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大營社火一獨秀</p><p class="ql-block">民俗藝寶萬人頌</p> <p class="ql-block">蔡结绪,男,汉,生于1963.3.25.高中文化,自由职业,家住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54组,是大营社火传承人(2006.10.确定为县)级代表性传承人,(2008.11确定为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蔡结绪从小喜爱美术,跟着爷爷、父亲学习绘画,高中毕业后在大营公社蒲剧团工作,搞了三年舞美设计,200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从十九岁(1982年)开始到现在参加了十几次县、市社火表演,担任平垛设计与制作的负责人,成为大营社火的骨干分子,更使大营社火第代传承人。大营社火</p><p class="ql-block">第一代:</p><p class="ql-block">老爷蔡作治,民间艺人。</p><p class="ql-block">第二代:</p><p class="ql-block">爷爷蔡换记,民间艺人,1950年参加了解放后第一个春节社火表演和欢送子弟兵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参战的社火表演。</p><p class="ql-block">第三代:</p><p class="ql-block">父亲蔡仲强,民间艺人,县、市农民画家,大营社火设计、制作、绘画的负责人,参加了1950年到2001年的社火表演</p> <p class="ql-block">第四代:</p><p class="ql-block">蔡结绪,民间社火设计、制作、绘画的负责人,参加了1982年至2006年的社火表演。</p><p class="ql-block">第五代:</p><p class="ql-block">儿子蔡贝贝,民间社火绘画、制作、从事室内设计工作,参加了2005年社火表演。</p><p class="ql-block"> 蔡结绪学艺及实践经历是从小跟着父辈们学习绘画、制作平垛技术,平垛的芯子是由钢筋通过加工而成。在平时工作中学会了电焊和机械、后来通过了自己的琢磨与研究,掌握了平衡力和力学,逐渐成了大营社火设计制作独有的技巧。蔡结绪从小跟着父辈们学习绘画、制作平垛技术,平垛的芯子是由钢筋通过加工而成。在平时工作中学会了电焊和机械、后来通过了自己的琢磨与研究,掌握了平衡力和力学,逐渐成了大营社火设计制作独有的技巧。蔡结绪有着独一无二的技术,改变了传统的死芯子和双芯子、单转芯子,设计出了一套转悬,内转外不转,外传内不转,喷水,喷烟,一转悬垛上多人等有特点的芯子。他设计、制作的平垛多次在陕县、三门峡市社火表演中受到领导和群众的好评并获得奖励,2006年2月15日中国飘色(平垛)艺术大汇演在广东省吴川市举行,代表河南省参加了两垛演出,其中一垛“三打白骨精”获得银奖,另一垛“相约北京”获得铜奖。(下附当时照片)。</p><p class="ql-block">2006年12月15日被评为三门峡市首批民间文化传承人。</p><p class="ql-block">2017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在多次社火表演中,设计、制作平垛成了蔡结绪带领团队的重要任务,通过多年的合作和精心指导下,他的组员蔡当民、蔡竹民、刘占勤、蔡宝亮、刘建森,杨万春,高彩莲,吕邦霞,现已成了全面能手,独当一面,卢菊梅、秦亚明成了制作能手,蔡贝贝现有设计、制作、绘画的能力,他们现在是大营社火中的骨干力量。</p> <p class="ql-block"> 大营社火</p><p class="ql-block">大营社火是传统节日春节的一项传统民俗游艺活动,三门峡陕州区大营村对社火却有另一种解释。大营村有万余人,是全省乃至全国少有的大村之一。大营的村名源于唐时驻兵屯田的兵营,村民按居住地结社,后逐步形成了东西南北四个社。每至春节、元宵时节,军士旌旗前导,战马结队助威,民户扮演高跷、坠子等紧随其后,热闹非凡。后来村里统一分工:北社出百马,南社扮平垛,东社演坠子。由此,大营村把社火称为“社合”,也称“社火”。虽然大营村人对社火的理解和通常的说法不一样,但也说明了大营社火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2007年2月,大营社火入选河南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表演内容和程序</p><p class="ql-block">①炮声造势。</p><p class="ql-block">6-8名村民扮作古代军卒,手持三眼铳炮,咚咚作响,先声夺人。由供水组【王书礼,刘玉森】</p><p class="ql-block">②百马开道。</p><p class="ql-block">上百匹骏马全身披挂,年轻骑手装扮一新,来回奔跑,开道打场。由运输组【孟银全,刘沛生,蔡运功,刘景景】</p><p class="ql-block">③彩旗招展。</p><p class="ql-block">百面彩旗,五颜六色,迎风招展,蔚然壮观。由西区【刘向珍】</p><p class="ql-block">④锣鼓震威。</p><p class="ql-block">30多面锣鼓分成几组,奋力擂打各种鼓谱,震地动天。