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阅读引领成长,书香浸润人生。学生的成长离不开阅读,更离不开整本书的阅读。统编版教材“快乐读书吧”作为教材中一个全新的栏目,起到了沟通内外阅读的作用。如何全面提升学生的阅读素养,有效提高教师课外阅读教学的指导方法和策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引导学生阅读,鸣皋镇中心小学语文科组的老师们一直在学习尝试,并多次开展了整本书阅读教学专题研讨活动。</p> <p class="ql-block"> 5月19日上午,四年级刘闫晓老师在四一班执教四年级下册“快乐读书吧”推荐书目——《十万个为什么》推进课,给鸣皋镇中心小学全体语文教师进行了示范教学。刘老师亲切的教态、独特的语言魅力和行云流水般的教学,引领着孩子们走进书的世界,探索书中的奥秘。</p> <p class="ql-block"> 《十万个为什么》采用屋内旅行记的方式,对日常生活中的许多事物提出饶有趣味的问题后进行颇具启发性的解释,比如,为什么用水来洗涤?为什么水不能燃烧?炉子里火旺的时候,为什么会呼呼作响?穿三件衬衣暖和,还是穿一件三倍厚的衬衣暖和?苏联著名科普作家米.伊林凭借他那生花的妙笔、洞悉一切的慧心,以散文的笔调、简练质朴的语言,为小读者们逐一道破了那些隐藏在日常生活中的小秘密。</p> <p class="ql-block">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课堂伊始,刘老师先通过一段科学小实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p> <p class="ql-block"> 刘老师带领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p> <p class="ql-block"> 板块式教学结构严谨,思路清晰!</p><p class="ql-block"> 板块一 探索奥秘,分享快乐</p><p class="ql-block">1.活动一:我来问,你来答。</p><p class="ql-block">(1)师引导:这两个星期,我们跟随米·伊林在屋子里旅行,在知识的殿堂里漫步。伊林在书中提出了许多问题,你们知道这些问题的答案吗?</p><p class="ql-block">(2)抢答游戏。师逐一出示问题,学生抢答。</p> <p class="ql-block"> 紧张的抢答赛立刻点燃他们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p> <p class="ql-block">(3)小组讨论</p><p class="ql-block"> a、根据提示,提出问题</p><p class="ql-block"> b、小组展示问题,其它学生挑战解答。</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十万个为什么》这本书中有许多新奇的问题和有趣的科学知识,让学生自主搜集大家最感兴趣的问题,通过快问快答的方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累,调动他们交流分享的积极性、竞争性和表现欲,使他们分享和收获到阅读的快乐。</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板块二 学习方法,促进理解</p><p class="ql-block"> 板块二将单元语文要素即:“阅读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试着解决。”拓展到课外阅读中。</p><p class="ql-block"> 快乐读书吧的小贴士也提示了阅读方法:“在阅读科普作品时,能提出不懂的问题,并运用多种方法解决。”在这堂课上,刘老师相机让学生就阅读中产生的问题说说自己是如何解决问题的,巩固了自主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让学生像米伊林一样联系生活提一些有趣的问题,并尝试解决问题,引导学生学习米·伊林积极思考、乐于探究的精神。将单篇阅读习得的方法策略应用到整本书阅读当中,让阅读链接生活经验,从而走向对作品的深入阅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经验、查阅资料、请教他人、和同学交流讨论……这些小妙招帮助他们解答一个又一个问号。同时,学生还学以致用,针对自己房间的物品提问,共同探究,寻找答案。</p> <p class="ql-block"> 板块三 聚焦写法,感受语言魅力</p><p class="ql-block"> 科学本身的魅力让科普作品充满趣味性,生动形象的语言更让科普作品妙趣横生。我国著名科普作家高士其先生曾用“内容丰富,文字生动”来评价米·伊林的作品。米·伊林善于把文学和科学结合起来,用文艺的笔调,通过生动的比喻、典型的事例、诗一样的语言,娓娓动听地讲述科学知识。在课堂上,刘老师选取代表性片段品味语言,带领学生玩味科普作品生动表述的趣味,既能诱发学生的阅读动力,又能启迪学生言语表达的智慧,可谓一箭双雕。</p> <p class="ql-block"> 板块四 聚焦文本,拓展阅读</p><p class="ql-block"> 整本书阅读指导做成活动式课程,一般要经历“导读、推进、分享交流”等阶段。“交流分享”作为整本书这一模式中的重要环节,旨在引导学生对整本书进行全面回顾、总结和提升,通过交流促进学生对整本书的理解,让学生与所读的整本书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进一步引发学生的思考,给学生以较为深刻的启迪。 通过这一本书的内容,将学生引向这一类文体书籍的阅读,也是这类课需要达成的目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推荐阅读中国的《十万个为什么》</p> <p class="ql-block"> 分享课后,全体语文老师进行研讨。首先,刘老师进行说课,并汇报前期的开展的阅读活动情况,分享阅读《十万个为什么》及设计分享课的心路历程。其它老师也展开激烈的讨论,并分年级汇报听课收获。老师们畅所欲言,既点赞课堂亮点,也分享自己对本堂课的思考,研讨氛围浓厚。</p> <p class="ql-block"> 关于整本书阅读,鸣皋镇中心小学的语文老师一直在研究、探索。这条不平凡的路,留下了他们深深浅浅的脚印, 大家坚信整本书阅读的彼岸是幸福的明亮那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