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连市沙河口区第六幼儿园2022年全国学前教育宣传月系列活动</p> <p class="ql-block"> 3-6岁是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基的重要阶段,也是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的关键阶段。帮助幼儿科学做好入学准备教育,是幼儿园教育的重要内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提出,游戏对幼儿童年生活的重要价值,因此鼓励和支持幼儿自主游戏、快乐游戏,扭转当前存在的重知识技能学习,忽视、干预幼儿游戏、成人“导演”幼儿游戏,影响幼儿身心健康的“小学化”倾向是十分必要的。</p> <p class="ql-block">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提出:以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准备为目标,围绕幼儿入学所需的关键素质,提出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四个方面的内容。我们在游戏过程中发现魔尺可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交往合作、学习习惯等方面的能力。</p> <p class="ql-block"> 作为游戏工具的魔尺,不但满足大班幼儿操作探究的兴趣需要,更对大脑的思考维度和深度有促进作用,提高思考和探究的能力。魔尺因其多变性和灵活性、交流性在幼儿集体中具有很大的教育潜力。</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1.初探——尊重经验个性,保护好奇和毅力。</b>当孩子们人手一个魔尺,玩耍操作带给了他们很大的满足感。自然的,幼儿将会开始富有兴趣的探索:怎么玩魔尺?它会怎样变?为什么会变?还能怎么变?有了自己的魔尺,幼儿在游戏中随时可以进行尝试,还可以和同伴分享交流,大大提高互动效率。</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2.建构——自主体验探索,游戏乐在其中。</b>对5、6岁的幼儿来说,没有坚定信念的心理支撑,容易沦为纸上谈兵。我们发现,有一部分幼儿在遇到无法变换魔尺玩法的难题后会选择放弃,或是单一地玩,或者看别人玩、自己模仿,这些都是消极的学习行为。我们以为,在初期把魔尺玩出多少花样不是最重要的,而应充分激发幼儿的主动性,使其有挑战自我的愿望,能够多多尝试魔尺的变化,从中总结经验。会不会玩,是技能问题;而敢不敢玩,是心理层面。因此,教师的引导重点在“大胆玩”,而非“变了什么”。</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专注——全情投入游戏,倾注真心热情。</b>转动魔尺时需要开动脑筋去思考每一步的图形,对培养孩子的逻辑推理能力和图形理解能力都有帮助,可以培养孩子的思考习惯,在转动魔尺时会发出咔咔的清脆声响,吸引孩子注意力的同时抓住专注力,魔尺也可以很快学会,便于携带,适合各种场合表演,增加孩子学习后的成就感与自信。</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55, 138, 0);">3.合作——感受共享乐趣,碰撞思维火花。</b>随着对魔尺的熟悉和操作的熟练,幼儿越来越有自己的想法且日渐成熟,这让他们感到自信。此时,他们更加愿意说出自己的想法和玩法,形成了分享、交流。在交流中,幼儿可能会听到别人表达的对自己有借鉴意义的信息,再对自己的玩法加以修善,从而使魔尺具有持续的新的生命力。如“五彩高楼”,幼儿对色彩和楼形都有了更多的想法,并积极尝试。结果是每一个人的“楼”都是似而不同,每个细节都是幼儿的独立思考,但融汇了集体的智慧、思维的火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