由西片【刘守森,郑全录】</p><p class="ql-block">⑤高跷先行。</p><p class="ql-block">几十副高跷依次亮相,一般跷高1.7-2.3米,最高可达3米。由北区【刘守玉,刘守荣,刘守民,刘志军】</p><p class="ql-block">⑥平垛展示。</p><p class="ql-block">平垛也叫“芯子”,是一种展示技巧的造型艺术,根据节目内容需要,用钢筋做成各种造型,固定在特别的方桌上,周围用彩布遮饰,然后将4~8岁的儿童装扮成各种人物固定在上面,四人一组抬行。平垛分固定和活动两种,固定的平垛在上面或悬空站立或在“点”“尖”上起舞,活动的平垛则上下起落,左右旋转。由南区【蔡仲强,蔡满仲,郑强茂,蔡从法,刘来友】</p><p class="ql-block">⑦坠子表演。</p><p class="ql-block">坠子是社火表演的坠尾节目,常以幽默、诙谐和讽刺的手法反映社会万象,被誉为“活的漫画”。表演形式多样,有的地下走,有的车上拉,有的踩小跷逗乐,活泼欢快,不拘一格。由东区【吕守住,吕书祖,阮振坤,阮立业,李随庄,李亚周】等老前辈。</p><p class="ql-block">大营社火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特色鲜明,演进脉络清晰,让人们在游艺娱乐中受到教育,有很强的凝聚力,围看观众多达数万人,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节目扮演上别出心策,暗设玄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广东省吴川市举行,代表河南省参加了两垛演出,其中一垛“三打白骨精”获得银奖,另一垛“相约北京”获得铜奖,</p> <p class="ql-block"> 下附表演内容和程序</p> <p class="ql-block">多才多艺、社火老顽童-----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民王振有</p> <p class="ql-block">77岁的王振有,中等个头,皮肤略白晰,脸上始终挂着笑。我称他为“大营社火传承人”,他纠正,“代表性传承人。”</p> <p class="ql-block">1945年3月,王振有出生于陕州区大营镇大营村,是家里的独苗,上完大营完小、陕州中学,考入陕县师范。用当地话说,王振有很灵,就是特别聪明,学啥都会。18岁毕业后分到洛阳市建设公司学校任教。一到学校,校长便给他安排了任务,“你是师范生,啥都会,体音美你都教了。”当时的师范并不开设这些专业课,这是强打鸭子上架。体育好说,教孩子们跑步蹦跳锻炼。他自小爱画画,教孩子们美术也容易。就是音乐课把他难住了,风琴打开盖,手都不知道往哪儿放。正巧学校家属院有个剧团拉二胡的师傅,他便上门请教。师傅不会弹风琴,王振有觉得音乐都是通的,就让师傅教他拉二胡的原理,于是了解了外弦音、内弦音。学完回去自己摸索,摸索着摸索着,1234567竟然找着调了,渐渐也能弹出简短的曲子。他说,“咱这手哪弹过琴,都是硬练出来的。只要勤奋,就能干成。”11年后,王振有调回家乡,在豫西机床厂子弟学校教学,教的还是体音美。后来调到机床厂工会担任俱乐部主任,包揽了厂里大大小小的文体活动。期间加入了陕州区书法家协会和美术家协会。2005年王振有退休。</p> <p class="ql-block">王振有家安在大营村,洛阳教学期间,他没有家务一身轻,学了很多东西。他干啥有股钻劲,自学国画,又学烙画。他用两个月时间创作的的全幅《清明上河图》烙画,还上过河南日报农民专版。他对体育、音乐、美术的学习,也促成了与伞拨的结缘。一天,他在央视三套看到一位女杂技演员表演伞拨,就是在转动的伞上旋转皮球、帽子和碟子。他一下便被吸引住了,买了伞自己练。他总结,这决窍就在于控制伞的离心力。他练上了瘾,每天早上上课前练,晚上睡觉前练。先练转帽子和皮球,后练转碟子。碟子沿儿薄,与伞的接触面小,难度更大。练习了一个冬天,终于练成了。当年春节放假回到大营村,赶上村里表演社火,他便展示了伞拨技艺,而且还把“地跑”,就是平地表演,改为高跷表演。那年春节,他一举成名,人们见识了他踩着高跷在伞上转帽子的绝活。自此,他的伞拨成为每年大营社火中坠子类的保留节目。每次他一出场,人们的眼珠便紧盯着他旋转的伞、旋转的帽子,有人啧啧称奇,有人紧张地张大嘴。</p> <p class="ql-block">退休后,王振有每天坚持早上五点多到世纪广场锻炼,打鞭子、舞绸带,当然还练习伞拨。练上近一个小时,收工回家,有兴致了画画画、弹弹琴。几年前嗓子长了息肉,手术后说话越来越吃力,到医院做雾化有好转,回家后依然如故。对此,他倒很想得开,“最坏就是哑,不说话也没关系,和人交流可以写字。像我这年纪有的人走路都走不成了,我没有心脏病,也没有三高,挺好。”问及身体健康的原因,他笑,“爱耍,心态好,遇事不计较。”说话间,他取来道具,兴致勃勃地向笔者展示他的伞拨绝活。红伞,直径一米,是老式油纸伞样式,伞面中空。只见他右手撑伞旋转,伞把稍向前倾,伞边的黄色流苏瞬间汇成一条线,左手食指托起绿色帽子,右手向下落间,左手一抖,帽子便立上伞沿,伞转,帽子也在伞上旋转。不一会儿,只见他右手缓缓落下,又是轻轻一抖,帽子便回到左手。接着他又表演了转皮球、转碟子。他忘情地表演着,表情专注,手法娴熟而轻盈,一时笔者竟然忘记他已经77岁了。表演结束,碟子落下,笔者才发现,碟子是将铝篦子四周收拢做成的。“自己做的,转着方便。”