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的年味儿

高都镇中心学校

<p class="ql-block"> (一)</p><p class="ql-block"> “年味儿”这个词语,听起来就充满着亲切温馨的感觉,令人不由得想到了母亲勤劳的双手,小孩子纯真的笑脸,全家人围坐一起谈笑风生的画面……年味儿到底在哪里呢?它在弥足珍贵浓香四溢的手足情感中,它在山清水秀花香鸟语的乡情里,它一直蕴藏在我们的心底深处,初心一颗,方得始终!</p><p class="ql-block"> 城里的年味儿,没有那么显而易见,就像是大诗人白居易写“犹抱琵琶半遮面”那句诗词一样,若隐若现的。广场上、街道里、门铺店等贴着红红火火的春联,挂着高高的大红灯笼,闪烁着五颜六色的霓虹灯,这算得上城里最是隆重的过年气氛吧。再说一下家里吧,彻底大扫除一下,客厅、餐厅、卫生间,还有三个卧室,犄角旮旯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的。买几盆正值绽放的鲜花,添增一点新年的勃勃生机。鸡鱼肉蛋蔬菜等就不用多储备了,大年初二超市就开业了。最后就是在家门和车库门正中贴上一个大大的红红的“福”字即可。日子越过越好,过年和平日里相差无几。</p><p class="ql-block"> 老家的过年,年味儿不减风采,独具风采。犹如“诗圣”赞颂“诗仙”的诗词: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p> <p class="ql-block"> (二)</p><p class="ql-block"> 大年三十也叫除夕夜,院子里一派欢腾,满面含笑的公婆,屋里屋外的忙活着。老公、闺女和我通力合作贴对联贴福字,春节贴这些,寄托了我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老公是主力,做好浆糊,抹好浆糊,拿着闺女递过来的对联往门上贴,充分发挥高个子的优势。我就负责把13个门上的对联逐一分好,不要混淆了。</p><p class="ql-block"> 忙活着做饭,是过年的主要部分。公公是主厨,穿着围裙,戴着套袖,围着灶台团团转。因为做菜的材料、碗盘啊都在另一间厨房里放着,他几番的来来回回。我们都给他打下手,干些小活。家里人齐全了,各式美味佳肴端上桌子,围着饭桌子,聊着过年的吉利话,吃着香喷喷的饭菜,一幅其乐融融的幸福和谐画面。</p><p class="ql-block"> 过年的忙碌,主要是得供养,这是过年最隆重的仪式了。公婆早早地就准备好供养的饭菜,有整鸡、整鱼、方肉、豆腐等,按部就班的放置齐整,上面在撒上几根菠菜。其中的“盘鸡”,很有技术性的活儿。公公在村里是个“盘鸡”的高手。大年三十这一天,左邻右舍都拿着煮好的整只鸡,让他帮忙“盘鸡”。此时忙得脚不沾地的公公,也得放下手头的活儿,帮大爷大娘大叔大婶们盘好鸡。把两支鸡翅膀插入鸡嘴里,呈现方正的“X”形状,鸡腿蜷起来,放置后面。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头绪繁多,不是易事。</p><p class="ql-block"> 过年堂屋的这张八仙桌,一左一右的木制椅子,成了最重要的角色,叫做“家堂桌子”。还有“灶王爷”灶台子、“财神爷桌子,院子里还供着“天地”桌子。这四个地方,都放着饭菜、香火,随时烧香的。尤其是家堂桌子,炒好的热菜随时端上去,先敬一敬,然后我们再吃。像婆婆说的那样,这几天先辈们在家里,必须时时处处尊重他们,这是我们做小辈们的本分。</p><p class="ql-block"> 过了除夕夜,就长一岁,称作“守岁”。想起唐代李世民写的那首《守岁》:“暮景斜芳殿,年华丽绮宫。寒辞去冬雪,暖带入春风。阶馥舒梅素,盘花卷烛红。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早早吃过饭后,全家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当然,现在有了网络,年轻人看春晚的越来越少了,老年人依然是最忠实的观众。我和婆婆一边看着春晚节目,一边包着水饺——芫荽和豆腐的水饺。吃一顿“年夜饭”,也叫做“团圆饭”,陪着家人看春晚,等到12点的钟声敲响,就添了一年,这是除夕夜最后的主题。</p> <p class="ql-block"> (三)</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热闹欢腾的一天,亦是辞旧迎新的第一天。记得王安石大师的那首《元日》: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王安石不愧为“唐宋八大家”之一,把一个平平常常的大年初一描述得活色生香起来,家家户户都沐浴在初春朝阳的光照之中。</p><p class="ql-block"> 七点多刚刚起床,我们在洗刷,公婆在忙着炒菜做饭,就有村人来磕头拜年了。老公赶紧放下洗脸盆,陪着来人磕头,寒暄几句过年话。婆婆一边说:“家里都怪好的,这么大老远的,怪冷哦。”一边请他沙发上坐着。