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近日涉足陕西历史博物馆、阑干外面、决毗探看;</p><p class="ql-block">希望能够再次领略它的美、那琳琅满目的展品、美轮美奂的建筑、令人惊叹、令人目不暇接。</p><p class="ql-block">我很想如同幼时淘气、赤身裸体跳进温润的池塘里、每一个毛孔都浸透了历史的津液、每一次呼吸都传道出五千年的汗气。</p><p class="ql-block">有人说:在这里我们读懂了中国:。</p><p class="ql-block">五千年的文明灿若星河、如何汇聚一壶色香味儿?</p><p class="ql-block">一眼千里相隔千里宛如初见、一眼千年时空旋转飞逝如电、一眼千年无言也胜万语千言。</p><p class="ql-block">对于博物馆的喜爱、可能要贯穿到这一生。</p><p class="ql-block">每到任何一个城市、最先去的毕定是博物馆、在博物馆里面、通过观察各种文物、就会看到世界过去的点点滴滴。</p> <p class="ql-block">馆藏文物居中国博物馆前列、上起远古人类初始阶段使用的简单石器、下至1840年前社会生活中的各类器物。</p><p class="ql-block">时间跨度长达100多万年、其中的商周青铜器精美绝伦、历代陶俑千姿百态、唐墓壁画举世无双。</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浓缩了中华民族的历史精华、被誉为:华夏珍宝库:。</p><p class="ql-block">是展示中国古代文明和陕西历史文化的艺术殿堂、馆藏文物171.795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762件(组)、国宝级文物18件(组)、其中2件为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全新改善完成《陕西古代文明》展览重新开放。</p><p class="ql-block">展出文物3000余件(套)其中增加了近十年陕西考古新发现和其他博物馆借调文物186件(套)。</p><p class="ql-block">这些馆藏文物的价值无法估量、其中18件国宝更是国之重器。</p><p class="ql-block">只能说陕西历史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镶金兽首玛瑙杯:传说是价值半个香港。</p> <p class="ql-block">每一件文物的轨迹都让人为之叹息、5月18国际博物馆日来啦!今年的主题为:博物馆的力量:博物致知、博物知美!</p><p class="ql-block">博物馆是记载文明和历史的地方、每一件被收藏的物品、都是时光的承载者、历史的记录者、它们的力量在于它们为时间与文明发声。</p><p class="ql-block">陕西这片土地、历史源远流长、文化遗址遗产浩如烟海、要了解一座城市、一定要从它的历史博物馆开始。</p> <p class="ql-block">它以时代为序、将陕西古代史分为史前、周、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元明清七个部分。</p><p class="ql-block">用约2000件文物形象、系统地展现了陕西自旧石器的时代早期的蓝田人至鸦片战争一百多万年的发展过程。</p> <p class="ql-block">第一展厅、第1单元(人猿揖别)以距今11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大荔猿人、西安半坡、临潼姜寨等先民遗存、再现了中华民族生机勃勃的童年和文明的曙光。</p> <p class="ql-block">蓝田人头骨(复制品)115万年前、陕西的蓝田县已经生活着会用火和制作简单石质工具的原始人、他们是亚洲北部迄今已知最古老的直立人~蓝天人、那时的关东地区温暖湿润、是人类繁衍进化的摇篮。</p> <p class="ql-block">大荔人头骨(复制品)原件出土于渭南大荔县段家乡、流经陕西的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一百多万年前、渭河两岸已经有原始人类的足迹、三十多万年前、生活在大荔县的先民已经学会使用石器、过着狩猎采集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人面鱼纹盆、出土于陕西临潼姜寨遗址。半坡博物馆有一个、人面鱼纹彩陶盆于1955年出土于西安半坡。</p><p class="ql-block">新石器时代前期、多作为儿童翁棺的棺盖来使用、是一种特别的葬具。</p><p class="ql-block">此盒是新时期时代的陶器珍品、由泥砂红陶制成、敞口卷唇、口沿处绘间段黑彩带、内壁以黑彩绘出两组对称人面鱼纹。</p><p class="ql-block">现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第2单元(凤鸣岐山)双称:赫赫宗周:以陕西作为西周王都拥有的丰富遗迹、遗物、展示了中国早期国家的政治制度经济形态、尤其是伦理精神以及青铜铸造技术。</p> <p class="ql-block">青铜、古称:金:或:吉金:、是红铜与锡、镍、铅、磷等化学元素的合金、这种合金是世界冶金史上最早的合金、历经几千年的化学反应、会在表面形成一层青灰色的锈、所以、令人也称其为:青铜:。</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中有多件珍贵的青铜器、还有不少都是国宝级哦!</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有着100多万件文物、而我最喜欢的、确是商朝时期的青铜器、它们或是浪漫、或是严肃、而正是这些外在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才能知道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神秘的古代、人们到底是如何生活。</p> <p class="ql-block">《旟鼎》西周早期(公元前十一~前十世纪中叶)文物。</p><p class="ql-block">旟鼎通高77厘米、口径56.5厘、重78.5公斤。</p><p class="ql-block">1972年出土于陕西眉县杨家庄。</p><p class="ql-block">铸于西周康王时期、承袭商代圆鼎风格、造型敦厚雄伟、厚重庄严、纹饰庄重神奇、华丽精美、是一件杰出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五杞卫鼎》西周中期文物、通高36.5厘米、口径34.3厘米。</p><p class="ql-block">1975年出土于陕西岐山县董家村。