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图片:网络</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文字:无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东东死了,在监狱里死掉的,”大哥告诉玉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吗,他在监狱里,应该有二十几年了吧!”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死的?”玉瑶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听说是病死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尸体火化后,接回来葬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有现在的结果,与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玉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也是,你和他上学那会,毛病就不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呀,可惜了他,这一辈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瑶和大哥有一句没一句的聊着邻居家的事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瑶思绪回到小时候,一个村上的小伙伴,在一起上小学,她和他是同桌,懵懵懂懂的年纪里,还记得当初他的模样,个头不高,大头大脑的,眼里闪烁着灵气和傲气。在学习方面,他虽然不认真,但每次成绩下来却很好。他是那种特别皮实的孩子,比同龄人机灵,世故,像个小大人似的。因为机灵、世故、造就了机灵是他眼馋同学们物品和食物的稀罕,世故是他讨好,巴结同学有手段。在小学阶段,随着长大,越来越调皮捣蛋,有些不好的毛病慢慢浮现出来,上课不安分,偷同学的学习用品,在学校里慢慢有了名气,变成了老师眼里最纠结的“问题”学生。对于他,老师是又爱又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三年级的时候,学校里举行数学口算竞赛,玉瑶得了奖品,是一个文具盒,小孩子家,高高兴兴的领了奖品,放在书桌里,等放学拿回家让母亲奖赏,可还没等放学就找不见了。玉瑶哭丧着脸,跑去告诉老师,老师安抚一下,在讲台上注目焦点人物,严厉告知,谁拿了主动放回原处。他坐在座位上,面不改色,当时是何感受,玉瑶用灰色的眼神看着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次还是母亲去他家给他母亲说了,第二天才把文具盒还回来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哥问玉瑶:“你还记得不,闹的沸沸扬扬的偷羊,偷鸡事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怎么不记得,事情发生后,原委还是从在场的人嘴里透露给大家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农村,一般都是几个不同姓的人家组合成一个村子,大家要不就是同族,要不就是几代算下来沾亲带故。邻居家的羊羔,在自家羊圈里被人偷走了,四下打听,知情人告知,是他父亲偷走杀了吃了。邻居想着是本家,找去理论,碍于没有证据,碰了一鼻子灰,只能,哑巴吃黄连,吃亏说不清。还有一次,他趁邻居下地不在家,把人家的鸡偷走,拿回家他母亲大加赞赏,说我娃有本事,二话没说把鸡宰了吃了。他们如此劣迹,让村上人时时防备。</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家庭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他的父母任由他胡作非为,也不管教。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告诫不好的行为是他们的责任。但上梁不正下梁歪,话说回来棍棒底下出孝子,有正义感的父母,出现这种情况,定会用武力教育一下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家庭有不同的教育方法,也许在他父母眼里,他的行为不足于影响到他的人生。说来也是可怜,他父亲在生产队那会就没有吃饱过饭,因体格魁梧,饭量大,一碗饭在他面前呼啦几下一扫而光。吃不饱,心生邪念,偷盗也就不是事了。等包产到户自给自足,生活条件慢慢好起来,他却生了病,早早离开了人世。是不是在人的欲望达到满足后,有些行为就不会发生?”大哥对玉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话不对,当时环境,大家都是饥一顿饱一顿的,难不成都去偷盗。