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基本要求”,规范课堂教学——记范县板桥实验学校5.19远程专题学习活动

人生若只如初见

<p class="ql-block">  为了进一步提高数学教研组的教学质量及教师的业务水平,加强课堂教学研究,在范县教研室李慧老师的精心安排下,教研组长的精心组织下,范县板桥实验学校全体数学组老师通过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认真学习和教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下午2:30--5:00河南省远程互动教研平台(全省教研)举行“课堂教学规范解读活动(二)”主题教研活动,由许昌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谷晓凯老师作专题报告:《学习“基本要求”,规范课堂教学》,并观摩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孙丹老师课例展示:《菱形》。</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双减”背景下,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已经凸显出非常重要的地位,数学课的兴趣之源在哪——让学生获得“听懂学会”之足,感受“数学思维”之乐,享受“数学文化”之美,既要我们的孩子在数学课上听懂学会,能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能独立完成作业,会做几道数学题。</p> <p class="ql-block">  谷晓凯老师指出,要让数学课堂起到数学育人的作用,而且数学课堂要有厚度。在此理念的基础上,他以一节《菱形》示范课的教学设计和课堂具体视频环节,解说如何上好规范课.</p> <p class="ql-block">谷晓凯老师从四个方面展开本次专题报告。</p><p class="ql-block">一:学习背景</p><p class="ql-block">二:教材分析</p><p class="ql-block">三:课例分析</p><p class="ql-block">四:教学反思</p> <p class="ql-block">  教材分析部分:谷晓凯老师分别对人教版教材、北师大版教材、华师版教材进行了分析,对比了本节课的设计在三种教材中体现出的优点和缺点,并整合教材,利用人教版教材得出菱形的定义、北师大版教材的折纸活动发现菱形的性质、华师大版教材设计菱形性质的应用等设计了本节课.</p> <p class="ql-block">  观摩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孙丹老师课例展示:《菱形》。</p> <p class="ql-block">  新课导入的目的是引发学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创设情景的原则是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方式上讲究灵活多样.</p> <p class="ql-block">  情景的创设分为生活现实情境和数学内部情境,倡导教师多采用数学内部情境,随着孩子认知的深入、知识的增加,教师可采取更有数学味的引入—数学内部的情境引入.</p> <p class="ql-block">  课堂的设计,老师要提出富有启发性的问题,要注重思维的深度,并且提倡老师要恰当的处理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把问题的生成处理好对老师们来说是一个永恒的挑战。</p> <p class="ql-block">  启发式教学关键是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而在学生说出菱形的定义时,应该让多个学生讨论一下,表达一下,总结一下,在互相启发,互相表达的情况下再板书定义.这种教学方法我们同样可以用在其他数学教学的内容中.</p> <p class="ql-block">  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如何做到重点突出?那就是要重复,重复不是指敲黑板的重复,而是要站在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方式对同一知识点进行多次训练.</p> <p class="ql-block">  本节课重点放在菱形的性质的探索和应用上,课堂上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动手实践,注重课堂上学生的生成.</p> <p class="ql-block">  只有经历了知识的产生与发展,才算是丰富的课堂教学.</p> <p class="ql-block">  例题解析一定要有示范性:示范审题(条件条理化,显性化,对条件进行适度的联想);示范分析(培养学生从头想问题习惯);示范书写:(从示范的角度规范表达);示范反思(从知识、思想方法、一题多解),几何数学应该书写过程,通过书写过程规范数学表达,引导学生从例题的分析和规范性书写的过程来巩固相应的知识,感悟相应的思想.</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对学生的评价不能只注重中考、期末考试等终结性性评价,要注重课堂教学中的过程性评价,尽量去掉那些起消极作用的,给学生自信心和鼓励.</p> <p class="ql-block">  小结不能结,小结可以画逗号,划问号,而不是画句号.教师应以课堂小结为契机,小结的设置要放在知识发展关系中去,给学生思考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作业设计,紧扣教材,依托教材,适度调整,必做题和选做题取决于教材,但都做了改变,既加强了与例题、习题的联系,又做到了自然的延展,同时增添了开放题的设置.</p> <p class="ql-block">  板书设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定不能用PPT代替板书,要重视板书设计,可以采用结构化的板书,用知识框架体现出这节课的知识体系.</p> <p class="ql-block">  课后,许昌市东城区实验学校孙丹老师对《菱形》这节课分别从目标达成度、教学过程、教学计划、学生评价四个方面做了深刻而细致的教学反思,这种精辟入里的分析让我们学习到很多,也由衷的敬佩孙老师追求精益求精精神.</p> <p class="ql-block">  “学习感悟,内化于心”,此次学习活动给老师们提出了课堂教学正确、规范的要求,让老师们知道如何更加精准地把握课堂教学的方向。相信在《河南省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规范和指导下,在县教研员李慧老师的引领下,板桥数学学科的课堂一定会在研讨中延续教育的辉煌,一定会在夏的季节里诗意绽放!</p>

教材

老师

课堂教学

数学

学生

菱形

课堂

知识

教研

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