</p><p class="ql-block">双立耳、三驻足、平沿外折、下腹向外顿垂、鼎造型简单大方、内壁铸有铭文19行共207个字、大意是说;西周龚王五年的正月、一个叫裘卫的人想与他的邻居邦君厉交换土地、于是他把这件事报告给刑伯、伯邑父、定伯大臣。</p><p class="ql-block">经过询问、邦君厉表示同意并立下誓言、大臣便命令三有司以及内吏实地勘察、规定地界并办理了手续。</p> <p class="ql-block">《多友鼎》西周晚期文物、通高51.5厘米、腹径50厘米。</p><p class="ql-block">1980年出土于西安斗门镇。</p><p class="ql-block">造型普通、半球形体、立耳环底、器腹较深、三只蹄形足、是三足鼎最为基本的心态、除造型简单之外、铜鼎表面没有装饰精美的纹饰。</p><p class="ql-block">多友鼎腹内壁后方铸有22行铭文、铭文分两块铸成、每行字数不等、共计279个字、大意是说;周厉王时期、周王朝与猃狁发生了战争。</p><p class="ql-block">厉王命令武公派遺多友率兵迎击、激战半个月、共打了4次大仗、都取得了胜利、将猃狁驱出了周境。</p> <p class="ql-block">《函皇父鼎》西周晚期周厉王时期器物、1933年陕西扶风县上康村农民康克勤父子在村东百米处的土豪内、发现一处因洪水冲刷暴露的青铜器窑藏。</p><p class="ql-block">立耳蹄足、腹壁稍外鼓、颈及腹均饰卷鼻兽纹、内壁一侧铸铭文37 字。</p><p class="ql-block">铭文书写笔道圆润、结构和谐、静中寓动、雄阔刚健、韵味十足。</p><p class="ql-block">从外形上、可以看出周代的严肃性和从商代过渡中、人们性格稍微得到一点点的释放。</p><p class="ql-block">此文物最了不起的地方在于里面的37字金文、实则太漂亮了、有一组特别神秘的感觉、越看越神秘。</p> <p class="ql-block">《日已觥》觥即为:觥筹交错:中的觥、为盛酒器。</p><p class="ql-block">器盖同铭、内容是说此器作器者为亡父日已铸造的祭器。</p><p class="ql-block">全身布满的浮雕兽面、䕫龙、鸟、虎纹等同处一器、为西周青铜器的典范之作。</p><p class="ql-block">陕西扶风、岐山一带是周人发祥昌盛的故地、西周贵族和王臣曾在此聚居、所以历年来周原出土的窑藏青铜器很多。</p> <p class="ql-block">《丙卣》卣(读作有)是中国与先秦时期酒器、主要盛行于商代和西周、一般说、商代多椭圆形的或方形的卣、西周多圆形的卣。</p><p class="ql-block">鸟兽形有提梁的容酒器、一般统称为鸟兽形卣、也是最有特色的。</p><p class="ql-block">出土于岐山贺家收元遗址、该处遗址堪称一座地下文物宝库、素有:青铜器之乡: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日已方彝》华美富丽、雄伟端庄、以饕餮纹为主题纹饰、具有一种神秘的威力和狞厉的美。</p><p class="ql-block">它的器盖和内底各有铭文18字、大意是天氏为亡父日已铸造,祭器、庇护子孙万代。</p><p class="ql-block">1963年出土于陕西扶风县齐家村西周窖藏。</p> <p class="ql-block">《盠方彝》为长方形、圈足、顶式器盖象鼻双耳、内铸铭文106字。</p><p class="ql-block">铭文记载的是周穆王时期册命摄可六师、殷八师有关军事方面的内容。</p><p class="ql-block">盠方彝系1955年3月由陕西眉县车站乡李家村李含章的哥哥在村北半塬上挖苜蓿时发现、并伴有其他器物。</p><p class="ql-block">当时、他将盠方彝等从地里取走放在家中楼上、对外人缄口不残此事、后来、他侄儿李焜对他讲:古物应该交给政府:。</p><p class="ql-block">于是1957年1月17日李焜将此盠方彝与同出的另一尊盠方彝上交陕西省博物馆、同时政府特级对李氏给予奖励。</p> <p class="ql-block">《盠方尊》盠是西周中期人、受周王册封后、制作此尊、有铭文108字、以纪荣宠。</p><p class="ql-block">盛酒器、造型非常有特色、体方口圆、两侧为象鼻形执手、口外以翘起的扉梭为中心、饰有相背的龙纹、腹部中间饰圆涡纹两边也是龙纹、所有龙头上均有花形冠、装饰感非常强。</p><p class="ql-block">1955年陕西眉县李家村出土。</p> <p class="ql-block">《梁其壶》1940年陕西扶风县任家村窑藏。</p><p class="ql-block">巧合的是发现梁其壶的人正是发现大克鼎的人的孙子。</p><p class="ql-block">这个窑藏故出土文物70余件、令人遗憾的是、当时一起出土的许多文物都流落到了海外、有些文物还不知所踪,至今也没有发现。</p><p class="ql-block">窑藏共出土了两个梁其壶其中一个现流失在美国。</p> <p class="ql-block">《日已方尊》1963年陕西扶风县歧家庄出土。</p><p class="ql-block">与日已方尊同时出土的还有日已方彝、日已方尊、日已觥及它盘、它盉等器物。</p> <p class="ql-block">《牛尊》出土于陕西岐山县贺家村。</p><p class="ql-block">造型矫健生动、纹饰华美流畅、是西周青铜艺术的精品。</p><p class="ql-block">牛尊在酒器中及其稀少、此牛尊通体与云纹和虁龙纹装饰、背上开方口覆盖、覆瓦状盖面上铸虎钮、铸造精良、体魄壮伟、堪称是西周青铜器中的顶尖之作。</p> <p class="ql-block">《西尊》西周器物、出土于宝鸡石鼓山。</p><p class="ql-block">一次出土两件、形制相同、大小各异、牺尊造型是综合多种动物形象的端兽、除了腿部无纹佈外、其他部位布满夔龙纹、双身共首的蛇纹和窃曲纹等精美纹饰。</p><p class="ql-block">整件器物厚重精致、风格奇特、非常可爱、可见当时匠人们丰富的想象力和高超的技艺。</p> <p class="ql-block">战国《鸟盖瓠壶》壶呈瓠瓜形、前鼓后曲、壶盖立鹑鸟、鸟嘴可以启闭。</p><p class="ql-block">这种瓠瓜造型的青铜壶较为少见、其细密繁缛的纹饰、生动形象的装饰、是一件罕见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这件精美的青铜器差点被当成废品而溶为铜液、这是1967年冬文物工作者从绥德县城关公社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铜中拣选出来的、这才使之重见天日。</p> <p class="ql-block">战国 《杜虎符》1973年被西安市南郊北沈家桥村村民发现。</p><p class="ql-block">虎符是中国古代调兵所用信物、此件左半符的虎作行走状、与君王的右半符合符后可调动五十万人以上兵力、是秦国军权高度集中的象征。