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能向他学点什么?

白云之家

近期,断断续续读完了《曾国藩全集》四卷本,受益匪浅。<br> 曾国藩(1811—1872),字伯涵,号涤生。湖南湘乡人。自幼天资聪明,勤奋好学,道光十八年中进士,入翰林院,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他与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并称为“晚清中兴四大名臣。<br> 他不是军人,组建湘军,力挽狂澜,攻灭太平天国;他不是哲人,但留下的文稿字字珠玑,饱含人生哲理。他的一生对清朝的政治、军事、文化、经济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在他的倡议下,建造了中国第一艘轮船,建立了第一所兵工学堂,印刷了第一批西方书籍,安排了第一批赴美留学生。可以说,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化建设的开拓者。<br> 曾国藩,由一介布衣而位极人臣,一生功名显赫,为清廷建立了丰功伟绩,被封为官场“楷模”。他一生奉行“为政以耐烦为第一要义”,主张凡事要勤俭廉劳,不可为官自傲。他修身律己,以德求官,礼治为先,以忠谋政。<br> 这本全集分为四卷:《挺经》、《冰鉴》、《家书》、《家训》,从不同侧面展现了曾国藩传奇的一生。<br> 《挺经》详细记录了曾国藩在宦海沉浮中总结出的为人处世心法,为人为官的基本原则和理论。所谓“挺”,即“势不可用尽,功不可独享”,大名要退让几分,盛时要做衰时想,刚柔相济,无为而无不为;百尺竿头,不能再进一步;欠缺本身就是完美;主动、积极参与,但以淡泊的出世之心来入世,在困厄中求出路,在困苦中求挺直,气定神闲,享受人生之至高境界。<br> 《冰鉴》,是曾国藩著述的一部关于相人、识人的作品,也是曾国藩苦心积累多年所感悟出来的识人、用人之述。它从人的气骨风韵讲起,是曾国藩人生成功术中重要的一门,显示出深厚的领导和管理才智。<br> 《家书》是曾国藩的书信集,选取了二十九篇家信,反映了曾国藩治政、治家、治学、治军的主要思想。<br> 《家训》是曾国藩家书中教育子孙后代的内容,堪称家书中的精品。曾氏运用他治家的具体事例,解读他继承先哲遗训,教导兄弟后人成功的高招妙术,弘扬了中华优秀的家教传统,对中国现代家庭具有很 好的借鉴作用。<br> 曾国藩的许多言论,到今天仍有学习借鉴的意义。特别是身居领导岗位的人,可以对照这位封建社会的官员,思考自己的为官之道。现摘录一些书中的话以飨读者。<br> 在《家范》一章中,曾国藩提出“八本”之说,即“读书以训诂为本,作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戒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诚信)为本,居家以不晏起(贪睡)为本,作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所谓“本”,就是根本之道。注意最后两条:做官不要钱,行军不扰民,很值得我们深思。现在贪钱腐败的官员何其之多,他们看到这话是否汗颜?能否把它当作自己的座右铭?行军不扰民,是否有“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味道?一个封建社会民团的首领,懂得“不扰民”是带兵打仗的注意事项,实属不易。<br> “修己治人之道,止勤于邦,俭于家,言忠信,行笃敬四语,终生用之有不能尽,不在多,亦不在深。”这段话的意思是:自身修养和治理国家的道理,有四句话可终身适用而收益无穷,这就是:“勤于政事、节俭治家、话语忠信可靠、行事诚恳无欺。”真是话不在多少,也不在于多么深刻呀。<br> 曾国藩官至一品,可谓人杰,但念念不忘的是“勤”、“节俭”“忠信”、“诚恳”,实在是令人肃然起敬的。<br> “凡天下官宦之家,多只一代享用便尽,其子孙始而骄佚,继而流荡,终而沟壑,能庆延一二代者鲜矣。商贾之家,勤俭者能延三四代;耕读之家,谨朴者能延五六代;孝友之家,则可以绵延十代八代。”<br> 曾国藩的这段话同样引人深思,为官人家,大部分富贵只能延续一代;商人巨富人家如果勤俭,富贵可以延续三到四代;读书种田的人家,谨慎俭朴的,家道可以延续五到六代;孝敬长辈,和睦友善的人家,则能延续十代八代。现在社会上有许多“官二代”、“富二代”,他们的家庭往往不重视家庭教育,放任子女骄奢淫逸,那么很快就会家道没落。记得那个令公子,驾豪车,玩美女,出车祸,连累到他的父亲丢官就是一个例子。这样的人家可能不在少数吧。虽然有些人不一定直接家破人亡,但也绝对不可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勤俭持家,谨慎为人做事,是每个人都必须思考和努力的。<br> 说到官场里的一些不公平的现象,曾国藩有这样一段话,我这里不引用原文,直接用白话文译出:“没有军兵,尚不足虑;没有粮饷,也不足痛哭,只有举目当世,想求得一个见利不争、义字当头、忠诚耿直的人才,不能立即得到,或者仅得到一个,却又因地位卑下,往往因此抑郁不舒,受尽挫折,终至罢官死亡。