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军垦文化 传承红柳精神

大漠龙翥

<p class="ql-block">  <b>来自军垦文化之乡的报告</b></p><p class="ql-block"><b> 独具特色的红柳文化</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柳沟的红柳。</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弘扬军垦文化 传承红柳精神</b></p><p class="ql-block"> 龙宗翥</p><p class="ql-block"> 导语</p><p class="ql-block"> 新疆兵团第七师胡杨河市是全国唯一的军垦文化之乡。作为具有独特地域属性与社会属性的军垦文化,其形式与内容丰富多彩;师属各单位的特色文化既有军垦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不同的表现形式与内容;125团的“红柳文化”就是其中之一。</p><p class="ql-block"> 红柳文化的灵魂是红柳精神。其内核可用<b>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奉献、争先</b>来高度概括。为便于理解解,特将《现代汉语词典》对这6个词语的释义列举如下:</p><p class="ql-block">1、勇敢:不怕危险和困难;有胆量;</p><p class="ql-block">2、坚毅:“坚定有毅力”。由于词典在对坚毅的释义中,又出现了“坚定”与“毅力”两个词语;我们必须做进一步的引用——“坚定”的释义为:(立场、主张、意志)稳定坚强;不动摇;“毅力”的释义为:“坚强持久的意志”;</p><p class="ql-block">3、智慧:辨析判断、发明创造的能力;</p><p class="ql-block">4、团结:有两个义项,(1)为了集中力量实现共同的理想或完成共同任务而联合或结合;(2)和睦;友好;</p><p class="ql-block">5、奉献:恭敬的交付,呈献;</p><p class="ql-block">6、争先:争着赶到别人的前头。 </p><p class="ql-block"> 我们用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奉献、争先来概括红柳精神,既是出于对125团历史文化的总结,也是出于对125团历史文化的尊重。因为125团所处的地名叫柳沟。125团党委在屯垦戍边的实践中,曾经将 “不畏艰难,团结拼博,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定为柳沟精神。而红柳精神就是对柳沟精神的提炼与升华。当头的“勇敢”就体现了柳沟军垦人的勇气;而柳沟精神的四句话,句句离不开勇气,因为“不畏艰难”需要勇气;“团结拼博”需要勇气;“求实创新”需要勇气;而“勇争一流”更是勇字当头。因此,在红柳精神中,我们将“勇敢”放在了首位。紧随其后的“坚毅”则体现了柳沟人在创业初期,及后来与盐碱抗争的几十年里,不屈不挠、坚韧不拔的毅力。因为只有“勇敢”没有“坚毅”就不可能有几十年的坚持不懈,直到取得胜利。“智慧”是对柳沟军垦人“求实创新”的精准概括;因为“求实”就是探索客观规律,“创新”就是开创新的业绩,开发利用新的科学技术;这一切都需要辨析判断和发明创造的智慧。“团结”是柳沟军垦人集中力量实现“建设美好家园”这一共同理想,完成“屯垦戍边”这一共同任务的必要条件。“奉献”则是柳沟军垦人先公后私,公而忘私,献身军垦事业的崇高精神。最后的“争先”即敢为人先。柳沟人的“勇争一流”,正是-种敢为人先的精神。因此,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奉献、争先这6个词语,是125团军垦人在屯垦戍边的社会实践中,用献身屯垦事业的情怀、艰苦奋斗的精神、改天换地的业绩书写出来的,无一字无来处,无一字无支撑。</p><p class="ql-block"> 由于红柳精神中的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奉献、争先互相渗透,互相交融,紧密结合,不可分割的,因此在同一个时期,同一项工作中,或不同时期,不同的工作中,都充分体现出了125团军垦人的勇敢、坚毅、智慧、团结、奉献、争先。如果我们将这6个词语分开来,用事实进行逐一诠释,所列举的事例必然会造成重复,如果为了避免重复,又必然会让典型事例不能最大程度的发挥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看,柳沟的开发与发展过程,与红柳文化缘起与形成的过程也是相辅相成、水乳交融,无法分割的。其区别只在于,一为精神层面,一为物质层面;而产生于红柳文化的红柳精神,则是促进柳沟的经济与文化不断发展的精神动力。为了传承红柳精神,弘扬军垦文化,我们将通过对125团历史的回顾,用真实、生动的事迹、可歌可泣的叙事,来展示红柳文化和红柳精神的特色与魅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一、<b>红柳与柳沟的渊源</b></p><p class="ql-block">  很早很早以前,天山北麓,乌苏县境内的奎屯河与四棵树河之间,一条由天山雪水汇集而成的小河,冲出峡谷,顺着地势一路向北流去,至车排子后,汇入奎屯河,流经甘家湖,最后注入艾比湖。在漫长的岁月里,这条河流在流经的戈壁滩上,不断掏挖,切割,使河床变成了一条蜿蜒狭窄的深沟。沟里长满了高大粗壮的芦苇。茂密的芦苇丛中,零零星星的生长着一些柔弱而矮小的野柳。亿万年来,任风云变幻,时光流逝,这条古河道一直保持着这种原始生态。</p><p class="ql-block"> 不知何时,乌苏的先民们发现了这条古河道,并将之称为“柳沟”。他们为何不将长满芦苇的河道称为“芦沟”,而要称为柳沟呢?是他们对芦苇不感兴趣,而对隐没于苇丛的野柳情有独钟吗?非也!作为大西北人的乌苏先民,性情粗犷豪放,他们对娇柔软弱、离开水源湿地就无法生存的野柳并不看好,更何况这些野柳还隐藏于芦苇丛中,很不起眼。乌苏的先民们之所以将这条古河道称为柳沟,是因为古河道两岸的戈壁荒原上,长着一种学名叫柽柳的落叶小乔木。其枝条为红色,深绿的细叶呈鳞片状,夏秋两季开粉红色的穗状花,结蒴果。非同寻常的是它一年发一次芽,开两次花,故有人叫它三春柳。豪爽质朴的新疆人见它的枝条外皮暗红,树芯鲜红,花色粉红,于是干脆将它叫做“红柳”。每到红柳开花的季节,柳沟两岸呈现出一片接天连地的嫣红,远远望去,宛如从天上飘落下来的云霞。这种景象给乌苏先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故而将两岸长满红柳的古河道命名为“柳沟”。</p><p class="ql-block"> 说到红柳给人们的印象,我就想起了曾经流放乌鲁木齐的清代名人纪晓岚。因为在他的《乌鲁木齐杂诗》中,就有两首吟诵红柳的诗。</p><p class="ql-block">其一为:</p><p class="ql-block">依依红柳满滩沙,</p><p class="ql-block">颜色何曾似绛霞。</p><p class="ql-block">若与绿杨为伴侣,</p><p class="ql-block">蜡梅通谱到梅花。</p><p class="ql-block"> 其后,老先生还为此诗写注:“向闻塞外有红柳,以为闽中朱竹之类,及见之,似柳而非,特皮肤微赤耳,其大者可作器。”</p><p class="ql-block">其二为:</p><p class="ql-block">茸茸红柳欲飞花,</p><p class="ql-block">歌舞深林看柳娃。</p><p class="ql-block">双角吴童真可念,</p><p class="ql-block">谁知至竟不辞家。</p><p class="ql-block"> 诗中提到的“柳娃”即新疆传说中的“红柳娃”纪先生在他的《阅微草堂》笔记里,还有一则关于“红柳娃”的记载。在此摘录如下:</p><p class="ql-block"> “乌鲁木齐深山中牧马者,恒见小人高尺许,男女老幼一一皆备,遇红柳吐花时,辄折柳盘为小圈,著顶上。作队跃舞,音呦呦如度曲……。”由此可见纪先生对新疆红柳的兴趣之浓,印象之深。也由此可见,新疆红柳给人留下的印象之美好。</p><p class="ql-block"> 难怪乌苏的先民要将两岸长满红柳的这条古河道叫做“柳沟”!</p><p class="ql-block"> 随着历史的演变,作为地名的柳沟,到后来已不是专指这条河道,而是泛指它流过的这片土地了。</p> △开阔地段,两岸长满红柳的柳沟。 <p class="ql-block">二、<b>红柳文化的缘起</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地玄黄,人世沧桑。1949年10月1日,神州大地生巨变,天翻地覆慨而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之后,一支为创建共和国转战南北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新疆的万古荒原上化剑为犁,开始了屯垦戍边的伟业。</p><p class="ql-block"> 1953年9月下旬,正在南疆拜城屯垦的中国人民解放军二十二兵团第九军二十六团一营奉命北迁。全营干部战士在营长贾鹤峰、政治指导员赵凯带领下,风尘仆仆的来到天山北麓的乌苏县柳沟开荒生产。他们在柳沟南端,卡因迪克土丘的北坡下,一个叫德胜地的地方安营扎寨,开始在柳沟垦荒造田,成为开发柳沟的先遣队。</p><p class="ql-block"> 一年后的1954年9月,在南疆焉耆和硕滩屯垦的兵团农九师二十五团,也奉命北迁到北疆乌苏县的柳沟屯垦。</p><p class="ql-block"> 开发柳沟的老军垦们自来到柳沟,就与红柳结下了不解之缘。他们之所以对红柳情有独钟,不仅是红柳的生态与生性独特,不仅是在物资匮乏的艰苦岁月里,在生产与生活中对红柳依赖,最重要的是红柳的习性与生命力,与军垦人的精神风貌高度契合。于是,军垦人的红柳情结经历了一个从物质到精神的嬗变。</p> <p class="ql-block">△当年,进军新疆途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骑兵。