再说了,在他上学那会,吃饱穿暖是不成问题的,我觉得是他父母自身出了毛病。”</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们上初中那会,他们一伙可把住宿生害惨了。”玉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时候社会本来就乱,家长不怎么管孩子,再者,他的家庭本来就那样,可惜了小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玉瑶记得,上初中还和他在一个班上,那时他长高了许多,如雏菊初开,脸上有了男人的特征,一层薄薄的绒毛布在嘴唇上,性情也大变,不喜欢学习,上课老师在上面讲,他在下面玩,常搞小动作,无聊时挑逗同桌女生,警告不听,女生告到老师跟前,老师调换了座位,严厉批评,拿戒尺惩罚皮肉,他已经习以为常,懒散的任由老师惩罚,不放在眼里。玉瑶和他是走读生,离家远的同学都住宿,通炕的那种,几十个人住在一起。</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有一段时间,女生宿舍半夜发生入寝事件,弄的人心惶惶,一到晚上吓得不敢睡觉!逼急了,学校组织老师和高年级同学值夜班,不凑巧,几个入侵者在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准备好的老师和同学们抓了个正着,灯光下,就有他的面孔。那次事件,被抓者赔了被偷同学的伙食费,物件没法计算,学校念他们还没成年,内部处理,没有报警。玉瑶在学校里撞见他的父母,从校长办公室出来,耷拉着脑袋,上前打招呼,他们告诉吴瑶他们的儿子是被其它同学骗着一起去的。玉瑶嘀咕道:“为儿子开脱,又何必此地无银三百两,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他可是学校里的风云人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后来玉瑶听说他父亲把他吊起来暴打了一顿,但已为时已晚,多年积累的毛病没法改变了。</p><p class="ql-block">学校是个小天地,容不下他不断膨胀的小心脏,初三没上完,就步入了社会,没人约束,犹如脱缰的野马,他可以肆无忌惮的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小混混在一起,江湖义气,哥们弟兄,游手好闲的游荡在各个村落,村子里也更加的不得安宁,三天两头丢东西。他父母眼看没法管教,暗地托人,送去了部队。他走后,村上消停了下来。在部队呆了一年多,请假回来探亲,假期结束却不想回去,部队见人没按时报道,来信告知,如果再不回去将军法处置,接到通知的父母强行押送着送回部队,好说歹说服役期一满,回到了地方。</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从部队上回来,最大的好处是,再没有祸害地方!”大哥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是呀,想想,如果他能在部队好好待下去,也不是现在这样子。”</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玉瑶出嫁那会他还没成家,是十足的无业青年,在村上呆久了,附近村子都混熟了脸,每年农作物下来,到村上搞收购,乡里乡亲碍于他父母面子,拉不下脸,把经济作物交到他那里,说好的现金结账,可每次都拖拖拉拉,快则一个礼拜,慢则几个月,几年下来丢失了信誉,没人再和他合作。村里没了出路,又去外地找事做,偶见回来西装革履,风光的很,出出进进,在村里转悠几天,后销声匿迹不见踪影,那阵子在村上给父母挣足了面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那媳妇,为了和他结婚,与家里断绝了关系,结婚时娘家人没来一个,现在也是,家里有事,娘家人一概不理!在监狱期间,他曾劝其改嫁,他媳妇心存期望,劝他好好改造,争取减刑,回家团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说明他们感情好呗!”玉瑶说。</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那是妇人之见,就他那罪行,没判死刑,就阿弥陀佛了,还想回家,不可能。”</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他四处游荡的好处是,白白领回来一个媳妇,没有彩礼,没有娶亲,领回家住在一起,简简单单在他家举行了婚礼仪式。那段时间,村上有男孩的婆姨们以他为荣,羡慕不已,都说他有“本事”。也许他的那种本事是别人学不来的。媳妇领回来不久,放在家里,又出门去闯荡了,说是去做生意,无人知晓做的何等赚钱的生意,只是每次回来还是风光依旧。村里人看着眼馋,以为他改邪归正,做了大老板。来来去去好景不长,婚后四五年,出了事,听说是伙同几个人,在外地抢劫一女子,抢劫未遂,几个人把人家拉到背地给杀了。