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人的一生,大多数时候是按部就班从事着自己的工作,没有太大的变故,可是遇到危险、紧急的情况也是难以避免的。在这个时候,一个人如何行事,就反映出了他的能力、品质高低。中国历史上,多数英雄豪杰都能够在危急之中,心静如水,安之若素,若无其事,彰显智者风范,忍住内心的恐惧和无奈,敢于挺身而出,大胆地面对,排除危险和急难。</p> <p class="ql-block">史书记载,东汉的时候,大司马吴汉率军讨伐成都、割据一方的公孙述,进军蜀地。汉光帝刘秀曾告诫吴汉说:“成都的敌人拥兵十几万之众,不能轻视他们,打下广都,要固守。若是敌人来进攻,不要和他们进行正面决战,如果敌人不出兵,你则要想办法逗他来进行决战,时间长了敌人疲惫了,毫无斗志的时候,我们再大举进攻。”而吴汉打下广都之后,不听刘秀的叮嘱,率众两万余人,乘胜进军,抵达成都,且在相距二十里地扎下两座营盘。</p> <p class="ql-block">刘秀闻报,大惊失色,下诏指责吴汉:“你为何擅自做主,不听我的劝告?你轻视敌人,孤军深入敌人腹地,且分营扎寨,万一敌人来攻,你首尾无法相顾,情况危急。趁现在敌人尚未合围,赶快撤军回广都!”可是为时已晚,公孙述已派人率十万大军来攻,一天战下来吴汉大败。在这危急关头,吴汉召集部将们说:“我们经过千辛万苦,转战几千里,节节胜利,最终攻入敌军腹地成都。现在不幸被围困于此,无法与外界联系,只有大家齐心协力,奋勇抵抗,才可以转危为安,不然,只剩下死路一条了,各位,成败在此一举了。”于是吴汉关门闭户三天坚持不出战,同时以酒肉款待将士,喂饱战马,以逸待劳。在寨中增设战旗,大放烟火,迷惑敌人,夜里则趁敌不备,率军衔枚而行,悄然与友军会合,协力杀敌。</p> <p class="ql-block">古人说:“围棋制淝水之胜,单骑人回纥之军。此宰相之雅量,非元帅之轻身。盖安危未定,胜负未决,帐中仓皇,则麾下气慑,之所以观将相之事业。浮海遇风,色不变于张融;乱兵掠射,容不动于庾公。盖鲸涛澎湃,舟楫寄家;白刃蜂舞,节制谁从?之所以试天下英雄。事急之弦,制之于权。伤胸扪足,倒印追贼。诳梅止渴,击背误敌。判生死于呼吸,争胜负于顷刻。蝮蛇螫手,断腕宜疾。冠而救火,揖而拯溺,可为太息。”</p> <p class="ql-block">这番话意思是指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时,谢安正与客人下围棋,郭子仪独自骑着马走进回纥的军营。这是宰相恢宏的气度,而非元帅轻视自己的生命。大凡在安危尚不明朗,胜利尚且没有决定之时,若是军营中的主帅惊慌失措,那么他的部下官兵也会气馁,在这个时候,正能看出将相的修养与才干。曹操以假话使战士望梅止渴,李穆鞭打主帅以讹骗迫兵。判断死生于一呼一吸之际,在顷刻之间争夺胜负。蝮蛇咬手、宜迅速砍断手腕。穿戴整齐后才去救火,斯斯文文的样子让他去打捞落水者,哪里还来得及呢?</p> <p class="ql-block">战场上要沉着镇定,才可取胜,吴汉就是这样。而日常生活中又何尝不是如此?南齐的张融,字思光,吴郡人,年轻时很有名气。他以船为家,有一次航海到胶州去,在中途海上遇上风暴,张融脸上一直没有出现害怕神色。后来张融给齐做事,当了参军。</p> <p class="ql-block">晋朝的庾亮,晋孝武帝时是太尉。后来被苏峻打败,带领手下十多个人坐小船逃跑,混乱的士兵互相砍杀,用箭射击,不小心射中了开船的人,开船人随着弓声倒下了,全船的人脸色大变,纷纷逃窜。庾亮脸色一点都不改变,慢条斯理地说:“这种好箭法能够射中敌人。”大家的心才安定下来。英雄豪杰面对危急,除了沉着应对,不慌乱从事,更为重要的是善于处理,随机应变。</p> <p class="ql-block">东魏侯景等人把独孤信围困在金墉。独孤信向北魏丞相宇文泰求援,宇文泰便带领军队前往。侯景等人的部队夜间解围跑了。宇文泰领轻骑追击侯景,追到黄河边上,侯景与宇文泰交战,后者的战马中了流箭,惊而飞奔,宇文泰从马上摔了下来,东魏兵赶上了他。宇文泰手下的人都跑散了,只有都督李穆在身边。李穆下马,用马鞭打着宇文泰的背说:“你这个陇东士兵,主将哪去了?你怎么一个人留在这里?”东魏兵听了,没有把宇文泰当贵人,继续向前追去。李穆把自己的马给了宇文泰,和宇文泰一起逃跑了。北魏将士见宇文泰复还,结果士气大振,又聚集起来,追击东魏兵,大破之。事情危急的时候,如果以权变灵活的方法处理,便会绝处逢生或得到胜利,不然就会置于死地而且事情会失败。