(翻拍兵团老照片)</p> △当年,进军新疆途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步兵。(翻拍兵团老照片) △当年,进军新疆途中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女兵。(翻拍兵团老照片) <p class="ql-block">1<b>.军垦人在物质需求中与红柳结缘</b>。</p><p class="ql-block"> 红柳的枝干坚硬如铁,新抽出的枝条光洁柔韧。这对白手起家的开发者来说,是一种天赐的尤物。当年,初到柳沟垦荒的军垦人,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吃饭和住宿。他们在荒原上支起行军锅,用红柳当燃料,煮熟了第一顿晚餐饭;他们用柔韧的红柳条,将一捆捆苇把子串联成整体,搭建成了第一个栖身的窝棚。</p><p class="ql-block"> 农场开发建设时期,在物资极为匮乏的情况下,军垦人与红柳的关系日益密切。他们修农渠,平整土地时,运土的工具是红柳条编成的筐子、抬筢;引水时,他们用一捆捆扎好的红柳筑成拦水坝,将河水引进农田;播种时,他们用红柳条编成的耱将地里的土坷垃磨碎,为土壤保墒。麦收时,没有收割机,他们只能用镰刀将成熟的麦子割下来,捆成捆子,用大车运到打麦场里摊晒,脱粒。而装车和摊场用的木叉头上那4根如象牙般的叉齿,是红柳棍做成的;那打场的连枷是红柳编成的;就连翻晒粮食的木耙齿也是红柳做成的。因为红柳的坚韧耐用,别的树木无法企及。</p><p class="ql-block"> 1960到1970年代,我在柳构的连队生活工作了10多年,亲身体验了柳沟的军垦人与红柳密不可分的关系。除了上面说的那些生产劳动的材料和农具离不开红柳,人们在生活上与红柳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当时,因农场的木料十分匮乏,建房没有椽子,人们就用铁丝将红柳条扎成把子当椽子用;没有床铺,人们就用红柳编成的床箦睡觉;冬季取暖,炉子里烧的是红柳……</p><p class="ql-block"> 记得,我工作的20连在柳沟边上,有块编号为113的条田,与连队住区之间隔着一条大渠。原来渠上只搭着一个供职工下地时通行的简易小桥。骑自行车的人过桥,得将车子扛在肩上,既不方便,也不安全。拖拉机要去那块地里耕作,得远远绕行。20 连的军垦人很想建一座能通车的桥。没有木料,没有钢筋水泥,怎么办?敢想敢干的柳沟人决定在渠上造一座红柳桥。他们根据渠道的宽度,和需承受的重量,用红柳扎成一根根又粗大的把子。先用红柳把子在渠道两岸,筑好引桥的桥墩。再将一根根计算好长度的红柳把,撾成半圆形,将圆拱朝上,把子的两头朝下,分别固定在两边的桥墩上。然后如法安装第二根,同时用一根根红柳橛子在不同部位打进去,将两根弧形的红柳捆紧紧的串联在一起。就这样不断的拼接,直到桥面需要的宽度。然后,再用红柳把子在桥拱上装上护栏。待红柳桥拱的骨架做好后,就在桥面铺草,筑土,于是一座红柳桥就造成了。这座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用红柳建成的桥,不但可供行人通行,还可以过马车。啊,前所未有的红柳桥!这是军垦人对桥的创新。</p><p class="ql-block"> 啊,红柳!你用身躯撑起一片片空间,供疲惫的拓荒者栖息;你用燃烧自已发出的热,为人们供暖;你用自已的身躯筑坝引水,浇灌希望的禾苗;你用自已的身躯做成农具,献给了大地的丰收;你用自已的身躯架桥铺路,让军垦人踏着你走向希望的田野,走向美好的未来……</p> △当年,老军垦初到柳沟住的芦苇棚。(翻拍兵团老照片) <p class="ql-block">△当年,老军垦利用农闲时间编红柳筐。(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战士用红柳筐挑土修渠道。(翻拍兵团老照片)</p> △当年军垦战士用人拉红柳条编的耱为播种后的土地保墒。(翻拍兵团老照片) △当年,军垦战士用坚韧的红柳棍制作农用木叉。(翻拍兵团老照片) <p class="ql-block">2、<b>军垦人在精神需求中,对红柳的情感升华。</b></p><p class="ql-block"> 在艰苦的岁月里,柳沟人视红柳花为大漠绿洲最美的鲜花。记得,每当红柳花盛开的节,大田排的女青年在下班的时候,都喜欢到地边的红柳丛中,采摘一束红柳花插在自行车把上。夕阳下,粉红的红柳花映着粉红的笑脸,一路笑声,一路欢歌,好一道靓丽的风景!</p><p class="ql-block"> 姑娘们回到宿舍,将红柳花插在盛有清水的玻璃瓶里,放在向阳窗台上。于是,简陋昏暗的土屋便充满明媚的生机、清香的气息。红柳花对柳沟姑娘们来说,是一种精神的寄托,是对美的追求。柳沟人由对红柳的依赖,进而产生一种情感的寄托,这种情感就是从物质到精神的升华。久而久之,柳沟人出于对红柳的喜爱,不但用红柳花来点缀生活,美化环境,他们还把红柳花作为迎接贵宾的礼物。</p><p class="ql-block"> 1965年,正是红柳开花的季节,兵团给柳沟一场子女校分来了几名上海来的老师。学校领导组织全校师生列队欢迎。指定给老师献花的学生,每人捧着一束鲜艳的红柳花,在手风琴和锣鼓的伴奏下,将红柳花献给了新来的几位上海老师。从未见过红柳花的一位上海姑娘对色彩粉红,轻柔如羽,清香四溢的红柳花,感到新奇不已。她用略带上海口音的普通话问道“这是什么花啊?”献花的学生笑着回答“这是我们柳沟的红柳花!老师,你喜欢吗?”“喜欢,喜欢!没想到新疆还有这么美的花!”这位上海来的女老师叫应采薇。在欢迎队伍里,有一名叫彭靖武的男老师,面对这感人的一幕,激动不已,于是即兴创作了一首《送你一束红柳花》的诗歌:</p><p class="ql-block">黄浦江水哺育大</p><p class="ql-block">万里来到天山下</p><p class="ql-block">哪里需要哪里去</p><p class="ql-block">柳沟农场来安家</p><p class="ql-block">万顷碧波笑相迎 </p><p class="ql-block">战友送来红柳花 </p><p class="ql-block">南泥湾老兵情最深 </p><p class="ql-block">柳花捎着知心话 </p><p class="ql-block">红柳荒原把根扎</p><p class="ql-block">傲顶寒霜踏流沙</p><p class="ql-block">越是酷暑干旱时</p><p class="ql-block">花红叶茂更挺拔 </p><p class="ql-block">红柳花你捧一束 </p><p class="ql-block">胸怀壮志走天涯 </p><p class="ql-block">愿你一生学红柳 </p><p class="ql-block">哪里扎根哪开花</p><p class="ql-block">(选自“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彭靖武诗集《风之韵》)</p><p class="ql-block">这是柳沟第一首以红柳为题材的诗歌。想不到,在大西北的柳沟农场,因为红柳花和一首写红柳花的诗歌,竟然上演了一出真实版的《花为媒》喜剧。红柳花竟成了彭靖武、应采薇两位老师相爱的媒介,促成了一对美好的姻缘。</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125团建起了职业高中,上海知青的校长谢立苏将红柳作为校花,种植在校园里。每当开花的时节,一丛丛怒放的红花,像一团团熊熊燃烧的火焰。使校园显得红红火火,生机勃勃。外来的人对用红柳做校花大惑不解。谢校长说“我们把红柳作为校花,就是要让学生像红柳一样,立志做一辈子扎根柳沟的红柳。”在红柳精神的熏陶下,一批批职高毕业的学生成了柳沟基层单位的技术骨干,有的还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学习红柳扎根柳沟,为建设家乡奉献青春与智慧。谢校长对学生学的要求,也是对自己的要求。不少上海知青都调回上海了,他却兢兢业业地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直干到退休。他就是一株扎根柳沟的红柳。</p><p class="ql-block"> 在柳沟,不仅有许多关于红柳的佳话美谈。偏爱红柳的柳沟人,还喜欢将红柳作为命名的依据。创业初期,125团把一个个新建成的农场命名为柳沟一场、柳沟二场、柳沟三场;后来,又将建起的第一坐城镇又叫做柳沟镇;将大家集资修建的医院叫柳沟人民医院。125团人把柳沟作为故乡,自豪地称自已是柳沟人。有的人甚至用红柳给自己的孩子命名,我的一个朋友就将他第一个儿子取名为蒋红柳。</p><p class="ql-block"> 凡在柳沟生活过的人,都对红柳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与红柳有着难割难舍深情。将要离开柳沟的人,临行前要与亲朋好友一起,到红柳林拍一张以红柳为背景的合影;从外地回柳沟探亲的人,总要把红柳当作亲人一样探望;总要与亲朋好友相邀,在红柳前拍一张团聚的合影。他们与红柳合影的过程,犹如举行一种庄严喜庆的仪式。而与红柳一起合影的照片则是柳沟人返乡的证明,也是柳沟人向朋友炫耀的资本。红柳已成为柳沟人乡情的寄托,身份的见证。</p> <p class="ql-block">柳沟大地的红柳。</p> <p class="ql-block">二、<b>军垦人的精神风貌与红柳的生态习性高度契合</b></p><p class="ql-block">  红柳不羡慕白杨的伟岸,不渺视小草的柔弱。他有一种本能的内敛与自信,既能为生存而适应环境,又能为改变环境而抗争。 他们不畏干旱,不惧严寒,不怕盐碱,在戈壁荒漠上,生生不息,繁衍传承;为了抗御风沙,他们枝连着枝,根连着根,抱成团,连成片,用生命筑成了一道绿色的长城,抵御了狂风与沙暴的侵袭,守护着脚下的这片土地。这与兵团人不畏艰难,团结拼博,无私奉献,屯垦戍边的精神高度契合。红柳是兵团精神的物化,红柳是兵团人精神风貌的象征。</p><p class="ql-block">1、<b>军垦人像红柳一样,艰苦创业开发柳沟</b></p><p class="ql-block"> 1954年秋,柳沟人的前辈、二十五团的老军垦们,在告别南疆和硕滩后,团直迫击炮连、侦察连、运输连)、畜牧队、机耕队、被服厂、卫生队、团机关的500余人在团长岳奉恩、政委王锦山的带领下,经长途跋涉,于9月13日,到达柳沟南端。