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套路贷</p><p class="ql-block">“套路贷”是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假借民间借贷之名,诱使或迫使被害人签订“借贷”或变相“借贷”“抵押”“担保”等相关协议,通过虚增借贷金额、恶意制造违约、肆意认定违约、毁匿还款证据等方式形成虚假债权债务,并借助诉讼、仲裁、公证或者采用暴力、威胁以及其他手段非法占有被害人财物的相关违法犯罪活动的概括性称谓。</p> <p class="ql-block">二、套路贷有哪些“套路”</p><p class="ql-block">出借人往往以签订虚假借款协议、虚增借款债务金额、制造资金银行走账流水、肆意单方认定违约、转单平账垒高债务以及提起恶意、虚假诉讼等手段,制造民间借贷以及借款人需承担巨额违约责任的假象,套路贷往往采取暴力手段非法强行索取债务,给借款人造成巨大心理压力。</p><p class="ql-block">(一)签订阴阳合同,虚造资金流水</p><p class="ql-block">阴阳合同、虚假流水,是诈骗分子实施“套路贷”的惯用伎俩。“套路贷”开始往往以“无抵押,三分钟放款”、“低门槛、零首付、零利息、免担保”等极具吸引力的放贷条件为诱惑,受害人落入“圈套”后,犯罪分子会先诱使借款人借贷,随后以“行规”“手续费”“保证金”等名义,哄骗借款人签下高于所借款项一倍甚至数倍的欠条。借款人签下欠条之后,“贷款公司”或通过银行转账,哄骗借款人取款并扣留部分现金;或在放贷时借故扣除部分款项,使借款人到手款项明显少于合同款项。诈骗分子让受害人签订远高于所借款项的合同,然后截留一部分现金,一方面是为了最大限度拿回借款的本金;另一方面是利用受害人签下的翻倍借条,为后续实施诈骗做准备。</p> <p class="ql-block">(二)故意失踪失联,肆意认定“违约”</p><p class="ql-block">玩失踪、强制缩短还款期限、肆意认定等,无论犯罪分子以什么样的理由搪塞、推脱,都是为了让受害人“违约”。犯罪分子制造“违约”,是为了侵占受害人的违约金,以便进一步侵占其财产。套路贷的主要借口就是“你已经违约了,欠债还钱天经地义”,犯罪分子以此要挟借款人还钱,“违约”后,犯罪分子就可以要求对方按合同约定赔偿“违约金”、“手续费”等,而这些费用往往比借款金额高出数倍甚至数十倍。</p><p class="ql-block">(三)制造虚假诉讼,恶意暴力索债</p><p class="ql-block">非法放贷人员从一开始就保留了银行流水、签字借条、公证文书等有力证据,伪造成民间借贷纠纷,把证据链条做成了完美的闭环,使受害人很难打赢官司。套路贷犯罪分子为了索债不遗余力,有的用“电话轰炸”、语言威胁、油漆刷墙、堵钥匙孔等“软暴力”;有的则用非法拘禁、暴力殴打等涉黑涉恶手段。</p> <p class="ql-block">三、如何防范套路贷</p><p class="ql-block">(一)增强风险防范意识</p><p class="ql-block">“套路贷”往往打着所谓“无抵押”、“低息”甚至“免息”、“放款快”的旗号吸引客户,通过发放贷款小广告、拨打骚扰电话等方式推销贷款产品。因此要加强风险防范意识,不要上当受骗。</p><p class="ql-block">(二)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p><p class="ql-block">大家在办理借款、贷款时,应选取有正规资质的金融机构,或向亲朋好友请求支援,避免接触套路贷。</p><p class="ql-block">(三)受到不法侵害要及时报警</p><p class="ql-block">如遇套路贷,要敢于揭发、勇于维权,要搜集保存好相关证据,尽快向公安机关报警求助,寻求法律途径维权。</p> <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现金贷</p><p class="ql-block">现金贷,是小额现金贷款业务的简称,是针对申请人发放的消费类贷款业务,具有方便灵活的借款与还款方式,以及实时审批、快速到账的特性。</p><p class="ql-block">二、现金贷的特征</p><p class="ql-block">现金贷的主要特点是:额度小、周期短、无抵押、流程快、利率高。“现金贷”虽然能够解决消费者燃眉之急,但是存在许多乱象,主要是过度借贷、重复授信、不当催收、恶意欺诈、暴力催收、畸高利率、侵犯个人隐私等问题突出,存在较大金融风险和社会风险隐患。虽说有些放贷机构宣称低利息甚至零利息,可名目繁多的服务费、运营费、逾期费、滞纳金等折算下来,利率水平往往非常高。此外,粗放经营模式下坏账率居高不下,对借款人突破法律底线的暴力催收,有的放贷机构以各种方式诱骗借款人过度举债,陷入债务陷阱;有的通过暴力、恐吓、侮辱、诽谤、骚扰等方式催收贷款;有的以“大数据”为名窃取、滥用客户隐私信息,扰乱了正常的金融秩序,给社会安定造成了不良影响。</p><p class="ql-block">三、如何防范现金贷</p><p class="ql-block">一是看放贷机构是否取得经营放贷业务资质。</p><p class="ql-block">二是看收取的贷款利率和费用形式等综合资金成本是否高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间借贷利率规定的上限。</p><p class="ql-block">三是增强风险防范意识。