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里的故事一黄巢起义与古金州

文林

<p class="ql-block">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作家冉本藩先生于2018年主编的21万余字的《金州牛山》一书。记载了数篇关于唐末黄巢农民起义在陕南汉滨区牛山练过兵的诸多故事。书中详细描写了黄巢练兵遗址,黄巢练兵场、黄巢剑丶黄巢石丶饮马池、望京石等美丽的传说,这些动人的故事在陕南安康市汉滨区(古称金州)流传了一千多年。黄巢其人在牛山练兵的真与假,应是本文探讨的动因。</p><p class="ql-block">唐中和二年(882),崔伟任金州刺史,保土安民,深得百姓拥戴,于宋嘉泰五年(1205年)为之建祠一牛山土主忠惠王庙,修庙于牛山。该庙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被安康红巾军焚火烧毁。又于至正十四年(1354年)重修此庙,(见李大斌" 红巾军怒烧牛山庙“一文)现西安碑林博物馆仓库内收藏的[元]黄理仙《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记》(1354年)。</p><p class="ql-block">牛山庙在康熙年间(1661一1722)有道士尹寿兰来此修全罔斁至雍正十三年(1735)年老无徒。到乾隆年间(1736一1796)道士杨本合,在三清殿之后,创建正殿三间,廊坊。仍因后继无人,又于乾隆三十年(1771)羽客崔名本到此,且于正殿之前新修回廊一所,山门一座。又将三清殿神像及五瘟、药王诸像装颜从新创新修数尊。香火恢复到尹寿兰时的盛况。可见尹寿兰丶杨本合、崔名本之功诚大。乾隆46年(1782)立牛山庙碑碑文释义于此</p><p class="ql-block">2002年释金耀主持圆寂于此。</p><p class="ql-block">2005年通和法师住持后将牛山庙更名为朱雀寺。</p><p class="ql-block">清《兴安府志》(1848)记载唐中和三年,黄巢起义在此踞庙安营,练兵养马,与官府抗衡。安康刺史崔伟,尝用太白山人计,掘牛山得一石桶,黄腰兽棲之,而置剑于上,兽见剑自杀,巢遂平。宋嘉定五年封忠惠王,主此山。</p><p class="ql-block">2019年3月出版的由长安诗人美誉的现安康市诗词学会会长李波先生主编的《牛山诗文选》,收录了40多位安康文化界的诗人、散文作家对牛山文化,特别是相关黄巢起义与牛山传说的故事,进行了不同的演义。故事中的故事,对于我这位读书爱思喜考究的老读书人来说,是一个十分有趣的话题。现结合相关史料的记载,想对正史与传说疏理出一点思路来,与文友们交流探讨。</p> <p class="ql-block">笔者认为,忠惠王中的"忠惠“两字只是孝忠于皇朝官吏的一个封号而已。金州刺史崔伟,由被封为牛山土主后被加封为忠惠王。依据传说和史料,元朝末年皇帝惠宗(顺帝)下旨重修牛山土主忠惠王庙,並在庙中立"牛山土主忠惠王碑"是有背景的。崔伟在唐朝末年就是一位忠于朝廷,反抗农民起义的"英雄“为牛山土主。到了元朝末年,农民起义(如安康红巾军起义)仍是惠宗皇帝的心腹之患。此时,将金州牛山土主忠惠王庙重修,将崔伟当作神一样敬奉,这对于安抚金州一方百姓,巩固其元朝政权应该是十分有益的。</p><p class="ql-block">元惠宗简介:"元顺帝孛儿只斤·妥懽帖睦尔(ToghonTemür,蒙古语意为“铁锅”,1320年5月25日—1370年5月23日),元朝第十一位皇帝,大蒙古国第十五位大汗。也是元朝作为全国统一政权的最后一位皇帝。</p><p class="ql-block">崔伟在金州史上是真实的。崔伟护唐有功,与反抗黄巢起义有关而封为牛山土主。牛山土主有可利用的历史影响力,故于宋嘉泰五年(12O6年)又被皇帝加封为忠惠王。到惠宗皇帝(1320一1370)下旨重修牛山庙。</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牛山又名牛头山,位于安康市汉滨区花园乡与谭坝乡交界处,距离市区45千米。其山体南北纵14千米,东西宽13千米,主峰海拔1547.6米,是安康市境内中部最高的山脉。牛山是安康四大名山之一,“牛山叠嶂”是安康八景之一。</p><p class="ql-block">牛山因山势高峻挺拔,奇峰突兀,形似牛头而得名。牛山林木青翠,景色优美,现存有牛山庙、金牛洞、太子坟、防御石城、帅旗墩、大小神龟等七十二处遗迹和景点。牛山主峰上有望京石,相传是黄巢起义在牛山上练兵,每日练毕,都要立在此石上,面北盟誓,志在推翻唐朝,扫平西京,因此人们便称此石为恨京石或望京石。</p><p class="ql-block">汉滨区牛山七十二景点的流传的有金牛的故事、望京石、流米洞和赁碗洞、鸡嘴石、流蜜崖等近百个神话传说故事。