部队驻油坊庄。团部设在德胜地原贾鹤峰营部的三间土屋里。北疆的9月天气开始变冷,离下雪封冻紧打紧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时间紧迫,刻不容缓。他们立即投入了紧张的越冬准备工作。大雪封冻后,他们一边学习,一边为来年解冻后的垦荒做好充分准备。</p><p class="ql-block"> 1955年3月,在大垦荒前,根据新疆军区的命令,二十五团归并农七师,改编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农业建设第七师二十五团。原农九师二十六团一营(贾鹤峰营)并入25团。改编后的二十五团共有9个农业连队。自此,拉开了全面开发柳沟的序幕。</p><p class="ql-block"> 我的第一任班长、老军垦李天禄前辈,曾向我讲述了当年开发柳沟的情况。长满了红柳、梭梭、芦苇的柳沟,野猪、豺狼出没,野鸡、野鸭、野兔随处可见。一个团的垦荒队伍撒进去见不到踪影。为避免打荒的战士们迷失方向,就在营地竖一根高高的木杆,白天木杆顶上飘着一面红旗,作为营房的地标;夜晚升起一盏点亮的马灯,为晚归的战士指引方向。</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由于初来乍到,粮食无法加工,老军垦们只好将囫囵的麦粒和包谷豆煮着吃。为了赶在上冻前多开些荒地,他们提出“宁可少活20年,垦荒任务也要提前完!”的口号。关键的时候,战士们白天晚上连轴转。由于过度劳累,吃饭时,有的战士吃着吃着碗筷就掉在地上,倒下去就打起呼噜来。有的蹲着拉屎,拉着拉着,一屁股坐下去就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柳沟初期的耕地,就是这些舍生忘死的老军垦一坎土曼,一坎土曼挖出来的;那些大大小小的农渠,都是他们用扁担、红柳筐担出来的。手臂肿了,手掌磨起了泡,肩上磨破了皮。扁担上、坎土曼的木把上留下了战士们的血迹……当年的艰苦程度,今天的年轻人无法想象。</p><p class="ql-block"> 通过军垦前辈的努力,1955年,在柳沟垦荒第一年,就开垦出耕地38000余亩。且当年播种,当年收获。第二年耕地面积就扩大到66000亩。随着人员的增加与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到1960年,开垦总面积已达到360000余亩;其中耕地为274300亩。 据《125团志》记载,1959年柳沟一场获利14.14万元;柳沟三场获利31.49万元;二十五团获利136万元</p><p class="ql-block"> 随着开垦的不断向北推进,团司令部也不断北迁。1955年由德胜地迁到现在的“稻香屯”(今20连)1956年,由稻香屯迁到今柳沟镇西南,1963年迁至柳沟镇东排干渠西150米处,即现在的125团老司令部。</p> △当年,老军垦用砍土曼开荒。(翻拍兵团老照片) <p class="ql-block">△当年,老军垦用砍土曼开荒。(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2、<b>像红柳一样,不断开创新基地</b></p><p class="ql-block">  柳沟的开发者们,既像红柳一样,不畏艰难,勇敢顽强地在柳沟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又能像红柳一样,通过种子不断向四周传播。这是一种敢于突破的创新精神。</p><p class="ql-block"> 二十五团的老军垦们在奉命北迁前,从1950年进驻和硕滩屯垦,到奉命北迁前的1954年,英雄的军垦战士们,经过4年的艰苦创业,已经在荒凉的戈壁荒滩上,建成了初具规模的军垦农场。据《125团志》记载,当时全团播种面积达30404亩,修建农渠281.32公里,建造营房1030间(30329平方米),拥有拖拉机10台、联合收割机2台、农机具100架(件)。1954年粮食总产达495.77万斤,棉花总产18.77万斤,油菜籽34.33万斤,大小牲畜1万余头。</p><p class="ql-block"> 在离开和硕滩前,二十五团将全部耕地、灌溉设施、营房、8000余头牲畜,以及当年的农、牧、副产品全部移交给农二师。125团的创业者们,就是这样不计得失,一切行动听指挥,那里需要到那里,那里艰苦那安家。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多么可贵的精神啊!</p><p class="ql-block">到柳沟后,这种优良传统继续得到发扬光大。</p><p class="ql-block">——1955年一月,初到柳沟的二十五团就派了两个连去修建柳沟水库。成为柳沟水库第一批建设者。1956年柳沟水库扩建时,被划归兵团水利工程处。25团两个连的干部战士成了兵团水利工程队伍的骨干。</p><p class="ql-block">——1958年,七师在塔城的额敏开发新垦区,师党委决定由柳沟农场选场、营、连3级干部90名到塔、额总场任职。1959年塔、额总场改为农七师三管处。后来的兵团第九师就是在此基础上建起来的。</p><p class="ql-block">——1960年,由贾鹤峰到高泉、双河勘察后,向师建议开发新农场。师做出开发高泉农场和双河农场的决定后,25团选派了副场级、营级干部13名支援新农场开发建设。昔日的高泉农场,就是现在的124团的前身。</p><p class="ql-block">——1965年1月,25团为支持成立共青团农场,将1960年至1965年开发的黄沟区第三作业站的3个连队、1个基建队的760人、31500亩耕地及全部物资设备无偿的划拨给共青团农场。</p><p class="ql-block">为何每到开辟新农场、创建新单位、需要干部、职工时,上级总是要从柳沟垦区选拔抽调?答案只有一个——柳沟人的素质、能力、艰苦奋斗的精神、一切行动听指挥、敢打硬仗的作风,得到了上级的认可。事实也充分证明他们没有辜负上级的信任和重托,都非常出色地完成了任务。他们无论到哪里,就像种子一样把柳沟人的光荣传统、优良作风和柳沟的精神文化,传播到哪里。为屯垦事业的发展与壮大做出了突出的贡献。</p><p class="ql-block"> 125团的军垦前辈们在和硕滩屯垦时,为了屯垦戍边大业,留下辛辛苦苦创建的基业,从南疆到北疆,千里跋涉大迁徙到荒凉的柳沟重新创业。在柳沟创下基业后,为开发新垦区、组建新单位,又4次为开创新单位输送大批的干部、职工、物资。这在全兵团的团场中,是极其罕见的。125团的后辈们,应该为有这样的前辈而感到荣耀!感到自豪!</p> <p class="ql-block">3、<b>像红柳一样扎根柳沟,制服盐碱重铸辉煌</b></p><p class="ql-block">  世上从来没有一帆风顺的征程。1950年代末,七师在柳沟南端、柳沟中部东侧相继建成了柳沟水库和奎屯水库。1960年柳沟水库至奎屯水库的调节渠建成。这条纵横穿越柳沟垦区、长达13.5公里的渠道,年均过水1,27亿立方米。由于两大水库与调节渠的渗漏,致使柳沟垦区地下水位上升,导致土地次生盐渍化。原本苗齐苗壮、丰产丰收的农田,变成了“春天水汪汪,夏天白茫茫”的盐碱地,农作物产量锐减,大量耕地被迫弃耕。到1964年,耕地面积由1960年的360000亩减少至86500亩,不到原有面积的1/4,严重威胁到团场的生存。</p><p class="ql-block"> 为了解决土地次生盐渍化问题,兵团请来了苏联专家,研究治理盐碱的办法。经实地调查后,苏联专家摊开双手,耸耸肩,摇着头表示“毫无办法!”并预言20年后,柳沟人将要被迫搬迁。</p><p class="ql-block"> 在盐碱肆虐的日子里,团场连年亏损,发不下工资,吃返销粮,职工住宅因被盐碱侵蚀,墙根腐蚀粉化,墙壁裂口,道路是晴天扬灰,雨天泥水,到处坑坑洼洼,与外界交通断绝的情况经常发生。在这种条件下的柳沟人是何等的艰难,可想而知!</p><p class="ql-block"> 常言“男儿有泪不轻弹”老军垦们眼看着自己流血流汗开垦出来的农田被盐碱所毁,他们虽然禁不住流下了热泪,却并没有失去信心。不愿向灾害低头的125团军垦人,舍不得放弃亲手开垦的农田。他们决心像红柳那样在柳沟扎下根来,不畏艰难与盐碱抗争,一定要制服盐碱灾害,使柳沟大地重新焕发生机。不屈不挠的柳沟人在团党委的领导下,一场与盐碱抗争的攻坚战来开了序幕——</p><p class="ql-block"> 在没有经验的情况下,柳沟人曾经做过一些治碱的尝试。</p><p class="ql-block">——从河道里拉来细沙,铺在被次生盐渍的土地里,试图用以沙压碱的办法改造盐碱地,但没有效果。</p><p class="ql-block">——从外地请来打井队在盐碱地边打竖井。试图通过竖井排灌的方式改造盐碱地,结果因成本高,进度慢,效果差而放弃。</p><p class="ql-block"> 柳沟人在反复实践中,终于探索出适合团场实际、行之有效的治碱办法——深挖垦区的排水干渠;在大条田里开挖小排渠,将大条田分割成小条田;疏通排水系统,降低地下水位;在受盐碱危害最严重的二营改植水稻,以清洗排除土壤里的盐碱。</p><p class="ql-block"> 历史上的大禹用疏导的办法治水成功。柳沟人将古人治水的经验用在了治碱上,用疏导的办法治碱在二营试验成功后,开始在全团推广。</p><p class="ql-block"> 挖排渠治碱的方法虽然效果显著,但工程量巨大,其中最艰巨的是开挖贯穿南北的总排干渠。当时,在机械化程度很低的情况下,挖渠几乎全靠人工用铁锹、坎土曼、柳条筐、抬笆子这些简陋的工具。勤劳的柳沟人,发扬不畏艰难,团结拼搏的精神打响了全面治碱的攻坚战!</p><p class="ql-block"> 在这场攻坚战中,只要不是农忙季节,柳沟人都要利用农业生产的间隙时间,见缝插针地组织劳力挖渠。秋收后上冻前,更是集中劳力挖排渠的大好时机。有时候上冻了仍坚持挖渠不止。记得70年代,我在20连当职工的时候,曾参加过一次秋末冬初的挖渠。当时分给20连的任务,是将4连东边的排干渠段加宽掏深。我们晚上就住在4连,因人数太多住房不够,4连就将羊群的产羔房打扫干净,铺上麦草当宿舍。当时已经上冻,早上得用十字镐将冻土层刨开,才能用铁锹挖掘。尽管十分艰苦,职工们却热情很高,大家都脱掉棉衣甩开膀子大干,一直坚持到完成任务。</p><p class="ql-block"> 通过柳沟人的努力,终于挖成纵贯南北全长32公里的排碱总干渠。为了保持渠道畅通,还经常组织清淤大会战。1983年5月全团组织了5000余人清淤疏通排碱渠,4天清淤8公里。