费县博文学校参加“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第一次通识培训活动

心想

根据教育部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项目”整体安排,5月20日,“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实践研究项目”第一次通识培训活动通过线上会议举行。费县博文学校全体从事人工智能教学相关教师同课程教材研究所领导及工作人员、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领导及工作人员、各实验区项目负责人、参与教师、研究员参加培训。 培训会由课程教材研究所副所长陈云龙主持。他强调了开展中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研究项目的意义,对项目参与试验区和实验校开展人工智能教育实践促进教师、学生成长提出殷切希望,倡导参与人员积极进行学习和实践,跟随专家引领的方向下,勇于创造出更大进步。<br> 培训会上,来自上海人工智能实验室、香港中文大学林达华教授作了题为《人工智能的原理、应用与挑战》的报告。首先,他从我们身边的人工智能设施设备开始,启发大家引导出人工智能是通过机器来模拟人类认知能力的技术,指出人工智能研究的一个主要目标是使机器能够胜任一些通常需要人类智能才能完成的复杂工作。随后,介绍了人工智能发展历史,并非一帆风顺而是厚积薄发、广阔的人工智能世界中人工智能工作原理、人工智能未来发展的挑战、人工智能的安全与隐私、人工智能的伦理与挑战等内容。最后指出,当前人工智能的实践和应用在目前取得的成果基本上还停留在一个非自主意识的弱人工智能阶段,机器实现自我意识不是在短期内就可以达到的,我们能做的是不断提升技术,优化算法,不断提升机器学习和辅助的能力。 活动的参与,开阔了学校从事人工智能教育教师视野,丰富了人工智能教育教学知识,进一步明确了作为项目实验校任务目标,为学校人工智能课程体系的建立、学生综合素养提升、形成可复制推广的人工智能研究成果奠定基础。大家纷纷表示,今后将严格按照专家要求,以最高的热情参与到该实验项目的实践中,脚踏实地,学好本领,为开展好人工智能教育做出自己的贡献。

人工智能

实践

教育

项目

培训

中小学

教师

机器

参与

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