</p><p class="ql-block">是现存最早的一件调兵凭证、符剖为左右两半、右边留存于朝廷、左半交地方官吏或统兵将帅保管、使用时两半组合、即为:符合:表示命令验证可信。</p> <p class="ql-block">战国《杜虎符》它长9.5厘米、高4.4厘米、杜虎符为左半虎、虎作行走状、昂首、尾巴蜷曲、虎符上有错金小篆铭文9行共40字。</p><p class="ql-block">陕博收藏的虎符的一半、另一半不明下落。</p> <p class="ql-block">《青铜龙》是战国时期秦国或者是秦代的产物、考古专家们认为这是一件巨大的礼器、至少有8条龙或者更多、而且它们很可能仅仅是礼器的底座。</p><p class="ql-block">1993年西安市公安局查获了一辆贩卖文物的脏车、里面是一堆包裹严实的青铜器、重达92.5公斤。</p><p class="ql-block">这些青铜器已经被文物贩子肢解了8块、公安局立即将这些青铜器送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文物专家经过反复比对、将其拼凑起来、这就是我们今天在陕博之中看到的青铜器。</p> <p class="ql-block">第3单元(东方帝国)重点展示以兵马俑为代表的秦文物、以磅礴的气势和鲜明的军事特征、表现了秦帝国垂范后世的制度文明、以及积极进取、一统河山的时代精神。</p> <p class="ql-block">《秦铜车马》2号车(复制品)</p><p class="ql-block">在地下埋藏了2000余年间、原本用于瘗埋的木结构建筑早已杇烂、上部填土塌陷坑中、致使铜车马破损严重。</p><p class="ql-block">一号车损坏情况更为严重、残破成1325块、断口2069个、缺失473处、大部分部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与锈蚀</p><p class="ql-block">二号车损坏状况亦相当严重、残破成1685块、断口2244个、缺失316处、裂缝55处、大部分部件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形与锈蚀。</p><p class="ql-block">经过文物保护修复人员艰苦卓越的努力、二号车于1982年4月至1983年6月完成修复、一号车于1987年6月至1988年4月完成修复。</p><p class="ql-block">一号车又称立车或高车、是敞篷的、舆内立十字形伞座、座上插一长柄铜伞、乘员一般是站着的。</p><p class="ql-block">二号车又称安车、是密闭的车舆、分为前后两室、前室是御手坐的地方、面积狭小、后室是主人乘坐的地方、平面近似方形。</p><p class="ql-block">在秦代以前、坐乘称马车使用很少。</p><p class="ql-block">史书明确记载;妇女用坐乘车、也就是安车、另外年龄70岁以上的老迈大臣用安车、除了这些人外、绝大多数人用的都是立车。</p> <p class="ql-block">秦《绿面彩绘跪射俑》稀世之俑</p><p class="ql-block">: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宏伟壮观、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王朝的强盛气势表现的淋漓尽致。</p><p class="ql-block">而跪射俑的问世、以其独特写实的雕塑风格、深遽丰富的历史内涵、无疑让这个横扫六国的帝国再添雄风。</p><p class="ql-block">姓名/跪射俑</p><p class="ql-block">性别/男</p><p class="ql-block">民族/汉族</p><p class="ql-block">籍贯/陕西临潼区</p><p class="ql-block">现居地/秦始皇陵博物馆</p><p class="ql-block">出生时代/秦代(公元前221年~前207年)</p><p class="ql-block">身高/121.9厘米</p><p class="ql-block">体重/138公斤</p><p class="ql-block">职业/军人</p><p class="ql-block">秦始皇帝陵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国家一级文物。</p> <p class="ql-block">《青铜鹤》发掘于距于距奏始皇陵最远的一个陪葬坑、共发现青铜水禽46只、其中天鹅20只、鹤6只、鸿雁20只、这些水禽都是由西向东依次排列、头部都朝向一条:象征性河道、的中央、所有水禽展示的都是动态过程中的瞬间形态。</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第一展厅、从右手边上楼、就可以进入第二层的展厅了、主要展示两汉与魏晋南北朝的历史和文物。</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一进去有个位于台阶之上的展区、千万别错过这里哦!国宝都在这里啊!</p> <p class="ql-block">陕博馆中的:马踏匈奴:石雕是汉朝骠骑将军霍去病墓前的石雕、象征着霍去病和西汉王朝对匈奴的赫赫战功。</p><p class="ql-block">第二展厅第4单元《大汉雄风》以汉都长安、汉家陵阙和典型汉代文物如汗金饼、西汗皇后之玺玉印、西汉鎏金银竹节铜熏炉、西汉彩绘雁鱼铜灯、西汉彩绘陶钟、汉醬釉绿彩云纹陶奁、西汉彩绘奇兵俑、西汉上林铜鉴等。</p><p class="ql-block">展示了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汉代繁荣的经济、文化、对外开放与交往、彰显其开放进取、开拓强盛的时代风貌。</p> <p class="ql-block">《皇后之玺》玉印印面为正方形、上雕一只螭虎形象做纽、四面刻有云纹、印面篆书:皇后之玺:四个字、书体流畅、刀法自然娴熟、可见当时的篆刻艺术已达到了高超的水平。</p><p class="ql-block">此玉玺质地为新疆和田的羊脂玉、玉质坚硬致密、无任何受沁现象、温润洁白、有着凝脂般的光泽、极具观赏性、据考证为吕后生前所用。</p><p class="ql-block">秦统一后、确立玺印制度、规定帝后印宣称:玺:、其余均称:印:。</p> <p class="ql-block">1968年9月陕西省咸阳市韩家湾13岁的孔忠良放学回家在渠边捡拾。</p><p class="ql-block">《皇后之玺》玉印、边长2.8厘米、高2厘米。</p><p class="ql-block">考古学家认为这是高祖皇后吕雉留下来的玉印、雕刻有皇后之玺。</p><p class="ql-block">根据推测、这枚皇后之玺原先是放置在长陵旁的偏殿之内、或者是随同吕雉下葬、放置在棺椁之中的、后来吃赤眉起义、将陵墓盗毁、这件玉玺流落在距离长陵1公里之外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这枚玉玺是明清之前发现的唯一一枚皇后印实物、其价值是弥足珍贵的。