案件发生后,被判了死刑,经过他家人的不断上诉,改判为无期。其实吧,生活中无论有什么闪失,统统是自己的错,与人无尤,把错误推诿给别人,就会失去学乖的机会。</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农村广袤的田野,总会培育出一些或者几个生活不如意而违背感情嫁给不如意郎君的女人,这些女人,和村里其它女人比起来,有姿色,会来事,和其他男人搭讪是她们特有的技巧。那些男人对她们也是垂涎三尺。她们大都男人窝囊,家里一切她说了算,有时还会帮着女人完成色相和利益交换的机会。他母亲是村上出了名的厉害女人,家务活利索,田地活也不差,嘴巧,身段优美,这样一个女人,是个男人都喜欢。那年,他母亲给公家领导小灶做饭,结识了领导,关系超出了男女界限,他父亲是知道的,只要领导来家里,他都会找借口离开。那些年,村上人知道他们家里遇到了贵人,拆了旧房子,建了宽敞的砖瓦房,男人们闲谈取笑,女人们背后嚼舌根。他们的物质生活表面上看似强于以前,可是生活中的陋习,让其耳闻目染,在如此环境中成长的他,扭曲了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一个生命呱呱落地,就如同一张白纸,从隐隐懂事,到开枝散叶,原生家庭的潜移默化造就了后来的他。</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他在狱中数年,父亲病逝,儿女长大,墙外的树木已成林,偌大的院落,时常会有女人的哭泣声传出,两个女人各自坚守着心中的执念,各司其职,支撑着家的味道,年轻的常年在外打工,年长的在家,教育孩子的成长。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他母亲习性没从儿子身上吸取教训,到孙子辈照旧溺爱,娇惯,最终也是走了下坡路。奶奶的疼爱变成溺爱后,一切都变的理所当然。他儿子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刚满二十岁,奶奶就张罗着给成了家,生下小孩没两年,媳妇跟人跑了。姑娘高中没毕业草草嫁人生子。两块璞玉没好好雕琢,就被埋在了地上,他们本可晶莹剔透,却沾满了污浊。两代人影响第三代,第三代人会不会影响下一代?养不教,父之过,父亲又在哪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狱中去世的他,正赶上儿子因网络诈骗,待在拘留所里,出殡的时候家人羞于启齿,悄悄在村外简易办了丧礼。何为羞耻?其实吧,到死之前,我们都是需要发育的孩子,从未长大,也从未停止生长,缘生缘浅,缘聚缘散,不攀缘,且惜缘,多大的孽缘才能成为一家人,互相折磨,心痛,担忧,无量天尊,阿弥陀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一次刷抖音,看到他的母亲,面容苍老,憔悴。她是个坚强的女人,儿子进监狱,丈夫离世,都没压垮她,那时候她意志力中还有个盼头,盼望儿子通过改造能减刑,如果有奇迹发生,还能在有生之年回到家里,过晚年生活。她是个中强能干的女人,家里里里外外,比有男人的人家过的丰盈。现在,丈夫已走,儿子又离去,最后一根稻草没能拯救她的内心,留下她和媳妇孤儿寡母,虽然内心强大,也受不了老年丧子的打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生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旅程,人都怕死,有一天,都会死,这是必然。但是人不能因为有一天会死,就不好好活。活着本身并无意义,但活得更好,是我们赋予生命的意义。古语说:“老人无德行,全家遭殃。”他的一生与虚荣,欺骗,偷盗离不开,短暂一生,牢狱限制了他的自由,后辈也没有在他的身上接受教训,“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诠释了他那个原生家庭对一个人成长的渗透和影响。</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每个人的父母是无法选择的,其实,他曾经也是一个未谙世事的小孩,如同一张白纸,需要在上面描写自己的人生篇章,可他刚起步就陷入了误区,勾勒中的线条曲曲折折,混沌,模糊。蓝天白云,春花秋月,夏蝉冬雪,那么好的青葱岁月,被浪费在了黑暗的空洞里,失去了自由。他是否怨恨过自己的家庭,后悔过自己的行为,他的眼里是否有值得留恋的东西?</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曾经的那个小孩,呱呱落地,眯着眼睛来到人间,他的父母满怀憧憬,那一刻,他是降落人间的小天使,也许他在穿越人间的隧道时,沾染了灰尘,所以在长大的路上迷失了方向。话说:“人谁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现在他已经远离人间烟火,再没有改过自新的机会,上帝关上那扇自新之路的门,迎接他的将是通往天堂的路!悲哉!善哉!</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