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古民居,感受资兴岁月深处的魅力

李少华,

2022年5月18日,资兴市老年大学组织摄影班的学员开展“唤醒古民居 留住古韵乡愁”摄影活动。旨在通过关注资兴古民居、古村落的外在自然之美、生态之美和内在文化之美,弘扬中华传统优秀文化,提高社会各界文化遗产保护意识,提升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自信。 (邓冬生摄) <p class="ql-block">寻找乡愁(曹金莲摄)</p> 这次摄影活动,将再现资兴村落的风土人情、建筑风貌,提醒着人们保存乡土建筑遗产对传承中华文脉的重要性。 <p class="ql-block">(李少华摄)</p>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古村落有着隽永不变的历史文化和古朴魅力。今天,让我们走进资兴中国传统村落,探寻那些你不知道的资兴古村落的故事 。 程子楷书院新貌(邓冬生摄于2022年5月18日) <b>石鼓古村:</b>北乡片重点古民居和文物保护单位,石鼓村程子楷书院、程氏大屋、程子楷墓。置身建于明清时期的古建筑群,仿佛把我们带入到旧的时光中。 程子楷书院新貌(吴阳平摄于2022年5月18日) 程子楷书院旧貌(李少华摄于2011年6月14日) 程子楷书院新貌(曹光辉 摄于2022年5月18日) 程子楷书院新貌(袁建平 摄于2022年5月18日) 位于资兴市唐洞街道(原香花乡)石鼓古村,因皇上御赐石鼓一对而得名。古村有传统古民居4栋,古书院1个,古墓1座,古道一条和众多古树。其中规模最大的为程氏大屋(程子楷将军故居),始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 程氏大屋(李少华摄) 石鼓古村全景(李少华摄) 故居座北朝南,砖木结构,面积2868平方米。整栋建筑有正房72间,杂房18间。正栋七扇大门,6条直巷,21个天井,两条横巷把正栋分为上、中、下栋,形成上中下三厅一体,上厅北墙嵌有精致的雕龙神龛,中厅挂有 “香山一老”寿诞大牌匾,两边配阴阳木刻的烫金对联,大门口悬挂着先人的学位、荣誉牌匾。故居外观恢弘大气,屋檐墙垛是鸡冠斗子(马头墙),内饰雕刻精湛,泥塑龙凤、蝙蝠栩栩如生。 (李少华摄) (车天雪摄)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故居前是一块1300平方米的禾坪,供晒谷用,禾坪外沿设一道青砖围墙,总长85米,围墙外有5口池塘。故居后用卵石砌成一道长200米、宽2米的土墙,上栽翠竹,翠竹把故居半包围起来。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程子楷将军1827年出生于此。程子楷将军1904年东渡日本学军,1905年加入同盟会,他积极抗日,并以身殉国。1946年被追授为上将军衔。2011年石鼓古村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br><br> 程子楷将军之墓(李少华摄) 程子楷书院旧貌(李少华摄于2011年6月14日) 程子楷书院又名石鼓书院,为中日式设计,共二层,分前后二栋,中间开井,上、下走廊相通,总建筑面积约1000平方米,是现今郴州资兴市仅存的几座古建筑之一,属于典型的中日式建筑,至今已有100年历史。1905年弃官东渡日本留学,寻求救国兴民的本领和道路,其间回乡省亲,并捐款建造书院,并亲自设计图纸。 (李少华摄) <p class="ql-block">古民居,老标语,新青年(李少华摄2011年刊 《郴州日报》)。</p> 程子楷书院座落石鼓溪旁,小桥流水,过去古树成荫,六月天也凉爽清静,是读书的好地方,许多老人都曾在此念过书。程子楷鼓励青年要好好学习,做国家的有用人才。程子楷后又捐款修筑从三都老街过石鼓村直通东江渡口的石板路,至今犹存。 