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在华北平原北端与燕山南麓相交处,有一座位于北京市东北部70公里的远郊县——平谷。</p><p class="ql-block">这里历史悠久。在平谷境内人们发现了10万年前旧石器时代中晚期先贤给我们留下的文化遗迹。西周以来此属燕国封地,战国时燕昭王二十九年起始归属渔阳郡。西汉高祖十二年始设平谷县。</p><p class="ql-block">平谷县三面环山,溪谷狭长,草木葱茏。泃河河水横贯县境,世世代代哺育着这里淳朴的农民。</p><p class="ql-block">这里的人们似乎习惯于“面对红土背朝天、一日三餐在坡田”的自给自足的生活。可谁又想到在我们的共和国步入三十而立的华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使得平谷县的春风温润了好多。自此,平谷的乡镇企业异军突起,这里的农民兄弟放下手中的锄把,搞起了跨国跨地区的大买卖。</p><p class="ql-block">改革开放使平谷县出了名,而随着这开放的大潮,有一个憨憨厚厚的农民也出了名。不过,他不是靠着合资企业发了大财,也不是用灵巧的经营成了“大腕”,而是靠着一支毛笔,成了名扬海内外的大书法家。</p><p class="ql-block">他就是王友谊,改革开放所造就的新一代的农民艺术家。</p><p class="ql-block">与共和国同龄的人们,大都与祖国一样,经历着历史的颠簸。当天安门城楼上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的时候,王友谊降生在这并不被人注意的平谷县一个贫困的农舍。</p><p class="ql-block">当时我们的共和国百业待兴,再加之鸭绿江边的战火,三年的自然灾害,更给我们国家加重了负荷。当时,共和国领袖们的生活都很艰苦,何况一个普通的农家。王友谊作为这个农家的长子,只好辍学务农,用弱小的手臂帮助父母支撑着这仅能维持生存的家庭。</p><p class="ql-block">人间的事情真是怪,往往能读得起书的孩子不愿上学,而拿不起学费的孩子却偏爱读书。几多次,小友谊因站在村里小学教室的窗下,听着琅琅的读书声而入了神,却跑散了他放的羊群;多少次,看着同龄的孩子们蹦蹦跳跳地跑着上学,自己却要扛着锄头走向梯田。</p><p class="ql-block">山村虽然贫穷,但毕竟是古风沉厚;平谷虽然沟深壁陡,但毕竟与千年古都相邻。天资聪颖的小友谊生长在这种环境中,自然对中华传统文化热爱至深,特别是书法艺术更是使他着了迷。</p><p class="ql-block">有一次,爸爸看小友谊的头发长了,给了他一毛钱:“去剃剃头。”小友谊跑到隔壁请刘大妈将头发剪短,却用这一毛钱到镇上买了一支毛笔和一块墨,开始练起字来。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如痴如醉地伴着笔墨走过了30多个春秋。</p><p class="ql-block">他越是对于古代碑帖广泛的学习,就越感到自身的不足;越是对知识的苦苦追求,就越是觉得知识对于一个书艺追随者的重要。而囿于这封闭的山村,终不能成大器。王羲之漫游北土,观李斯小篆、蔡邕八分、钟繇真书于碑石之上,而成一代书圣。</p><p class="ql-block">大丈夫当是如此。</p><p class="ql-block">1982年,当凉爽而湿润的秋风吹得满山金黄的时节,王友谊走出家门,到名人荟萃的京城寻师访友。</p><p class="ql-block">他拜吴未淳,他访杨再春,年复一年,孜孜以求。</p><p class="ql-block">1985年他终于考入北京师范学院(现首都师范大学)书法艺术大专班,师事欧阳中石先生。</p><p class="ql-block">如果把王友谊的书法艺术分段而论的话,在1985年以前,王友谊在书法艺术的学习和文化素养上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考入北师院书法艺术大专班,是他书法艺术步入新境界的开始,是一个顿悟的升华阶段。</p><p class="ql-block">平谷县的乡亲们看着王友谊的书法作品后笑了,这毕竟是一个青年农民用那粗糙黑黝的手所创造的奇迹,是一种红土地与知识的融合,是一种淳朴与现代文明的结晶。“这真是名师出高徒呀!”“那也叫‘师傅领进门,修行在各人’!”</p><p class="ql-block">老乡们真是明眼人,欧阳中石先生是北师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书法早年师从天津吴玉如先生,于文学、诗词、京剧造诣甚高。他悉心教导王友谊:“希望你做个学者型的书法家,‘退笔如山未足珍,读书万卷始通神’。”</p><p class="ql-block">王友谊不负恩师所望,一面奋发练笔,一面刻苦读书。曾一日书一刀宣纸,并书外求书,法外寻法,攻文史,习诗词,真可谓“长绳系日、天道酬勤、至诚治学、实者得慧”。