现金贷往往打着无抵押、放款快等诱人方式吸引客户,因此要增强风险防范意识。</p><p class="ql-block">四是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在办理借款、贷款时,应选择正规金融机构贷款。</p><p class="ql-block">五是受到不法侵害要及时报警。要搜集保存好相关证据,尽快向公安部门报警求助,寻求法律途径维权。</p> <p class="ql-block">一、什么是校园贷</p><p class="ql-block">“校园贷”是专门针对大学生的一种借贷金融服务,在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在网贷平台完成个人身份资料审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等借款操作流程,就可以申请到一定额度的信用借款。</p><p class="ql-block">二、非法校园贷的特点</p><p class="ql-block">(一)不设门槛,手续便捷。大量网贷平台打着“申请便利、手续简单、放款迅速”的旗号,在客户准入审查上流于形式,学生只需简单填写表格,无需资质、担保或抵押,只要求身份证等简单的证件和读取手机通讯录掌控隐私信息即可发放贷款。这种便捷的贷款方式使得大学生在面对日益增长的消费欲望时产生了侥幸心理。</p><p class="ql-block">(二)形式隐秘,方式多样。目前比较多的贷款形式是回租贷、培训贷、美容贷、求职贷等。回租贷的模式是指学生把手机“抵押”给贷款平台,借短期小额资金。平台评估手机的价格,并与用户约定借款期限和还款金额。平台实际收取的利息就是回购价格高于回收价格部分及“评估费”、“服务费”。培训贷是指学生在求职时遇到一些开出优厚薪酬的公司,但是与公司签订就业协议后,却被要求交付一笔高额的培训费用。若无力缴纳,此时公司人员就会推荐在公司或者第三方贷款。美容贷则以招聘主播,需要招聘者整容为由,诱骗大学生办理网络贷款。各种贷款方式层出不穷、名目繁多。</p><p class="ql-block">(三)欺骗诱导,暴力催收。大量网贷平台号称“零首付”、“免利息”诱导学生贷款,接踵而来的是作为变相利息的“服务费”以及未及时还款产生的“滞纳金”。一旦逾期,贷款公司将会按照通话记录骚扰大学生的家人、朋友,甚至要求其不断续期、更换其他平台借款填窟窿,一旦无力偿还便恐吓谩骂和暴力催收,给学生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p><p class="ql-block">三、非法校园贷的危害</p><p class="ql-block">(一)诱导过度消费。部分校园借贷平台利用少数学生金融知识匮乏,诱导学生过度消费。借贷者刻意忽略了大学生有限的资金来源,诱导学生恶意透支消费,故意放宽贷款条件,甚至只要一个学生证就可以放贷,有意放宽贷款额度。</p><p class="ql-block">(二)陷入高利贷陷阱。不法分子利用少数大学生社会认知能力较差,防范心理弱的劣势,进行短期、小额的贷款活动,从表面上看这种借贷是“薄利多销”,实际借款利率却非常高,不法分子获得的利率往往是银行的数十倍,容易使学生陷入高利贷陷阱。</p><p class="ql-block">(三)存在信息盗用风险。不良网贷平台存在信息盗用风险,个人信息往往被作为催债的筹码,被冒用身份者可能会面对信用记录被抹黑及追债等问题。</p><p class="ql-block">(四)影响学生身心健康。校园网贷平台以“校园代理,层层分包提成”等发展模式破坏正常校园秩序。一旦发生逾期不还款的情况,就会产生高额利息,借贷人便电话恐吓或组织社会闲散人员上门讨债,威逼学生写高额欠款借条,进一步上升为暴力催贷,导致陷入校园网贷陷阱的学生无力解决还款问题而做出极端的事情。</p><p class="ql-block">四、如何防范</p><p class="ql-block">(一)提高警惕。不良校园贷机构往往采取虚假宣传的方式,以降低贷款门槛、隐瞒实际资费标准为诱饵,诱骗学生过度消费。广大学生要意识到天上不会掉馅饼,对校园贷广告中的“免费”、“优惠”、“打折”等手段要多留一份戒心、多打几个问号;平常要多学一些金融常识,增强防范意识,提高对校园贷业务甄别的能力,切勿盲目信任。</p><p class="ql-block">(二)严管证件。广大学生应该加强对自身隐私的保护,特别是个人信息及相关证件等,防止被心怀不轨人员利用,造成个人声誉、利益的损失。</p><p class="ql-block">(三)找准组织。广大学生在遇到经济困难时,要及时找学校资助部门来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目前也有部分银行推出了专门针对学生群体的助学贷款等正规金融信贷产品。</p><p class="ql-block">(四)理性消费。大学生要养成自强自立、艰苦朴素、文明健康的生活习惯,不盲目攀比,不贪图享乐,合理安排生活支出,尽量避免在网贷平台和分期购物平台贷款、购物,因为利息和违约金都很高,切实做到勤俭节约、理性消费、科学消费。</p><p class="ql-block">(五)及时举报。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学习,提高自我保护意识,一旦遭遇因校园贷引发的非法高利放贷、暴力讨债时,要第一时间告诉老师和家长,必要时向公安机关报案。</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