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 根 沃 土,心 系 苍 生,—周思聪先生人物画欣赏

凤和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物画是中国绘画史中最为古老的画种。从几万年前的岩画上,我们就可以辨识出先祖们遥远而模糊的形象。人类在掌握原始的绘画技巧后,第一个表现的对象就是人类本身。从整个中国绘画史的角度看,自宋元以来的千年中,人物画一直被山水、花鸟画放逐在边缘。</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物画,作为一个画种在任何历史语境中,它都不具备形式上的纯粹性,而是某种精神和历史的象征。从某种意义上说,一个优秀的画家也许就是一个好的历史学家。20世纪初的“美术革命”的源头是伟大的“新文化运动”。在声势浩大的新文化运动中,许多文化巨擘表现出对“美术革命”浓厚的兴趣和极大的热情。美术革命的策源地和思想资源均来自于文化界。康有为、陈独秀、鲁迅、蔡元培等人均就美术革命发表了极有价值的见解。陈独秀甚至更为确切地开出了中国画的救世良方——“输入写实主义”。——中国画必须从昏昧闲逸的状态中猛醒过来,逃离吟风诵月的闲情逸致,以写实主义人物画来表现现实生活,传达民族的声音,承受所不能承受的现实之重,以此恢复自身的历史与现实功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实势造英雄。徐悲鸿的《愚公移山》,以写实主义的力量,一扫画坛困顿萎靡之气,开创了中国画前所未有的画风,并以此形成20世纪中国画尤其是人物画的主流风格。蒋兆和的《流民图》则是把苦难和忧患意识表达得淋漓尽致,达到了这一时期写实主义人物画的高峰。林风眠则在人物画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中,把印象派的色彩,表现主义的线条,立体主义的变形和传统人物画的神态、情景及笔墨不可思议地交融在一起,表达了那个时代中华民族对至美的向往和追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新中国成立后是人物画发展的现实主义时期。对新生国家充满浪漫憧憬的画家们,以写实主义的笔墨表现现实生活,塑造具有时代气息的新形象。徐悲鸿、蒋兆和所留下的写实主义课题,在后辈画家的手中不断得以解决。在新中国成立后成长起来的诸多画家中,周思聪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与领军人物。她的写实主义风格、写实功力、笔墨、造型、人物组合、画面结构上的突破性成就,毫无保留地表现在周思聪的《总理和人民》上。周思聪有着超人的天赋和悟性,是新时期以来中国人物画当之无愧的引领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1939~1996),中国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中国著名女画家。天津市宁河县芦台镇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山区新路》 1973年创作。在《山区新路》这幅作品,她在画面中描绘两个小孩给修路工人送水的场景,特别生动地反映出她所观察到的、所发掘出的新意。这些是她自己通过对生活的观察后升华的立意构思。这种观察之后的升华,我觉得在《长白青松》这幅作品中体现得更为明显,因为在这幅作品的后面有很感人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镜心 设色纸本,拍卖成交价格:3,450,000元,尺寸:164×96.5cm。题识:山区新路,一九七三年画,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至今我还非常清晰的记得第一次见到周思聪先生的《长白青松》时的情景:那是近50年前的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的三月,我从南方回津探家,到一个长辈家中去看望。进屋落座之后,迎面墙上一幅天津市革委会慰问知青家属的画立刻吸引了我的目光。画面中两位来自冰雪北国英姿勃发的女知青,手捧来自屯垦戍边的北国边疆的青松,送给自己的母校,送给自己心爱的老师。两位女知青的眼睛透出思念、怀念的目光,而头发微白的老师身体前倾,摘下眼镜,用自己慈祥的目光来亲抚来自远方的学生,仿佛是看到了自己远方归来的孩子。在我的目光和这幅画接触的一瞬间,我仿佛看到了那些曾和我朝夕相处,此时已远在北国边疆的同学、好友,我的心一下子就被紧紧抓住了。过去,我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一起去上学,一起去玩耍。此刻,我身在家乡,他们却远在千里之外的北国边疆。而那位老师,分明就是我当年读书时循循善诱又和蔼可亲的班主任老师。在那一瞬间,我几乎已经是感情不能自已……我问长辈,这幅画的作者是谁?长辈说不知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几年后我才知道这是周思聪先生的作品。而这幅作品背后那催人泪下的故事,我更是好些年后才知道。《长白青松》源于于一个真实、催人泪下的故事。周思聪先生的美术启蒙老师张怡贞的女儿(兵团战士)在一次扑灭森林大火中牺牲。张怡贞老师在失去心爱的女儿之后,悲痛欲绝,她只想要兵团方面给女儿一个烈士的称号,以告慰女儿的在天之灵。可是兵团方面对此根本不予回复。张怡贞老师在失去女儿之后遭受了双重打击,几乎不能自拔。周思聪熟悉这个女孩子,也深知老师心中的巨大悲痛。她参照张怡贞老师女儿的照片,创作了《长白青松》。画面中,张怡贞老师的女儿和另一位知兵团战士一起,带着长白山的松树苗,回母校看望老师—看望自己的母亲,让她们母女团聚……在那个缺少人情味的年代,这是给张老师最大的安慰。 《长白青松》这个标题对她来说,既歌颂了知识青年扎根边疆,也内含着纪念牺牲者,安慰老师的潜台词。这幅作品在当时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不过,在那个“师道尊严”被砸得稀巴烂的年代,让知识分子身份的老师,以如此“高大上”的形象出现在作品中,是要承担一定的政治风险的,是要有一定勇气和胆量的。由此也可以看到周思聪先生人品上的高尚以及悲天悯人的胸怀。周思聪先生在那样的年代,能如此敢爱敢恨,爱憎分明,让人由衷的敬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冠中先生说周思聪“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和人品在中国都是一流的”。为什么艺术家还有“真正的”和“水货的”区别呢?鲁迅说自己“像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来的是奶”。这样的人一定是真正的艺术家了。现在,艺术家生活在天堂里,不再吃草,而是天天喝奶。可是有的人,挤出来的却是水,是毒汁,这样的人当然不是真正的艺术家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生在旧社会,长在新社会,新旧两重天,她知道感恩报德,坚守一个艺术家的良知;她吃的是奶,挤出来的是血浆。所以,她是真正的艺术家,是人民爱戴的艺术家。</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清洁工人的怀念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与卢沉合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77年1月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粉碎“四人帮”以后,“文革”状况渐渐结束。