三都老街过石鼓村直通东江渡口的石板路(中为李宙南主席,李少华摄) 三都老街过石鼓村直通东江渡口的石板路 2011年9月25日,程子楷书院进行修缮开工仪式(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2011年湖南省文化局出资再次修缮。资兴市委、市政府决定对程子楷学堂进行全面修缮。湖南省文博设计研究院制作了维修设计方案,湖南省文物局对该方案进行了认真的评审并批准了该维修设计方案。 该维修设计方案第一期投资额为400万元,按照修旧如旧原则,对主楼、外大门进行了修缮,基本做到了修旧如旧,保持了原有风貌。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书院倒影 (唐华美摄) <b>星塘古村:</b>星塘古村位于资兴市唐洞街道(原香花乡)星塘村东北面。古村以李氏曹氏家族为主,据家谱记载李氏是唐朝德宗年间平西王宰相李晟的后代,北宋年间迁入资兴发展而成。曹氏是唐代北朝龙王曹代飞的后裔,明代迁入于此。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文以载屋 (唐华美摄) 星塘古村现有古民居86栋,大小祠堂4座。建于清康熙年间,距今300多年。祠堂左、后、右三面还配有民居建筑 ,形成小街小巷,石板石块铺就,栋栋相边。祠堂及周边居民大部分为石制门框,石窗石花,别具一格。木雕石刻装饰丰富,栩栩如生。具有典型的湘南祠堂、民居风格。蕴藏着深厚的文化底蕴。 <p class="ql-block">李家大院(李少华摄于2011年)</p> 李家大院(邓冬生摄2022年) 李家大院分布在郴三线铁路东西二侧,东侧是李家老大的房子,建筑宏伟,屋宇轩昂。祠堂内的木雕刻精美繁复,尤其是大厅内的井藻,四向每边二人一组的八仙人物雕刻,中心有鱼化龙在如意云纹中若隐若现,变幻莫测。大梁有鲶鱼,象征年年有余;螃蟹、河虾甲壳类的,代表着招财、勇猛,敢于创新。同时也代表科甲、红运当头。祠堂内的匾保存完好,门槛的石雕刻有“一路连升”、“牡丹富贵”等图案;祠堂二侧的花板雕刻着渔樵耕读、琴棋书画。 (吴阳平摄) 古村掠影(刘高红摄) 铁路西侧的李家老二就有了明显不同,进门就能看写在墙上的《龙门发益》和挂在门内的《墨香堂》匾,书卷气息迎面扑来,让人深刻体会到主人的心声。读书最重要的不是为了做高官,还有更重要是如何学会做人处事,学以致用。星塘村曹家的祠堂大梁精美的鱼化龙雕刻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鱼龙在海水中时隐时现。 (李少华摄) (郭桂生摄) 李家大院(李满安摄) 2016年,星塘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并列入2017年中央财政支持名单,2019年11月古民居维修保护工程启动,专业施工队伍按照“修旧如旧”的方案进行修缮,2020年7月完工。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在此附近的还有位于香花乡香花村(新田里)清咸丰二年恩贡生陈贤豪故居,故居有保存完好的汉白玉门槛,雕刻精美。祠堂内的大梁有栩栩如生的鱼雕刻,四只不同的鲑鱼、鲤鱼、鲫鱼形态各异,在水中欢快嬉戏,表现了如鱼得水,畅游湖海,同时也表达了吉祥、富贵、科举及第的深刻寓意,精美的雕刻是无名艺术家给后人留下的宝贵物质和精神财富。另外还有香花乡绍先亭、柘木村丝瓜棚民居。 (李少华摄) <b>流华湾村:</b>三都镇流华湾古村选址遵循“天人合一”的自然格局,体现了古代风水学的建设理念。古村坐北朝南,北靠原资兴八景之一程乡绿水,辰冈微应,后山龙脉源自辰冈岭山脉,像一块屏风,藏风聚气,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四向相合,四周围成园局。 (车天雪摄) (袁建平摄) (车天雪摄) 流华河蜿蜒全村而下,形成水抱地,有腰前锦玉带之贵,面临万顷粮田,视野开阔,突显中庸仁和之度。