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span style="font-size:20px;">我的养娃碎碎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固始信合外国语中学九(40)班刘闻涛妈妈</span></p><p class="ql-block"> <span style="color:rgb(1, 1, 1);">“我慢慢地、慢慢地了解到,所谓父女、母子一场,只不过意味着,你和他的缘分就是今生今世不断地在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你站立在小路的这一端,看着他逐渐消失在小路转弯的地方,而且,他用背影默默告诉你:不必追。”初读台湾女作家龙应台的《目送》的这段句子时,不过是惊叹于文字的精准与魅力;随着自己也成为三个孩子的妈妈,才真正深入的理解了这句话背后蕴含着的深厚情谊,如此走心,如此揪心。</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老大是个性倔强但是贴心懂事的九年级毕业班娃儿;老二是个小暖男,学习不太上心的小学四年级;最小的女儿,老三,刚刚上幼儿园。 那就让我先说说老大吧。记得老大刚上初中的时候,我对他的教育与陪伴,基本上也就属于舍得花钱的那个类型,偶尔检查一下作业。要求孩子学习,自己却在客厅里看电视等等。后来发现,这样做孩子很有意见,实质上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自己在看电视玩电脑,孩子总是找各种借口进来看看,有时候他甚至悄悄地打开房门,在门缝里偷看。对他进行几次简单的指责,并不奏效!孩子的学习仍然没有明显的改观,相反呈现下滑趋势。后来,我改变了做法,拟定一个我们母子之间的简单的计划,每天什么时间看书学习,什么时间看电视娱乐,孩子学习的时候我自己坚持不玩手机、不上网、不看电视……有了我们彼此之间的约法三章,老大的学习基本上能够做到心无旁骛,专心致志了。初中生学习任务比小学要丰厚,要求记忆和背诵的内容很多。于是,每逢周末,除了坚持如上做法之外,还坚持和孩子一起学习,我语文较好,就和孩子背诵要求背诵的课文,学习他学习过的内容,结果发现,孩子的学习比以往认真了不少,还能在相互学习成绩的比较中发现我的问题,好几次当我在默默背诵课文的时候,儿子发现了,鼓励我加油。说句实话,当年我们读初中的时候这些古诗词都能烂熟于胸,但二十多年过去了,早就遗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再次背诵的时候,感觉颇为吃力。回过头来想,不巩固和复习,曾经掌握和学习到的东西,在岁月的长河里随时都会被遗忘得一干二净,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保持原有的水平,只有坚持学习,才能在原有的水平上不断地提高。为了孩子的成长,我可谓是煞费苦心。有的时候,找对了方法孩子提高得很快,有的时候方法不对,没起到作用,就赶快换个方法。比如,老大有一次作业做得干净了很多,而且还知道用直尺连线,不在画的曲曲折折的,而且正确率也提高了很多。老二写作文也不在一句话两句话就一个自然段了,有一定顺序了,不在随意乱分段了。我就趁晚上检查作业的时候,夸奖一下孩子们,孩子知道怎么做会得到表扬,还会继续发扬他的优点,来换取家长的表扬,来享受那份骄傲和自豪。表扬其实是好的奖励,比物质和金钱还奏效。这样的奖励我建议家长不要吝惜,多多发给孩子。孩子很高兴很享受,时间慢慢地前行,孩子在慢慢的进步。陪孩子共同成长,其实是一种快乐,这种快乐难以言传,只能自己慢慢品味。很多时候,孩子是在我们的言传身教中体会到学习的意义,逐渐成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一个人带仨娃的我,在照顾他们之余还要兼顾工作,日常生活的操心程度可想而知。老大已经16岁了,正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青春叛逆期。这让我本就十分操心的生活,雪上加霜。我甚至隐隐地感受到,我的更年期是不是提前到来了。整个九年级,作为实验班的一员,老师、家长对孩子的期望自然会高;加上孩子自己也懂事、上进,我的期许当然也高了起来。于是,孩子就出现了反反复复情绪波动、叛逆冲动的表现。我们娘两个之间,在摩擦不停,矛盾不断和贴心乖巧、母慈子孝的画风里来回扭转。孩子对于父母而言,真的是无可理喻的神奇存在:分分钟让你牵肠挂肚,分分钟让你出离愤怒;他偶尔的懂事,顿时让你觉得天蓝蓝,水绿绿,风清云淡,岁月静好;他常常的淘气,立即让你跌落云端回到现实咬牙切齿风度全失。他不是不知道自己需要努力,甚至于他对于某些事物的理解远远超出父母的细腻;他不是不知道是非对错,只是在这样那样的条条框框中企图有所突破;他对于父母的脾气和底线,熟悉到能够准确判断你下一步的举措,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自控能力,以及总想要在父母底线的基础上再多要一些包容。准确的来说,孩子的青春期也是父母亲的独立期,痛苦且必须!为此,我也不断地向亲友讨教改善的技巧,也学会了心平气和地和孩子沟通、交流的方法。