</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竹节铜熏炉》1981年陕西兴平县茂陵1号陪葬墓出土、西汉时期属于国家一级文物。</p><p class="ql-block">通过58厘米、口径9厘米、底径13.3厘米焚香用具。</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薰炉原为未央宫之物、公元前136年、汉武帝将该熏炉赏锡给姐姐阳信长公主及其丈夫将军卫清家。</p><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薰炉以汉晋流行的博山炉最为精美、而此炉又为所见博山炉中最精美者、是古代罕见的艺术珍品。</p><p class="ql-block">铜炉系博山炉形式、由炉体、长柄、底座分铸铆合而成、通体鎏金鋈银、精雕细镂、炉口外侧和圈足外侧刻有铭文、记其原为未央宫物后归阳信家。</p> <p class="ql-block">《彩绘雁鱼铜灯》为西汉时期的文物。</p><p class="ql-block">1985年出土于陕西神木县店塔村西汉墓、通高54厘米、长33厘米、宽17厘米。</p><p class="ql-block">灯由衔鱼的雁首、雁身、两片灯置及带曲鋬的灯盘四部分组成、可拆卸。</p><p class="ql-block">雁身为两范合铸、两腿分铸后焊接。</p><p class="ql-block">通体彩绘红白,二色、两灯罩可自由转动、能调节灯光照射方向和防御来风。</p><p class="ql-block">雁腹内可盛清水、灯烟经雁颈溶入水中、可减少油烟污染。</p><p class="ql-block">构思精巧别致、是汉代灯具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西汉帝陵是埋葬西汉11位皇帝的陵墓、它位于今天陕西咸阳市。</p><p class="ql-block">西汉的陵墓在结构上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叫坑墓、墓室是从地面挖掘出来的长方形竖坑、另一种叫土洞墓或穴墓、墓室是从坑底挖掘出来的横洞。</p> <p class="ql-block">《彩绘跽坐女俑》出自西汉窦太后陵随葬坑、该俑面庞清秀俊雅、体态端庄大方、衣饰艳丽、身体呈跪坐姿态、生动地再现了皇宫贵族家族的侍女风貌。</p><p class="ql-block">史前时期、中国古代以活人用于殉葬、殷商时还很流行、春秋晚期到战国初期、人殉遂以陶俑取代。</p><p class="ql-block">成为中国陶塑艺术领域内最具时代特征的器物。</p> <p class="ql-block">西汉《彩绘步兵俑》步兵俑头包发巾、身穿红色至膝长襦、腿扎行滕、右手半握拳上举、原来可能持有武器。</p><p class="ql-block">汉承秦制、在葬俗上用兵马俑陪葬即是一例。</p> <p class="ql-block">《:汉并天下:瓦当》此瓦当为陶质、面:汉并天下:四字凸起、篆书体、有称耀之意、是为了纪念刘邦率汉军在垓下击败项羽、建立汉朝一统天下而制作。</p> <p class="ql-block">《北周的佛造像》</p><p class="ql-block">第5单元(冲突融合)以陕西丰富精美的农业民族与草原民族的文化遗存及宗教文物、如汉金怪兽、:晋归义羌王:金印、西魏孤独信多面体煤精组印、十六国灵华紫阁服乘金错泥筩、北魏彩绘骑马吹号角、南北朝彩绘持盾胡人武士俑、北魏鎏金佛菩萨三尊铜像等、表现了民族大融合、佛教东渐以及文化艺术的繁荣与特征。</p> <p class="ql-block">《银卧鹿》高6.5厘米、长8.9厘米、重70克。</p><p class="ql-block">1957年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匈奴墓出土、此墓共出土15件银鹿、均为立体圆雕、腹下开口、体内中空、表壳较薄、有雌雄之别、雄鹿头上有多枝杈的弯角、烧铸成型。</p><p class="ql-block">与银鹿同时出土的还有金虎、银虎、银羊等动物。</p><p class="ql-block">它们大多采用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手法制成、个个生动逼真、惟妙惟肖、反映了匈奴工匠对各种动物特性的熟知和卓越的艺术才能。</p> <p class="ql-block">《金怪兽》之所以被称为怪兽、是因为它是多种动物的集合体、身体似羊、嘴似鷹、角似鹿、蝎形尾、四蹄立于花瓣形托座上、只有巴掌大小、重160克。</p><p class="ql-block">仔细观察、你会发现这件小小的怪兽身上既隐藏了17只小鸟、足可见当时匈奴族金工匠师的䜭智巧思和高超技忆。</p><p class="ql-block">1957年陕西神木县纳林高兔村匈奴墓出土、专家根据金怪兽岁莲花形㡳座上的12个小洞推测、这件文物应为匈奴首领头顶上的装饰物、那些小洞就是金钉或丝线将金兽固定在匈奴王冠顶上用的。</p> <p class="ql-block">西魏《独孤信多面体煤精组印》1981年被陕西旬阳县中学生宋清在回家的路上发现。</p><p class="ql-block">此印由煤精制成、呈球体八棱26面、其中正方形印面18个、三角形印面8个、</p><p class="ql-block">有14个正方形印面镌刻印文、分别为臣信上疏、臣信上章、臣信上表、臣信启事、大司马印、大都督印、刺史之印、柱国之印、独孤信白书、信白笺、信启事、耶敕、令、密、各具其用途、印文为楷书阴文、书法道挺拔、有浓厚的魏书意趣。</p><p class="ql-block">据考证、该印为北周大司马独孤信之印。</p><p class="ql-block">独孤信有七个女儿、其中大女儿嫁给了北周的明帝、成为周明敬后;七女儿嫁给了隋开国皇帝杨坚、是历史上以嫉妒著称的隋文献后;四女儿嫁给了唐代开国皇帝李渊的父亲。</p><p class="ql-block">因此他做了连续三个朝代的国丈或太上国丈、所以被人们戏称为:中国古代第一老丈人:。</p> <p class="ql-block">东魏时期的《鎏金佛菩萨三尊铜造像》主尊佛水波纹高肉髻、面相方圆、表情和悦、内着:僧祇支:、外着双领下垂式大衣、大衣右衣领敷搭左臂上。</p><p class="ql-block">手施无畏与愿印、跣足立于莲台上、身后背光饰火焰纹、主尊头上方饰有舒展的莲花、中心有一摩尼宝珠。</p><p class="ql-block">在莲台底座两侧分别插有镂空透雕的龙形饰件、口吐莲花承托起左右胁待菩萨、台座下方正中饰浮雕张口喷吐莲花的龙头、后侧下方錾刻铭文:比丘惠津敬造供养:。</p> <p class="ql-block">以古代长安为中心的陕西地区在中国佛教发展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也留下了大量佛教文物遗存。