古村建筑全部为青砖碧瓦,鸡公垛到栋,所有大门横梁雕龙画凤,古色古香,整个古村内石板路连通大街小巷,古民宅院落建筑保存齐全,砖雕、石雕、木雕工艺精湛,古井、石板路供排水等布局机巧,更有神奇古树等自然景观鬼斧神工,玉宇之成,堪称中国古建筑艺术、中国传统风水学具体应用的标本和代表。 流华湾除了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遗产外,还是资兴红色革命的摇篮,民国17年(1928年)3月13日至16日,中国共产党资兴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在流华湾(中共党员袁才奇祖宅)召开。走在流华湾古村的青石板小路上,在大大小小的古建筑中走来走去,与其他有名的古村落人潮涌动的游客相比,流华湾一定显得安静。 百年古树(刘高红摄) <b>秧田古村:</b>段氏先祖明代迁居于此,古民居建筑选址于山水之间,前依绿水,背靠青山,有大小建筑70多栋,其总建筑面积超过12500平方米。 (李少华摄) 秧田古村的段氏祖屋建筑布局分别呈“U”型、“一”型设计,藏风聚气,其巷道、池塘、建筑、古井、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每个自然村村内都设有公厅和祠堂,大厅设有天井,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对联,门前有空坪,房屋端头有鸡冠垛子,房屋采光用的是雕花的石窗子或木窗,村中各条公巷相连可通全村,村中房屋基本连在一起,天下暴雨住户不打伞走遍全村不会淋雨。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体现出了湘南古民居群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李少华摄) <b>三都镇鹿东村。</b>——古民居+工矿+农旅融合发展。被列入“中国传统村落”的鹿东村,深入实践乡村振兴战略,放眼望去,这里是一片荷花的海洋,荷花和四周群山环抱的古民居群,见证了久远的历史,留下了时代的印记。<br> 这些古民居群,从明朝正德年间走来,距今已有500多年的历史了,单体建筑共有256栋,约66000平方米,高耸的墙垛、翘起的屋檐、精雕细琢的横梁和窗花,彰显了湘南古民居的独特风韵。南洋风格镜公楼,更是熠熠生辉。据说,这栋古宅有200多年的历史,背靠青山,巍然耸立,墙体完好,古朴而庄重。 鹿东村还是三都镇的“煤田腹地”,资兴矿务局繁华过后,工矿建筑随处可见,“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的伟大矿工精神,依然荡漾在湘南大地。 (李少华摄) <b>三都镇中田村:</b>中田村李氏始祖李玉与李金、李元、李亨三兄弟从江西同徒居湖广郴阳府兴宁县各立基业,有古建筑256栋66670平方米,是一个古建筑相当集中的自然村。村落由古民居、祠堂、古井、欧式古楼等构成。 整个村庄其民居、巷道、池塘、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李少华摄) (车天雪摄) 整个村庄其民居、巷道、池塘、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村内设有公厅和祠堂,大厅设有天井,大厅门口有精细的木雕、对联,门前有空坪,房屋端头有鸡冠垛子,房屋采光用的是雕花的石窗和木窗,村中各条巷子相连可通全村,村中房屋基本连在一起。 <b>辰冈岭村:</b>三都镇辰冈岭村由古民居、祠堂、私塾、古桥、古井、庙宇、路亭等构成,其建筑选址于山水之间,是资兴市目前规模最大、保存最为完整的湘南古民居群。其巷道、溪流、建筑、清泉布局紧凑通融,村落空间变化韵味有致,建筑风格大气磅礴。