周思聪和大多数同代人一样,体验到了解放的感觉。1977年,她和卢沉合画了《清洁工人的怀念》。这件作品不只反映了民众的感情,也标志着他们夫妻精神上的变化。</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敬爱的周总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作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纺织工人无限热爱周总理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素描 纸本</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纺织工人无限热爱周总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人民和总理》151*217.5cm 中国美术馆藏 获1979年建国30周年全国美展一等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绘画,从初期的探索到最后形成特有的风格,经历了写实、表现和抒情三个阶段,多年磨砺,终成一代国画大家。而贯穿始终一直不变 的,是周思聪先生绘画中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坚守,以及悲天悯人的动人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对周总理的情感跟当时所有人是一样的,她创作出那幅周总理在地震灾区慰问的《人民和总理》不是偶然的。第一是源于她对周总理的情感和周总理对她人生的影响,第二,邢台大地震对周思聪先生的震撼和她自己人文情怀的触动,才使她产生创作这幅作品的冲动。另外,她又花了很长时间去邢台体验生活,了解生活,回来才开始进行创作。从周思聪的艺术道路来说,这是她创作的旺盛时期所创作出的作品,表明她一直在关注普通人的生活,而且她也一直在说喜欢平凡的人,喜欢静谧的大自然。正是因为这样的精神,才产生出这些影响后人的作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画里饱含着对 祖国和人民的热爱。这种情怀,在《人民和总理》可见一斑。此时的周思聪,延续着徐悲鸿改良中国画的传统路子。画面中,周总理亲切慰 问着一位大娘,与周围的群众融为一体,呈现出一幅领导人与普通百姓心贴心生命与共的动人情境。画中人物情状惟妙惟肖,特别是对于诸多人物眼眶饱含泪水之刻 画,视觉通感仿佛使观众听到了声音,似是悲歌,似是慰问,更是作者心境的诉说,其妙入神。这种饱含感情的塑造,也离不开周思聪先生扎实的造型功底以及对材料的 灵活运用;准确的人物造型呈现出一种雕塑感,似乎暗示着中国人民威武不屈的刚毅性格;而西方造型手法又被融入中国画的传统中,勾线皴擦笔墨酣畅,渲染着色 恰到好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民和总理》虽然以1966年邢台地震为题,精神上却仍是《清洁工人的怀念》的继续。画中所描绘的灾区群众和周恩来总理的亲密关系,笼罩着一层不忍割舍的痛伤之情,也包含着悲天悯人的人道主义情怀。它反映出周思聪的天性思想人格;这和她在少年时代对珂勒惠和丸木位里艺术的强烈共鸣是一脉相承的。《人民和总理》是新时期中国人物画画坛的扛鼎之作。新时期的中国人物画创作,因为有了《人民和总理》而不再寂寞,于是,周思聪的名字与新时期的中国人物画创作紧紧地联系在一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6年 《周总理会见印度医疗队》(为柯棣华纪念馆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对自然观察细致精微,又善于把握整体,绘画风格清雅而质朴,柔和优美中不失宏大刚毅。她表现真情实感的绘画作风,与社会上一度流行的“假大空”和“红光亮”的绘画图式形成鲜明的对照,在画界引起强烈反应,在青年人中产生广泛影响,对中国画人物画以至对中国当代美术的健康发展,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她当之无愧地被公认为新时期中国人物画的引路人。可惜天不假年,病魔过早地夺去了她宝贵的生命。但她的人格魅力和寄寓在作品中的艺术精神会永远活在人们的心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照片为周思聪先生1979年在黄山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著名画家王万景在回忆当年看周思聪作画时说:“看思聪画画真是一种享受。她一言不发,静静坐在画板前,不停挥舞着手中的画笔。不管屋里有多少人有多少嘈杂声,好像整个世界都与她无关。她一丝不苟,沉默作画,安静得像一尊雕塑。我生怕打扰她,就站在她后面欣赏,沉醉其中。她平日里就不爱说话,一画就是一天,喝杯水吃个馒头就把饭给解决了。有时照顾完孩子,她一直能坐着画到深夜!她经常深入到农村、工厂写生,一待就是好几天。她的人就像她的名字一样,善思聪慧。她娴熟的绘画技巧和认真严谨的态度都使我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在写给友人(马文蔚)的一封信中说:“你的诗我喜欢。它没有耀眼的辞藻,像一条漫流的小溪。不华丽,不造作,是那样自然的流过来的。我觉得诗、书、画都应当是真情实感的自然流露。它应当是没有一条预定的路线,而恰恰又是按照必然的路线流过去。正像溪流一样,而非人工的水渠。我常喜欢拜读孩子的画,他们没有要讨人喜欢或怕人耻笑的种种顾虑,一心一意的表达自己的感情。它真挚,就必然可爱,尽管拖鼻涕、开裆裤也可爱,而我自己的画上则各种凋琢的痕迹太多,条条框框太多,使我不能自由的抒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代表作之一《颐和园一角》 1959 年获第七届世界青年联欢节银质奖章。</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59年下半年,李可染先生带领同学们到颐和园上写生课。那时,正是李可染画写生、讲写生最出色的时候。本来就喜欢大自然的周思聪,对山水风景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画得十分认真。最使李可染满意的一张《颐和园一角》,被送去参加维也纳世界青年联欢节国际青年美展,竟获银质奖!这巨大的鼓舞加强了周思聪学习山水画的决心。但到三年级分专业时,她由于造型能力好,被分配到蒋兆和工作室专攻水墨人物。</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烟浦微茫 创作于196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晨起迎春晓 东风漫太空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学习加加林 往来宇宙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6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先生学生时代的作品</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72年写生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迎宾去》 1972年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天向上 创作于197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3年8月</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人物造型的语言通过缘物状情的方式突出了线的经历。