</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便收藏有佛教造像千余件、时代从北魏跨越至明清、材质包括金属.陶.木.石等、形式多样、风格各异、展示了不同时期佛教艺术造像的风貌。</p> <p class="ql-block">《彩绘贴金安迦墓石门》21世纪初、深埋在地下距今一千多年的三座北周时期粟特古墓相继在西安市被发现。</p><p class="ql-block">这三座古墓分别是2000年在西安北郊炕底寨村发现的安迦墓、2003年在西安北郊井上村东发现的史君墓、2004年在西安北郊炕底寨村西北发现的康业墓。</p><p class="ql-block">北周安迦墓的发掘、为我们展现了一座风格迥异于北周时期其它墓葬的来华粟特人墓葬。</p> <p class="ql-block">《武帝孝陵墓志》这方墓志上阳刻篆书三行九个字:大周高祖武皇帝孝陵:表明墓主人是北周武帝字文邕。</p><p class="ql-block">宇文邕是北周的第三位皇帝、他在位期间消灭北齐、统一了北方、结束了自东西魏分裂以来近半个世纪的分裂割据局面、是一位颇有作为的皇帝。</p><p class="ql-block">由于北周帝陵:不封不树:地面上没有永久标志、因此孝陵墓志的发现为我们探索北周帝陵提供了宝贵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第二展馆、第6单元(盛唐气象)通过隋唐时代典型遗存、展示了中国古代最鼎盛时期的文化风貌、当时世界上最为繁华的国际大都会长按和沟通中西方交流的丝绸之路、以及隋唐文化兼收并蓄、创新发展而达到的前所未有的高度。</p> <p class="ql-block">《鸳鸯莲瓣纹金碗》唐朝金器、1970年出土于西安市南郊何家村、共有2件、另一个在何家村走题展、纹式造型基本相同、重量略有差别。</p><p class="ql-block">碗虽不大、高5.5厘米、口径13.7厘米、足径6.8厘米、重392克、但若蹲下仔细看、你会发现上面雕刻的花纹精细又多样、高超技艺和精美雕刻、令人难忘。</p> <p class="ql-block">碗身有两层莲花瓣、内底刻有宝相花、外底刻有一只鸳鸯(一对金碗合起来就是一双鸳鸯了)上面一层莲花瓣中刻有鹿、鹦鹉、兔子、鸿雁、狐狸等动物。</p><p class="ql-block">整个金碗犹如一株盛开的莲花、每一个花瓣内刻的都不一样、下面一层莲花瓣内刻有忍冬花草、上一层莲花瓣与碗沿形成类倒三角形、每一个三角里刻有鸟、碗底有几何纹路、下方缀有金珠子、整个金碗通体为鱼子纹底、象征着多子多福、碗内壁有墨书重量:九两三:。</p><p class="ql-block">形态肥硕丰满、庄重大方、纹饰繁纷瑰丽、优美典雅、工艺精湛考究、气度非凡、可以说是大唐盛世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青釉提梁倒灌壶》1968年出土于陕西彬县。</p><p class="ql-block">壶高18.3厘米、腹经14.3厘米、这件梁倒灌壶是著名的耀州窑产品。</p><p class="ql-block">此壶造型古朴典雅、制作规整精细、纹纹繁褥华丽、尤其是构思奇特、壶的提梁刻有一只振翅欲飞的凤凰(凤凰是百鸟之王)象征吉祥;壶嘴是正在哺育的母狮(狮子是百兽之王)象征威武;壶身刻有一圈牡丹(牡丹是百花之王)象征富贵。</p><p class="ql-block">该壶又被称为:三王壶:设计巧夺天工、被认为是国内外存世耀州窑瓷器中最为精美的一件。</p> <p class="ql-block">《三彩载乐骆驼俑》1959年西安市西郊牛堡村唐墓出土。</p><p class="ql-block">通高58厘米、长41厘米、这尊载乐俑釉色明快华丽、被誉为唐三彩俑中的压卷之作、既展现在了唐代文化艺术、制作工艺的发达昌盛、也见证了丝绸之路上的交友和融合、全国唯一被认定为国宝级文物的唐三彩。</p> <p class="ql-block">这件载乐骆驼俑表现了一个以驼代步、歌唱而来的巡回乐团、有主唱、有伴奏、骆驼背上放置一平台。</p><p class="ql-block">整个作品运用浪漫夸张的手法、充满想象力、以狭小的驼背做舞台、承载着阵容庞大的乐队来表现当时流行的新疆乐、可谓匠心独具。</p><p class="ql-block">驼背上的八个乐舞俑形象均生动鲜活、仿佛沉浸在美妙的音乐中、达到了忘我的境界、尤其是那位唱歌的女子、身态优雅自信、显然已是唱到动情之处。</p><p class="ql-block">整件作品中人物形象个个生动鲜活、连骆驼也显得沉稳有如、好似踏着乐步徐徐行进。</p> <p class="ql-block">《唐代女俑》:以胖为美:只是唐代妇女的外在形象、其深刻的内涵在于开放的社会风气之下、女性地位的空间提高。</p><p class="ql-block">唐开国之初:胡风盛行:无论是思想上还是行为上、女性所受的约束都非常少、在社会生活中享有很高的地位。</p><p class="ql-block">她们读诗书、通音律、追求时尚、叛逆、刚强、自由恋爱。</p><p class="ql-block">一些贵族女性甚至具有很高的政治才能、在政治舞台上扮演重要的角色、武则天就是她们中最杰出的代表。</p> <p class="ql-block">《唐三彩女立俑》1959年西安市中堡村出土。</p><p class="ql-block">女立俑面庞丰润、娟秀的双眼微眯、下领微抬、以优美的角度向上仰视、红唇微启、甜美的微笑中似乎充满着对生活的喜悦和对美好未来的遐象。</p><p class="ql-block">整个造型比例匀称、形神兼备、刻画入微、在人物塑造上表现出:丰肌秀骨:的艺术风格、也反映出立俑作者观察的细腻和技艺的高超。</p><p class="ql-block">呈现了一位盛唐仕女的典型形象、是唐三彩艺术品中的杰作。</p> <p class="ql-block">三彩牵马及三彩马</p><p class="ql-block">唐三彩、是从唐木挖掘出来的陶器之泛称、后来学者视为一种陶瓷分类上的术语、唐三彩并非专指那三种色彩而言。</p><p class="ql-block">在唐墓中所挖掘出来的各类陶俑、陶像以及其他陶器上、有的只有单彩或者二彩、有甚多的器物、却具有较复杂的多彩颜色、一般而言、除了胎体的白地之外、铅黄、绿、青三彩最为普通、在三彩的调配技法上、也最富艺求的韵味。</p><p class="ql-block">唐三彩的器皿较少、而小马、小家畜、小家禽数量较多、均具丰美的艺术意匠、尤以各种人物的陶俑、以及超自然形象的魌头、最具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里面的各式女俑、她们是可爱的唐美丽。</p> <p class="ql-block">陕西西安、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的古都、无数帝王将相的古墓修建在此处、他们生前聚集了大量的财富、死后将生前最爱的金银玉器带入墓葬之中。