</p> <p class="ql-block">天下没有不畏官的老百姓。如果说当官的表现出并不令人畏惧的精神,那么老百姓对官就有押戏之情,甚至有可能造成官府畏惧老百姓的局面,那些粗犷凶悍的刁民就会更加肆无忌惮,与官府对抗。虽说犯罪的是老百姓,但使他们敢于犯法的却是官府本身。事情来得突然,来得意想不到,当然可以用武力来平定风波,但更可贵的是以静制动、以德服人。在公堂上就不要退堂躲避,镇定的坐在那里,威武严肃地面对发生的事情,用诚心劝告他们,使他们明白事理。看见的人也就会肃然起敬,听到的人自然会感到官府不可抗拒,粗犷凶悍的人就更加不敢放肆。治理地方事务时一定会遇上突发事件,遇上突发事件切不可慌张,而这就在于平时有心理准备。而这心理准备,取决于平时同老百姓关系是否亲近,老百姓是否相信他。如果这样,做官的有小小的错误,或遇上麻烦之事,也绝不会有百姓与他为难。</p> <p class="ql-block">了解文化典故,读懂中华沧桑历史文明,读历史可以明心智,故事中蕴含的哲理,只有反复细读,才能领会书中的意境和内涵,汲取书中的精华为自己所用。读懂典故关键人物,这些人善于处理急迫之事,是历史上智者的例子,其共同特点,克服自卑心理,遇事心定、冷静心态、平静至极,一般人察觉不到他们心里紧张变化。“看似风平浪静,实则暗流涌动”表面上没有风浪,好像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一样,平静无事。实际上暗中已经在酝酿风暴,形成了某种比较明确的动向。只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才能达到这种若无其事的境界。每个人应该在实践中接受锻炼,经受考验,培养应变能力。发生重大问题越多,得到锻炼机会越多,不断增长自己才干。加强锻炼尤为重要,越是有前途的人,越是到艰苦环境中去,可以磨练意志,坚强自我。让他们在现实的风浪中经受锻炼和考验,增长才干和胆识,提高其决策、应变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孟子》有言:“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p> <p class="ql-block">“遇事不急,做事不躁”是让很多人羡慕的一种能力,因为大多数人在遇到大事的时候,往往都是火急火燎地,生怕自己慢一步就会铸成不可弥补的大错,通常又会在事后发现情况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紧急,反而因为自己心急如焚的处理过程,让事情更加棘手了,大发脾气,心急则乱。古训,言之有理“事缓则圆”,无关人命的事情缓一缓,往往更容易圆满。遇到大事能按自己的节奏去处理,不光会多想、多听,还能恰到好处地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自己解决事情的能力。真正厉害的高手,遇大事时都能冷静思考并暂时沉默。人在遭遇出乎意料的事情时,如果不能让自己有冷静的头脑去思考,就会因为情绪激动而自乱阵脚,所谓越乱越容易做错事,只能让事情更加麻烦。由此可见急躁对解决问题一点作用都没有。想要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首先就一定要学会沉得住气,控制得住自己的情绪,先让自己的心冷静下来并保持安静,再思考如何能很好地解决问题。吴汉关门闭户,若无其事,静思三天时间,静思期间坚持不出战,时机成熟合力出击,最后反败为胜。体现了吴汉,在危急关头,沉着果断,指挥有方,行动有力。身经百战的智者,遇突发事件,内心竟然如此镇定。</p> <p class="ql-block">古人云:“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洞察力实际上就是对事物深邃的预见力。面对错综复杂的局面,及时作出准确判断和决策的能力。决断的过程,就是明确任务的过程;只有任务明确了,才能知道努力的方向。《吴子·治兵》曰:“用兵之害,犹豫最大,三军之灾,生于狐疑。”面对急难险重情况,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大,资源有限,聪明人是在与时间赛跑,只有敢做决断、做对决断、做好决断,才能尽快形成正确方案。如果决策的方向错了,解决问题的思路错了,结果必然是南辕北辙,“竹篮打水一场空”。对突发事件要临危不惧、沉着冷静、敢于负责,关键时刻要亲临现场、靠前指挥、果断处置。