</p> <p class="ql-block">王振有育有一儿一女,如今儿女也都退休,孙子和外孙女已就业,2021年老伴离世后,他独自住在大营村临街的二层小楼。进入一楼大厅,正对门墙上挂着字画,摆着电子琴,右手边是大大的画桌。2008年王振有成为大营社火的市级传承人,但没有人愿意跟他学伞拨。提及此,他有些落寞,“都爱看,不想学。”笔者问:“有没有想过找人把伞拨表演拍下来?”他便打开手机抖音。他的抖音名叫振振有词,获赞2.4万,抖音记录了他的日常生活、书画作品,当然少不了伞拨绝活。抖音中的他经过美颜,配着流行乐曲,展示各种花式造型,俨然就是一个时尚老头。 “这都有模版,套上就行。”问及伞拨带给他的收获,他笑起来,“玩了,高兴,身体健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文/图:刘晓//视频/编辑:陈伟</p> <p class="ql-block">大营村党委村委为迎接党的二十大召开暨纪念周总理视察大营村64周年,新一届领导班子积极宣传弘扬大营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艺术,创办大营社火非遗文化展馆,紧锣密鼓,昼夜兼程,现已基本竣工,待疫情消尽,即向群众开放,以飨观众!</p><p class="ql-block">随着社会进步,时代发展,技术提升,设计制作者大胆创新,追求完美,增进内涵,提高艺术和知名度。</p><p class="ql-block">改进展现的最大靓点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由静态造型艺术向动态造型艺术猛进。增进技术艺术含金量。</p><p class="ql-block">二,改过去上垛儿童固定站的绳纳索绑受症,为今天的可立可坐,一立一动,可升可降,可旋转的舒服状态。</p><p class="ql-block">三,改人力抬行为机械载运行进,确保安全又省人省力省费用。</p> <p class="ql-block">这次参加平垛制作人员合影留</p> <p class="ql-block">大营社火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规模宏大,特色鲜明,演进脉络清晰,别出心策,暗设玄机,有很高的观赏价值,让人们在游艺娱乐中受到教育,有很强的凝聚力,围看观众多达数万人,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感谢村两委,精明决策,喜迎二十大,再展新宏图。感谢蔡结绪等志愿者,民间艺人,热爱家乡,传播文明!</p> <p class="ql-block"> 撰稿人:孟忠玉</p> <p class="ql-block">大营“社火”</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营社火有远源,大型民俗藏内涵。</p><p class="ql-block">社祭娱神祈丰收,百戏纵横一包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吸纳融合常出新,内容丰富时代感。</p><p class="ql-block">赏心悦目齐欢庆,潜移默化育人贤。</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寓教于乐大目标,针砭时弊猛戮穿。</p><p class="ql-block">自明迄清速壮大,享誉遐迩天下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村大人多分四社,四社分工很明显。</p><p class="ql-block">北社百马西高跷,南社平跺东坠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马队开道三统鸣,锣鼓旌旗展威风。</p><p class="ql-block">军号秧歌模特俊,牌扁龙飞凤舞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高跷队伍似长龙,踩跷技术个个精。</p><p class="ql-block">男女老少齐上阵,样板戏唱在空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平跺造型惊险中,转芯悬芯巧做成。</p><p class="ql-block">剧情人物百花样,花瓶能擎八儿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坠子压轴万象生,幽默诙谐集大成。</p><p class="ql-block">三人四腿伞拔飞,捧腹大笑冲太空。</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斗富,二斗智,服装道据场面宏。</p><p class="ql-block">三斗文来比文采,大营历来赢头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营领导高水平,社火闹得似火红。</p><p class="ql-block">同心同德谋振兴,二十大再展雄风!</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大营社火,筹备竣工。因疫情暂未上演,待疫情散尽,立马上演,拭目一待!</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