据统计仅从1985至1995年,全团共挖各种排渠1387.9公里。</p><p class="ql-block"> 到1985年,柳沟的挖排治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农业总产值由1962年的207.35万元,到1986年增加到1586.70万元。</p><p class="ql-block">——柳沟的军垦人就是这样,在兵团精神的激励下,艰苦奋斗改变了团场的面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而经济发展又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这种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推动了红柳文化的不断发展与繁荣。</p> <p class="ql-block">△1956年竣工的柳沟水库开闸放水典礼(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盐碱容害时期的职工住宅。</p> <p class="ql-block">△盐碱危害的困难时期,125团晴天扬灰,雨天泥水的士路。</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战士在盐碱地里灌水压碱。(翻拍兵门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柳沟军垦人挖排渠治碱的场景。(1)(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柳沟军垦人挖排渠治碱的场景。(2)(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当年,柳沟军垦人挖排渠治碱的场景。(3)(翻拍125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三、<b>红柳文化的内涵与特色</b></p><p class="ql-block">  古人都喜欢将与族群生存密切相关的动植物,当着图腾来顶礼膜拜。其实图腾就是人类由物质需求向精神需求的过度,是从蒙昧走向开化的发刃。可以说关于新疆“红柳娃”的传说,就是一个族群崇拜红柳的故事。红柳娃们将红柳花圈戴在头上,载歌载舞,实际上就是对红柳崇拜的一种仪式。面对红柳,我曾想到,如果是远古时代的一个族群在柳沟生息繁衍,他们一定会将红柳做为族群的图腾。</p><p class="ql-block"> 然而开发柳沟的军垦人,是一个高度文明的群体,他们有自已的文化,有自己的信仰,有传承的精神。他们不再需要图腾崇拜。他们的血液里传承着南泥湾精,转战到新疆屯垦戍边后,又与实践结合,因时,因地而形成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屯垦戍边的兵团精。遍布新疆各地的兵团人又将这些精神与所处的环境相结合,总结出具有地方特色的精神。因此,兵团属下的每个基层单位所形成的文化,既有军垦文化的共性,又有其独特的个性。柳沟的红柳文化就是具有地方特色的军垦文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b>人民军队的文化传统是红柳文化的根基,</b></p><p class="ql-block"> 受人民军队传统文化的影响,兵团各级各届领导都认识到发展经济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满足人们对物质与精神的需求。因此,他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十分重视文化建设。有远见的领导最重视的就是文化队伍和文化阵地的建设。125团继承人民军队的优良传统。无论在何种情况下每个基层单位都设有文化教员,简称“文教”;每个单位都建有大礼堂、文化活动室。文化教员协助指导员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群众文化误乐活动。文教的周围都有一批文化活动积极分子,他们是基层文化活动的骨干。连队将他们组织起来,成立了读报组、墙报组、文娱组。做到了连部有板报、田间有广播、饭间读报纸、会前比唱歌、工余搞球赛、月月有晚会;形成了众人登台节目多、围观人数多、劳动热情高、一路欢笑一路歌的文化氛围。他们以单位的文化活动室为基地,用黑板报、广播筒这些传播文化的工具,教职工学文化,唱革命歌曲;组织文艺骨干,利用田间地头休息时间,用快板,小演唱等形式,及时宣扬先进人物的先进亊迹,鼓舞职工的士气。农闲季节,连队还要组织编排文艺节目,既要向职工演出,还要参加团里组织的大汇演。</p><p class="ql-block">  1960年代,团场虽因盐碱灾害严重,物资匮乏,生活艰苦,但群众文化活动依然如火如荼。随着大批复转军人和大城市知识青年进入农场,柳沟人生产、文艺两不误,文娱活动更加活跃,白天生产劳动,夜晚排练节目。达到了解放军总政治部对连队文娱活动提出的“处处有歌声、月月有晚会、经常做宣传、节日有活动”的要求。在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全团掀起了学唱革命歌曲热潮。人们高唱《学习雷锋好榜样》、《学大寨》、《红梅赞》、《边疆处处赛江南》、《送你一束沙枣花》的歌声,响彻团场每个角落。基层连队平均每人会唱14首新歌,最多的能唱25首。连队平均27天举办一次文艺晚会。黑板报每3——5天出一期。1964年,在兵团俱乐部评比中,二十五团被评为“兵团先进团场俱乐部”,十一队被评为“兵团先进连队俱乐部”。在兵团俱乐部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上,二十五团还在大会上介绍了俱乐部工作经验。</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人在地头舞蹈表演(兵团老照片翻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人在地头教唱歌曲(兵团老照片翻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人在地头表演小话剧(兵团老照片翻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兵团基层单位常举办的文艺汇演(兵团老照片翻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人在简陋的营房前开展文化娱乐活动(兵团老照片翻拍)。</p> <p class="ql-block">△当年,军垦人小憩时在地头跳舞。(翻拍兵团老照片)</p> <p class="ql-block">2、<b>群众文化活动是红柳文化的载体</b></p><p class="ql-block">  重视群众文化活动是125团的光荣传统;自发的群众文化活动十分活跃。1963年,由周恩来总理亲自组织编排的大型歌舞《东方红》电影播出后,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一场高唱革命历史歌曲的热潮。当时,年仅22岁、正在兵团农七师柳沟一场子女校任教的彭靖武老师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恰逢1964年10月7日,是兵团正式成立10周年的纪念日。他在大型歌舞《东方红》的影响和激励下,焕发起了创作激情。决定在庆祝活动前,创作一组歌颂兵团业绩的组歌,向庆祝兵团成立10周年献礼。他创作的组歌《光辉的历程》分“挺进大西北”、“毛主席的队伍到边疆”、“铸剑为犁保边疆”“奔向新战场”、“千年戈壁摆战场”、“拉犁号子”、“第一春”、“边疆变了样”8个部分。由宋继贤老师谱曲后,在子女校领导李时军、李世光的大力支持下,经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大型组歌《光辉的历程》终于赶在庆祝兵团成立10周年活动前,完成彩排。庆祝活动期间,在柳沟一场大礼堂的首次公演获得成功,受到团领导的充分肯定。此后又相继在25团公演多场,在全团引起轰动。被广大职工群众誉为小《东方红》。当年,这种由群众自发创作演出的大型组歌演出,在兵团农牧团场前所未有。</p><p class="ql-block"> 125团党委在重视群众文化的同时,也重视专业文艺团队的建设。</p><p class="ql-block">早在1951年,在南疆和硕滩就成立了全师最早的文艺宣传队。1956年在柳沟一场成立了业余演出队。1958年,25团从河南平顶山招来演员,成立了曲剧团。1959年,柳沟一场成立了豫剧团。柳沟3场成立了京剧团。一时间,团场文化气息浓烈,农场职工也能观赏到传统的地方戏曲。后来因盐碱灾害经济困难,三个场合并后,豫剧团调额敏七师3管处。其余两个剧团撤销。到1966年,又成立了演出队。作为专业文艺队伍,他们以团场生活为素材,编排出文艺节目,经常在团内外巡迴演出。</p><p class="ql-block"> 最难得的是,即便在有专业剧团的时期,125团也能毫不动摇的大力开展基层群众文化活动。还要不定期的组织全团文艺汇演。每个单位都要编排节目参加汇报演出,对评选出的优秀节目,还要给予奖励。这种专业与业余相结合的文化活动,既丰富了职工群众的文化生活,使团场形成了浓厚的文化氛围,又为团场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平台,通过互相观摩学习,不断提高。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文艺人才。推动了团场文化建设。即使是在什分困难的时期,125团也始终洋溢着浓郁的文化气息。</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后,随着人们对文化需求的不断提高,从1980年代开始,125 团的各类兴趣爱好者,为提高自身的素养,促进团场文化的繁荣,还自发组织群众文化社团。1982年125团一中教师梁德元、杨振东发起成立了“拓荒文学社”成员有中学语文教师、高中学生供25名,是125团历史上第一个文学社团组织,也是七师基层单位成立最早的文学社团。办有刊物《小草》。社员有17篇作品在自治区、兵团的刊物上发表。1987年由学生高中学生李伟道牵头成立了“溪流”文学社。前后有310人参加活动。社刊《溪流》在全师各团场中学交流。