线,一边经历着人与社会;一边经历着象外之境,从而使人物遣型的血脉里深含着儒道文化的底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3年</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3年夏</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1974年作 那个年代 镜框 设色纸本,拍卖成交价格:3,450,000元,尺寸:95×170cm。题识:辉煌历程。一九七四年清华大学,中央美院并司徒杰、蒋兆和、张松鹤、周思聪、叶如璋为院校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胜利万岁美展共同创作。钤印:联合创作(朱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井下告捷 创作于197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岜阴读书图 创作于197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天山红医 创作于1976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毛主席在长辛店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作者:周思聪 吴偃休 韦江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84*267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抗震小学第一课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6年8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7年创作</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们热爱华主席</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7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轴 纸本,拍卖成交价格:9,775,000元,尺寸:153×121.5cm。款识:我们热爱华主席。一九七七年,思聪画。钤印: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7年冬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7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77年10月速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试新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先生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为张民权前辈写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4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先生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画作,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刻画人物和环境,借作品形象造型以强调生活艰辛却不悲观,劳动辛苦仍充满希望的生活态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把现实生活场景和人物心理归纳、提炼概括为视觉平面图像,在画面形式感与绘画感进一步得到强化的同时,她对于艺术与生活的思考明显向前跃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8年作 墨趣</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8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1978年作 少女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镜心 纸本设色,拍卖成交价格:1,089,000元,尺寸:69.5×55cm。款识:戊午年夏月思聪戏写。钤印: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傣家五月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林负薪图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补网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仲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8年夏</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9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消夏图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汲水图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处处闻啼鸟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山村小景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林曲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风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和风 创作于1979年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读书图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归帆图 创作于1979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对于社会的责任感,艺术家的责任感,在艺术生涯一开始就非常强。从“文革”前的《包身工》到后来的《人民和总理》,再到《矿工图》,包括晚年这种充满人文关怀的人物小品。她自觉地在反映人民的生活,反映自己的感受。当时没有人逼着她,而且她的性格是越逼着她她越不会做,是一个个性非常强的人。生活打动了她,生活在底层的这些人打动了她,她才会去创作,她是有感而发的,是从心里面去体会的。如果说用一句话总结周思聪的话,可以说她是用生命谱写艺术篇章的人。