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天最黑人最静太阳即将睡醒的凌晨,白马寺大殿里众僧人鱼贯而入,开始撞钟佛颂。钟声悠扬飘荡,穿过淡淡晨雾中挂满露珠的庄稼,融入村庄千家万户雄鸡报晓声中。从而拉开新的一天的序幕,烘托起一轮红日冉冉东升。</p> <p class="ql-block"> 汉魏时期,实行的是晨鼓暮钟。汉朝击鼓迎晨,是因为鼓声铿锵有力,催人振奋。战场上擂战鼓一鼓作气冲杀敌阵,练兵场擂战鼓杀气直冲九霄。一日之计在于晨,清晨击鼓催人精神振奋起床开始劳作。鼓声营造出紧张严肃的气氛。而夜幕降临,悠扬的钟声以舒缓的节奏提醒人们夜归。</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东距洛阳城13公里,始建于公元68年。中国第一古刹,世界著名伽蓝。是佛教传入中国后首座官办寺院,距离今已有1900多年历史。佛教起源于印度,却在中国取得长足发展。白马寺是中国、越南、朝鲜、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及欧美国家的释源和祖庭,成为世界各地佛教信徒参拜的圣地。作为国际化程度最高的寺院,白马寺可谓名副其实的天下第一寺。此时,晨鼓暮钟的习俗导致马寺钟声尚在母腹中沉睡。但天下名刹的血统潜在奠定了它身份的高贵,一旦面世就会身价显赫,自带光环,一鸣惊人。</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有钟楼和鼓楼,并分别悬钟架鼓。平日里钟鼓提醒僧人按时作息。每逢新年和重大佛事活动,钟鼓齐鸣,打破平日里的死气沉沉的气氛,为寺院注入一股清新之风。</p> <p class="ql-block"> 历史的发展 崎岖坎坷,东汉末年的军阀混战中白马寺第一次被烧荡殆尽。马寺钟声和鼓声消失在纷飞的灰烬中。直至隋唐时期,白马寺步入黄金发展阶段。</p> <p class="ql-block"> 唐朝初年,李世民战胜盘踞洛阳的王世充,城内王世充残余尚未肃清。洛阳政令实施宵禁,夜里不许人随意出门,大概是为了严肃政令,改做晨钟暮鼓。日暮时分,城头鼓声阵阵紧催,人们急促回家。鼓声锤落,城门四闭,街头尚有走动之人,便以犯法论处。到次日清晨,解禁钟声响起,市民方可出门。</p> <p class="ql-block"> 大唐盛世的繁荣呈现出太平安宁,马寺钟声陪伴人们迎来每一天的黎明。无论官府还是市井,久而久之适应并习惯依赖这种生活,默默沉浸于这种规律,无人提出改动,以无形的默契把晨钟暮鼓固化成俗。暮鼓每天夜里打更报时,当打过五更,黎明将至,晨钟随即响起。</p> <p class="ql-block"> 马寺钟声名正言顺毫不掩饰地以钟声宣泄兴奋之情,把使人心旷神怡的晨曲送到方圆数里的百姓家中。民众在心理感染享受的同时,也得到了与生活相关的提示。而众多信徒更是从钟声里得到佛经的顿悟和修身的追求。马寺钟声引领当时社会的时尚之风,与龙门山色并驾齐驱荣登洛阳八大美景之前列。</p> <p class="ql-block"> 马寺钟声里,盛唐的白马寺迎来和送走来自日本、朝鲜、东南亚各国的佛教界人士,发挥着佛教释源的重要作用。强化了白马寺在世界佛教界的领导地位。</p> <p class="ql-block"> 明代对白马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整,并立《重修古刹白马寺记》石碑,保存了重修的详细资料,大体奠定了今日白马寺的规模和布局,在洛阳白马寺沿革史具有重大意义。本次整修,为白马寺铸造了一口高1.65米,重2500公斤的大钟,钟声传播更加遥远</p> <p class="ql-block"> 当大钟撞响起,雄浑深沉的声音穿越天际,到达25里之外的洛阳城钟楼,音律共鸣之下,城里的钟也随之响起。成为马寺钟声的趣味佳话。民间传颂着“东边撞钟西边响,西边撞钟东边鸣”的诗文。坊间更是流传着说这两口钟就是两口子,一雌一雄,“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才是绝配的知音。</p> <p class="ql-block"> 古代祖师把真传隐于钟鼓之声,知音者得之,不知音者就算是听个动静和响动。据传,颂经《心经》在钟鼓声伴奏中进行。在钟声轰鸣的余音缭绕中,鼓点跟进,钟鼓楼中三遍《心经》文字组成鼓点,打出的是一片风雨雷电,那是回归的召唤,是催人上马启程的战鼓!</p><p class="ql-block">咚!咚!战鼓鸣,</p><p class="ql-block">将士重新进我营。