</p> <p class="ql-block">陕博文物比较典型的产品有以下八大类;</p><p class="ql-block">(青铜器)3900多件;</p><p class="ql-block">藏品时代上起商周下至秦汉</p><p class="ql-block">种类有礼器、乐器、兵器、车马器、生活用品和生产工具。</p><p class="ql-block">(唐代墓葬壁画)400多幅;</p><p class="ql-block">是1952年至1989年先后从陕西关中地区25座唐墓里揭取的、墓主均系唐代三品以上的皇亲国戚和朝廷重臣、</p><p class="ql-block">画面内容有四神、仪卫、建筑、狩猎、生活及唐与四邻的友好来往等。</p><p class="ql-block">(历代陶俑)2000多件;</p><p class="ql-block">藏品时代包括秦、汉、北朝、隋、唐和宋、元、明、清。</p><p class="ql-block">质地有陶、彩绘陶、釉陶和三彩。</p><p class="ql-block">艺术形象有文武官员、甲士、侍卫、男仆女侍、西域胡人以及天王、镇墓兽和马、骆驼等各种动物。</p><p class="ql-block">(历代陶瓷器)5000多件;</p><p class="ql-block">有史前仰韶文化彩陶、西周原始青瓷、汉代釉陶、唐三彩、古玻璃、琉璃、唐秘色瓷和宋耀青瓷等。</p><p class="ql-block">器物种类包括生活用品、文具和殉葬明器等。</p><p class="ql-block">(历代建筑)1000多件:</p><p class="ql-block">藏品时代上起西周、秦汉下至唐、宋、明、清。</p><p class="ql-block">器物种类有陶制的瓦、瓦当、砖、昭尾、水道和石刻建材以及金属建筑构件。</p><p class="ql-block">(汉唐铜镜)800多件;</p><p class="ql-block">造型多样、图案精美、有些还铸刻有吉祥语句。</p><p class="ql-block">(金银玉器)包括湮金望银的铜器、2000多件;</p><p class="ql-block">其中如西周玉制礼器、春秋秦公大墓出土的金啄木鸟、西汉皇后玉玺、金银竹节铜熏炉和1970年西安何家村唐代窖藏出土的镶金兽首玛瑙抔、八棱乐伎金杯、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赤金走龙等、均属举世罕见的精品。</p><p class="ql-block">(历代货币)1万多件、未清理造册有5万多枚和近7000公斤;</p><p class="ql-block">种类繁多、有西周贝币、战国刀币、秦半两、西汉金、王五株、王莽时了各种货币、唐金银币以及稀有的古代外币。</p><p class="ql-block">除上述八大类外还有字画.版本.经卷.织物.骨器.木器.瓷器.铁器.石器.印章.封泥.以及近现代文物和民俗民族文物。</p> <p class="ql-block">第7单元(告别帝都)展示了唐以后、作为西部重镇和西北区域中心的陕西、依然独具魅力的文化创造和精神传承。</p> <p class="ql-block">历史为陕西留下来的之佛像数不甚数、而最让人震撼的是钟山石窟、被称为世界罕见的第二敦煌。</p><p class="ql-block">建造与东晋太和年间、是目前考古学家发现的开凿的最早的石窟。</p><p class="ql-block">史书之中记载的钟山石窟一共有18窟、而现在考古学家已经发掘出五座、其中最为雄伟的就是3号窟、保存完整、修建于宋治平四年(1067年)其中大大小小佛像共有上万尊、也被称为万佛岩位于陕西延安子长县。</p> <p class="ql-block">(红衣男装侍女图壁画)盛唐时期宫内宫外、贵族民间、多有女子身穿男士衣衫、足蹬男人皮靴、女子服装男性化。</p><p class="ql-block">2004年西安市长安区武则天侄孙女武惠妃墓被盗文物。</p><p class="ql-block">一级文物壁画流失美国、国内花六年时间追回。</p> <p class="ql-block">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铜像、又称为圆明园兽首、是清朝时期圆明园海晏堂前喷水池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十二生肖兽首被惊夺流失海外、至今也没有全部回归中国、成为一个遗憾。</p><p class="ql-block">其实、古代的十二生肖主题艺术品、除了圆明园兽首、还有一套、名气虽然不及前者、但历史更加悠久、而且是完整的一套、这一套十二生肖就收藏在陕西历史博物馆。</p><p class="ql-block">这组彩绘十二生肖陶俑是在西安市郊区唐兵部常选孙承嗣和夫人高氏合葬墓出土、为镇墓随葬物品、每件通高约25厘米。</p> <p class="ql-block">《鎏金蔓草花鸟纹八棱银杯》高5.9厘米、口径7.2厘米、重121克、1982年西安市韩森寨电车二厂出土。</p><p class="ql-block">这是一种镀金的银质饮酒器、银杯腹壁棱间饰以缠枝蔓草和花鸟相间的图案各四组、圈足面饰缠枝蔓草纹、环柄上有半圆形护手、护手上饰一展翅飞翔的鸿雁、下以萱草相称、异常精美。</p> <p class="ql-block">《鎏金银铁芯铜龙》1975年西安市南郊草场坡出土。</p><p class="ql-block">这件铜龙是铁制的、通体鎏金、整条铜龙身体流畅、极富动感、体现出唐代龙的生动美与气势美、堪称精品。</p> <p class="ql-block">宋代《黑釉油滴碗》陕西蒲城县出土的文物。</p><p class="ql-block">高8.5厘米、口径30厘米、底径10.6厘米。</p><p class="ql-block">最低调的国宝、不起眼的黑碗、这个碗的整体都是呈现出一种通透的黑色、碗身上面还遍布着大小不一的小圆点、这些小圆点使得该碗变得更加有光泽。</p><p class="ql-block">油滳状的花纹对温度的要求极高、非常难控制、制作那么大这么细致的碗更是难上加难。</p><p class="ql-block">据说用它装水、会泛有银光、用它装茶、就是金光闪闪啊!</p> <p class="ql-block">女俑面庞丰腴、淡施脂粉、长眉细眼、直鼻、樱桃小口。</p><p class="ql-block">法式为蓬松轻垂的抛家髻、两髺抱面、头略向右偏。</p> <p class="ql-block">唐《彩绘文官勇》</p> <p class="ql-block">这些出土于西安市长安区简王井村的彩绘仪仗俑群、共300余件、阵容庞大、浩浩荡荡。</p><p class="ql-block">据了解、俑手中原持木质道具已朽、踏板下墨书拥名70余种、有清道旗.全鼓旗.白泽旗.告止幡.信幡.戈.戟.弓箭.笙.笛.板.琵琶.抬挢.跟驾.梅花灯.各样伞.扇等。</p> <p class="ql-block">自从秦汉时期开始、厚葬之风盛行、陶俑就是重要的随葬品。