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梦想无垠,步履不停,骐骥一班将拥抱更广的星辰大海。</p> <p class="ql-block">人民日报金句集</p><p class="ql-block">1. 不负韶华,不负时代,不负人民。</p><p class="ql-block">2. 希望广大青年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用眼睛发现中国精神,用耳朵倾听人民呼声,用内心感应时代脉搏,把对祖国血浓于水、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感贯穿学业全过程、融汇在事业追求中。</p><p class="ql-block">3. “青春向党、不负人民”、“复兴栋梁、强国先锋”。</p><p class="ql-block">4. 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立大志、明大德、成大才、担大任,不断增强做中国人的志气、骨气、底气。</p><p class="ql-block">5. 时代在变,年轻的面孔也在变,但爱国和追求进步的目标永远不变,红色基因的底色永远不变,始终奋进在时代前列的精神永远不变。</p><p class="ql-block">6. 路在脚下,心系远方。敢于筑梦、勇于追梦、勤于圆梦,做有志气、有骨气、有底气的航天青年,这是我们不变的初心,也是不懈的追求。</p><p class="ql-block">7. 最慢的步伐不是跬步,而是徘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而是坚持。</p><p class="ql-block">8. 所有人都在和过去好好告别之后,开始了新的生活,我们带着爱和希望踏上了人生又一段征程。此时回首,对过去满是感激。正是因为那些黯淡混浊的过去,才成就了此刻这个闪闪发光的自己。</p><p class="ql-block">9. 峥嵘过去已经彪炳史册,璀璨当下正在不断延伸,光明未来需要踏实开拓。</p><p class="ql-block">10. 岁月因青春慨然以赴而更加静好,世间因少年挺身向前而更加瑰丽。</p><p class="ql-block">11. 距离并不是问题,相向而行才是关键。</p><p class="ql-block">12.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p><p class="ql-block">13. 继承优良传统,赓续红色血脉。</p><p class="ql-block">14. “安危不贰其志,险易不革其心。”</p><p class="ql-block">15. 抓住“时”,运筹“势”,注重“实”。</p><p class="ql-block">16. 空无一物的袋子立不起来。</p><p class="ql-block">17. 志不求易,事不避难。</p><p class="ql-block">18. 根深才能叶茂,本固方可枝荣。</p><p class="ql-block">19. .星空浩瀚无比,探索永无止境。</p><p class="ql-block">20. 殷殷嘱托,春风化雨。</p><p class="ql-block">21“除了胜战一无所求,为了打赢一无所惜。”</p> <p class="ql-block">摸鱼”理论</p><p class="ql-block">“摸鱼”是一个意蕴很风雅的词,会让人想起在家乡小河摸鱼、捞虾的童年时光,或由词牌名“摸鱼儿”想到写出“更能消、几番风雨”的辛弃疾,“问世间,情是何物,直教生死相许”的元好问。到了现代,它却成了工作偷懒,不肯认真做事的隐喻。</p><p class="ql-block">不过,“摸鱼”倒是以一种诙谐的方式,道出了人类需要从更积极的角度来看待自身懒惰的那一面。许多非常理性的人,都是“摸鱼”的高手。马克思曾以自谑的口吻承认,大部分工作时间被他用来“摸鱼”了,经常到了工作必须完成的最后时刻,他オ“眼前咣当一黒”。</p><p class="ql-block">那么如何才能激活人的工作动力?经济学家总结出了一个“诱惑捆绑”理论,建议通过增加活动乐趣,使人更享受活动。如健身时,一边运动,一边听有声书,人们坚持健身的概率就会更大。用到工作上,就是让人适当“摸鱼”,劳逸结合。 </p><p class="ql-block">古人似乎更懂得让人适当“摸鱼”的道理。《清稗类钞》记载,清代武将李某积军功转任巡抚,因整天看戏被谏官弹効。李某上书解释,自已一介武夫,没读过书,看戏可学到很多礼节和历史知识,看到好人就学习,看到坏人就警诫自已,而且到任后也没有因为看戏耽误过公务。雍正听到思路如此清奇的“摸鱼”理由,知道没必要求全责备,遂下旨特批他看戏。</p><p class="ql-block">不过如何调和“摸鱼”与尽职之间的矛盾冲突,还得看当事人有没有上进的真实意愿。心理学家荣格从小在瑞士乡村长大,11岁时,第一次去大城市巴塞尔读书,发现同学大多来自有钱家庭,这令他既美慕又自卑,一下子颓废了。有一次他与同学吵闹,被对方推倒,头撞在石头上,受了点儿小伤,于是,他借机“摸鱼”,不上课。</p><p class="ql-block">此后他凡是想要“摸鱼”,就假装晕病发作。荣格做牧师的父亲非常担心,请了很多医生来给他治病,自然都治不好。有一天,荣格无意中听到父亲与人对话。父亲叹息说,也不知道儿子得的是什么病,仅有的积蓄为了治他的病都花光了,如果他因为这个病以后不能自已谋生,余生就很难了。原本冥顽不灵的荣格听了,顿时明白了自己的处境,彻底醒悟。从此他再也不敢“摸鱼”,晕病也没有发作过。</p><p class="ql-block">不过“摸鱼”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只有在成功的情况下オ为人们所称许,如果失败了则一无是处。就像马克思,若不是写出《资本论》,人们就会将他“摸鱼”的经历作为反面教材:“看,这就是前车之鉴!”</p> <p class="ql-block">芦台一中(本部)高一一班</p><p class="ql-block">文字编辑 付孟冉 赵梓君</p><p class="ql-block">美篇制作 付孟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