</p><p class="ql-block">风雨加、风霜砸,</p><p class="ql-block">锵!剑未停,</p><p class="ql-block">知心(音)有几友?</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以《心经》鼓点的节奏,祖师传定的内容,钟鼓打出震撼人心的旋律,仿佛看到“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p> <p class="ql-block"> 就是这口大钟,如今已功成身退,成为文物供奉于殿堂之上,近距离面对游客的观赏。实际上近代很长时间,马寺钟声默默无声的沉寂于岁月的风尘中。日本鬼子侵占洛阳,把白马寺占为兵营,从那时起,人们再也听不到马寺钟声。</p> <p class="ql-block"> 当今社会,洛阳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高楼林立,市区扩大,市场的尘嚣和车水马龙归集的噪音极大限制了钟声的传播。即使现在仍然每天敲钟,效果能有几何?马寺钟声已经停止八十多年了,我们从来就没有听到过马寺钟声。更何况在洛阳八大景中,马寺钟声也许是最另类的一个,钟声是其构成的主题。没听过就是没听过,终生的遗憾无法弥补,你用再多的景色描写和各种声象的类比,永远聆听不到无法用语言描述的原汁原味的马寺钟声。</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然而马寺钟声的雄浑大气、磅礴沉稳的回声终究存在过,作为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就此消失,谁都不会无动于衷。</p> <p class="ql-block"> 1992年,新铸造的大钟挂于钟楼上。</p> <p class="ql-block"> 新铸造的大钟保留了原来大钟的各项指标和韵味,音色更加浑厚悠扬。体现了明代造钟的成熟工艺,以现代的监测技术精确控制流程中的每个环节,外观略带古铜色,外壁凸起的纹路简洁清晰,透着庄严和大气。</p> <p class="ql-block"> 白马寺在新时期不断变化着容颜,寺院大规模整修之外,国外的寺院相继入驻。白马寺缅甸佛塔苑竣工,泰国佛殿落成,斯里兰卡佛殿奠基,所在国的总统,或者僧王及王室办公室主任等,总计近千人到白马寺出席活动。国际化的白马寺“释源”、“祖庭”地位进一步得到肯定。</p> <p class="ql-block"> 马寺钟声再次屹立潮头,引领新的一年来到时的祈福活动。新铸造的大钟终于可以施展手脚,按耐不住的跃跃欲试。马寺钟声定为每年除夕夜敲响,起始时间由过去的晨钟,改为“半夜三更盼天明”。</p> <p class="ql-block"> 2003年12月31日,马寺钟声掀起欢庆新年大热潮,洛阳全城的文化活动中心汇集白马寺,市领导、佛教界人士、文化界和记者、周边百姓及来自国外的佛教众信徒,期盼聆听久违的马寺钟声。</p> <p class="ql-block"> 八条火龙在寺院门前广场当空飞舞,40面排鼓震耳欲聋,流光溢彩中盛开的牡丹格外耀眼。晚11时42分起,开始敲响大钟,每隔10秒一声,连续共敲108声,最后的一声,正好击在新年的零时。随后中外游客登上钟楼,亲手敲响这令人难忘的马寺钟声。</p> <p class="ql-block"> 新钟初登舞台,惊艳的歌喉就引起满堂喝彩。其音色浑厚悠扬,悦耳动听。那是一种富有画面感的声音,带着天生俱来的铁的磁性,绕梁不绝,直抵人心,恍如穿越时空,听到历史深处悠长的回应,带我们重见千年洛阳的风景!</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注一:释源,释教发源地。</p><p class="ql-block">注二:祖庭,祖师之庭。</p><p class="ql-block">注三 : 马寺钟声新年祈福活动为什么选择</p><p class="ql-block">阳历而不是农历春节,白马寺寺院有公告,此处从略。</p><p class="ql-block">注四:敲钟108下寓意,1,寓意去除人生108种烦恼,获得吉祥和智慧。2,一年12个月,24节气,72候(5天为一候,古代一年360天)合计108,表达人们祈求平安的愿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图片取自网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