</p><p class="ql-block">书法发展至今日,已是一种纯艺术,在现代大文化背景中,一个书法家如果没有一个思辨的头脑,那将被时代所淘汰。友谊认为,当今书坛有三种现象,即学者书法、书法家书法、书法爱好者书法。而学者书法最具渊雅、脱俗。书法家与文人合一,当属书法的精英。</p><p class="ql-block">这也许就是王友谊追求所在吧。</p><p class="ql-block">但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困难!十年书法大潮,九州大地数以万计的书法爱好者,有的强以技巧为能,作花拳绣腿;有的妄以“学问”招摇,书作平庸无奇。这位年轻的农民头脑中的辩证法是:学养不可能代替功力,功力也说明不了学养。</p><p class="ql-block">而学养加功力,再选择一个准确的突破口作为研究的起点,就很有可能成功。</p><p class="ql-block">他选择了篆书为他冲击的目标。</p><p class="ql-block">殷商甲骨,两周金文,先秦小篆,可谓古远而沉厚。清以前作为篆书书法艺术被后人所尊崇也莫过于秦李斯、唐李阳冰二人。直至清代,朴学兴起,考据之盛使那被人们冷落了几千年的古文字得到了青睐。但观有清以来习篆者,除邓石如、吴昌硕、吴让之、赵之谦等少数人有所建树外,多数人其书平平,近人也越来越觉书篆之难。一是古代遗存比起其他书体相对要少;二是古文字受篆法、字法约束,难于创作;其三如无学养,不懂文字学,就妄谈篆字。“难者弗避,易者弗为。”这就是王友谊的性格和胆略。</p><p class="ql-block">王友谊一方面游走于鼎盘龟骨之内,又徜徉于二王、魏碑及明清翰札之间,察精拟似,细检慎取,不为“取法乎上”说所迷,主张“取法乎当,取法乎用”。</p><p class="ql-block">甲骨文大朴不雕,天然无饰,有着独有的结构、秩序。当代书甲骨文者,多有意识地将其写成方直,直追甲骨刻辞原貌,得瘦劲坚挺之美。然而这样往往只存骨气,而乏肉血,难有新意,更难达到东坡所言“书必有神、气、骨、肉、血,五者阙一,不可成书”的目的。友谊深悟东坡此语妙处所在,在研究甲骨文用笔、用墨的同时,广泛临习《散氏盘》、《毛公鼎》、《石鼓文》以及魏晋南北朝的《广武将军碑》、《汝南王修治古塔铭》、《石门铭》、《好大王碑》等,取精用弘,举一反三,将其甲骨文用笔化直为曲。王友谊的甲骨文书法自此不断有新飞跃,形成了“飞逸奇浑”的王友谊甲骨文书法特点。</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站在王友谊的作品前,其用笔绵里藏针,同时打破了前人书篆笔笔中锋的定律,在以中锋为主的前提下,借用偏侧锋所带来的特殊效果,笔墨淋漓,真使人感到苍莽雄浑之气。</p><p class="ql-block">与王友谊谈书艺,他没那么些名家的架子,很随便,就好像在田间地头与乡亲们唠家常一样:“写字要有恒心,临书不可朝三暮四,先攻一门,再傍及其他。当然这是指在一定基础上而言。种地不也是这一块地今年种小麦,明年种玉米。如果今年这块地要种小麦,过两天又觉得种玉米好,这样耕了再换种……最后可能什么也收不到。”你看,他说得还真有些道理。</p><p class="ql-block">王友谊的作品,不断地在国内外大展和比赛中获奖。全国第四届、五届书法篆刻展上,蝉联两届大奖;1990年国际文化交流“赛克勤杯”中国书法竞赛中荣获一等奖;全国第四届中青年书法展入选并获优秀奖;全国第五届中青年书法篆刻展被聘为评审委员;在最近才揭晓的“纪念毛泽东诞辰一百周年中华当代文化精萃博览会”上荣获一等奖。他的传略和作品被载入《中国美术家年鉴》、《中国古今书家大辞典》、《中国当代名人录》等多种典籍,北京电视台还在《北京人》节目中对他进行了专题介绍。</p><p class="ql-block">王友谊出名了,但他不以为然,也许是他走惯了山路,他知道家乡的丫髻山每年都给人们带来收获,但那山路却是曲曲折折……</p><p class="ql-block">这就是北京东郊的王友谊。</p><p class="ql-block">1994年3月于三宜阁</p><p class="ql-block">(此文原刊于《新向导》杂志1994年第5期,后收入北方文艺出版社2003年出版的《文心雕虫》中。)</p> <p class="ql-block">↓王友谊1994年书“祥无尽”</p> <p class="ql-block">↓2000年12月,在全国第四次书代会上,与王友谊(中)、李晓军(右)摄于北京五洲大酒店。</p> <p class="ql-block">↓1994年第5期《新向导》内文</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王友谊</p> <p class="ql-block">↓2005年在北京王友谊兄家中,墙上为徐海《溪山无尽图》,刘彦湖题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