学校的文学社团,为培养培养学生文学兴趣,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增强校园文化氛围发挥了作用。</p><p class="ql-block"> 之后,在全团范围之内,还相继成立了美术协会、摄影协会、乒乓球协会、围棋协会、象棋协会、农机协会、科普协会、工人运动研究会、思想政治工作研究会等群众文化社团。这些群众文化组织,所开展的活动,使团场的文化活动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 基层单位的群众文艺组织和文化活动是红柳文化的载体,对推动红柳文化的发展,促进红柳文化的繁荣发挥了巨大作用。</p> <p class="ql-block">3、<b>红柳精神是红柳文化的灵魂</b></p><p class="ql-block">  柳沟的军垦人从红柳身上得到启迪,红柳能在艰苦环境中生存的现象,像一面镜子,折射出了柳沟人的精神风貌。从而让柳沟人由对红柳认同提升为对红柳的敬仰。于是他们将兵团人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与红柳精神结合在一起,总结出了一种独具地方特色的“柳沟精神”。</p><p class="ql-block"> 1989年9月,一二五团党委将柳沟精神归纳提炼为“不畏艰难,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勇争一流”。并诠释为“不畏艰难是柳沟人过去现在未来的真实写照,团结拼搏是柳沟人自强不息的人格品质,求实创新是柳沟进步发展的灵魂,勇争一流是柳沟人永无止境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源于实践的柳沟精神是对柳沟人的精神风貌和社会实践的高度概括,提炼,升华。柳沟人又不断通过实践来诠释和丰富其内含,赋于其与时俱进的新义。</p><p class="ql-block"> 一代代125团人民在柳沟精神的激励和鼓舞下所创造的辉煌业绩,是对“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奋斗、开拓进取”的兵团精神的继承与发扬。这种精神将继续不断地激励和鼓舞125团人。无论是应对大风冰雹等自然灾害,还是从表到内的团场架构重塑,一二五团的干部群众始终是“不畏艰难,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勇争一流”。</p><p class="ql-block"> 人类发展经济只是提高生活质量的一种手段,丰富文化生活促进人类文明才应该是终极目标。因此,125团的历届领导无论在任何情况下,都不忘加强文化建设。柳沟精神就是由物资到文化的升华,它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结晶。是对几十年奋斗的高度概括与总结,他既推动了柳沟经济建设,也是柳沟文化建设的动力。柳沟的经济建设与文化建设所取得的成绩都离不开柳沟精神的支撑。在柳沟的开发、建设过程所取得的成就,就是对柳沟精神最好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因此,可以说,柳沟精神就是兵团精神的具体体现;“柳沟精神”就是军垦文化的一种符号。柳沟的军垦文化,就是以红柳文化为特色的军垦文化。而作为柳沟人,兵团是他们的社会定位,柳沟则是他们的地理归宿,是他们屯垦戍边的营地。军队传统、军人作风、军垦文化是兵团人的共性,而柳沟的军垦文化则突显出红柳文化的独特个性。</p> <p class="ql-block">△原125团机关门口的“柳沟精神石碑”</p> <p class="ql-block">四、<b>红柳文化的繁荣</b></p><p class="ql-block">  进入1980年代,改革开放给125团带来了生机,坚持不懈的挖排治碱也取得胜利。团场的各项事业都进入蓬勃发展的新时期。随着经济的发展,职工物质生活的提高,柳沟人的文化需求也不断提高。125团党委审时度势,在加快文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放手发动群众大力开展各种文化活动。使经济刚刚复苏125团,出现了一片文化繁荣的景象。</p><p class="ql-block">1<b>、团场文化设施相继建成</b></p><p class="ql-block">——1990年他们就建起了电视转播台,开设两个频道,团内覆盖率100%。除了转播央视第一套节目,重点是播出电视台采编的团内新闻,和创作的电视专题节目,既提高了宣传效果也丰富了职工的文化生活。1993年,开始安装有线电视,到1995年19个单位安装了有线电视。可接收15套节目。1920年代通过与师电视台光缆联网后,节目传送速度更加快捷,节目内容更加丰富多彩。</p><p class="ql-block">——1990年兴建了柳沟人民医院楼。1991年兴建了一中教学楼。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团党委发动单位和个人集资捐款。当时的柳沟人在住着破土屋,经济并不宽裕的情况下,两次捐款却十分勇跃。</p><p class="ql-block"> 当时125 团电视差转台对群众的捐款活动进行了及时报道。全团干部、职工、家属、学生为一中教学楼踊跃捐款的热情前所未有;许多激动人心的捐款场面感人至深。其中有这样一条电视新闻:15连的捐款大会上,一个叫卿泰文的职工,身穿缀满补丁的棉袄,因腿部受伤还杵着双拐。当他艰难地走到捐款台前,用颤抖的手在大红纸上签下了自己的名字和500元的捐款数额后,全场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和叫好声。须知,当时125团职均年收入仅在2000元以上啊!时隔20多年,那动人的情景仍历历在目。</p><p class="ql-block"> 教学楼落成后,团党委决定立碑纪念。我奉命撰写了碑文。在党委常委会上一次通过。其碑文为:</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九一年春,初脱贫的一二五团,正值百事待举之际,团党委以兴办教育为先,毅然决定集社会各界之力,建造一中教学楼。此举合团情,顺民心。短短月余,仅1.8万余人的团场,捐资者达15678人,捐资63万余元,56个单位集体捐资78万余元。经多方努力,全团共筹资300余万元。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支持下,这一造福于子孙的“希望工程”,于当年五月破土,十一月竣工。</p><p class="ql-block"> 此楼是柳沟人民重教办学的丰碑,它凝聚着柳沟人“不畏艰难,团结拼搏,求实创新,勇争一流”的精神。为激励后人,特铭石以记之。 </p><p class="ql-block"> 龙宗翥撰文</p><p class="ql-block"> 公元一九九二年七月</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为让职工不忘创业的艰难,继承艰苦奋斗的精神,团结一心,面向未来,敢于创新,将柳沟建设得更加美好。</p><p class="ql-block">——1990年,125团投资15000元,利用大礼堂后面空置的大食堂饭厅,建起了125团史展览室。其占地面积52平方米,共展出图片365幅,实物90余件,旋转展台2个,遥控示意图1幅,遥控平面现状图1幅。其中,有一块边框为金黄色凸纹的牌匾式奖状。虽因年代久远而退色,与馆内阵列的其他奖牌相比,显得有些陈旧,但它是陈列馆里的镇馆之宝。因为它是1958年12月,由国务院颁发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牌匾。上面有周恩来总理的亲笔签名。由此可见,柳沟军垦前辈的功勋是多么卓著。</p><p class="ql-block"> 1991年建成开馆后,当时的兵团副政委李书卷、倪豪梅是参观展览馆的第一批兵团领导。李书卷副政委参观后,还当即挥毫为史馆题词。</p><p class="ql-block"> 团场建史室,这在当时的兵团农场并不多见。作为参与者,我写的一条消息《125团建起了团史展览室》随即被当时的《新疆军垦报》采用,在全兵团产生了影响。前来参观的人络绎不绝,人数近万人。</p><p class="ql-block"> 1992年团办公楼建好后,团史览室搬迁至新修的团办公楼3楼。2003年新的团文化馆建成。2004年5月,一二五团投资150万元,将团史展览馆迁入新建的团文化馆内,对史料进行了扩充,布局进行了调整,更名为“125团团史陈列馆”。陈列馆展厅面积为420平方米,展出内容分“艰苦创业”、“建基立业”、“戈壁明珠”、“科学发展”4个部分。真实再现了我团半个多世纪的艰苦创业史。团史馆浓缩了兵团精神,展现了柳沟军垦人无私奉献的光辉历程。125团团史陈列馆就是柳沟精神的宣传阵地、是红柳文化的载体。</p><p class="ql-block"> 该馆先后被兵团定为“屯垦戍边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党风廉政建设教育基地”、“新疆农业大学技术学院教育实习基地”。自2004年以来,接待了兵团的历届的多位领导,其中多名领导人挥笔题词。在125团史馆里还开展了“讲入党初心”“学党史、知党情、感党恩”、“迈入青春门,走好成人路”、“唱响兵团精神”、“我的中国梦”、民族团结教育等主题系列活动。截至目前,该馆已接待党员干部、职工群众、学生7.8万多人次,达到深入体验与深刻触动,提升了教育效果。</p> △1990年建成的125团电视差转台。 <p class="ql-block">△电视台工作人员正在制作电视节目。</p> <p class="ql-block">△1990年125团捐集资金建起的柳沟人民医院。</p> <p class="ql-block">△门厅里的捐款光荣榜。</p> <p class="ql-block">△1991年,集资捐款建成的团一中教学楼。</p> <p class="ql-block">△1992年刚建成时的团机关办公楼。</p> <p class="ql-block">△2003年建成的团文化活动中心。</p> <p class="ql-block">△团文化活动中心侧面。</p> 2、红柳文化丰富多彩<br>  ——1991年,125团按照上级有关部门的要求,成立了民间文学集成办公室,在全团范围内,充分发动群众,广泛收集民间故事和民间歌谣。