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把丹青等闲看,无“生”诗里颂千秋——佳木斯市光复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无生课堂”美术组研培活动

光复小学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为了落实省市“基础教育教师能力素质提升计划”,全面提升学校教师专业素养,持续巩固提高学校“双减”工作水平,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光复小学开展了教师素质提升“无生课堂”研培活动。</b></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5月19日,美术组五名教师姚斌、黄锐、王晓敏、邵丽莎、赵博舜先后进行了“无生课堂”教学展示活动。在展示中,五位教师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素养,彰显了自己的教学特色,成功的演绎了一堂堂生动、精彩的课堂教学。</b></p> <p class="ql-block"><b>  姚斌老师的《趣味文字》是一堂贴近学生生活,培养学生美术应用能力及提高学生想象力与表现力的绘画课。教学中姚老师采取了创设情景、观察欣赏、思考讨论、延伸比较等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将教学内容生动直观地展示。正是这些生动活泼的文字展示了城市的美,记录了生活的和谐与幸福,培养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美。</b></p> <p class="ql-block"><b>  黄锐老师的《中外雕塑欣赏》是欣赏课最典型、最精彩的课题。教学内容以中、外雕塑欣赏为主题,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融合,从陌生到熟悉的,从身边到国际的,内容涉及古今中外,多样而又统一,促成学生对国际大师作品的思想、心灵的直接交流。融入文学、历史、音乐等学科,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与整体综合性的探索精神,使学科之间更好的融会贯通,拓展学生的知识面与思维空间。</b></p> <p class="ql-block"><b> 晓敏老师的《点的魅力》一课,在教学中联系生活实际,引导学生体会点的位置不同,给人的感觉也不同,以及点的大小排列发生变化所带来的移动、旋转,并让学生从生活中找点并感受点在生活中的灵活运用。在赏析作品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小组合作用点来进行创意,让学生感受合作和创作的双重乐趣。以集体合作的方式参与美术活动,尝试各种工具、材料和制作的过程,体验美术活动的乐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在合作中碰撞思维的火花。</b></p> <p class="ql-block"><b>  丽莎老师的《五味瓶》一课,精心设计教学过程,采用实验、游戏、分组活动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寻找容易找到的各种媒材,大胆地联想和创造。教学中采用做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口尝一尝“五味”,这种简单的探索适合低年级学生,他们乐于自己找到答案并从中获取乐趣。真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学会学习方法而达到促进其自主学习的目的。</b></p> <p class="ql-block"><b>  博舜老师的《画出你的想象》一课,引导学生大胆地想象,鼓励他们拿起自己手中的笔画出一幅幅既富有想象又稚拙的作品。教学中引导学生初步感知抽象画的特点,通过“画一画”让学生感受快乐地在纸上随意画的乐趣,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学习大师的画法,将鲜艳而富有变化的色彩,涂抹在画面上,用稚拙的笔触将你的想象用自由的线,好看的色彩表现出来。</b></p> <p class="ql-block"><b>  相信在我们全体美术教师不断探索、学习的路上,让我们的孩子在美术课堂中想画、敢画、会画,让他们保持天真、质朴的童心。我们将不忘初心,砥砺前行!</b></p>

学生

教师

教学

老师

美术

无生

学习

乐趣

引导

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