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起,由课程教材研究所主办,山东省教育科学研究院等单位承办,教学网等单位协办的《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讨》以线上研讨的方式举行。两山口小学组织相关老师参加了这次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两山口小学语文老师,聆听了济南市燕柳小学李雪老师的课例展示三下第七单元“精读引领课”《海底世界》、李玉荣老师的《海底世界》课例解说,分享了张星老师的《践行“大概念”整体教学 多维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庞雷老师的《大概念引领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实践探索》、李红老师的《让语文以丰盈的姿态走向儿童》,李家栋主任做了专家报告《大概念视域下的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研究思考》。他们分享的精妙之处在于高质量研究了统编小学语文教材,解读了教材的编写理念,给语文老师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 多节课例展示后,数名优秀的学校教师骨干及教科院专家对如何践行“大概念”整体教学多维度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进行经验交流,让语文以更丰盈的姿态走向儿童。</p> <p class="ql-block"> 专家们的报告与经验交流,解答了我们的很多疑惑。怎样以学生为本,而提升语文核心素养?怎样去探索,怎样去实践,都值得我们去学习与思考。</p> <p class="ql-block"> 与其坐而论道,不如起而行之。学习虽然已圆满落下帷幕,但我们从未停止过前进的步伐,将继续聚焦语文素养,探索大单元教学之“道,载着爱的温暖,沿着春风的方向,传递知识的芬芳,传递希望!</p> 心得体会 任聪老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语文教研活动的学习,我认识到语文教学应注重课程的整合,有机渗透故学、音乐、美术、自然等方面的知识资料,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改变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的理解式学习方式,要指导学生收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帮忙学生设计恰当的学习活动,选取不同的学习方式,如观察、实践、调查实验、横仿、体验等,让学生自主探索,从而在教师的指导帮忙下,构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获得语文素养。</p> 朱维利老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此次网络学习,我们要采取多种方式改变语文教学过程中不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教学方式,可以通过对大单元整体的感知来了解教学内容的大概框架,其后要深入具体的章节进行体验,最后要将所有的体验融合起来进行整体性的感悟。</p> 李平老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对这次语文教学的学习,我领略到语文教学要坚持问题导学,发挥⼩组作⽤。在备课过程中,始终以教材内容为主线,结合学⽣实际,设计问题,引导思考,发展思维。充分发挥各学习⼩组的作⽤,上课时根据⼩组的实际情况,以及掌握知识的不同程度,合理提问、诱导,促使学⽣不断提⾼⾃⼰的知识⽔平,始终坚持备好、上好每⼀堂课,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动学⽣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让课堂成为学⽣展⽰的舞台。</p> 仝明阳老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这次语文教研活动,我学会了在教学实践中,我将力求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为学生搭建作文和口语交际的平合,拓宽作文和口语交际的思维,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揭发学生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主动的学习情绪,提高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教学工作中,不断总结,经常写出教学反思,教学心得等,并和同事们互相交流,互相学习,积极探讨,总结经验,积极推广,积极进取,努力把语文教学工作做得更好,使课堂教学呈现出民主、和谐、师生互动、生动活泼的新面貌。</p> 杨炜琪老师 <p class="ql-block"> 这次的培训给我印象⾮常的深刻,觉得⾃⼰在教学的路上还有许多不⾜的地⽅,其实做为⼀节课也好,做⼈也好,都要灵活机动,活学活⽤,不要做⼀个固定扳⼿,教学有法但⽆定法,那种只知⼈亦亦云,没有变通的永远是不能可能发展,上课也好,只要紧跟时代的步伐,让我们的上更有活⼒,只有在新课程改⾰的基础上结合课堂实际,注重⽣成,为了每⼀个学⽣的发展。因此增加学⽣语⽂实践的机会,让学⽣在实践中丰富语⾔积累,掌握学习⽅法,提⾼基本技能,接受熏陶感染,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打下扎实的语⽂基础;⿎励学⽣采⽤各种⼿段扩⼤阅读⾯,增强学⽣在⼀切场合学语⽂⽤语⽂的意识,积极参加各种课改活动,促进学⽣语⽂素养的整体提⾼。</p> 巩长洁老师 <p class="ql-block"> 通过培训,我明白了从教师的⾓度来讲,教学的有效性依赖于教师有效的“教”,并克服⽆效的“教”。“有效的教”指的是促进学⽣“学”的“教”,它表现在以下两个⽅⾯:⼀是直接的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得更多、更快、更好、更深;⼆是间接促进,即通过教师的教,学⽣学会了学习,掌握了学习⽅法,提升了学习能⼒,达到了不需要教。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学⽣所获得的发展。⼀⽅⾯要注重挖掘教材中蕴涵的静态的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另⼀⽅⾯要注重开发课堂教学中⽣成的知识与能⼒、过程与⽅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内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