她完全把自己的生命、人生与艺术融合在一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春意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79年作 小憇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闽南五月 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9年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滨 创作于1979年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立轴 纸本,拍卖成交价格:4,000,000元,尺寸:70×48cm。“周思聪”款,款识:海滨已未夏,思聪写</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79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观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趣图 创作于1980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主张到处有生活,要十分留心才行,不能一晃而过。我下去时,尽量要保持住当时最强的印象,当时实在画不出来,用文字记下当时的印象,帮助自己回忆,保持这种很有诗意和趣味的印象。视觉的感受不强烈,回来凭主观想象来编,那效果就差得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秋趣图 创作于198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创作于1980年3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闽南五月 创作于198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80年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她的每一幅水墨画都是韵味悠长,令人惊叹。在她的艺术人生中有幸得到多位大师指点,她始终坚持谦虚、率真、踏实的创作精神,她的画作有人情味,却没有一丝功利性,透露出这位女画家淡泊宁静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作为一代艺术大师为中国人物画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0年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曹雪芹先生荒郊著书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集市归来 创作于1980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矿工图》组画是反应东北沦陷时期矿工的血泪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自1980年4月起,周思聪和卢沉正式重新构思已酝酿多年的《矿工图》组画,经过在吉林辽原矿区的体验生活,先由周思聪先生和卢沉先生创作出了《矿工图》组画第五幅《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作为周思聪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体现的是其巅峰状态的艺术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组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一组《矿山图》,奠定了周思聪在中国二十世纪人物画界的成就,也成为走出徐、蒋体系人物画转折的关键点,这样的评价早已在中国美术史中毋庸置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间地狱 矿工图之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组画之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胞 汉奸和狗 》 镜心 素描纸本,拍卖成交价格:17,250,000元,尺寸:187×318cm。</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同胞汉奸和狗》前稿,原作现收藏于北京画院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组画 王道乐土 变体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矿工图-王道乐土变体稿 镜心 纸本,拍卖成交价格:14,950,000元,尺寸:178×240cm。《矿工图》,作为周思聪绘画艺术的代表作,体现的是其巅峰状态的艺术风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在1980年代初期创作的组画《矿工图》,被称为一部悲壮的矿工史。组画在日本展出之后,日本《每日新闻》刊登了组画之一《王道乐土》,并高调评论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毕加索画了一幅《格尔尼卡》,声讨纳粹的狂轰滥炸;丸木夫妇画了描绘原子弹轰炸悲剧的《原爆图》;《矿工图》则控诉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无论哪一幅画,都怀着超越国家和民族的、对和平的祈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其实,这幅《王道乐土》的最终稿与初稿(也称为“变体稿”)是有差异的。在初稿中,通过变形、并置、割裂、交织等手法,将东条英机与汉奸举杯言欢的画面和紧握刺刀的日本士兵、卖身满洲的中国劳工、沿街卖唱的父女等,打破时空,融汇在一个场景中,主题鲜明,所谓东亚共荣,所谓王道乐土,都是建立在中国劳动人民的悲苦之上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就是这样一幅画,在国内有人批评周思聪不识时务,破坏中日友好关系。后来周思聪愤慨地说:“中国人用血写的历史,都不敢理直气壮,未免太软骨了。”好一句“未免太软骨了”,恰恰是周思聪先生铮铮铁骨的写照。当代知识分子也好,艺术家也好,喜好献媚的软骨头多了,所以大师就没有了。所以,大家不得不钦佩周思聪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山海关 21.5×25.7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之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山海关 周思聪 38.4×38.4cm</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之王道乐土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39×38.7cm 纸本水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同胞 汉奸和狗 镜心 素描纸本,拍卖成交价格:17,250,000元,尺寸:187×318cm。题识:同胞、汉奸和狗,矿工图之五。