明这三节课是“图形与几何”板块的内容,涉及到概念课的教学,概念的教学要注意抓准关键词帮助学生理解。在备课时想好这节课要组织什么活动让学生去学习。刘老师分享了自己总结出来的备课流程:</p><p class="ql-block"> 1.阅读教材 </p><p class="ql-block"> 2.阅读课程标准 </p><p class="ql-block"> 3.阅读教师用书 </p><p class="ql-block"> 4.(有了自己的思考后)阅读教材 </p><p class="ql-block"> 5.做自己的教学设计 </p><p class="ql-block"> 6.看优质课视频 </p><p class="ql-block"> 7.科组讨论 打磨 </p><p class="ql-block"> 8.形成定稿 </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指出了备课的注意事项:</p><p class="ql-block"> 1.备学生(目标制定和活动设计的一个参考因素);</p><p class="ql-block"> 2.备自己(形成自己的课堂教学特色)。</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还分享了他关于上好一节优质课的思考:</p><p class="ql-block"> 1.以自信的力量感染学生。</p><p class="ql-block"> 2.课堂中确保每个孩子回答问题的机会是均等的。</p><p class="ql-block"> 3.唤起孩子的成就感,激发学生的兴趣。</p><p class="ql-block"> 4.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p><p class="ql-block"> 5.目标导向、巧设活动,注重问题铺设、引导学生前进。</p><p class="ql-block"> 6.融入新课程的理念:尽可能多的机会留给学生。</p><p class="ql-block"> 7.数学的价值:致用价值、思辨价值、文化价值。</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指出概念教学的重要环节:一是数学概念的引入;二是数学概念的形成;三是数学概念的巩固与应用。刘老师总结出通过辩(质疑中聚焦本质)、变(比较中排出非本质)、辨(思考中深化本质)、编(提问中运用本质)叩问概念本质。</p> <p class="ql-block">  还介绍了范希尔理论指导下的图形认识:</p><p class="ql-block"> 水平一阶段:基于直观,建立图形表象。</p><p class="ql-block"> (1)观察物体,聚焦图形。</p><p class="ql-block"> (2)比较图形,提炼共性。</p><p class="ql-block"> (3)符号表征,建立表象。</p><p class="ql-block"> 水平二阶段:通过分析,认识图形。</p><p class="ql-block"> (1)分离特征。</p><p class="ql-block"> (2)提纯本质。</p><p class="ql-block"> (3)简略表征。</p><p class="ql-block"> 水平三阶段:抓住关联,展开图形推理。</p><p class="ql-block"> (1)建立图形关系。</p><p class="ql-block"> (2)开展图形推理。</p><p class="ql-block"> 刘老师最后引用瓦河切洛夫的话:在讲解课堂知识时,如果有实验操作来协助,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率将会高达90%;如果只有图片演示,此比例只有50%;如果没有任何辅助手段,那么此比例将降至24%。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要好好设计活动辅助教学,提高教学的效率。告诫我们的课堂教学设计,一定要好好设计活动辅助教学,以达到较高的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率,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p> <p class="ql-block">  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与优秀的人在一起,自己也不自觉地趋向优秀。期待我们下一次的牵手帮扶活动更精彩……</p> <p class="ql-block">策划:梁彩娥 梁玉花 王玉萍</p><p class="ql-block">编辑:韦小丽</p><p class="ql-block">审核:梁玉花 王全</p>

学生

图形

老师

课堂教学

活动

认识

教学

刘老师

大小

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