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推动“非遗进校园”工作,在端午节来临之际,果里镇中心小学开展“非遗进校园,编织五彩梦”活动。</p> <p class="ql-block">学校邀请桓台县非遗协会田会长、张老师和陈老师来学校传经送宝,为草编社团的学生介绍草编历史文化以及如何制作杯托、芦苇画和编小鱼等手工艺品,传授具有地域特色的马踏湖草编文化。</p> <p class="ql-block">首先,有学校的张晓敏老师给孩子们讲解非遗文化传统节日——端午节的由来及发展历史,孩子们认认真真的听,感受爱国主义教育,同时给孩子们介绍了非遗文化,马踏湖草编技艺的发展历程,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草编技艺,更加了解桓台马踏湖文化,增强孩子们更加热爱家乡的情感。</p> <p class="ql-block">学习制作杯托。马踏湖草编是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手工艺品,是利用马踏湖所产的芦苇草就地取材,编成各种生活用品,活动中,张老师给孩子们传授草编技艺,让孩子们学习草编技艺,体验手工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粘贴可爱的小狮子。陈老师引导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通过芦苇穗、卡通纸片、胶水、铅笔等工具制作出毛茸茸的萌态可爱的小狮子。</p> <p class="ql-block">编制小鱼。用绿绿的长苇叶制作小鱼,细长的苇叶均匀的分成四条,从中间相互穿插对折,只见草丝在指尖飞快的穿梭……五六分钟后,一只只栩栩如生的小鱼出现在陈老师和孩子们的手中,远远望去,这只用苇叶精细编织出来的“小鱼”,仿佛“活”了一般。</p> <p class="ql-block">此次非遗马踏湖草编文化进校园活动,让我们的孩子近距离的感受非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文化魅力,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和非遗文化保护意识,进步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此次活动把非遗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孩子们的心中,让他们编织起五彩非遗梦。</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