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剑门关位于剑阁县城南15公里,因李白《蜀道难》中"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而闻名。剑门山中断处,两旁断崖峭壁,直入云霄,峰峦倚天似剑;绝崖断离,两壁相对,其状似门,故称"剑门”,享有"剑门天下险"之誉。</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隘口形成于白垩纪,是世界上罕见的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垂直高度近300米,底部最窄处仅50米的天然隘口,是自然天成的天下第一关隘。</p> <p class="ql-block">一大早,我们一行便到了景区游客中心,购买景区的索道票后,前行三百米左右,便坐一号索道,来到半山腰,步行穿过仙女廊,来到鸟道,远眺对面山峰,犹如城墙一般,屹立在我们眼前。</p> <p class="ql-block">剑门关景区地处四川盆地北部边缘断褶带,为龙门山脉剑门山支脉,属中生界白垩系下统的苍溪组(城墙岩群剑门关组)地层,剑门关砾岩由巨厚层块状紫灰色砾岩、紫灰色泥岩组成。</p> <p class="ql-block">剑门山的形成,是在漫长的地质构造运动中,四川盆地北部边缘龙门山麓的剑门洪积堆,形成巨厚砾岩,出露地表,岩层向东南呈不均匀倾斜的单斜抅造,北坡陡峭,南坡渐缓,这些地质特点,铸造了剑门山的奇险。</p> <p class="ql-block">鸟道位于仙女廊上方,垂直高差110余米,长900米,其宽度只不过30厘米。鸟道的含义有三:一是取自李白《蜀道难》中的"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的诗意,表示此地道路的险峻,唯有飞鸟可渡;二是借取佛教"真如虚空”的观点,表示这条道人烟稀少;三是指不随大流,可以获取独特感受的蹊径。鸟道尽管沿途险绝异常,但却是以环崖走壁的方式与剑门绝壁肌肤相亲的最佳选择。</p> <p class="ql-block">剑门鸟道依山傍势,凌空架木,用铁链连接固定在绝壁上木桩,走在这逶迤蜿蜒的鸟道上,令人更加深切感悟到"剑门蜀道”独特的历史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鸟道是栈道的一种,它是在峭壁上借助地势开凿的只有0.5尺左右的小道,外面用上下两拫铁链间接5米左右固定在绝壁的木桩上。</p> <p class="ql-block">垂直崖壁上的小道,陡峭窄小,其道路之弯曲狭窄,变化多样,非常险要。遇到低矮处,还得弯腰前行才能通过。</p> <p class="ql-block">左边是坚硬的石壁,右边是百余米高的悬崖,而脚下是仅30厘米宽,走在这样雄、奇、险、峻的鸟道上,虽然不再有兵戎相见,狼烟四起的情景,但山风在耳旁呼拉拉吹,还是有点战战兢兢,步步惊心。</p> <p class="ql-block">鸟道傍绝壁依势而建,蜿蜒向上,垂直高差达110余米,在崖壁上,或侧身、或弯腰、或蹲下、或用手扶绝壁,我才总算体验了蜀道难,难于上青天的感觉了。</p> <p class="ql-block">鸟道道路狭窄,如果不是有栅栏铁索提醒,乍一望去,恐怕看不到有道路的存在。以其险、陡、奇的特色为景区一大亮点,是剑门道上最险、最难、最陡、最窄、最悬、最惊的路段。</p> <p class="ql-block">站在绝璧眺望远方,山陡峭,崖深坠,临渊一幅画卷,千山万壑尽在一览中。</p> <p class="ql-block">攀完鸟道,来到一休息地,补充了营养,又继续沿着林间小道像顶峰行进。</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翠柏林间,阳光透过树叶飘洒在林间小道上形成斑驳光影,呼吸这新鲜空气,感觉比走乌道舒适多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剑门关悬空玻璃观景台位于梁山寺顶峰,海拔高1 163米,由一段长60米、宽2米,悬于峭壁之上的半孤形玻璃栈道和一条长24米、宽3米,横跨两峰的玻璃挢组成。半孤形玻璃找道悬挑半径15.9米。置身玻璃平台,凌空俯瞰,绝壁千仞,令人目眩心惊。</p> <p class="ql-block">站在观景平台远眺,大白然的景观尽收眼底,而且自豪说,剑门关,你终于踩在我们脚下了。</p><p class="ql-block">玻璃栈道又增加了透明玻璃上显示破碎的状态,同时伴有破碎的音效,这才是显示胆子大小的好时候。</p> <p class="ql-block">梁山寺,位于海拔1180米的剑门七十二峰的桃花峰与逍遥峰之间的“舍身崖上”,梁山乃大剑山之古称,修建于梁山的招提禅院就叫“梁山寺”。