因为我知道,不论世间有多大的矛盾与纠结,在另一种东西面前,我们都会被它软化、暖化,最终变得像它一样温暖,像它一样明媚,像它一样坚强。我想,这就是人世间至尊的情感——那就是爱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昨日里,看到一位母亲在大街上对着七八岁的孩子,歇斯底里的吼叫。倘若在我成为母亲之前,我会毫不犹豫地站在孩子一边,声讨为人母亲的耐心爱心和涵养,就连最基本的理解和礼貌都不复存在;如今我也是母亲,看着那位妈妈涨红的脸、怒视的眼和嘶吼的唇,我对她多了一份理解和共情。哪个父母不曾青春年少满怀梦想?哪个父母不曾踌躇满志家国天下?哪个妈妈不是希望自己优雅从容?哪个妈妈不想家庭和睦亲情怡怡?只是,平凡人的生活本就是由无数琐碎的小事组成,家家有本各自难念的经罢了。最近我辅导二宝的作业,终于也到了“鸡飞狗跳”的程度。当我再次满腹怨愤,对着二宝一通叨叨叨叨之后,也实在受不了这样的自己,同样无法平息内心的焦躁,独自走到小公园去散步。一边用“长吸短呼”的呼吸方式平静自己,一边无法抑制住满脑子的天马行空:二宝天资平平,岂是他的过错?与我这个做妈妈的,有着莫大的干系不是?忙于生产老三和照顾老三,无暇顾及老二,等有闲暇时间后,我又我对他的希望、以及我对他实际表现的失望、还有我对他的态度,无外乎拔苗助长、火上浇油;注定了二宝的碌碌,终究是我的缘故更多了一些。而我对他作业情况的愤怒,不也更多地源自于自己对于现实的无奈、对于教育黔驴技穷之后的无奈吗?如此想来,不由同情起我家二宝,他也不是不努力,也许方法不当罢了,我又何必咄咄逼人,只看结果而不管过程?花开花落终有时,做个淡然一些的佛系母亲也未尝不可,要教给孩子的,不过是“知其所以然”的探究过程,而非“一叶落天下秋”的盲目结果。不是吗?其实,老大也会随时在我教育弟弟的过程中感受到我的辛苦,也知道爸爸远在他乡拼搏的辛劳。他也会像一个男子汉一样默默地为我、为家庭承担责任上。从拿钥匙开门、随手关门、开灯、铺床、到收拾自己的衣柜、房间等,在我们陪伴的过程中孩子开始慢慢地从被动变为主动,我这个做母亲的暗暗地高兴,因为老大的变化,也带动了弟弟妹妹的变化。弟弟学习从不主动到主动,妹妹也天真、活泼、开朗!孩子们的成长变化也不禁让我感叹,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是这个世界上最难把握的关系。孩子在婴幼儿时期,百分百依赖我,我们对孩子是纯粹的爱和抚养,这个阶段与孩子的关系最单纯,最快乐;等孩子到了学龄期就不一样了,我们不仅要抚养孩子,而且还要教育孩子。现在的生活条件好了,抚养孩子不再成为困难,教育就成了重中之重。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是满含期待的,都希望他们以后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让孩子们活成我们心中理想的样子。从小让孩子学钢琴、学书法、学围棋、学奥数、学课本,从此,我们陪孩子走上了长达十几年的学习道路。课本外的东西既然报名学了,父母就要求孩子学好它。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免不了给他们带来压力,甚至责罚。在学校的学习中,我们对孩子每一次的考试,更是高要求,考试要考多少,进步还是退步。我们和孩子的关系,会因学习而紧紧的捆在了同一个发条上,十几年。在这期间,孩子或多或少所承受的来自学校或我们的压力,让孩子与父母的关系,悄然发生着变化。父母对孩子的爱也似乎附加了某种条件,不再那么单纯。有些父母拿优秀的孩子出来炫耀,有些父母因孩子成绩差而羞于启齿。人一生中最美好的时光就是这十几年的学生时代。孩子做的好,我们就真诚的夸夸他,鼓励他,肯定他。做的不好,我们要给他信心去面对和解决这些问题。当孩子遇到困难、情绪低落的时候,帮他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多些鼓励,少些责骂。宫崎骏说:“父母对子女真正的爱,是理解、欣赏、和鼓励。”多给孩子鼓励和认可,少一点责备和打击,别吝啬欣赏的眼光,孩子在未来的路上才能走得更加有信心,成长的更好。如此,也不枉我们身为父母与孩子这一世的缘分。这一世,父母有幸和子女遇见,本就是老天赐予的无法剪断的缘,从呱呱坠地,到蹒跚起步;从牙牙学语,到寻求独立;过程中包含了多少为人父母的心血和愿景,也融汇了多少为人父母的努力和希望。只是当他们越长越大,越来越独立的时候,也就是两个时代的交锋到来的时候,从小学到中学,从乖巧到叛逆,孩子的成长这是一个必经的阶段,也是一个无法逃避的过程。这段时光,终将过去,成为无可替代的回忆;但沉沦在这段时光里,也最为让父母头痛不已,每天的心情可谓欢乐悲喜,起伏跌宕。父母都是从子女的身份一路走过,对于孩子的成长过程,既有天然的舐犊情深般的理解,却又无法逃脱怒其不争的心路历程。明明上一分钟还在琢磨如何释放父母子女间的温情,偏偏下一分钟就是鸡毛蒜皮的琐事引起的鸡飞狗跳但是,这恰恰就是家庭、是成长、是爱。我们在这样的打打闹闹中迎接孩子的成长,接受自己的衰老。最后,希望我自己的每一个宝贝们,都能幸福快乐!</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