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杨绛先生出生于1911年,去世于2016年,只差两个月就活满了105岁。</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买这套书是杨绛先生去世时,那时网上很流行她的书。还有一篇杨绛先生的语录非常热门,是被反复转载的心灵鸡汤类文字,其实并不是她本人写的,我一度信以为真是杨先生的观点。当时买了一套杨先生的散文却并没有读。时间确实溜🉐挺快,居然过去6年了。我到教务处做干事六年,女儿也通过她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两次考试,中考和高考。翻开封面,作者介绍就印在封面后的腰封上,介绍作者年纪,只有她的出生年份,过世的年份是空白。说明这本书的出版还是杨绛先生在世的时候。</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杨先生在解放前著有两部话剧,《称心如意》是她的处女作,另一部是《弄假称真》。那时她在小学代课,为了米和油,写了这两部喜剧。《堂吉诃德》是杨先生的译著,那时的译著质量非常高,有空要找来一读。大学刚毕业时听h.w的推荐,到江纺图书馆,以我父亲的工作证,借出了泛黄的巴尔扎克的几本小说阅读,字字珠玑,文字生动精美,译者的中文功夫深厚,犹如读原著一般有味道。在没有名师导引的日子,h.w在大学三年以及毕业后的一年,给我开的书单以及借给我阅读的书籍几乎给到了我最初和到目前为止最多的文学滋养。那时看的书都是借的,同学个人或家里收藏,再就是图书馆里的。到后来工作了,终于买得起书时,看的速度就慢多了。那时读过《穆斯林的葬礼》,《平凡的世界》,《朝花夕拾》,《白鹿原》,《追忆似水年华》,《百年孤独》,《飘》(中英文)《教父》(中英文)《荆棘鸟》(中英文),大多数都是h.w推荐的。那时看书真是投入,除了吃饭睡觉,全在文字的世界里,美妙至极。再难有那样沉浸在书里的状态了。这是我在认真做学生的岁月里,鲜有的自由阅读闲书的时光。毕业后有三四年执着于考研,大好光阴只研读了几本教材和习题集,可惜了。我从小是一个读教科书特别认真的学生,让我每每在学校考试当中,名列前茅;可这份认真,在30,40岁以后却让我懊恼不已,对于教科书的格外认真,让我没有更多的闲暇时间去自由广泛地阅读闲书,这是人生的一大憾事,导致我的思维不够开阔,没有获得独立思辨的思维能力。学校教育更多的是要培养听话的社会机器零部件,而不是一个独立健全人格的人。所以在女儿的学生时代,我几乎没有让她去做过任何课外的练习题,她自己也很抗拒。我不希望有限课本知识的巩固占用她过多的宝贵时间。女儿常常对人津津乐道:她三年级时在抄语文课外阅读练习的答案,被妈妈发现,妈妈不但不气恼,反而表扬了她,“哇,朵儿,你这么厉害了,会抄答案了。”这表扬让她印象太深刻了。</p><p class="ql-block"> 认真读闲书,方是好的阅读。</p><p class="ql-block"> 16年买的她的这几本散文随笔集是从杨先生1981年到2011年陆续完成。在2014年她103岁高龄之时,居然完成了小说《洗澡之后》。</p><p class="ql-block"> 近些年来看书常常是拿起一本,读几页,或者一半,就放下了,至多是一大部分,很难看完。因这是一本小册子,文字简洁生动,虽是描摹生死的大事,文字看上去平平常常,但酸楚会随着文字泛出来。有时稍一停顿揣摩,痛彻心扉的感觉也会冒出来。每天翻上几面,几天便翻完,意犹未尽。</p><p class="ql-block"> 这个章《读书是真》是闻哥临刻的,未经他同意,贴在这儿。</p> <p class="ql-block">钱钟书先生为她写的序言--小引。起笔很平“杨绛写完干校六记,把稿子给我看了一遍。”