经过一年的努力,共采集民间故事1063篇、民间歌谣680首、民间谚语8345则。其中,被《中国民间故事集成新疆卷农七师分卷》选用民间故事56篇;占收编总数330篇的16.8%;被《中国民间歌谣集成新疆卷农七师分卷》选用歌谣56首,占入选歌谣总数208首的26.9%;在《中国谚语集成新疆分卷农七师分卷》选用的谚语1800余则中,125团亦占有相当数量。 <br>——1992年,为满足职工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125团党委把握时机,决定举办“柳沟之夏”文化艺术节。首届“柳沟之夏”文化艺术节于1992年8月中旬在团一中广场举行,为期3天半。参加表演的有16个方队,1200多人,观众有3000多人。活动内容有男、女篮球赛、排球赛、拔河赛、中国象棋赛、围棋赛、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和文艺演出等,声势浩大,观众情绪热烈,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br>第二届“柳沟之夏”文化艺节,于1995年8月8日,在团办公楼前广场举行隆重的人场式,由1430多名表演者组成的19个方块队参加了广场表演。全团4500多人参加了开幕盛会。艺术节期间,开展了男女篮球、排球、拔河、台球、乒乓球、女子自行车负重、自行车慢行、家庭趣味游戏、棋类、卡拉 OK 演唱、手工编织、剪花等多项文体比赛和表演。 <br>还举办了美术、书法、摄影作品展和文艺会演。<br>在闭幕式上,推出了具有民间艺术特色的秧歌、腰鼓、高跷、旱船、跑舞狮、舞龙等大型社火表演,结束时施放了礼花。<br><br>兵团副政委倪豪梅在第二届“柳沟之夏”文化艺节闭幕式上的讲话,对“柳沟之夏”文化艺节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她说:“这是一次高水平的表演,是柳沟人民几十年来团结战斗,成就辉煌的象征。这是五彩缤纷的生活,五彩缤纷的艺术,它预示着团场五彩缤纷的前景。一二五的水平,代表着兵团农牧团场发展的方向。”她的评价,正是对125团以“柳沟精神”为灵魂的红柳文化的充分肯定。<br> <p class="ql-block">△1992年,在125团一中广场举办的首届“柳沟之夏”文化艺术节开幕式。</p> <p class="ql-block">△1992年,首届“柳沟之夏”文化艺术节上的龙舞。</p> <p class="ql-block">△首届“柳沟之夏”艺术节上的集体呼拉圈舞。</p> <p class="ql-block">△1994年,在团机关门前举办的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67周年文艺汇演颁奖晚会。</p> △125团参加了七师、奎屯市联合举办的历届社火表演活动。以下为活动中表演剪影。 <p class="ql-block">五、<b>红柳文化的丰硕成果</b></p><p class="ql-block">  文化,《现代汉语词典》的一项释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资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p><p class="ql-block"> 如果按这个定义来看125团的红柳文化,可以说从建团至今的70年来硕果累累,群星璀璨。每个时期,在文学、艺术、教育、科学领域都会涌现出一批优秀人才。他们是红柳文化的传承者、创造者、传播者。他们在群众文化活动中,创作出一批优秀的作品为红柳文化添砖加瓦,增光添彩。由于缺乏详细的统计,70年来,到底涌现出多少人才,取得了多少成果无法一一列举。我们只能根据文字记载的资料,选取一些比较典型的人物和一些典型的成果。由于125团的历史文献受时空的限制,为了全面反映红柳文化的成果,笔者特对史料未记入的人事,作了一些补充。值得说明的是,因历年来125团在文化建设成果方面获得的奖项太多,我只能选一些比较典型的奖项,与比较突出的个人。虽不全面,却也能管中视豹略见一斑。</p><p class="ql-block">1、<b>红柳文化硕果累累</b></p><p class="ql-block">据1995年截稿的《125团志》记载的不完全统计,全团自1949年至1995年的46年间,125团在大文化(包括教育、体育、新闻、科技)建设方面,获得师以上的集体及个人的各种奖励达300余项。其中国家级6项;省部级34项。</p><p class="ql-block"> 在此,特列举获省部级以上(包括省部级)的集体奖项如下(以获奖先后为序):</p><p class="ql-block">——1958年25团获国务院周恩来总理亲笔签名的“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集体”奖状;</p><p class="ql-block">——1959年3月,25团选送的快板剧《小算盘》在新疆军区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举办的“业余文娱会演”中获二等奖;</p><p class="ql-block">——1988年,125团获“全国勤工俭学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1988年,125团获“新疆自治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1988年,125团二中获“全国德育先进学校”;</p><p class="ql-block">——1989年,125团二中获“全国农垦系统先进集学校”;</p><p class="ql-block">——1989年,125团一小获“全国红旗少先大队集体”;</p><p class="ql-block">——1990年,125团获“农牧副渔业科技进步一等奖”;</p><p class="ql-block">——1990年,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授予125团“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集体”称号</p><p class="ql-block">——1990年,125团获自治区人民政府“开发建设新疆”奖状。</p><p class="ql-block">——1991年,柳沟电视台创作的电视专题片《为了大地的丰收》(作者王质彬)、《这方天地》(作者赵郁梅)在兵团首届电视专题片展播中,分别获得了一等奖和二等奖。</p><p class="ql-block">——1991年,国家教委首批确认的自治区5所职业中学,其中125团职业高中是兵团唯一的一所职业高级中学。</p><p class="ql-block">——1991年,125团职业高中获“自治区职业技术教育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1991年,125团职业高中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1991年,125团职业高中获“全国科技兴农先进集体”</p><p class="ql-block">(多年来,125团职业高中获的师、兵团、自治区、国家的多种种奖项。学生在技能比赛中,获得67项国家级奖励。)</p><p class="ql-block">——1991年,125团获“兵团思想政治工作先进集体”(《兵团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在125团召开)</p><p class="ql-block">——1992年,获“全国农垦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p><p class="ql-block">-—1992年,125团获“弘扬兵团精神红旗单位”。</p><p class="ql-block">-—1993年,《125团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及其实施应用》获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p> <p class="ql-block">△这是1958年国务院颁发给25团的奖状。是125团团史陈列馆的镇馆之宝。</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2、<b>红柳文化群星璀璨</b></p><p class="ql-block"> 文化是文明的体现。文化靠人创造,也靠人来传承和创新。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受某种文化熏陶而成长起来的人,就是这种文化的载体。125团涌现出的文化人,就是红柳文化的载体,他们本身就散发着红柳文化的气韵。</p><p class="ql-block"> 《125团志》所记历史始于1949年,止于1995年。出于受时间限制,和统计不全等原因。仅收录了一些在柳沟范围内有所成就、小有名气的各类文艺人才100 余人。因篇幅所限,在此不一一推荐。笔者以史料及个人掌握的可靠资料为依据,只对为柳沟红柳文化做出较大贡献和个人成就较突出的部分个人,做一些重点介绍。</p><p class="ql-block">(1)<b>在柳沟工作到退休及仍在柳沟工作的柳沟文化名人(以在125团参加工作时间先后为序)</b></p> 孙连生(已故) 兵团成立初期,担任连队文化教员,专门教文盲战士识字。1956年,农七师开发柳沟一场时,被调往柳沟一场宣传队。期间,他创作的快板剧《小算盘》在新疆军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联合举办的业余文艺汇演中获2等奖。1980年代任团农林科科长时,主持的《125团综合农业归划》获自治区科技成果3等奖。由他主笔完成的《125团国民经济及社会发展总体规划》获自治区科研成果一等奖。 李学勤<br>  李学勤 曾任125团宣传科长、团工会办公室主任。中国艺术摄影学会、中国农垦摄影<br>家协会、新疆摄影家协会、兵团摄影家协会、农七师摄影家协会会员。1988年被中国摄影家协会、人民日报社、中国新闻摄影家协会,中国农垦摄影家协会评为“全国农垦摄影十佳工作者”荣誉称号。