来人笑着回应着:“都怪好啊,不缺吃不缺穿的,啥都有啊。一年就这一回子,天也不太冷。”公公忙着递烟拿瓜子葡萄干等吃的,我忙着拿茶壶泡绿茶。</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是拜年的第一天,明代文征明写了一首《拜年》的诗,不求见面惟通谒,名纸朝来满敝庐。我亦随人投数纸,世情嫌简不嫌虚。明代的人沿用贺卡的形式来代替拜年,卡片上印有姓名、地址,还写有“新年快乐”等祝福语。随着时代的发展,拜年的方式也日益增多。趁着时间还早,来拜年的人少,我赶紧打电话给三个姐姐和小妹,祝福她们虎年大吉,万事顺意。在微信里向几个亲朋好友拜大年。公婆的电话也响个不止,互相电话拜年。</p><p class="ql-block"> 村人来拜年,一般都是三五成群的,大多是一家子的同龄人。男性村人进屋磕头后,就分坐在炉子周围,抽烟的抽烟,喝茶的喝杯茶水,慢悠悠地聊着村里的红白事,脸上现着淡淡的笑容。女性村人进屋磕头后,三三两两围着家堂桌子,夸着婆婆蒸的花馒头样子好看,地道。说着公公盘地鸡正宗,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婆婆笑着附和着话语,谦逊的神态看上去像是羞涩的小姑娘一般可爱。若是正好又来一波拜年的,屋里的人就不约而同地站起身来,说着同样地客气话,时候不早了,还有好多家没去坐坐呢,再去另一家了。于是,老公陪着来人磕头,我送先头来拜年的人出门。又是一阵繁乱。</p><p class="ql-block"> 各家有供养着的,互相磕头拜年,礼尚往来。公婆说好值班,一人出去拜年,一人在家,各负其职,做好分内之事。我和老公去了几家拜年,每年总是去这几家的,大娘家、二嫂家和老爸的几个关系较好的老同学家。老公是主角,他负责寒暄。我一般说话不多,坐在侧角处,喝一杯热茶,吃一点瓜子,含着微笑。</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一中午人来人往的,所以饭点是匆促的,简单吃一点垫一下肚子。下午饭要隆重些,炒几个荤菜和素菜,我和婆婆、闺女喝几杯果蔬汁,他们爷俩喝几杯红酒。当然依旧要说几句过年话,祝福的四字成语,这样才有过年的仪式感。北方人过年要吃水饺的,素馅的肉馅的,婆婆是个调馅子的高手,煮的水饺皮薄馅香,吃着吃着就撑着了。</p> <p class="ql-block"> (四)</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还是各家拜年,忙得不亦乐乎。相对第一天,拜年的人少了些,不再扎堆了。</p><p class="ql-block"> 往年来拜年的小孩子比较多,手里都拿着一个彩色的小袋子,小袋子里鼓囊着,有糖果,有瓜子,有葡萄干,有炒的花生……欢快着跑进门来,一溜儿跪在凉席上,小鸡啄米似的磕三个头,然后张开了自己的小袋子。婆婆赶紧把糖果啊等端过来,一边一把把地放进他们的小袋子里,一边笑着夸赞他们,这个长得好白净,那个穿的小棉袄多好看……等一个个的小袋子都放了一些,他们各自攥紧了,就排着队飞跃着跑出门去了,逗得身后的我们哈哈地笑个不停。现在村人的日子越过越富裕,小孩子们吃啥有啥,不再稀罕糖果啊什么的。他们都在街上你追我赶,快乐地玩着游戏。偶尔有几个小孩子跟着大人来拜年,给他拿吃的拿喝的,摆摆手也不要了。公公说得对,不是怨人馋嘴,是因为没有啊。话粗理正,确实是这么一回事。</p><p class="ql-block"> 大年初二最重要的仪式,就是下午的“送家堂”了。以前的“送家堂”,就是一大家子人,不管男女还是老幼,都要全体出动,去固定的地点,完成这个最终的仪式,来个完美收官。今年因为疫情和环保问题,政府下达通知不再集体“送家堂”,禁止燃放烟火爆竹。于是,各家在自己院子里举行这个仪式,简单的烧烧纸,磕磕头就算完事了。公公说,新年新风尚,禁止燃放烟火爆竹,这个陋俗是该破除了,弄得烟雾缭绕的,呛死个人。我不禁竖起大拇指,大声说:“爸,您真棒!向您学习啊!”。公公不愧是退休的老工人,思想境界不低。</p><p class="ql-block"> 婆婆一边收拾着家堂桌子上摆放的东西,一边对孙女说:“若虹啊,这些橙子和梨带回家吃吧。”我说:“妈,不拿了,家里有买的,你和爸吃吧,多吃些水果对身体好。”说归说,最后照旧装满了车后备箱,炸的丸子耦合子,炒好的草鸡子金鲳鱼,冻好的牛羊肉水饺,还有蒸的花馒头和各种水果……满载而归,家里的冰箱又得放不下了。</p><p class="ql-block"> 这就是老家的过年,喜庆热闹且绿色低碳。有人叹息着说,现在的过年,年味儿越来越轻了。那么年味儿是什么呢?它是杀年猪、磨豆腐、买年货、贴春联、挂灯笼、穿新衣、收压岁钱、吃年夜饭、拜大年……它是乡邻乡亲和谐友好紧密团结的集中大呈现,它是兄弟姊妹亲朋好友相亲相爱的美好与共,它更是美丽新乡村“静好岁月”最淋漓尽致的诠释!</p><p class="ql-block"> 让我们在这浓郁的中国年味儿里,携着初心,满怀信心,一起走向未来!</p> <p class="ql-block">图文原创: 薛凤珊 笔名: 四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