第2句话写的是“我觉得她漏写了一篇,篇名不妨暂定为《运动记愧》”于是在这个序言便围绕着惭愧展开,文字很精炼,意味深长。““或者(就像我本人)惭愧自己是懦怯鬼,觉得这里面有冤屈,却没有胆气出来抗议,至多只敢对运动不很积极参加。也有一种人,他们明明知道这是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但依然充当旗手,鼓手,打手,去大判“葫芦案”,按道理来说,这类人最应当“记愧”,不过他们很有可能既不记忆在心中,也无愧怍于心。他们的忘记,也许正由于他们感到惭愧,也许更由于他们不觉惭愧。惭愧常使人健忘,亏心和丢脸的事总是不愿记起的事,因此也很容易在记忆的沙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我很喜欢这个比喻,“在记忆的沙眼里走漏得一干二净。”还有“一团乱蓬蓬的葛藤帐”在梅岭看到的生机勃勃满满覆盖着山头绿油油的葛藤就出现在我的脑海里,“惭愧也使人畏缩,迟疑,耽误了急剧的生存竞争;内疚抱愧的人会一时上退却以至于一辈子落伍。所以惭愧是该被淘汰,而不是该被培养的感情。古来经典上相传的七情里,就没有列上它。在日益紧张的现代社会里,这种心理状态看来不但无用而且是很不利的,不感觉到它,也罢,落得个身心轻松愉快。”</p><p class="ql-block"> 最后一段提到了一句《浮生六记》,钱钟书说这是他很不喜欢的书。顺带讽刺了出版界的怪事,“收藏家,古董范和专家学者通力合作的时代,发现大小作家并未写过的未刊稿,成为文学研究里发展特快的新行业。”结束语是“这两部书缺掉的篇章会被陆续发现,补足填满。”</p><p class="ql-block"> 正文中,杨先生写为钱钟书准备下放时候的物品有一段,我挺喜欢,比喻的形象生动,明明是愁苦的事儿读来却让人忍俊不禁,这也就是为什么杨先生和钱先生可以经历那么多的风雨却安然幸存的原因。“经受折磨就叫锻炼,除了准备锻炼,还有什么可准备的呢?准备的衣服,如果太旧,怕不经穿;如果太结实,怕洗来费劲。……我补了一条裤子,坐处像个布满经线纬线的地球仪,而且厚如龟壳。默存倒很欣赏,说好极了,穿上好比随身带着个座,随处都可以坐下。”</p><p class="ql-block"> 写知识分子下放,绕是几行简单的字,重大历史场景中的荒唐凄然便跃然纸上。“下放人员整队而出。红旗开处,俞平老和俞师母领队当先。年余七旬的老人了,还像学龄儿童那样,排着队伍,远赴干校上学,我看着心中不忍,抽身先退。一路回去,发现许多人缺乏欢送的热情,也纷纷回去上班。大家脸上都漠无表情。”</p><p class="ql-block"> 送钱钟书先生下放的 是杨先生和女儿女婿一家三口。等到杨先生下放时,只有女儿阿圆一人相送。女婿得一自杀去世了。“阿圆送我上了火车,我也促她先归,别等车开。她不是一个脆弱的女孩子,我该可以放心撇下她。可是我看着她踽踽独归的背影,心上凄楚,忙闭上眼睛;闭上了眼睛,越发能看到她在我们那破残凌乱的家里,独自收拾整理,忙又睁开眼。车窗外已不见她的背影。我又合上眼,让眼泪流进鼻子,流入肚里。火车慢慢开动,我离开了北京。”这眼睛一闭一开又一合,有多少绞痛在这极简的“闭开合”三字里啊。</p><p class="ql-block"> 还有杨先生写有一次偷偷地冒险去看钱先生,终于顺利返回来,没被人发现的庆幸,读来也让人酸楚“我再也记不起我那天的晚饭是怎么吃的;记不起是否自己保留了半个馒头……我只自幸没有掉在河里;没有陷入泥里;没有滑跌;也没有被领导抓住;便是同屋的伙伴,也没有察觉我干了什么反常的事。”那是一个怎样的年代?夫妻间正常的会面,居然被逼成偷偷摸摸的,不能被人觉察的反常事。</p><p class="ql-block"> 愿我们也有两位先生的乐观精神,在时代的车轮碾压之下还能全身行进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