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庄严万象——中国水陆画艺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水陆画起源于三国时期,文献记载,水陆法会的图像始见于十世纪的晚唐、五代。宋以前以壁画体裁居多,宋以后直到明也多以壁画体裁为主,被人称为“可移动的神像”。</p><p class="ql-block"> 水陆画是自金代至元、明、清时期盛行的佛教寺院为超度亡灵,普济水陆一切鬼神而举行的一种重要佛事,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水陆画是水陆法会上供奉的宗教人物画。水陆画题材主要取自儒、释、道三大教,线描空化丰富,人物造型优美,画面色彩丰富和谐。</p><p class="ql-block"> 水陆画不同于中国传统的文人卷轴画,是”三教合一“大背景下产生与发展的民俗文化现象。它只在水陆法会(中国佛教历史最长、规模最大、仪式最隆重的法事活动)举办时才会被拿出来使用,平时并不悬挂在屋内做装饰用,是水陆法会不可或缺的圣物之一,属于一种具有特定功用的绘画艺术。</p><p class="ql-block"> 根据神灵身份品级不同,水陆画分为上堂、下堂或上堂、中堂、下堂。上堂水陆画为诸佛、诸菩萨、诸天帝、天神、天仙等;中堂水陆画为天王、明王、天龙八部护法神、十二黄道、二十八宿星君、五岳大帝、四海龙王、门神城隍、十殿阎王等,地位较低,悬挂在大殿门前和外廊。下堂水陆画包含忠臣烈士、三贞九烈、各行各业的人等,悬挂在外廊或配殿。</p><p class="ql-block"> 水陆画它以天然的矿物颜料着色为主,技法上继承我国传统工笔人物画,在千百年来不断发展演变的过程中,不同地区衍生出独自的艺术风格,形成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局面,后于清末民国时期逐渐衰落。现留存于世的作品多来自于明清时期。现在水陆画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p><p class="ql-block"> 水陆画从整体风格上来说,大都采用了工笔重彩的绘画方式,颜色较为艳丽,对比鲜明,画面尺幅较大。除此之外,它的内涵十分丰富,形式多样,各地区的水陆画风格有所不同,带有明显的地域性特征,能够充分反映不同地域的文化和传统习俗。</p><p class="ql-block"> 通过对比不同地区的水陆画,人们可以了解到当时地区间的社会面貌差异,同时也是水陆法会在历史上存在的客观证据。除此之外,水陆画既有对仙界的想象和描绘,又有反映世俗生活的画卷,兼及儒释道和民间信仰,圣俗人物皆可入画,蔚为大观,有些画作还承担了如崇孝扬善等道德教化的作用,包含了对先人的追慕与思忆,是古时人们信仰多元化和具有人文关怀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从艺术角度出发,水陆画设色艳丽,富丽堂皇,气势恢宏,蕴含着独特的东方审美意蕴,具有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包罗万象的题材无不彰显了我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其工笔重彩的敷色方法也值得中国当代美术加以研究和珍视。不管是人文内涵,又或是艺术价值,再加上它本身所承载的宗教性意义,水陆画在绘画史、宗教史、美学、民俗学上都占有一席之地,是一块诞生于民间的“稀有文化瑰宝”,学术价值很高,在民间也颇有影响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水陆画中的道教神仙</p><p class="ql-block">水陆画是中国宗教艺术当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表现形式。它是随着水陆法会的产生而出现的,因应用于水陆法会而得名。文献记载,水陆法会的图像始见于十世纪的晚唐、五代。宋以前以壁画体裁居多,宋以后直到明也多以壁画体裁为主,被人称为“可移动的神像”。在道教的斋醮仪式中,所用的神仙像画,统称为水陆画。到了明代,随著道教活动逐渐深入民间,以及创作水陆画的画家增多,致使道教水陆画的创作达到了一个极盛时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