提高决断力,既要有勇,又要有谋。要敢于担当,勇挑重担,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面对复杂局面和棘手难题不是犹犹豫豫、优柔寡断、摇摆不定,而是快刀斩乱麻、雷厉风行、速战速决。</p> <p class="ql-block">中国古代有一套比较完整的理论和方法处理“急迫之事”,读过国学经典《大学》的人都知道,书中有高深学问、高度智慧,突出指导性,强调实践性,体现时代性。《大学》是现代人的暗室明灯,一灯能破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在《大学》中有一段原文是这样说:“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26个字的意思就是:知道应达到的境界才能够确定志向;志向确定才能够心静不乱;心静不乱才能神思安稳;神思安稳才能思虑周详;思虑周详才能有所收获。诳梅止渴,击背误敌。曹操以假话使战士望梅止渴,李穆鞭打丞相宇文泰(主帅)得脱离危险,这是彰显智者遇事不慌张“静而后能安”,随时应变,善于处理急迫之事的历史典故。</p> <p class="ql-block">人生静悟,真正的静,其实是一种境界。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被世人誉为“智慧的化身”,经常听到的名句“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就出自他所撰写的家训《诫子书》,充满着人生哲理,值得反复阅读。人们保持心灵的宁静,不要张扬,向着心中那个目标做出实实在在的努力,从而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怀着恬淡自在的心境,使自己的心灵得到自然的滋养,在宁静淡泊中,使浮躁的心绪回归透明纯净,不让过多的杂念干扰自己的思考,塑造自己的人格魅力,创造人生道德的至高境界,渐渐地走近人性的真正本清源。静不仅是一种美,更是一种智慧的心境,是看穿人生沉浮的顿悟。那种“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的从容与安适,总令人感佩。静而生境,则绝虑忘忧。怒云狂飚,终为雨露,归于静美,美在人的心灵。</p> <p class="ql-block">心地清静的人,遇到重大问题,能够沉住气,保持清静心,清醒头脑,不讲糊涂话,不做糊涂事,退到一边去,以静态观察动态,不轻易表态,装作没有事情发生,依然谈笑风生,布下迷魂阵,不让任何人觉察得到内心世界的活动,无论遇到什么事情,总是往好方面去想。 想好一定有好结果,如果向不好方面去想,就会有不好的结果。心地清净必定生智慧,人有了智慧,不会慌张,冷静看问题,善于处理问题,看问题都看得很清清楚楚,是非分明,不会做出错误的判断,只会做出正确的选择。能做到这点很不容易,主要是,平时读书多,读书明理,加强自身道德修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做人做事,以德为先,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头顶三尺有神明,好事做多了,就算遇到了极难的事情都不会表现慌张害怕,心里清净如水,若无其事。</p> <p class="ql-block">心不清静的人,遇到急迫事情,总是感觉到问题特别严重, 全身发抖出冷汗,不吃不喝不睡觉,六神无主,语无伦次,说话颠三倒四,心理极度紧张而害怕,前怕狼后怕虎。本来问题没有那么的严重,由于慌慌张张,越是紧张越害怕,害怕了就失去了自信,自己做不了主,自己搞乱了自己,失去了理智,这个时候,人进入了最低谷,意志最薄弱,往往做错很多事情,选择走错道路,选择错误的人生,在关键时刻,没有一个人提醒,就会糊里糊涂的一切听从别人,由别人来控制了自己,最终结果把自己的事情搞砸了,本来简单的事情变成了复杂的事情,本来容易应对的事情变得更加难以应对,别人没有能力打败了我们,可是自己就打败了自己,真是可悲啊!急也没有用,越急越乱越乱越找不到方向,所有事情别人代替不了我们解决,只有依靠自己去解决,只有自己救自己,任何人帮不了,越是脆弱越感到生命没有意义。情绪低落的时候,偶尔出现可怕的幻觉,容易做出错误的决定,甚至可能令人产生轻生念头。这个念头,千错万错。可想而知,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比生命更宝贵了。