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课《杨氏之子》刘琳

智慧作业探索与研究

<p class="ql-block">【教学内容】</p><p class="ql-block"> 《杨氏之子》是部编版五年级下册第八单元第一篇课文。本单元的主题是体会语言的“风趣与幽默”。《杨氏之子》是一篇文言文,描写了主客双方围绕姓氏展开的一场巧妙对话。</p> <p class="ql-block">  文言文是语文课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它所蕴含的思想和艺术价值是不言而喻的。学生学习文言文,是对中华文化最直接的传承,大部分的学生并不是很喜欢文言文。在他们看来,文言文过于枯燥乏味,厌学情绪日益严重。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我在教学文言文时充分利用和发挥“智慧作业”平台的优势,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智慧作业课题组成员刘琳上一节智慧作业精彩的研讨课,在教学中巧用 “智慧作业”助力文言文教学。整节课步骤如下:</p><p class="ql-block">一、课前导学</p><p class="ql-block">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所以,在教学新的文言文时,我先布置学生在家预习新课,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再利用赣教云后台大数据,分析学情,掌握班级学生正确率知识点的分布情况,进行智能备课,利用班级群适时推送教学资源。</p> <p class="ql-block">  我在教学《杨氏之子》这篇文言文时,我会提前在班级群里推送以下资源:1.推送《杨氏之子》朗读视频及相关资料,让学生通过自学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提前推送《新课程新练习》66页第一题、第三题智慧作业微课视频,让学生通过预习提前获知一些信息。文言文与白话文在语言和叙述上有较大的差别,要理解文言文的意思,就必须掌握其内在的节奏。只有画出正确的节奏,才能准确地理解文言文的内容。五年级的学生自学能力都比较强因此,在学生通读课文的基础上,我会让学生试着划出朗读的节奏,初步理解文章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二、课中互学</p><p class="ql-block"> 正确的方法,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培养学生阅读文言文的兴趣与能力,我们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促使知识类化。在学生初步理解《杨氏之子》文言文的这篇文言文的内容之后,课堂上我让学生们对照课文中的注释,揣摩句子的意思。为了让学生真正理解文言文,深入理解文章的主题,我让学生分小组或同桌自由交流解释课文,互说课文的意思,以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特别是对一些难句侧重讨论理解。</p><p class="ql-block"> 如我在教学本课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对比阅读”:与钟氏之子相比,杨氏子惠在何处?因为《钟氏之子》这篇文言文是《新课程新练习》上的文言文,先让他们自行理解文言文并完成练习题。学生们完成后我则相机出示智慧作业微课,让学生认真地观看并理解句子的意思。通过观看微课视频,他们发现智慧作业微课里的老师讲得非常详细,甚至把解题思路都讲出来了,还有整篇文言文的意思都翻译出来了。这样就达到阅读拓展及对比阅读的作用,从而达到突破重难点的作用。效果非常的好,也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授之于鱼,不如授之以渔”,这比我们老师一遍一遍地强调句子的意思要好,也更有画面感,学生们更乐意看,乐意学。整节课教学环节刘老师精心设计,巧用智慧作业,助力文言文教学,大大地减轻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和教师教的负担,真正达到了“双减增效”。</p> <p class="ql-block">  课后,课题主持人陈丽萍带领课题组成员对此次研讨课课进行了研讨、总结。首先,刘琳老师对研讨课《杨氏之子》进行了说课,她分别从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过程、教学的教与学四大版块作了详细地解说。刘琳老师说,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达到本课的教学目的,她巧用了智慧作业系列微课,把省一线名师的微课引进语文课堂,让学生接受新的教学模式,大大减轻了教师教的负担,同时提升了课堂的学习效率。</p> <p class="ql-block">  总而言之,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我们教师要重视小学语文文言文的教学,增强学生的阅读能力和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在课堂教学中,我将继续探索和巧妙地运用“智慧作业微课视频”这个教学手段,设计有效的课程导入,适当地为学生进行知识拓展,提高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为学生将来的文言文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p> 编辑:陈丽萍<div>审核:课题组全体成员</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