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美山川在伊犁

三皮

<p class="ql-block">不远万里来自大西洋的水气终于在天山山脉伊犁河谷停下来,形成充沛的降雨滋润了赛里木湖。</p><p class="ql-block">大西洋“泪洒”赛里木湖的同时,没忘记眷顾三山夹两谷的伊犁,伊犁河谷因此气候湿润,河道密布,水草丰美。</p> <p class="ql-block">离开赛里木湖驶上连霍高速,过了果子沟峡谷便是美丽富饶的塞外江南伊犁河谷。</p><p class="ql-block">果子沟峡谷是从赛里木湖南下伊犁的必经之路,28公里群山高耸,谷深如堑,素称“铁关”。</p> <p class="ql-block">八百年前,翻越阿尔泰山的二十万蒙古大军在赛里木湖誓师西征,此去伊犁只有绕道精河穿越天山的一条汉唐古道,古称“碎叶道”,是当年西汉公主细君和解忧远嫁乌孙国的和亲故道。</p><p class="ql-block"> 为了缩短征程,成吉思汗的第二子察合台率军深入果子沟逢山开道遇沟架桥,将原本崎岖狭窄的牧道拓宽,架起四十八座桥梁,凿通一条通往伊犁的“战备公路”。果子沟铁关的打通,奠定了成吉思汗的军事胜利,也成为古代丝绸之路通往西方的北新道咽喉。</p><p class="ql-block"> 明朝时期这条“战备公路”荒废,清乾隆27年,第二任伊犁将军阿桂弃用常年大雪封山的“碎叶道”,投资重建果子沟旧道。二百多年后,自驾爱好者在天山深处发现废弃的古道,因山路崎岖狭窄险要,称之为“精伊牧道”(精河至伊犁的放牧小道),是继独库公路之后又一条“天堂”般的自驾线路,而果子沟旧道后来成为312国道果子沟段。</p> <p class="ql-block">2011年9月建成通车的果子沟大桥叹为观止,自然与科技结合得美轮美奂,700米长的斜拉式大桥凌空飞架,横跨200米深谷,4公里多的引桥随山势在峡谷中伸展,又穿越一条条隧道峰回路转至谷底,天堑变成通途。无论建筑结构还是科技含量,果子沟大桥不仅是新疆公路建设的名片,也是中国桥梁史的奇迹,无愧伊犁第一美景。</p> <p class="ql-block">驶出果子沟峡谷,到达霍城县芦草沟镇“打尖儿”已过中午。芦草沟镇以美味羊杂著称,312国道旁200多家以数字命名的餐厅一望无际,据说在全国独一无二,成为与美味羊杂齐名的一道风景。名声在外的芦草沟镇羊杂碎无论爆炒还是汆汤据说别具西域风味,旅游至此无论如何要尝上一口。</p> <p class="ql-block">1762年,清政府平定准葛尔和大小和卓叛乱后收复新疆,设“总统伊犁等处将军”一职作为最高军政长官统辖天山南北,先后建成惠远、宁远、惠宁、熙春、绥定、广仁、瞻德、拱宸等九座城池巩固西部边防,史称“伊犁九城”,宁远城就是我们下午到达的伊宁市。</p><p class="ql-block"> 伊宁是伊犁州府所在地,市内有六星街、汉人街和喀赞其民俗村等几处网红景点,我们打卡喀赞齐民俗村。</p> <p class="ql-block">喀赞齐是座维吾尔族传统文化、生活方式的百年老城,乘坐维族车把式驾驭的大篷车,徜徉伊宁市区的这块颇为异域的“飞地”,是入疆以来第一次有了“在新疆”的感觉。</p><p class="ql-block">天山南北的维吾尔族民居有很大区别,南疆普遍是土胚建筑,这跟当地的自然环境有关,利用黏性强的黄土建造隔热性能好的土胚住宅,有效适应了沙漠干旱少雨和昼夜温差大的特点,尽管现在建筑材料有所改进,但是以土黄色为基调的传统风格没有变化。</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伊犁的维吾尔族完全不同,地处多民族地区,几百年来,随着各民族的文化交融,不仅丰富和发展了本民族文化,还形成多元多彩的伊犁文化,因此,喀赞齐多样化的建筑形式和色彩斑斓的装饰风格,尤其对蓝色的执着追求,体现了伊犁的地域文化特色和伊犁人的热情好客。</p> <p class="ql-block">一首凄婉的《可可托海的牧羊人》,不仅让人们知道了牧羊人和养蜂女的恋情,更让人知道了秀丽的那拉提草原。</p> <p class="ql-block">清晨,从伊宁出发驰往那拉提,一路结伴巩乃斯河,河谷风光美不胜收。</p><p class="ql-block">那拉提镇位于巩乃斯河北岸,218国道旁边,和所有旅游乡镇一样,主街两侧尽是简单实用的餐馆和民宿,随处可见哈萨克民族特色食品熏马肠、烤羊肉和骆驼酱。</p><p class="ql-block">维吾尔和哈萨克两个民族虽然相貌和语言相同或相似,但生活方式、居住条件完全不同,维吾尔族大部分定居在天山以南塔里木盆地的绿洲上。</p> <p class="ql-block">哈萨克民族则保持着“遂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习惯,民居普遍是便于拆卸和携带的毡房。入疆以来,在牧场河边湖畔,随处可见这种新疆版的“蒙古包”,今天晚上我们还将在“游牧部落”毡房享用哈萨克烤全羊。</p> <p class="ql-block">每一个“好玩儿”的地方都有古老的传说,有的近乎神话,闻之一笑耳,但是那拉提的传说,我深信不疑。</p> <p class="ql-block">那是成吉思汗率蒙古铁骑西征中亚和欧洲的年代,一支军队在风雪交加中由天山深处向伊犁进军,当艰难地翻过一道山梁,他们惊呆了:茂盛而绚丽的草甸上繁花似锦,鸟语泉声,刹那间风停雪住云开日出,彪悍的蒙古汉子们忘记疲惫,挥舞弯刀向太阳欢呼:“那拉提!那拉提!”从此,“那拉提”成为天山腹地,伊犁河谷东端这片空中草原的名字,她,是太阳出现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那拉提草原不像内蒙古草原幅员辽阔,但立体的那拉提脱俗灵秀,碧绿的草甸铺在涧深林密的河谷坡地,云杉疏透,松枝交柯,浮岚暖翠,有溪流和山峰,有牛羊成群和牧民的白色毡房,还有养蜂人的蜂箱,野郁金香、野百合烂漫山野,和远方的雪山、毡房构成美妙的图画。</p> <p class="ql-block">更加惊喜的是,草原背后有一条银装素裹的雪莲谷,不化的积雪向上延伸到圣洁的喀班巴依雪峰,一条湍急的溪流裹挟着雪山融水由山脚淌过。几天来,我们始终在遥望雪山,没想到竟然走到了她的身边。</p> <p class="ql-block">人们说不到新疆不知中国之大,不到伊犁不知新疆之美,不到那拉提不知新疆美在哪里。那拉提风情万种绝色天香,穷尽语言难以描述她的美丽,如果非要形容,我把她比做醇厚绵柔的美酒,每一滴都是金浆玉醴,让人意醉神迷。</p><p class="ql-block">告别那拉提,孤独的牧羊人还在倾诉着对养蜂女的思念。明天,去另一个期待已久的地方——巴音布鲁克,土尔扈特英雄东归的家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