村落房屋以木构架抬梁式穿斗式为主,大厅内部分隔也大都是木板壁、木屏门、木隔扇,建筑单体栋栋雕梁画柱,刻檐飘脊,木雕、石雕、砖雕丰富多彩,山水、人物、花鸟栩栩如生,体现出了湘南古民居群人居环境营造方面的杰出才能和成就,具有较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 辰冈岭整体聚落形态呈现倒“品”字状,黄昌岭、三元和石头坵三个古村北依辰岗岭山麓而建,东、南、西三面临广袤的农田。辰冈岭共有三处较为重要的公厅,作为祭拜先祖、聚会议事的场所,分别是黄昌岭公厅、三元公厅和石头坵公厅。 三元村(李少华摄) 村落格局以公厅为核心,内部建筑围绕公厅整体呈“一”字状分布,村落内建筑豪华、高大、宽敞、坚固、大气,堪称湘南古民居之冠。厅屋的砖块砣砣磨过一回,规格绝对统一,灰浆是用生桐籽油和就,灰缝平看、竖看、斜看都成标准直线,窗版都是浮雕人物山水。正厅有上、中、下三厅两个天井,有现代建筑三层或四层高,喜宴连排60桌不出厅。 <br><br> (李少华摄) (张家德摄)<br> 正厅两旁各有通巷,巷道全部用麻石片铺成,巷旁私厅各有天井,以得相关子屋采光。总体上千间子屋,包括雨天不湿足、晴天可遮阴的巷道,都是一气呵成,无零星拼凑迹象。<br> 石头坵(黄艳荣摄) <b>石头坵公厅</b>(李少华摄) 石头坵(黄艳荣摄) 石头坵 石头坵(曹金莲摄) 石头坵(邝玲环摄) <b>黄昌岭公厅</b>前有大禾坪,禾坪上立着旗杆石、鞍马墩,有多口池塘,在古代为防火消防设施。 (李少华摄) 古村人像(刘高红摄) 房屋外观是青砖黑瓦,两层结构,村中有暗沟排水,门前有大池塘围绕紧附在村前禾坪边上。建筑装饰色调素雅淡秀,布局合理、科学严整的房屋错落有致,屋角突起的马头墙工艺独特,砖雕、木雕、石雕,匠心独具,手艺精湛,隐现出村落昔日的辉煌。 这几个自然村落都是袁氏后裔,开基祖宗为五代后唐进士、毅勇大将军袁学渊之后袁显章。据说600年前,原本住在辰冈岭老塘头的袁显章放牧来到一个水塘边木瓜树下乘凉,忽闻树兜下传来小鸡叫声,仔细一看,一窝金黄金黄的小鸡活蹦乱跳,他好生奇怪,此地四周无人居住,哪来的金鸡?必定是一块风水宝地,于是在此建房修屋,举家搬迁。后显章连生4男1女,代代人丁兴旺,并把此地称为木瓜塘。该村也被人称为“金鸡之地”。三元、黄昌岭、石头丘皆为木瓜塘袁氏后裔所建。 <b>谯国第门楼</b> 2021年10月29日,湖南师大硕导、湘南学院教授、古民居研究专家唐凤鸣冒雨专程到位于回龙山瑶族乡西廊古村考察,一见谯国第门楼,唐教授便惊喜莫名,称此门楼与牌楼相结合的建筑他只在安徽见过,那是被称为全国第一的建筑,这种形制的建筑在其他地方从未见过,称它为湘南唯一绝不为过。 资兴市北乡片的古村落还有三都镇荣华铺村、祥元村。<br>蓼江镇秧田村(段廷圭“二亩半园”遗址、曹家洞、上园、大河)、龙虎村上袁家(袁孔瑞故居)、水口村下石矶、蓼江老街、水东坪颜曹兴故居、谢家祠堂、上村村曹亦吾故居、水东坪李尽萱故居、大坪曹向经故居、高冲焦洪、焦亮故居。<br>七里镇柏树铺上组观澜书院及祠堂(谯国第),对火井、株树村(金龟塘)。 荣华铺村(李少华摄) 荣华铺村(李少华摄) 荣华铺村(吴阳平摄) 水东坪的颜曹兴故居 高码窑上村(李少华摄) (吴阳平摄) (李少华摄) (李少华摄) 古村,如同一个渐行渐远的老人。<br>尽管舍不得,但他依然会离我们而去。(李少华摄) 近年来,资兴市对辖区内星塘、石鼓、三都镇的流华湾等中国传统村落按照“修旧如旧”的原则予以维修保护,留住古村落、古民居“最美乡愁”,同时选择三都镇辰冈岭村、流华湾村为试点,进一步完善道路基础设施,将古村落、古民居与传统荷花种植相结合,成功打造3A级旅游景区,举办乡村旅游节、农民丰收节,在促进地方群众增收致富的同时,保障了古村落、古民居可持续发展。 我相信,这些由土,木,砖,瓦,石,中国最原始、最朴素的材料和元素构成的最古老,最质朴的古民居,一定给观众亲切感,唤醒每位观者内心对于家乡、对于生活的无限怀念。 (吴阳平摄) (李少华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