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上海自三月初以来,突如其来的新冠疫情使往日人山人海的路面上没有了一个人影。这座生我养我一辈子,并充满着无穷活力、永远沸腾的城市就这样瞬间安静得几乎听不到一丝声音,让我动容落泪。静态封控以来,我们的全部计划都被叫停,只剩下一个心愿:上海安泰,市民安康!</b></p> <p class="ql-block"><b>疫情的沉重,世事的纷繁,命运的多舛,人格的作辩……都在夜色里蒙绕在我的心中。在疫情肆虐的日子里,我再次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可贵。居家抗疫,虽暂时无法走家出户,但通过广播、电视和微信群,依然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呼吸和心跳。在国外一些发达国家防疫无能就躺平的极端不负责的形势下,让我们感受到了祖国伟大的内在力量、市民的韧劲与互动、善良的信任与融合的魅力所在。</b></p> <p class="ql-block"><b>疫情无情,邻里有情。隔离不隔爱,封控情更浓。在这个严峻的时刻,邻里情彰显出团结友爱的大家庭温情。我住在菜花泾这个不新不旧的小区里,又是个“新上海人多、进城农民多、老人多”的“三多”社区。虽然我已居住了近二十年,但是不要说整个小区,就连我自己住的这个只有左邻、没有右舍的楼栋里,到底住着哪些人家也搞不清楚,有的甚至从来没有见过一面,哪怕匆匆。如果不是这次来势汹汹的疫情促使我们建起一个楼栋微信群,这样的状态还将继续。没想到这个微信群一露脸,就点燃起守望相助的微光,温暖了大家的心房。无形的网络把我们老老少少连接在一起,也让我与大家有了抱团取暖的可能。群主既是楼组长,也是志愿者。他乐于奉献,冒着被交叉感染的危险,身着蓝色防护服日夜为我们服务。许多志愿者夜以继日地收垃圾,递物品,送医配药。我足不出户,却享受着坐享其成的福利。</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远亲不如近邻,从来没有一个时刻,更能体现社会面亲邻(清零)的含义。由于疫情,一些原来习以为常,甚至唾手可得的物资,陡然间显得无比宝贵。四月中旬的一天,我家燃气灶因一号干电池耗尽无法点火做饭,没有备用电池的我无奈在微信群里求救,接力转发的热情通过网络传遍四面八方。住在底楼的师傅闻讯给我送来了打火机应急。隔壁小区的一位素不相识的志愿者则在淘鲜达大润发岳阳店网络平台,为我定购了二节白象牌一号干电池,终于在三天后快递到小区门口。五月初,我家的储备盐经不住长时间封控的消耗,盐钵头见底了。楼上的阿姨知道后,用绳子吊着盐袋挂在我家凉台窗前,让我充满感恩。今年的“倒春寒”虽春寒料峭,但这些平时难得见面的好邻居,用纯真善良的人性光辉,给了我温暖。</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前所未有的疫情,使邻里间的互动前所未有的频繁、紧密。二楼的小黄夫妇一家老少春节后从安徽中风险地区来沪,按照规定需要居家健康观察十天。居委会安装的监控探头和门贴警示必须足不出户。眼看即将居家隔离期滿,不料四月一日紧接着全市静态,家中粮草告罄,他在微信群里“呐喊”:“我家断粮了,那位知道有买面粉的吗?”。真巧封控前,我用区交通委发给退休干部的慰问金,购买了4袋松江优质新大米。我当即@他:“面粉没有,大米有,就放在你家门口,五分钟后出来取”。看到他给我发来一个流泪的表情包和连续三句“谢谢你”,我想,向善的人在传递温暖的时候,其实也被温暖包围着和感动着。</b></p> <p class="ql-block"><b>特殊时期,有太多的突发情况,太多措手不及,太多力有不逮。因为有邻居伸出援手,才让我们看到了疫情风雨中的微光大爱。患有心脏病的六楼蒋阿姨在下楼做核酸时,突感不适,跌倒在地。二楼的罗医生急忙上前诊看,在采取了一些应急措施后和志愿者一起背其急送医院抢救,终于转危为安。“邻居好,赛金宝”,真因为我们小区团结抗疫,才一直保持着“全阴”无疫的宜居生态环境。</b></p> <p class="ql-block"><b>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在这场全员参与的“战疫”中,我们既是亲历者,同时也是参与者和守“沪”者。疫魔肆虐,管好自己,照顾好自己,不是自私,不是小我,从大处讲,这才是最大的无私,是最彻底的“为人人”。封控时期,虽然人与人之间需要保持最安全的物理距离,但其实心与心之间的距离却因这场天降的考验而更加靠近。我们足不出户是为了更好的防控疫情,但宅家时间长了,对习惯平时“老有所乐”生活节奏的我们顿感无聊。为此,刷手机成了沟通社会的唯一途径。但一段时间以来,网上信息铺天盖地,谣言、残缺资讯、非理性争论、情绪化对骂等满天飞。受国外敌对势力的操纵、调唆,一些不良媒体、平台趁机兴风作浪,通过拼接、错译、剪辑等方式移草接木、张冠李戴,制作舆情歪曲防控,蛊惑人心。老年人稍不留神就会被这些谣言搞昏。为此,以正压邪,传播正能量显得尤为紧迫。我们在交通委离退休党支部群里搭起了传播正能量的赛诗赛画平台。原交通局局长冯水火擅长作诗写词,他创作的三首诗词一上线,点赞爆屏。</b></p> <p class="ql-block"><b>刘兆起同志是个书法绘画爱好者,他的书画作品经常在市、区的一些比赛中获奖。在疫情宅家期间,他又创作了一些作品,让群内党员观摩欣赏,在享受美的精神大餐的同时激励抗疫斗志。 </b></p> <p class="ql-block"><b>董月珍喜爱绘画,虽达不到专业水准,但其工笔画仍唯妙唯肖,过眼忍俊不禁。我也在他们的感召下班门弄斧,随感而发地凑热闹。韵律欠缺,对仗不工整的小诗一首引来笑声连连。</b></p> <p class="ql-block"><b>在上海抗疫的关键时刻,传来了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上的重要讲话,“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动态清零”成为了抗疫必胜的行动指南。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统一思想,齐心协力打赢大上海的保卫战,我支部决定召开一次线上组织生活会,得到了全体党员的一致赞成。二十一名党员撰写递交的二十三篇学习笔记,从不同角度畅谈学习习总书记重要讲话的心得体会。组织生活会上线后,引来赞声连连,好评如潮。在不到两天时间里,视听、阅读达二千四百六十一人,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溢出效益。</b></p> <p class="ql-block"><b>你安好,我无恙。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你我。疫情袭来,人们的生活、工作的节奏被打乱了,安安静静守候在家中最好的表现是足不出户。上海以它的空城,让我看到了坚守的信念和希望。上海黙黙地忍住眼泪,正在集聚静寂背后的巨大力量,等待新的繁荣。</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