</p><p class="ql-block">民间传说梁山寺是梁武帝修真之地。考之于史,梁山寺始建于唐。后世历代有修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时扩建为两进四合院,建筑面积达947平方米。明代监察御史卢雍有诗咏叹梁山寺:“招提剑峰顶,险绝四无邻。仙台夜发光,不见炼丹人。”清乾隆年间,皇帝的亲妹子也曾在此修行。</p> <p class="ql-block">寺內紫薇树(俗称痒痒树,是一种适应性强的长寿树,树高达10米有余,其树龄1520年,属于一级保护。</p> <p class="ql-block">仙女廊:因仙女桥得名。相传观音菩萨欲助剑门关梁山寺炽松和尚修炼,就变成进香的年轻女子去考验他,她告诉他半岩上有条险道,自己就是从那里上山的。她几次引诱他,他都不为所动,终于修成了正果。人们把绝壁上的那条险道称为仙女桥。</p> <p class="ql-block">仙云客栈名称的得来源于唐明皇李隆基《幸蜀题剑门》诗中的两句:“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天宝十五年(公元756年)因安史之乱,唐明皇避乱于蜀中,途径剑门,写下了这首诗:“剑阁横云峻,銮舆出狩回。翠屏千仞合,丹嶂五丁开。灌木萦旗转,仙云拂马来。乘时方在德,嗟尔勒铭才。”</p> <p class="ql-block">雷鸣桥:剑门关山高谷深,每逢山洪奔泻,水声如雷,蔚为壮观,正如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中所云:“飞湍瀑流争喧虺,砯崖转石万壑雷。”这座桥就是以山洪爆发时的壮观景象和李白的诗意而命名。</p> <p class="ql-block">闻名天下的剑门关关隘,这道关隘是受龙门山断裂带活动的强烈影响而形成的。据《剑州志》卷二记载,三国时“诸葛亮相蜀,凿岩架空为飞梁阁道,以通行旅,于山中断处立剑门关”,并在关口“依崖砌石为门”。</p> <p class="ql-block">剑阁这个名称就是依据诸葛亮架设的阁道和奇峰如剑的大小剑山而取,剑门关关隘就位于大、小剑山的中断处,其状如门,所以又叫剑门。</p> <p class="ql-block">诸葛亮在出岐山伐魏时,多次往来于剑门关,他上《出师表》后,"率诸军北驻汉中”时,也经过了剑门关。</p> <p class="ql-block">从地理位置上来说,剑门关进可北赴长安,退可固守成都。自三国时期诸葛亮凭借两山天险设立关隘以来,关楼不仅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重要军事关隘,尽职尽责地守护着身后的巴蜀大地;同样也是剑门蜀道上的一颗明珠,见证了悠悠千年的历史风云。</p> <p class="ql-block">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在冷兵器时代,要想攻破扼守蜀道的剑门关更是难上加难,在古代战爭中剑门关创造了从未被正面攻破的记录。足见剑门关的险要程度,剑门关前战事频繁,最出名的便是三国时蜀汉姜维率3万大军守剑门关,成功抵挡魏国镇西将军钟会率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在钟会实在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有邓艾绕过剑门关,冒着生命危险偷渡阴平,灭亡蜀汉的故事情节。</p> <p class="ql-block">从战国以来,凡有志于蜀中称王者,必须先攻下这道天险。民间有一说。“打下剑门关,犹如得四川。”从晋朝的李特起义,到建立前蜀的皇帝王建,后蜀的皇帝孟知祥,一直到明末农民起义的首领张献忠,都莫不如此。三国历史上更是如此。守关的人说,“一关失,半川没”。由此可见,无论攻与守,剑门关的确可以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梁山寺大门有一副对联,是清朝一位秀才所作。上联:古寺耸云端,看:仙女桥横、雷神峡吼、金光洞邃、石笋峰奇,风景纵清幽,脱不开贪、嗔、痴爱终是累。下联:雄关排眼底,想:孟阳铭刻、伯约祠堂、铃声夜雨、红树珊瑚,兴亡徒慷慨,说到那功、名、富、贵总成空”</p> <p class="ql-block">作者巧妙地把剑门绮丽的自然风光和剑门波澜壮阔的历史沉浮融合在一起,最终归结到佛教教义四大皆空。上联用一看字,让人去欣赏剑门优美的自然风光,下联用一想字,让人们去回味品评历史兴衰。</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于剑门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