而那些暴虐贪婪善于钻营的人却因占据高位而享受富贵,受人尊重,健康长寿,直至衰老,这是真正令我慨叹无奈的事啊!静观天下大局,这种不平之事万难挽回。而我们所能够勉力去办的,就是尽量重用一些正人君子,培养几个好官,作为变革时事的种子力量。”<br> 在官场里,因为各种弊端,优秀的人才得不到重用,素质很差的人却占据高位,劣币驱逐良币,这是各个年代都有的现象。曾国藩为此深恶痛绝而又无可奈何。当今年代这种现象也是不少见的,形形色色的腐败官员层出不穷,令人痛心。<br> “凡仕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返俭难。。。无论大家小家,士农工商,勤苦简约,未有不兴,骄奢倦怠未有不败。”<br> 曾国藩的这段话,实在是警世之言。建国之初,我们一直倡导艰苦奋斗,勤俭建国,后来慢慢地懈怠了,革命的传统丢失了不少,各种奢靡之风兴起,实在危害匪浅呀。国如此,家亦如此,勤俭持家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但现在一夜暴富的家庭似乎不需要这样的传统了,他们的财富来得太快了,而且似乎用之不竭,那还谈什么艰苦朴素,勤俭持家呢?<br> 曾国藩并非军旅出身,乃是一介书生。但他在军事上也无师自通,能带兵与太平天国抗衡。他曾经告诫诸将说:“宁可数月不开一仗,不可开仗而毫无安排算计。”这让人想起毛泽东的“不打无准备的仗”的主张,两个人的战术思想有点不谋而合。<br> 曾国藩生活的年代,正是西方列强逐步入侵中华的时候,鸦片战争的爆发,引发了民族危机。为此,曾国藩主张学习西方的智能技术,购买西方的轮船机器,以此抵御西方列强的侵略。他说:“师夷之智,意在明靖内奸,暗御外侮也。列强乃数千年未有之强敌。师其智,购其轮船机器,不重在剿办发逆(指太平天国),而重在陆续购买,据为己有。”他表示:广东一带,洋人猖獗,实在令人可恨可叹。这实在有损国家威严。有了轮船机器,就可以用来驯服他们,那我们的老百姓就可以免遭劫难了。从外表看可以稳定国内人心;从深处讲,也可以折损列强侵略我们的预谋。<br> 曾国藩的这些观点虽然有点道理,但光是购买西方的机器轮船来抵御西方的侵略,实在是不现实的。可是在清朝那个时代,我们还有什么方法能阻止列强的侵略呢?<br> 《全集》收录29封家书,许多是教育其弟弟及儿子的信,向他们提出做人处世的要求和读书学习的注意事项,读来也颇有收益。<br> 曾国藩常说自己忙于公务,没有好好习练书法,但信里一些话表明他的书法还是很好的。在给他六弟的信中有这么一句话:“习字临《千字文》亦可,但须有恒。每日临帖一百字,万万无间断,则数年必成书家矣。”这话对所有学习书法的人都有警示作用。学习书法,可不能三日打鱼,两日晒网啊!<br> 曾国藩对家人及子女的要求是比较严的,这值得今天许多官员好好学习。他在给四位弟弟的信中说:“吾来子侄(我家子侄)半耕半读,以守先人之旧,慎无存半点官气。不许坐轿,不许唤人取水添茶等事。其拾柴收粪等事须一一为之,插田莳禾等事亦时时学之,庶渐渐务本,而不习于淫佚矣,至要至要,千嘱万嘱。”<br> 曾国藩很早为官,但要求家人子弟,不能有官气,不能坐轿子,不能使唤下人倒茶添水,还要干农活。看看“至要至要,千嘱万嘱”这八个字,可见他绝不是随意说说,而且特别强调和重视。我们现在的官员会这样要求家属子女吗?<br> 曾国藩一生只活了61岁,但在当时也不算短寿了。他关于养生的活也值得一读,这里摘录几句:“吾于凡事,皆守‘尽其在我,听其在天’二语,即养生之道亦然。。。。。。养生以少恼怒为本,胸中不宜太苦,须活泼泼地,养得一段生机,亦去恼怒之道也。既戒恼怒,又知节啬,养生之道,已尽在我者矣。此外寿之长短,病之有无,一概听其在天,不必多生妄想去计较他。又多服药饵,求祷神祈,皆妄想也。”<br> 这段话的意思是:我对任何事都遵循“尽我个人努力,任凭上天的安排”两句话,就是养生之道也是如此。。。。。。 养生应该以少烦怒为基准,心中不要太苦闷,要开朗,培育心中的一片生生气息,这也是消除烦怒的方法。既然知道克制烦怒,又知道勤俭节约,那么对养生之道来说,自己能做的就都达到了。除此以外像生命长短,会不会生病,就一概听天从命,不必胡乱猜想去在意那些。但凡多吃药,求神庇护,都属于妄想。<br> 曾国藩还说过“药能活人,亦能害人。良医则活人者十之七,害人者十之三;庸医则害人者十之七,活人者十之三。余在乡在外,凡所见者,皆庸医也”。他还说“每日饭后走数千步,是养生家第一之秘诀”。每天饭后走数千步“三个月后,必有大效矣”这些话是他的生活经验的总结,今天仍然可以借鉴学习。<br> 在曾国藩他的著作中,值得学习借鉴的言论比比皆是,限于篇幅,不能一一摘录。概括起来说:他以大乘的“内圣”法行世,深得古代圣贤之精髓和开明君主的治世之道。以经时济世的儒家礼学为依托,他的人格修养,道德学问自有特殊的造诣,绝不是当时一般的汉学家,理学家,文学家能比拟的。后来,他以战功闻名于世,被同时代的人称为“圣相”。<br>  曾国藩的一生,颇有争议的是平息太平天国运动,常被人说成是“镇压农民起义的侩子手”。我们现在读他的文章不是探讨这段历史的功过是非,而是学习他的修身养性,治家治国的思想修养。<br>  《曾国藩全集》只是收录了他的一部分著述,《曾文正公全集》收录的文章要齐全许多。读这个四卷本,还是为这位一百多年前晚清名臣的思想所折服,故写下几笔,加深印象,以免遗忘。<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