此作品为艺术家大型代表组画《矿工图》之五《同胞汉奸和狗》前稿,原作现收藏于北京画院美术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矿工图 镜心 水墨纸本,拍卖成交价格:16,100,000元,尺寸:181×194cm。 《矿工图》组画是反应东北沦陷时期矿工的血泪史。自1980年4月起,周思聪和卢沉正式重新构思已酝酿多年的《矿工图》组画,经过在吉林辽原矿区的体验生活,先由周思聪先生和卢沉先生创作出了《矿工图》组画第五幅《同胞、汉奸和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局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矿工图局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矿工图》要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所以原来的手法不足以表达,就想其他的手法,表达一种情绪,不从这里着眼,就往往会走到纯形式的死胡同里去。一定要有感受,没有感受,形式也难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凉山之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画,还以少数民族的生活为切入点,表现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表现少数民族特有的气质与风貌,传统的人物造型和娴熟的笔法被彻底放弃,取而代之的是凝重的表情和结实的实体,用拙涩的线条和单纯的绘画语言来表现高原人民的淳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1年作 卖玩具老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作为一代国画大家,贯穿始终、一直不变的是她在绘画作品中对普通民众的深切同情、对真理和正义的不懈坚守,以及悲天悯人的动人力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81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窗外大事 创作于1981年冬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2年5月,当《矿工图》之三“人间地狱”刚刚画完,她与几个画友结伴到四川大凉山彝族地区写生。许多到彝族地区的艺术家感兴趣的是火把节、宗教的仪式和欢快的歌舞,与周思聪很 不同。她着意于彝族人普通和真实的生活,对那些和自己的内心生活产生“共鸣”的东西特别敏感。回到北京,她画了第一张彝族题材的作品——《日出而作,日落 而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入学图 创作于198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1983年作 朝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镜心 纸本,拍卖成交价格:5,750,000元,尺寸:95.5×181cm。款识:朝露。岁在癸亥,思聪墨趣。钤印:思聪画印、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戴月归》 198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戴月归 创作于198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高原暮归 创作于198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烟浦微茫 创作于1983年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雅俗共赏并非衡量艺术的标准。曲高和寡才是真理。艺术性高的作品是需要具备一定艺术修养才能欣赏的,这自然是少数。然而,这正是一个民族文化的高标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儿童做画,画心中所想,而非眼中所观。孩子不可能热衷于解剖,透视,素描关系这些技巧的搬弄,而是情感驰骋,随心所欲,“万物皆备于我”。这正是艺术家们梦寐以求的境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边城小市》 1983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1983年,她又画了《边城小市》《秋天的素描》《戴月归》《高原暮归》《母女》等,其中《戴月归》画的是一位藏族妇女,其它均为彝女。这些作品笔墨风格已不像《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么凝重,空间也变得开阔起来;人物精神的“淡”则依旧:无论她们在做什么,都像无所谓,无所注意似的,但又很自然,没有一丝牵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娇美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收割 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84年</span></p> <p class="ql-block">怀素书叶 创作于1984年</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创作于198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归 创作于1984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4年作 丰收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87年作 雨归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创作于1988年夏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落木萧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落木潇潇</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落木萧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落木潇潇 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曾经为之倾倒的形式,拿来却成了桎梏,因为那不是自己心灵的顿悟,而是别人的灵光。“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我想这是说我们与传统的关系。“真面目”是需要从“此山中”跳出来才能识得。</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今人所说的传统,是前人的创造,而今人的创造也必然是后人的传统。传统从来是发展的。