</p><p class="ql-block">牛山朱雀寺始建于唐朝前期,是个皇家寺院。其地点原址在朱雀槽,第二次迁建至老庙台,第三次改为牛山庙。庙内供忠惠王神像,受封为九江八河填海王。</p><p class="ql-block">牛山庙是道教宫观,创建于唐代。牛山庙历代由于战乱或风雨,屡修屡圮。元至元元年(1264)、至元十四年(1277),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三年(1823)、咸丰六年(1856)、光绪十七年(1891)有史可查的先后七次重修。</p><p class="ql-block">牛山有着丰厚的旅游资源,有计划地开发利用它将对安康经济文化发展有着重要意义。</p><p class="ql-block">汉滨牛山传说已被列入安康市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黄巢起义,指的是乾符五年(878年)至中和四年(884年)由黄巢领导的民变,是王仙芝起义的后续。也是唐末民变中,历时最久,遍及最大,影响最深远的一场农民起义。黄巢之乱转战近半唐朝江山,导致唐末国力大衰。</p><p class="ql-block">公元880年,在长安百姓的欢迎下,黄巢在长安登基为帝,建国号为“大齐”。黄巢最初起兵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个百姓能够吃饱穿暖的太平天下,等到他建立大齐,他的梦想终于实现了,大齐建立初期,黄巢实行了许多利国利民的政策。黄巢建立大齐但是仅仅四年时间后,大齐政权就宣布灭亡了,原因还是黄巢忘记了过去的誓言。他开始贪图享受,他认为自己已经建立了功业,是时候该享受了,殊不知建业难守业更难。唐朝军队打回长安,黄巢的军队被打的丢盔卸甲,最终败逃。等到黄巢走到泰山脚下的时候,他听说了唐军悬赏千金,逮捕自己,于是和一个死去的士兵换了衣服,让人把这具尸体送到唐军面前。他骑着一匹马,把自己携带的财宝隐藏起来,他去往一座寺庙,剃度出家,归隐了山林。</p><p class="ql-block">黄巢起义,采用流动作战的方式,避实攻虚,走遍今天山东、河南、安徽、浙江、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湖北、陕西等省广大地区,动摇了唐朝的统治。但由于长期流动作战,没有稳定的后方,缺乏经济上的保障和群众基础,故而很难持久下去,使起义军最后失败。</p> <p class="ql-block">失去长安的黄巢意图在河南东山再起,便率万人一举攻下蔡州,又北攻陈州,陈州刺史赵犨誓死抵抗,并乘义军不备发动猛攻,黄巢的心腹孟楷被斩杀,唐军再次获胜。</p><p class="ql-block">黄巢起义失败</p><p class="ql-block">痛失爱将的黄巢势要拿下陈州雪恨,大举包围陈州,可在此僵持了一年,陈州也没能被攻下。黄巢围攻陈州是个重大的决策失误,这给了唐军休整的时间,不久之后,援救陈州的唐军来了。</p><p class="ql-block">唐朝援军由当时名将时溥、周岌、朱忠全、李克用等率领,先后抵达陈州,各路军官向黄巢发起总攻。</p><p class="ql-block">时值大雨,黄巢军营被水淹没,他被迫撤退,但在准备渡过黄河时被李克用追及,在李克用的强势围剿下,起义军被击溃,大批起义军见势投降,黄巢仅剩千余人的兵力。</p><p class="ql-block">大败后的黄巢已无力扭转败局,他带领余部渡过黄河,退至起义发源地山东,虽然仍抱有一丝东山再起的幻想,但唐军在后依然穷追不舍。</p><p class="ql-block">没多久,唐将李师悦、陈景瑜领兵万人在莱芜追及黄巢,由于黄巢寡不敌众,义军几乎全军覆没。这一仗彻底击碎了黄巢的幻想,他带着亲属逃入虎狼谷后,在无路可走之际自刎身亡。</p><p class="ql-block">其细节是,黄巢在兵败覆灭之际,他身上最为值钱的也就是他脖子上的那颗脑袋了,因为黄巢自己都知道自己的这颗头颅换取很多人后半生的荣华富贵。原本想着东山再起的黄巢,索性让自己外甥林言砍下自己的脑袋去邀功请赏,可是林言不忍心屠戮黄巢,黄巢最终引颈自刎。随后唐军杀到狼虎谷,逃亡到这里的人全部被诛杀。这位曾经在长安城称帝的大齐皇帝横扫了大唐九年,可是最终还是覆灭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参考资料】《新唐书》《旧唐书·列传第一百五十·黄巢传》《资治通鉴·巻第二百五十二》</p> <p class="ql-block">黄巢起义失败后,唐朝又勉强维持了二十三年统治。哀帝天佑四年(907年)宣武节度使朱温受禅,建国号为梁。唐朝灭亡,进入五代十国时期。