</p><p class="ql-block">陕西历史博物馆之中陶俑从秦汉时期到明清时期、每个时期都有各自的鲜明特色、隋唐时期的陶俑最为精美、兵马俑、汉俑数量庞大、秦兵马俑武士、千人千面、明朝的仪仗队陶俑群、300多件雕工细致、至今依旧颜色鲜艳亮丽、绝对让你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第四展厅、这里主要展示西安何家村出土的一批唐代金银器、共1000多件、多为唐代皇室的日常用品、特展中、精品级和国宝级文物数不上数、部分珍品是全球范围内的孤品。</p><p class="ql-block">这里可有4件国宝级的文物展品。</p><p class="ql-block">该特展需要收费(30/位、65岁以上老人免费)</p> <p class="ql-block">《何家村唐代窑藏》是在西安南郊何家村唐长安城兴化坊内发现的一处唐代窑藏。</p><p class="ql-block">在两个高65厘米、腹径60厘米的巨翁和一件高30厘米、腹径25厘米的大银罐中、贮藏了金银器、玉器、银饼和药材等千余件、其中金银器物达265件、是唐代金银器的一次空前大发现。</p><p class="ql-block">经陕西历史博物馆和北大的专家学者们精心研究、何家村遗宝的主人终于浮出水面、他就是唐代官位显赫的尚书租庸使刘震、而遗宝的埋藏年代应在康德宋建中四年(公元783年)爆发的泾原兵变中。</p> <p class="ql-block">《兽首玛瑙杯》是至今所见的唐代唯一一件俏色玉雕、它集当时能工巧匠设计于雕工大成的、是国之重宝、海内孤品。</p><p class="ql-block">是唐代玉器做工最精湛的一件、也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p> <p class="ql-block">兽首玛瑙杯高6.5厘米、长15.6厘米、口径5.9厘米。</p><p class="ql-block">杯选材精良、巧妙利用玉雕的俏色纹理雕琢而成、杯体为角壮兽首形、兽双角为杯柄、嘴部镶金帽、眼、耳、鼻皆刻画细微精确、是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产物。</p> <p class="ql-block">杯上口近圆形、下部为兽首形、兽头圆瞪着大眼、目视前方、似乎在寻找和窥探看什么、兽头上有两只弯曲的羚羊角、而面部却似牛、所以不能认为造型完全出自写实的手法、但看上去安详典雅、并无造作感。</p><p class="ql-block">兽首的口鼻都有类似笼嘴状的金毛、能够卸下、突出了兽首的色彩和造型美。</p> <p class="ql-block">《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高14.8厘米、口径2.3厘米!造型采用北方游牧民族皮襄形状、银壶两侧采用凸纹工艺各塑造一匹跃然起舞的骏马。</p><p class="ql-block">屈膝衔杯赴节、倾心献寿无疆。</p><p class="ql-block">更有衔抔终宴曲、垂头掉尾醉如泥。</p><p class="ql-block">这些一千多年前唐人留下的诗句、描绘的都是同一个场景~玄京李隆基过生日时、宫中驯养的几百匹骏马跃然起舞、口衔酒杯为帝王祝寿。</p><p class="ql-block">如今、这个千百年来只在诗句中存在的场景在一件器物上复活了。</p><p class="ql-block">文就是出土于何家村窑藏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会跳舞的马与衰落的大唐!</p> <p class="ql-block">去史料记载相互验证、是难得的文物珍品、是唐代中原汉族与北方契丹族文化交流的物证、陕西历史博物馆有18件国家级文物、其中有两件是不能出境展出的、鎏金舞马衔杯纹银壶就是其中一件。</p> <p class="ql-block">《鎏金鹦鹉纹提梁银罐》高24.2厘米、口径12.4厘米!足径14.3厘米、大口、短颈、覆碗形盖、圆鼓腹、喇叭形圈足。</p><p class="ql-block">整器采用扳金成型、平錾花纹、纹饰鎏金、器身满饰珍珠地纹。</p><p class="ql-block">罐腹装饰以鹦鹉为中心、用折枝花国以四周、鹦鹉展翅飞翔于花丛之间、灵动可爱、栩栩如生。</p><p class="ql-block">鹦鹉的形象鲜活而丰满、恰好与圆浑的外形、饱满的团花相配、给人以富贵喜庆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1970年10月5日下午、在西安市南郊何家村的一个收容所内的工地上、工人施工时发现一个装满宝贝的陶翁、西安会有不少类似的事情。</p><p class="ql-block">接下来就是考古人员进场、发现了与第一个大小相同的第二个陶瓮以及一个银罐、这:两瓮一罐:中、有共计约一千件金银器、珠宝玉器、贵重药材。</p><p class="ql-block">这件鎏金鹦鹉提梁银壶就在第二个陶瓮内。</p> <p class="ql-block">《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外径4.6厘米、金香猛直径2.8厘米。</p><p class="ql-block">通体银质镂空、内层球体可自由旋转、通过钩链和活轴与外壁相连、使球囊能够随意转动、无论外壁球体怎样转动、由于机环和香孟重力的作用、香孟始终保持重心向上、里面的香料不致洒落于外。</p><p class="ql-block">一千多年前的科技含量令人惊叹!</p><p class="ql-block">更为关键的是经过和法门寺地宫物账对应、确定为唐代香囊。</p><p class="ql-block">至此《旧唐书》里关于杨贵妃:肌肤己坏、而香囊犹在:的秘密终于揭开。</p><p class="ql-block">千年后仍能灵活转动、令现代人叹服。</p> <p class="ql-block">唐《葡萄花鸟纹银香囊》具有华丽精美的时代审美特点、体现了开放的唐代社会的精神面貌和思想观念、也是发现直径最大的一件。</p><p class="ql-block">葡萄是从西域引进中国的、可见葡萄花鸟纹银香囊是一种外来文化、是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交流的结果。</p> <p class="ql-block">看过金器、看过龙雕像!但你绝对没有见过陕西历史博物馆之中的赤金走龙。</p><p class="ql-block">赤金走龙出土于西安南郊、每只仅高2.1~2.7厘米、长4厘米。</p><p class="ql-block">身材纤细、四肢修长、小巧玲珑、且皆呈行走状态。</p><p class="ql-block">它们或引颈长啸、或低首垂眸、虽形态各异、却都同样精致完美、气韵灵动。