只有踏出前所未有的足迹,道路才能继续向前延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爱水墨画,变幻无穷的黑白常令我沉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 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雨中</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二女采集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小儿垂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幅作品高46厘米,宽35厘米。画面里有一个穿着红色肚兜的小孩儿光着小脚丫跪在荷塘边,一只手高高举起细细的钓鱼竿,双目紧紧盯住水面,满脸认真的模样可爱极了。不由令人想起·唐代诗人胡令能笔下的《小儿垂钓》中“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人物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幅作品长51厘米,宽51厘米。画面里的色调是非常浅淡的,非常有韵味,两个少妇一站一坐,充满无聊的目光流转到了远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1992年作 陌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朔风</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思聪人物画 《风雪月归》</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大凉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这是国内一位著名收藏家收藏的一幅水墨仕女图,相信这应该是周思聪先生创作巅峰时期的作品。我们可以从画中看到方寸之间一位美女子作挑水状,笔墨用的并不多,却渲染出了那脱俗的挑水动作!其中的二片叶子更衬托出了画家的用笔的老到!题的是穷款!思聪写!这样对整幅画而言,实则有画龙点睛之意!看此画,和画中女子会让你感觉到亲切,看的特别舒服,这就是成功画家创作的作品的魅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先生人物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周思聪先生又致力自身画风的变革与探索,在作品中引入西方艺术表现形式,同时对笔墨加以提炼和强化,使之更为精炼,并富有意趣。</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永和画景 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 浣纱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荷塘</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海角拾贝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汲水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汲水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汲水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汲水图 创作于199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92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绘画的功能不仅仅使人赏心悦目。人生充满了苦难,往往它最震撼我的心灵,产生强烈的表现欲望。它不容我装腔作势,故作多情,只能老老实实诉说出来。——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月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皴擦也是为了形式美感,如果线的形体搞好了,线本身也很好看,就要保留下来。要有这个概念,我画的是画,而不是对象,才不至于自己被牵着,跟对象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春趣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蒋兆和先生肖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创作于1963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师从蒋兆和、叶浅予先生,从中央美院毕业后到了北京画院,画院给了她一个非常好的平台。在这里,她跟老画家接触,认识传统笔墨的精髓,后来在创作中又吸收了黄胄先生的一些元素。她表现得更加生动,更有灵气,又符合自己的性格,所以才产生了像少数民族系列的作品。再下一步的转变,周思聪去彝族地区,去福建,包括后来去西北、辽西,实际上这段时间是她艺术风格和艺术人生中非常重要的转变期。</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成长的年代正好赶上“文革”时期。位于东城区帅府园的中央美院也无例外地卷入了这一场运动,许多老教授被批判、批斗、关进了牛棚。当时周思聪的老师李可染、叶浅予、蒋兆和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攻击和迫害。可就在这种环境下,周思聪依然和自己的老师们顶着风雨,坚持不懈地研究学习传统的中国画技巧,为以后成为独树一帜的中国画大师级人物打下坚实的基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美术馆里的《流民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流民图》是蒋兆和先生呕心沥血的批评现实主义力作。1957年,在苏联展出时(半卷),蒋兆和被誉为东方的伦勃朗、苏里科夫。这件作品通过100多位背井离乡、流离失所的沦陷区难民的悲惨生活,揭露了日本侵略者给中国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如此优秀的作品,却让蒋兆和受到严厉批判,并被诬陷为“大汉奸”。</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蒋兆和先生肖像》的创作,也是周思聪伸张正义所为。蒋兆和是周思聪的恩师,看见老师蒙受不白之冤,她心如刀绞,顶着各方的压力,认真创作了《蒋兆和先生肖像》。这是无声的反抗。周思聪爱老师,也爱真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毕业答卷</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速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一条一条虔诚深省的线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在平面的光景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span class="ql-cursor"></span>俯仰着平凡情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它们触物感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如鱼得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新风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闽南小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周思聪人物画</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闽南惠女 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闽南五月</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与李可染先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李可染先生说过,造就一个大艺术家,必须具备四个条件:天才、勤奋、修养、长寿。