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学前】成长*课程|“探索自然奥秘”——西安市长安区实验幼儿园科学发现室

实验幼儿园

<p class="ql-block">  《指南》中指出幼儿科学领域是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培养幼儿对客观事物广泛而稳定的兴趣、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精神,使他们具有初步的探究能力,掌握初步的探究方法,在探究中获得对周围事物和现象的认识。</p> “光”的再探索 <p class="ql-block">  3~4岁的幼儿对一切都充满好奇心,通过前期发现了解到,没有光我们的世界一片黑暗,万物生长都离不开光。那还有什么光和我们有关系呢?</p> <p class="ql-block">  天黑后骑摩托车的叔叔衣服为什么会发光呢?我们的小书包背带上的“小发光条”又是什么呢?有什么作用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探索我们知道了这些衣服和书包会发光的部分是含有一种荧光剂,是一种荧光燃料,特性是吸收紫外线辐射转变为紫蓝色的荧光辐射,使所染物质获得类似萤石的闪闪发光的效应,这样在天黑时被灯光照射就会发光,避免发生意外。</p> 发现“沉与浮” <p class="ql-block">  4~5岁幼儿爱模仿,思维带有直觉行动性,对于一个感兴趣的问题可以立刻身体力行去研究。对于不同的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有了新的困惑。为什么有时候看起来同样大的物品放在水里沉、浮情况却不一样呢?快实验看看吧!</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不同的物品反复实验,小朋友们发现物体在水中的沉与浮和物体的重量、是否空心与水的多少都有很大关系。当物体很重并且是实心,水托不住它的重量时,物体就会下沉。当物体的重量轻或者是空心的时候,物体是可以漂浮在水面上的,比如我们用的乒乓球,虽然个头大,但内部是空心并是塑料制作很轻,那么它就漂浮在水面上了。</p> 初探“食物链” <p class="ql-block">  5~6岁幼儿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并有计划和目标,记忆也有了有意性的发展。而常听到大人说:大鱼吃小鱼,小鱼吃虾米!那为什么会这么说呢?为什么小鱼不能吃大鱼呢?为什么虾米不能吃小鱼呢?</p> <p class="ql-block">  通过老师的讲解和幼儿初步探索,发现原来在自然界里有一个叫做“食物链”的存在。食物链通过一系列生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关系,将源于植物的食物能量进行转移。动植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的关系,各种生物之间由取食和被食关系就形成了食物链。小朋友在系列了解中培养幼儿大胆探索的欲望。</p> <p class="ql-block">  通过不同年龄段一系列的科学探索活动,既满足了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好奇心,也提高了幼儿科学探究的高度兴趣。“刨根问底”是幼儿积极主动的探究倾向的表现,希望在后期的科学探究活动中可以发现更多自然界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编辑|赵惠婷</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初审|郭颖</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终审|刘转宜</p>

幼儿

探究

物体

探索

食物链

发光

科学

空心

好奇心

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