上千幅作品在各级报刊发表和参加各类影展。作品《农林牧副结合》《冬牧》获农牧渔部农垦三等奖,《千杯不醉》作品《升腾》,1991年获得兵团人摄影大赛二等奖。 生进华 原125团教育科科长,直到退休。125团学校的教学活动、校园文化有声有色,涌现出一大批全国先进集体和个人,其中就有他倾注的一份心血。他本人也多次被评为师、兵团先进教育工作者,1995年被评为全国先进教育工作者。 谢立苏 原125团职业高校长。125团职业高中曾获“全国职业教育先进集体”等多项奖励。作为校长的他功不可没。因此,他也被评为“全国职业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师”。他爱好摄影,是一个优秀的摄影师。许多学生在他的指导下,成了摄影爱好者。他用镜头记录下了农场的发展变化、柳沟人的艰辛与欢乐。他所拍的照片数以万计。他说,他拍照片不是为了参加比赛获,而是为了给柳沟留下一些历史资料。如今,农场引用的老照片、许多人在微信里所用的老照片,多出自他手。这是对他最好的奖赏。 李进亮 原125团演出队队长、社政科科长、农七师音乐工作者协会会员。作品《沥青路修到家门口》获1989年兵团第三届职工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维吾尔族歌舞《柳沟是个好地方》,1994年,获农七师庆祝兵团成立四十周年老军垦文艺汇演优秀节目奖。 孙振荣 原125团水利工程师。七师书法家协会会员、剪纸协会会员。剪纸作品《毛主席为战斗英雄签字》在兵团展出,获兵团基层“文化能人”称号。 <p class="ql-block">  朱雪萍 原125团宣传科干事、现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兵团作家协会会员、七师文联摄影家协会理事。百余件反映柳沟文化发展的摄影及小说、散文等作品,多次获得省地级比赛奖项。2015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大型影展活动中,风光类作品,荣获金奖。2017年建党节前夕,在团内昌盛里社区广场,举办了个人摄影展,展出120幅作品。</p> 李景兰 现125团教师、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七师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七师剪纸协会主席。2019年10月,剪纸作品《和谐兵团》入围笫八届中国民间艺术节暨第14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是125团后起之秀中的一颗新星。<br> <p class="ql-block">2、<b>曾在柳沟长期工作,学习,为红柳文化做出过突出贡献、离开柳沟后,成就显著、社会影响较大的文化名人。(以在125团参加工作时间先后为序)</b></p> 彭靖武 原125团中学语文教师,后调回湖南任教。中学语协会会员,全国农村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研究员,湖南省作家协会会员。多篇论文获国家期刊评奖,并出席全国性会议交流。退休后从事文学创作,先后有长篇小说《盲流》、诗集《风之韵》、随笔《师说心语》、散文《一棵芦苇的独步屐痕》等作品出版。其中《师说心语》在教育届很有影响。 <p class="ql-block">  李鸿安原125团高中教师。后回河南郑州财贸学校教授任教,业余从事文学创作,有多篇文学作品出版,代表作“寻根问祖游中原系列丛书”,分为《寻根》《问祖》《朝圣》《古都》四个专辑。出版发行后,深受读者欢迎。</p> <p class="ql-block">  何洪江 125团上海知青、原团高中语文教师。退休后潜心研究成语。编撰出《对偶成语词典》,由上海辞书书出版社出版。被出版社定为“遵从国家语言文字规范标准,多角度类聚成语应用研究成果。”《成语名句对联鉴赏辞典》由华语教学出版社出版。他的两部词典,填补了词书空白,是对成语词典的创新。</p> 梁德元 原团高中语文教师,后调任农七师史志办公室主任,《农七师史志》主编。主要作品为文学评论:《女词人李清照》《悲歌慷慨——读陈子昂的(登幽州台歌)》在新疆日报刊出,《美的享受——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在《新疆青年》刊出。 <p class="ql-block">  夏尚志 125团上海知青,曾从事团中学教师和教育管理工作。获得“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退休后从事摄影,现为上海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国际摄影家联盟GPU会员。2021年国际、国内摄影比赛获奖27项。《钱塘风韵》获2021“第四届骑士奖国际摄影大赛”优秀奖;《楼林》获“2021第3届全国全国旅游摄影大赛”铜奖。有百余幅作品在国际、国内大型比赛获奖,作品在国内摄影专业报刋《中国摄影》杂志《大众摄影》杂志《中国摄影家》杂志《摄影世界》杂志《中国摄影报》《人民摄影报》《人民画报》《上海摄影》杂志等刋登。作品曾在美国、德国、奥地利、英国,等地展出。</p> 周国华 原125团上海知青,中学美术教师。回沪后从事职业绘画,成为中国海派画家传人。笔名“若梅”作品享誉海内外的实力派画家。 彭 钧 原125团毛巾厂美术设计师,七师美术家协会会员、兵团美术家协会会员。新疆纺织美术研究会理事。新疆美术家协会会员,石河子大学客座教授。其作品先后被国家文化部、法国、古巴、 韩国大使馆收藏。2008 年创作的 2 幅牡丹作为礼品,以中国贸易团的名义送给了泰国皇室。 祁保忠 原一二五团演出队演员、编导、中学音乐教师;七师音乐家协会主席,兵团音乐家协会副秘书长,自治区音乐家协会理事,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会员。现长居上海,任上海音乐家协会会员,多次荣获“兵团优秀演员”称号,获得兵团和自治区声乐比赛一、二、三等奖;多次荣获“兵团优秀工会工作者”称号;创作歌曲五百余首,其中荣获国家级、省级和兵团奖项30多项。 曹淑华 原125团演出队演员。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毕业后,执导多部电视短片,代表作为电影《情定博格达》。 吕新亚 原125团机关干部,现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中国民俗摄影协会会员;新疆摄影家协会会员;兵团摄影家协会会员。现任兵团第七师摄影家协会主席。<br>  近年来有500余幅作品在《人民摄影报》《摄影与摄像》《新疆日报》《兵团日报》等各类报刊、传统媒体、新媒体、影赛、刊登入选,并有60余幅摄影作品在省级、国家级摄影比赛中获奖。 王新燕 出生于125团,原125团电视台编辑、播音;现任第七师融媒体中心专题部主任,主任播音员副高职称。主创纪录片、专题片、微电影数百部(集)。作品多次获得新疆新闻奖、兵团新闻奖、兵团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 宋 环 原125团中学教师。现兵团美术家协会会员,兵团女画家协会理事,第七师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作品在兵团、师两级比赛中多次获奖。   张春雷 出生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七师125团,七师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 <p class="ql-block">  3、 <b>125团的后起之秀、在国内外发展取得成就的文艺界3朵金花。</b></p> 王 伶 出生于125团。现兵团著名作家之一。历任《喀什日报》《兵团日报》记者、主任编辑,《生活晚报》副总编辑,兵团文联文学创作组副组长、《绿洲》杂志社主编。<br>2002年当选兵团劳动模范,2013年荣获“中国文联优秀个人”称号。系鲁迅文学院“全国首届中青年作家高级研讨班”学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电影家协会会员。现为新疆兵团作家协会主席,一级作家,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br>  1982年开始发表小说。198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近年来创作出一批较有影响的兵团重大题材文艺作品有:长篇小说《化剑》2008年获得新疆第二届青年文学成就奖。33集电视剧《化剑》在央视一套播出,获兵团首届“绿洲文艺奖”、上海市“重大文艺作品优秀奖”。描绘兵团女兵生活的电视连续剧《月上昆仑》,2000年在山东、广东等多家卫视播出,获山东省第十二届优秀电视艺术一等奖;同名长篇小说获兵团“五个一工程”奖。<br>反映当下兵团脱贫致富带头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尤良英的长篇纪实文学《蒲公英女人》,2019年获得第三十二届全国城市出版社优秀图书一等奖、重庆市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2020年入选兵团成立以来“100部优秀文艺作品”之列。<br>此外,著有《天堂河》《心如蝶舞》《死缓犯》《天鹅之恋》等七部长篇小说。在全国核心期刊发表中短篇小说约计200万字,作品被《小说月报》《中篇小说选刊》《中华文学选刊》转载,并收入多种文集。 靳芳兰 原125团学生。 现中石化作家协会理事,扬州市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作家协会会员,江苏省扬州市诗歌学会理事。中石化摄影协会会员、江苏省摄影协会会员。<br>  1987年125团高中毕业后,开始发表文学作品。至今已在各种报纸与文学刊物上发表了大量的诗歌、散文、小说和摄影作品。诗歌《沙漠、蝴蝶》入选诗集《西部交响曲》 1988年12月 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散文集《梦是一个无声的世界》1996年8月由新疆青少年出版社出版;诗歌 《相思》入选诗集《永远的星星》1990年6月由安徽文艺出版社出版。