</p> <p class="ql-block">其实,有重大问题并不可怕,可怕的就是我们不能够克服,不够坚强,也许是对我们生命的考验,也是一件好事。磨练我们的意志,经历多次的磨难,都会变成一个很坚强的人。有问题敢于面对,前不怕狼,后不怕虎,明知山中有虎,偏向虎山行,彰显一个人智勇双全,敢于战胜一切,最终成为强者,这就是人生在磨练中得出最宝贵的经验,在磨练中增长智慧。要学会感恩一切困难,要懂得感恩一切人事,没有急迫的事情,我们得不到锻炼,也不知道自己的意志是否坚强。紧迫的事,未必是最重要。胆小怕事,什么事情都做不成,想做的事永远做不到,因为我们缺乏勇气。有了勇气,才能敢于面对现实,仅有勇气是不足够的,还要有谋略、讲策略、讲智慧。具备智勇双全的人,都可以化险为夷,也可以绝处逢生,让人走上巅峰,创造人生的辉煌,将会得到人们的敬畏,敬畏不是恐惧,而是发自心底的尊重。</p> <p class="ql-block">当遇到急迫之事,如何做到若无其事?说容易做很难,难做的事不等于做不到,要做到必须从践行“孝亲尊师”开始,按照《大学》的智慧明灯前行,“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加强道德修养,平时要认真阅读国学经典,认真学习典故中的优秀人物,总结经验,汲取智慧。不走极端,中正做人,中肯做事,尽力而为,做到“大学之道,在于明明德,在于亲民,在于止于至善。”行善,祸远去,心安理得;行恶,福远离,祸不单行。想要远离祸害,关键要彻底戒除“贪嗔痴慢疑”等人类五种毒源,更要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亲近身边靠谱的人,平时多关爱老百姓,多为老百姓当家做主。常言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得道者昌,失道者亡。”这些话都是古代智慧的名言警句,值得人们去深思。人生经历了无数次的生死考验、无数次的锻炼和磨练,生命力一次又一次得到了提升,人的意志越来越坚强,达到了“至善”,超越现实世界的生命活力,人不论何时何地,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发生什么突发事件,或者是紧迫的事情,都不能被吓倒,要始终保持一种积极向上,从容乐观心态,来面对一切,以不变应万变,以万变应不变。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p> <p class="ql-block">本文列举历史典故,古为今用,聚焦主题,围绕中心,推动主题教育,落实落细。谈论古人故事,本来是“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尽而不乱,乱而不杂,杂中有序,序中有理 ”。谈古论今说历史,所知道都全说了,说得很详详细细,尽情地说出想说的话而条理清晰不乱,就算乱了也不脱离主题教育而感觉不杂,文章内容丰富多彩似乎夹杂,不以为然,文章逻辑性强顺序得当,顺序中各环节间的衔接都有道理。由于每个读者文化素养与自身修养有所不同,所以读者理解能力都有一定差异。建议有缘读者,多读遍数心定了,总会读懂里面的精髓,受益终身。</p> <p class="ql-block">感恩:感恩美篇推荐流通,传播正能量。功在当代,利在千秋。您们为造福子孙后代,您们日夜审稿千万篇,您们实在是太辛苦了!如今,作者比读者还要多,每一次评论点赞,值得深谢感恩。</p> <p class="ql-block">声明:本文歌曲以及图片来源于网络,向原创者表示衷心感谢!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人写作特色与众不同,一切从大众利益出发,不是为加精而创作美篇。选择参与话题“读书笔记分享会”,目的让读者明白读书写笔记的好处,养成读书做笔记的习惯。在此发表言论,仅代表作者本人。欢迎读者参与评论留言,最终总会有贵人赏识您们的才华。其实,读者往往比作者更专业,比作者更了解原著的内涵和精神,评论更高度、深度、锐度、透彻,栩栩如生,彰显作品生命活力。原创作者水平低下,因此不参与任何网络辩论。</p> <p class="ql-block">作者:黄勇哲</p> <p class="ql-block">2022年5月19日(星期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