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子之道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道”,是老子思想理论体系的基础,是一个本源性的最高的哲学范畴。既是世界的本体,又是万物运行的根本规律。《老子》又名《道德经》,其第二十五章里讲:“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这段话是说,有一个浑然一体的东西,他先于天地而存在,又独一无二;他永远不依靠外在的力量,周流运行,永不停歇,因此,它可以看作是天地产生的根本。由于不知道它应该叫做什么名字,姑且给它起个名字叫做“道”。勉强给它起个名字叫做“大”。老子又说它统帅着一切,主导着万事万物的发展,可是他做的这些又看不见,所以称之为“逝”,它运行不息,避而无所不及,又须臾不离开万物,因此称之为“远”,而它运行不息,伸展遥远又返回本原,因而称之为“反”(通“返”)。</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反”、“大”、“逝、“远”,“反”,是老子对“道”所具有的各种品行的表述;“大”,说的是“道”涵盖一切至高至上;“逝”,说的是“道”玄妙莫测,不可见其形;“远”,说的是“道”运行不息,无时不存,无处不在;“反”,说的是“道”所具有的万物归宗的本原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道德经》第四十章里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这段话讲述的是,天下万物来源于有,有则来源于无,这就是“无中生有”的道理。根据这个道理,最早的那个“有"必定是从“无”中而来的,而这个原初的“无”,也就是“道”。所以说“道生一”,而一旦有了第一个“有”,那么这第一个“有”就会产生第二个“有”,这就叫做“一生二”,接着,有了第一个“有”和第二个“有”的出现,第三个“有”也就会产生出来,即“二生三”,以此类推,继之以无穷,则万物化生,也就是“三生万物”。老子这段话讲的是“道”的本源性和万物由来的原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天地不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天地不仁”,语出《道德经》:第五章:“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这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仁”这个概念的,对待万物全都是一样的,全都像对待刍狗(古代指用草扎成的狗)那样来敬奉,圣明的君主也是没有“仁”这个概念的,对待百姓也都是很敬重的。“天地不仁”,世说天地无所偏向,在天地看来,万物都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这是一种反“仁”的思想。老子之所以反对“仁”,是因为仁体现出人的一种主观的倾向,人如果有了仁与非仁的观念,对待外物和处理事情的时候,就会融入主观的情感,因而就会偏离自然的规律,这其实与老子“无为而治”的思想是一贯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柔弱胜刚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柔弱胜刚强”,是老子所持的思想观念,《道德经》第三十六章里说:“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举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是谓微明,柔弱胜刚强。”老子讲的歙、张、弱、强、废、举、夺、与等,都是从反面取之的策略,也就是欲擒而故纵,体现出鲜明的辩证色彩,而“柔弱胜刚强”,可以说是老子的这一思想的集中代表。《道德经》第78章里说:“天下至柔,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老子所提出的“处下”、“不争”、“不敢为天下先”等主张,体现的思想内涵也都是柔弱胜刚强。以弱胜强,以柔克刚,可以说是老子思想中最为独到和深刻的道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上善若水</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上善若水”是老子在《道德经》第八章里讲的:“上善若水。水利万物而不争;居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老子用水的特点来表达至善的人的品行,水具有两大优点,即“善利万物和“不争”,而这两个方面又是统一的。因其“不争”才可“善利万物”;而“善利万物”的一种基本的表现就是“不争”。老子指出,正是由于不争才会没有什么过错,在老子看来这是一种接近于道的品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无为而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无为而治”,是道家的基本思想,首先是由老子提出来的。老子认为天地万物都是由道化生的,而且天地万物的运动变化也都遵循着道的规律,而道所遵循的又是自然的规律,也就是“道法自然”。既然道以自然为本,那么对待事物就应该顺其自然,无为而治,让事物按照自身的必然性,自由的发展,使其处于符合道的自然状态,不对他横加干涉,不认为有影响事物的自然进程,只有这样,事物才能正常地存在和健康地发展。老子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上德无为,而无不为;下德有为,而有以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这些讲的都是“无为而治”的好处。当然,所谓无为并不是一无所为,不是说什么都不做,而是不妄为,不随意而为,不行违反自然规律之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治大国若烹小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治大国若烹小鲜”,是《道德经》第六十章里说的,意思是治理大国就如同烹制美味的小鱼一样,这是老子所崇尚的治国方法。