<br>其中,《梦是一个无声的世界》获 “首届全国大学生写作竞赛优秀奖”;《鸣沙山》 获《文学报》全函征文优秀作品奖 ;《奶奶的宁夏》获 江苏省企业报散文大赛一等奖 :《月牙泉啊女儿泉》 获《金环杯》全国文学创作大赛三等奖 ;《大漠的记忆》获江苏省企业报第五届“苏钢杯”散文大赛三等奖。 王婷婷 出生于125团20连。中国艺术研究院汉语院《红楼梦》专业研究生。2003年到2011年,作家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编辑。2015开始创作。短篇小说《新移民老王死了》发表于2019年6月的《香港文学》;中篇小说《一辈子很长》发表于2020年的《小说月报原创版》,中篇小说《春天在哪里》发表于2021年3月的《广西文学》;短篇小说《爱丽丝的天堂》发表于2022年5月的《作品》杂志。作品《爱丽丝的天堂》收录于漓江出版社的《海外小说精选集》,中篇小说《一辈子很长》收录于作家出版社2022年度的《海外作家作品精选集》。长篇小说《生生不息》,即将于2022底上市。现为加拿大职业作家,多篇作品入选《海内外作家优秀作品集》。 <div>  <br></div> 以上这些125团的文化名人或生于柳沟,或曾在柳沟工作过,对柳沟的红柳文化做出过贡献。他们离开柳沟后,在文艺方面取得的成就离不开柳沟的培养,离不开红柳文化的熏陶。这些柳沟文化人能到更广阔的天地去发展,能为国家做出更大的贡献,能创作出更优秀的作品,让红柳文化向外扩散,传播,这种超越柳沟地域的贡献与影响,更能证明红柳文化生命力的强大。 <p class="ql-block">六、<b>红柳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光大</b></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25团的军垦前辈,不仅给后人留下了极其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柳沟精神与红柳文化;也给后人留下了珍贵的物质文化遗产——位于柳沟镇东的原25团司令部老建筑群;柳沟南部,开发初期的德胜地指挥部旧址;位于柳沟南端卡因迪克的蒙古庙遗址、其中最为珍贵的是原25团司令部老建筑群。</p><p class="ql-block">在柳沟开发时期,随着垦荒由南到北不断推进,125团司令部经过3次搬迁。1955年从德胜地迁至稻香屯(今20连);1956年迁至柳沟镇西;1963年底迁至柳沟镇东排干渠西150米处。至此,25团司令部终于落地生根。司令部的办公室是由前苏联专家设计的三栋土木结构的平房组成。其中坐北向南的主房别具特色。它正中的大门外,有一个仿哥特式的门廊,四根方形廊柱支撑着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盖,看上去既简洁明快,又庄重严肃。左右两边,是两栋造型完全一样的配房,室外都有走廊和廊柱,二者东西向望,十分对称地拱卫着北面的主房。</p><p class="ql-block"> 从1963年到1992年的近30年里,一直是柳沟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直到1992年新办公楼落成后,才改做他用。</p><p class="ql-block"> 老司令部这些柳沟开发初期的建筑物,是125团历史的见证。与内地那些千百年的古建筑相比,它虽然显得太年轻,但对一个在戈壁荒漠上,开发建成不到70年的农场来说,它应该是柳沟最早的军垦文物。它承载着柳沟开发初期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凝聚着先辈们的血汗,也凝聚着先辈们艰苦创业的精神,它是先辈们勤劳智慧的结晶;因此,它已经不是一个建筑,而是柳沟精神文化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值得庆幸的是,这个25团老司令部建筑群比较完整的存留下来,成为兵团七师胡杨河市仅有的一个团司令部建筑群。更有幸的是,它为弘扬和传播兵团文化,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著名作家韩天航的电视连续剧《热血兵团》、《大牧歌》等电视连续剧都用它做过拍摄场地。通过电视的传播,问全国观众,展示了兵团农场历史建筑的风格。在为宣扬兵团精神发挥作用的同时,也宣扬了柳沟的历史文化。</p> <p class="ql-block">△这是保存下来的125团老司令部办公室的主建筑。现已成为七师胡杨河市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司令部四周已建起了防护的铁栅栏。</p> <p class="ql-block">△老司令部外围的文物保护界碑</p> <p class="ql-block">△老司令部院门外的胡杨河市文物保护单位石碑,</p> <p class="ql-block">△这是125团最南端的卡因迪克土坡上,蒙古庙遗址上的老胡杨林。</p> <p class="ql-block">  1995年之后,125团历届党委,继承了柳沟前辈的光荣传统,大力弘扬柳沟精神,在推动125团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不断突破的新成绩。特别是在科学管理、农业科技、城镇化建设、文化建设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显著成绩。 </p><p class="ql-block">  近年来,新一届党委十分重视文化建设,高度重视历史文物在文化建设中的价值,与传承军垦文化的作用。他们在大力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同时,高度重视文化遗产的保护,不但将老司令部建筑群、德胜地旧址、来因迪克蒙古庙遗址定为受保护的文物。特别对重点文物老司令部的建筑进行了必要的维修,将建筑群周围安上了护栏和电子监控没备。为了加强保护力度,还将老司令部作为保护文物向师文物主管部门申报。现已被正式批准为师级文物保护单位。他们还将继续向上申报,争取老司令部成为兵团级文物保护单位。这些举措,在125团的历史上,前所未有,深受柳沟人拥护。在笔者结束此文前,又喜闻125团正在开展“文化能人评选活动”,这种激励柳沟文化人才的举措,必将对加强柳沟的文化队伍建设,繁荣柳沟的红柳文化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p><p class="ql-block"> 我们坚信,在125团党委的领导下,柳沟必将涌现出更多、更优秀的文化艺术人才,独具特色的红柳文化一定会更加繁荣,一定会结出更加丰硕的成果。</p> <p class="ql-block">△125团新学校主楼。</p> <p class="ql-block">△125团新医院主楼。</p> <p class="ql-block">△125团职工新往宅楼。</p> <p class="ql-block">△125团社区建筑新貌。</p> <p class="ql-block">△125团柳沟镇建设里社区大门</p> <p class="ql-block">△125团新建公园里的“柳沟精神”雕塑</p> <p class="ql-block">△125团新建的公园一角。</p> <p class="ql-block">125团机器采棉。</p> <p class="ql-block">附:</p><p class="ql-block"> 《红柳赋》</p><p class="ql-block"> 龙翥</p><p class="ql-block"> 天地悠悠,岁月沧桑。茫茫戈壁,万古洪荒。物竞天择,强者兴旺。大漠红柳,称雄一方。干旱盐碱无所惧,顶天立地性顽强。任风沙肆虐,随寒来暑往。铁枝傲苍穹,红花迎朝阳。根深叶茂护疆土,生生不息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斗转星移,华夏震荡。一九四九,新疆和平解放。人民军队化剑为犁,屯垦柳沟建农场。披荆斩棘创伟业,书写历史新篇章。红柳搭棚,遮风挡雨避严寒;红柳编筐,垦荒运土造农田;红柳筑坝,护堤俢渠引水源;红柳农具,播种耕耘收粮棉。红柳,目睹了创业的艰辛,红柳,见证了军人的豪情。红柳是军魂的象征;军人是红柳的化身。天作地和,人杰物灵。自然人文相融合,红柳文化现雏形。喜看精神变物质,万古荒原气象新:田连阡陌,渠道纵横,粮棉如山,牛羊如云,瓜果飘香,绿树成荫。先辈业绩荫后世,前人精神启后人。</p><p class="ql-block"> 不幸次生盐渍化,柳沟大地遭灾殃。春季水汪汪,夏季白茫茫。禾苗稀疏产量低,忍看农田渐荒凉。交通不便行路难,晴天尘土扬,雨天泛泥浆。举步维艰生活苦,职工住宅无完墙。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面对灾害,军人志坚如铁。誓与红柳共患难,札根柳沟治盐碱。千难万险何所惧,艰苦奋斗二十年。开挖渠道数千里,排除盐碱复耕田。</p><p class="ql-block"> 改革开放春风起,红柳花开更艳丽。实现农业现代化,团场迎来新契机。锲而不舍四十载,发展经济见效益。人民生活蒸蒸日上,柳沟面貌日新月异。公路四通八达,楼房鳞次栉比。社区园林化,环境美如画。安居乐业好民风,红柳文化大繁荣。群英荟萃,硕果累累。职业教育、农业科技全国领先;团史陈列、艺术节日享誉兵团。民间文学、剪纸艺术、陕北秧歌、山东快书、甘肃飞天、河南豫剧、四川清音、湖南花鼓、阿肯弹唱、麦西来甫、南北交融,东西汇聚。文化润疆,山河永固。</p><p class="ql-block"> 抚今追昔,缅怀峥嵘岁月。饮水思源,不忘前辈恩泽。承前启后,弘扬军垦文化。继往开来,传承红柳精神。与时俱进,前程似锦。</p> 笔者龙宗翥 曾在125团生活、工作32年,从事过农工、教师、机关干部等职业。期间,通过聆听老军垦的讲述,对军垦前辈艰苦奋斗的创业史有所了解;亲历了柳沟军垦人与盐碱抗争直至胜利的全过程。作为曾经的连队文艺骨干,参与了基层的各种文化活动;之后,在团高中、宣传科、电视台、民间文学征集办公室、史志办公室主管具体业务中,有幸了解到红柳文化的起源,亲身经历了红柳文化形成、发展、繁荣的全过程。往事历历,乡情难忘。谨以此文,献给第二故乡——125团。<br> 2022.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