对照这四个条件,他的弟子周思聪前三条都够格,只差长寿。周思聪于57岁英年早逝,何其短暂的一生,却在中国美术史上写下深情一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的业内同仁、国内的诸多美术大家,都对周思聪的艺术造诣的人品给予了极高的评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冠中(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她“是个真正的艺术家,她的艺术和人品在中国都是一流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朱乃正(中央美术学院教授):在画坛,卢沉、周思聪的“志同道合”、“和谐、默契”,是众所周知的。是新中国时期成长的一代画家中的佼佼者。思聪始终任职于北京画院。周思聪作品满誉中外。周思聪深秀于内,善于把主观情愫和心灵感应化为绘画,是一位人格高尚、追求执著、留下了诸多不朽作品的艺术天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明明(原中国美协副主席)“.....曾有人说,周思聪是自李清照以来中国最伟大的女艺术家。在美术圈外的人听来,这种评价也许过高,但周思聪的确是公认的杰出画家,给人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遗产和宝贵的精神财富。她有着超人的天赋和悟性,是新时期以来中国画当之无愧的引领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吴长江(原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副主席):“将两位的作品重新呈现给今天的世人,毫无疑问是给我们一次重新感受前辈艺术光彩的绝好机会。我相信在这样全面的展示中,所有观众都可以通过一幅幅作品去体会和理解两位先生兼容并蓄,融传统境界时代精神于一体的创新精神,而这或许是两位先生逝世多年以后我们重新将他们的作品汇聚一堂重新展示的价值所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冯远(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我们应该好好研究周思聪先生的思想和艺术道德,研究她的艺术观。她是中国画的代表。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谭平(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他们(周思聪、卢沉)是中国画在新的历史时期的开拓者,其创作实践、艺术教育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他们的艺术思想是中央美院学术追求与学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是新中国画发展进程的重要塑造者。”</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郭怡孮(中央美院教授):“他们是那一时期中国画继承与发展最为突出的代表人,同时也是中国画前进之自觉的倡导者,其做人、作画都堪称后世之表率。”</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麦田(市场分析师):周思聪是新中国乃至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女画家。她是继中国近现代史上任伯年、蒋兆和之后著名的人物画大师,她不仅仅继承了她的老师蒋兆和的中国画传统,更是改革了人物画,使其更加的生动活泼,人物面貌有了崭新的变革。周思聪完全没有旧的东西,她在新的时代,推动了中国人物画,往前大大的走了一步。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王进玉(知名艺术评论家):“单从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与文化内涵角度考量,周思聪之后似乎就再也没有一位能够被公认的、有足够分量的女性画家出现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邵大箴(美术界权威人士):“在中国现代美术史上,她是一位原创性的、不可替代的艺术家。她是我们民族的骄傲,是中国艺术的骄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贾方舟(著名美术评论家):“翻开中国的绘画史(几千年)去寻找女性画家,还没有一个能与之比肩的。周思聪可放在任何一个群体去比都是佼佼者。她的名字可以毫无愧色地并列在徐悲鸿、蒋兆和开创的水墨人物画大师行列。”</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人物画 读书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周思聪先生英年早逝,天妒英才,在她盛年时疾病夺走了生命,带走了她那无穷的创造力!让喜欢她画作的我们再也看不到她那出类拔萃的经典作品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在当代的著名女画家中,周思聪老师毫无异议是最杰出的,谨以此文缅怀这位女画家,这位新时期中国人物画的领军人物, 愿天堂没有疾病!愿先生的画作能让所有喜欢书画的朋友有所感悟!</span></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动笔于2021年10月7日</p><p class="ql-block"> 完成于2022年4月16日 </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参考资料:</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周思聪画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周思聪:《周思聪与友人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王万景:《“画痴”周思聪:沉默作画安静得像一尊雕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孙万义:《天才女画家周思聪》<span class="ql-cursor"></span> 于确:《永留清气满人间》</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