据说上古时期的贤君汤曾向伊尹询问治国的主张,伊尹用这样的比喻来说明:“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才行;治国就如同烹饪,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事情办好”。老子取用了伊尹的这个说法来表达自己的政治方略,强调治理国家要依照照规律循序行事,一切有条不紊,长此以往,国家必定和谐而昌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绝圣去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绝圣去智”,语出《道德经》第19章:“绝圣去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这段话所表达的意思是,统治者要放弃过分睿智的做法,而应该采用无为的方法来治理国家和管理社会,这样人民就会获得更多的利益;放弃仁义道德这些说教,这样人民就会恢复孝慈的天性;抛弃巧诈和获利,这样盗贼自然也就没有了。这三者作为治理社会的法则是不够的,还要令人民的思想有所归属,要大家做到纯洁朴实,减少私欲杂念,抛弃虚浮的礼法,如此一来就没有什么可忧虑的了。总而言之,这是老子对自己所主张的“无为而治”思想的具体禅释。</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国寡民</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小国寡民”,是老子在《道德经》第80章里说的:“小国寡民,使民有什佰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至治之极,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之老死不相往来”。“小国寡民”是老子对自己的社会理想所做的阐述,这种社会生活状态,颇有桃花源似的意境,也是一种只能形诸于书面的空想,无论在既往,还是在未来,都是不可能出现的情形。有人批判老子的这种思想表现的是一种后退的意思,而其实这是老子有感于当时社会纷争扰攘的混乱局面所提出的一种寡欲思想出发的、人民世代安居乐业的美好愿望,不宜过分的奢求和王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民不畏死</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民不畏死”是老子在《道德经》第74章里说的话:“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向使民常畏死,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夫代大匠研者,希有不伤其手矣”。这段话说的意思是,民众不畏惧死亡,又怎能用死亡来威吓他们呢?如果民众一贯都畏惧死亡,那么对个别的胆敢胡作非为的人,我们抓来杀掉,还有谁敢妄动呢?就算民众一贯都畏惧死亡,那也应该由有司诛杀的人去杀。代替专司诛杀的人去杀,就像代替高明的木匠去砍伐,很少有人不会伤到手的。老子在此提倡的是一种慎用刑法的施政观念。这段话反复谈论着民众是否畏惧死亡的问题,民众到底畏不畏惧死亡呢?很显然,恋生恶死是人的一种本能(也是一切生物的本能,人也不例外),但是人不畏惧死亡的情况也是存在的。孟子曾言:“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死有所不避也”。人之所以连死亡都不怕了,是因为有比死亡让人所更不能够容忍的。对于民众来讲,统治者的过分的昏庸和残暴就是比死亡都更不能忍受的事情,是谓“苛政猛于虎也”。在这种情况下,再用死亡来威慑民众,也就是没有效力的了,刑法即使再过严厉,都不能制服民众了,陈胜、吴广在准备起义时所说的“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其表明的也是这个道理。老子的论说是在劝诫统治者,治理国家应当依靠政治的清明有序,而不可以依靠严刑峻法,使用酷刑要有章可循,谨慎从事,这样才可以令刑法起到威慑的作用,才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福祸相依</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福祸相依”,语出《道德经》第58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福祸相依,表达的是祸与福相互依赖,相互转化的辩证观念。《淮南子.人间训》中记载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的典故就是对祸福相倚的具体而生动的说明。祸福相倚,告诫的是人们在面对幸福之事不可盲目乐观,应当要敏感地意识到,眼下的好境中可能存在的背反因素;面对灾祸之事,也不要盲目的悲观,应当在不幸之中看到幸运的一面,要在不利之中提取出有利的因素,使事情的发展向着对自己有益的方向转化。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等行事的法则,其思想依据也就是祸与福之间的互有依存,又相互转变的关系。</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功成身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功成身退”,是老子在《道德经》第九章里说的内容:“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锐之,不可长保,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功成身退”说的是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而不再贪恋于名位,这是合于天道的做法,《庄子.天运》中说:“以富为是者,不能让禄;以是为是者,不能让名,亲权者,不能与人柄,操之则栗,舍之则悲,而一无所鉴,以窥其所不休者,是天之戮民也。”一味贪图而不知休止的人,是要遭受上天的刑戮的。“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勾践灭吴之后,范蠡与文种的不同结局就是一个具体的事例。</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