</p><p class="ql-block">何家村遗宝、神秘金走龙</p><p class="ql-block">当考古专家们打开挖掘的出土的精美银罐时、却出现了考古史上令人惊奇的一幕~只见银罐中盛了半罐液体、一片金箔浮于其上。</p><p class="ql-block">更令人惊叹的是、轻薄的金箔上竟站着12只形态各异的小全走龙。</p> <p class="ql-block">对于盛唐历史文化艺术的一次近距离鉴赏、因为好的东西、最值得传承。</p> <p class="ql-block">唐代的金银器久负盛名、其制作工艺也代表了中国的巅峰、更是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p><p class="ql-block">制造工艺之精美、器物的华丽、让人爱不释手、更是历朝历代无法超越的!</p> <p class="ql-block">《孔雀纹盝顶银方盒》通高10厘米、边长12厘米、盖高3.1厘米、重1500克。</p><p class="ql-block">呈方形、盝顶、盒盖与盒身有子母口扣合、盒正面有销钮、背面认两枚杏叶形的钩环将盒盖与盒身相连。</p><p class="ql-block">除底面光素无纹外、其余各面均有繁复细密的纹饰、正面、左面、右面纹饰以中轴左右对称的形式布局、上面与背面纹饰从中心点向外布局。</p><p class="ql-block">银盒不同侧面雕刻有孔雀、双童戏犬、凤鸟、山峰及流云、花鸟等纹饰。</p><p class="ql-block">其中、盒身正面雕刻一对振翅杨尾的孔雀、立于莲花座之上、口衔下垂的莲蓬状物、余白填以山峰、花鸟、流云、萱草等。</p> <p class="ql-block">《流金银锁》这几把银锁结构相同、均有销管、销心和钥匙三部分组成。</p><p class="ql-block">这种小银销何家村窖藏出土六件、其内部结构与鎏金银锁相同。</p> <p class="ql-block">《掐丝团花纹金杯》时光境迁、掐丝团花纹金杯出土时、杯身上镶嵌的宝石虽然已经脱落、但我们依然能想象到它千年前熠熠的模样。</p><p class="ql-block">唐朝是我国古代的黄金时代、这一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唐都长安、因此留下了许多珍贵的文物遗存。</p> <p class="ql-block">《挑型忍冬纹镂空五足银熏炉》</p> <p class="ql-block">唐代壁画珍宝馆是最低调的一个馆。</p><p class="ql-block">这里票价相当贵(270/位)位于地下室、光线昏暗、所以参观人员较少、甚至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展馆。</p><p class="ql-block">那一幅幅惟妙惟笑的壁画、以高度写实的技法真实再现唐代上层社会的生活习俗、礼仪服饰、建筑艺术等、堪称瑰丽多彩的盛世生活长卷。</p> <p class="ql-block">《阙楼仪仗图》出土于懿德太子李重润墓。</p><p class="ql-block">高305厘米、宽298厘米、此图为雍容典丽的初唐代界画、展现了唐代壁画中罕见的完整、大面幅、高等级的阙楼、是唐代建筑绘画之佳品、亦是唐代阙搂实物的形象资料、十分珍贵。</p> <p class="ql-block">《宫女图》出土于永泰公主墓、画面内容丰富、人物形象各异、是唐墓壁画中将女性形象描绘的最美丽的一幅、画中的宫女们缓步慢行、准备侍奉公主安寝、有的左顾右盼、有的窃窃私语、将少女活泼的神态表现得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狩猎出行图》是章怀太子墓中(是高宗与武则天的次子李贤及其妃房氏的合葬墓)出土的壁画、画中的人物比例均称、和谐、造型逼真、绘画技巧圆孰、充分显示了唐代时期绘画艺术水平的高超。</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原图高度大约为2米、长度近9米、整幅画面大气磅礴、令人叹为观止。</p><p class="ql-block">如今、人们看着章怀太子墓中的这幅《狩猎出行图》感受一下其中的磅礴大气与潇洒豪迈、希望这位太子可以在另一个世界里远离阴谋纷争、活得潇洒惬意一些。</p> <p class="ql-block">《马秋图》是在章怀太子墓的墓道壁画中发现的、此画绘在墓道的西壁上、画面高2.20米宽、6.88米。</p><p class="ql-block">图中共有20多个骑马人物、骑马人都穿着窄袖长袍、穿着黑色靴子、头上扎着幞头、简单说是一种头巾、胯下马匹硕矫健、充满力量。</p><p class="ql-block">画面中最精彩的是五位骑者抢球的场景、有的打马球者左手握住缰绳、右手挥舞着偃月形的球杆、那是叫:鞠杖:下一刻似乎就要击飞马球。</p><p class="ql-block">有的骑马者做回身反手击球的动作、有的则是回头看球、还有的驱马前冲、似乎是抢不到球誓不罢休。</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礼宾图》陕西乾县乾陵章怀太子墓、墓道东壁壁画。</p><p class="ql-block">该图共绘有六个人物、大致可分为前方的三人和后方的三人两部分。</p><p class="ql-block">前往即北侧、在画面左侧的三个文官、都戴着纱罩的笼冠、穿着红色长袍、前数第三人手持笏、飘带曳地、第二人只能看到背部、与其他俩人相向而立。</p><p class="ql-block">他们三人好像引导身后的宾客去朝见章怀太子、所以、他们可能是唐王朝鸿胪寺即礼宾院的官吏。</p><p class="ql-block">《新唐书.车服志》有:乌纱帽者、视事及宴宾客之服也:的。记载;说明当时在接待宾客时、有特定的服饰制度。</p><p class="ql-block">唐代群臣五品以上持象牙笏、六品以下持竹笏、这幅壁画中的官吏所待显然是象牙笏。</p><p class="ql-block">唐代担当迎送宾客职责的是鸿胪寺、根据《唐六典》卷18;</p><p class="ql-block">:凡四分方夷狄君长朝见者、辩其等位、以宾待之:的。记载此人可能是鸿胪寺五品以上的官员。</p><p class="ql-block">在后方的人群中、最前面的一人呈正面像、圆脸、浓眉、高鼻、深目、阔口、身着交襟紫色长袍、束有腰带、穿黑靴、左臂被第二人遮挡、两手捧于胸前。</p><p class="ql-block">第二人面向北半侧面、竖椭圆形脸、面庞丰满、胡须和眉毛清晰、嘴唇红润、头戴羽毛帽、两只羽毛直插在帽子上、帽子前部涂朱红色、两侧涂绿色、两边有带束于颈下、大红领长白袍、衣襟红边、宽袖、两手拱于袖中。</p><p class="ql-block">第三人圆脸无须、戴着深至耳朵的皮帽、穿着黄长袍、外加羽毛织成的大衣、穿着皮靴、束腰带、两手拱于䄂中。</p> <p class="ql-block">中国只有两个博物馆要拍长队、一个是中国国家博物馆、而另一个就是陕西历史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