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美食之灵魂所在是因为它的每一道程序里头蕴含着思念和爱🌹🌹🌹</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255, 138, 0);">做带馅的食物,我这是和婆婆学的,她是河北人,做饺子🥟包子🥕都是她最拿手的!每当我们回家探望二老时,她老人家就打电话问想吃什么,我就想一些她最拿手的,好让她有种自豪感,同时在做的时候,她也会想起她的母亲,我们一边做饭,一边聊天,她总会说:我的母亲特别能干,我连她的一半都不及!人家都说要先苦后甜,我小时候可能太顺利了,所以后来让我受尽了苦……说着,她会暗自伤心,我和晓刚总会宽慰她,你现在不是已经很好吗?衣食无忧、儿孙满堂、孝顺听话,家里一切你做主,你又主掌经济大权……😊说着这些,婆婆好像很有满足感……</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176, 79, 187);">剩点儿面,我就想做点花卷,这是跟奶奶学的,奶奶的花卷儿、中秋节大月饼那味道可是谁都比不上的:小时候,奶奶要准备做馍馍,头天晚上就要在一个瓦盆里发面,第二天早晨,奶奶起的很早,爷爷也会早起,他的任务是给奶奶生火,把烤箱烧旺,奶奶说,爷爷的“炉子架的好!”所以爷爷每次就会尽职尽责地干好他的本职工作!那会儿,从老院子搬到楼房,空间不大,尤其厨房施展不开主妇们的本事,所以做馍馍,奶奶一定是要在客厅(那会儿也不叫客厅,几乎每间房里都有床,用现在人能理解的空间概念,确切地说是“主卧”!这套房子就是现在的花园南街著名的青海小吃“尕黑娃抓面”的背后,现在这个房子还在,当时爷爷认识房管所的人,分配的公房,那时候的人,从四合院能搬到楼房里住也是那个时代大家共同向往的目标,家家有自来水,有水厕。记得我还陪奶奶去交过房费,水电费什么的,然后叔叔单位还会报销)没有大的空间,是在床上铺上塑料布,再把所有的用品放在一个大面板上,开始作业😅奶奶做这些,我就跟前跟后的,陪她说着话,问东问西的,随手搭个小忙,奶奶的一举一动,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奶奶做花卷的程序:先把面擀成大大的薄饼,再依次撒上香豆、红曲、黄曲,再浇上清油,撒点盐,把它们均匀的抹开,然后卷起来,切成想要的大小面剂子,记忆中花卷的花样很多,奶奶用筷子一压、一卷、一拧,神奇的好看!我要学,她让我上手试了……那时,我七八岁的样子……</span></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span style="color: rgb(57, 181, 74);">世界很大,幸福很小!愿我们的每一天都充满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