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5月15日,拍摄于天津静海林海示范区崇泰农庄)</p><p class="ql-block"> 傍晚的森林,少有游人,静谧安详。</p><p class="ql-block"> 夕阳透过树梢,照射在林间,洒落下七彩的光晕。大树静穆的矗立,簇簇野花摇曳着,散发着淡淡的幽香,绿油油的野草地毯般铺展,柔软舒适。</p><p class="ql-block"> 置身林间,感觉心沉静了下来,身心轻安地融入这无尽的初夏傍晚的和谐宁静中------</p><p class="ql-block"> 这时,脑海中有一段旋律冉冉升起,是前几天在听到的孙楠老师的歌曲《生生不息》。当时听的时候就被这首歌震撼,而这首歌竟与此刻的感受相契合----这大自然万物一体、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生生不息歌词:</p><p class="ql-block"> 露珠请你做我的眼睛,森林就是我的身体,愿我有颗溪流般的心,⻥儿跃入时欢欣</p><p class="ql-block"> 雄鹰请你做我的眼睛,群山就是我的身体,愿我有颗微⻛般的心,托起翅膀掠过山顶</p><p class="ql-block"> 白云啊 请你做我的眼睛,草原啊 成为我的身体,愿我有一颗天空般的心,高远宁静深爱大地</p><p class="ql-block"> 月亮啊 请你做我的眼睛,海洋啊 成为我的身体,愿我有一颗太阳般的心,温暖明亮 普照大地</p><p class="ql-block"> 繁星啊 请你做我的眼睛,银河啊 成为我的身体,愿我有一颗宇宙般的心,永远守护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 生生不息以歌曲的方式阐释了人与自然的关系,生命存在的形式或者说“道”的特质,即:万物一体、生生不息。</p><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是中国传统哲学和人生修养的最高境界,即:“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p><p class="ql-block"> 老子强调与“道”为一,以“无为”至“无不为”。庄子主张:人与天地万物合为一体;“以道观之,物无贵贱”;天人合一本体根源是同质,同源。</p><p class="ql-block"> 万物一体,天人合一的思想对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具有重大的指导作用,具有超越时空、超越国界的当代价值,能够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精神指引。</p> <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家对主客体关系的思考,表达了对主客体统一性的追求。</p><p class="ql-block"> “究天人之际”是中国古代思想家们对天人之间、主客之间关系的反思,天人合一比较强调天人、主客之间的统一性。</p><p class="ql-block"> 天人合一思想追求的是生存秩序的和谐,要求人们在处理人与自然、社会关系时能达到秩序和谐。</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天之道的作用在于“始万物”,是万物的生命之源,也是万物运行规律和行事原则的保证,这种规律就是“天道”。</p><p class="ql-block"> 地之道的作用在于“生万物”,可以促成万物繁衍不止,新老交替,生生不息,遵循“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规律。</p><p class="ql-block"> 人之道的作用在于“成万物”,是一种意志、智慧和境界的体现,人只要不断自省,与时俱进,坚持不懈,就能掌控自身命运,成全人与万物和平共处。</p> <p class="ql-block"> 生命诞生于自然,在浩瀚的宇宙中,每个生命都是一个小宇宙 。</p><p class="ql-block"> 比如⼈体有365个⽳位,⼀年刚好365天;⼈体有12条经络,⼀年刚好12个⽉。脊椎有24节,⼀年刚好24个节⽓。</p><p class="ql-block"> 人体和日月星辰、山河大地都是一一对应的关系,四季轮回、朝夕更替、阴晴圆缺、风雨雷电都会在身心一一映现。</p><p class="ql-block"> 再进一步说,其实,你眼中的世界就是你心的映现,我们好像生活在同一个世界中,其实一人一世界,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世界中。因为心境不同,所以世界种种不同。</p><p class="ql-block"> 世界唯心所现,唯识所变;心善即天堂,心恶即地狱。一念之差,云泥之别。</p> <p class="ql-block"> 眼中有物,满目皆可生香;心中有景,荒凉亦是繁华。</p><p class="ql-block"> 世界给予我们什么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自己用什么心态来回应和诠释。</p><p class="ql-block"> 所谓修行,唯一是修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