</p> <p class="ql-block">编后语</p><p class="ql-block">我在我么想,牛山上的黄巢练兵场未必就表示黄巢真得在牛山练过兵。牛山山寨也许就是黄巢起义年代那个时段的地方军或义军的一部分。就比如大革命爆发前夕,井冈山地区的农民武装,出身贫苦家庭的袁文才、王佐因无法忍受当地地主豪绅的剥削,索性走上了啸聚山林的道路。1925年,袁文才与王佐结拜为兄弟,彼此遥相呼应,成为了湘赣边界威名赫赫的地方首领。后来被中央红军收编。也比如当年陕北的刘志丹等地方革命武装。我们探讨历史,总要让牛山黄巢练兵场有一个较合理的说法。黄巢起义在牛山的传说,牛山的道教(牛山庙修三清殿碑为证)、佛教文化丶牛山的旅游开发都是牛山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传牛山,正本清源,让牛山的未来更美好!此文只为交流,商讨互鉴,谬误处请学者指正。 </p><p class="ql-block">文友们关注后,有兴趣可在留言处发表己见。顺谢!</p><p class="ql-block">本文编辑者系安康人周末读书会</p><p class="ql-block">名誉会长王文林</p><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20日于雅居园书屋</p> <p class="ql-block">2022年7月24日《牛山诗文选》阅读分享会现场</p> <p class="ql-block">本人在分享会上发言。我的游记"访牛山“一文入选《牛山诗文选》</p> <p class="ql-block">安康古建筑——牛山庙碑文全录</p><p class="ql-block">李道平 汉滨区文化馆 2022-08-16 18:19 发表于陕西</p><p class="ql-block">“是山之名胜古迹,灵应祥符,历历详于州志,无庸多赘。茅山之常住,山地界畔,不可不记,而后先之住持,经营之功亦不可不传。前此荒远不可考已,惟于康熙年间,有羽客尹姓,寿兰其名者,来往此山修全罔斁,以神于唐中和三年七月望三,灭巢得圣,遂封牛山土主,又于宋嘉泰五年加封忠惠大王。昔岁众姓会于神圣之期,历传弗替。后于雍正十三年分,兰因年老无徒,从前是山界畔,野火焚庙俱失无存。约请三铺士民乡地人等,将伊所住山场界畔一一踏清,因立簿籍一本,以便垂后。簿内界畔,东西面地下至二抬垭为界,左边直过老庵匾王姓地畔平至杓儿匠沟与北面小阴沟地相连,右边页过大寨跟至小寨垭与南面虎龙垭地相连,南面地下至虎龙垭为界,左边从腰路平过小寨垭与东面地相连,右边从虎龙垭平过座化崖与西面地相连,西面地下至白崖端过土地包至羊圈口与北面地相连,后因岳鲁二姓稞(课)坫,禀官断明,立有新界;北面地下至大阴沟半腰页垠为界左边从页垠直至羊圈口与西面地相连,右边从小阴沟脑斜至杓儿匠沟脑与东面地相连。后因刘文友稞(课)坫禀官断明,仍照旧畔。自寿兰羽化后数十年来,住持是山者,辄朝至而夕去焉,或月至而岁去焉。遂致山径荒凉,几几乎庙祀有绝矣。沿至乾隆年间,有羽客杨姓,本合其名者,云游至山,为之披荆丛,剪茅茨,苦心募化,鸠工庀材于三清殿之后,创建正殿三间,廊坊而所,将土主神位移居后殿以为修全功竣,永绵庙祀无忧也。讵知庙成之日,即伊羽化之期也。自后众虑住持是山仍复无人,庙祀或湮矣。乃于乾隆三十五年,复有羽客崔姓,名本修者来游至此,众等见其持正不募外缘,实以清修为念。公请诣山,崔姓慨然就地,即以庙事身任,为之勤心图度,苦力经营,后会众姓于七月望三以承祀事。不数年间而四方之焚香顶礼者,仍如寿兰时焉。且于正殿之前新造回廊一所、山门一座。又将三清神像及五瘟、药王、梓潼诸像装颜,从新创建新像数尊。且将各殿墙壁复为易换。是则尹与杨之功诚大,而本修之功亦不小焉。爰勒诸石以勉后之住持是山者。</p><p class="ql-block">郡贡士万士显薰沐敬撰,生员陈浩生沐手敬书。</p><p class="ql-block">(以下列团山铺、秦郊铺、三渡铺、长枪铺首人、乡地、经理首人八十七名略)</p><p class="ql-block">金城魏宏彦、魏世明勒石。</p><p class="ql-block">大清乾隆四十六年岁次辛丑孟春月朔九日谷旦。”</p><p class="ql-block">1986年五月,牛山庙被安康县人民政府公布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2年,释金耀住持圆寂后,牛山庙处于低谷。2005年,通和法师来到牛山庙住持,不募外缘,实以清修为念。用自己赴全国各地弘法和心理咨询所获薪金,对破旧的殿宇进行了修复、扩建,并更名为“朱雀寺”。</p> <p class="ql-block">本人作品《访牛山》入选《牛山诗文选》再版</p> <p class="ql-block">与会文友合影留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