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二十年前我有幸参加了一次江南采风写生活动。在浙江丽水境内,坐在行驶的汽车上探窗相望,眼前那种桃源般的景致让我陶醉,层峦叠嶂,山势连绵起伏;山上林木郁郁葱葱。再看远山,朦朦胧胧。山上的林木层层叠叠,茂密幽深,偶有氤氳之气漂浮其间,呈现出一片翠绿色彩,无怪人言“苍山如黛”。</p><p class="ql-block"> 更为完美的是有一条楠溪江与公路相伴,蜿蜒于峡谷之中,时宽时窄,时隐时现,河底亮光闪烁,轻快地淙淙流淌。当接近仙居时,时见村落点缀山脚江边,沿江两岸依水而建的老屋子和巨大的古树亲密地依偎在一起,碧水如镜的塘中,鱼儿悠游戏水,鸭鹅追逐欢叫,真是“青山绿水本无价,白墙黑瓦别有情。”远远望去,对岸时有村姑在江边浣洗衣裳。清澈明净的江水,苍翠葱郁的树,层峦高耸的山,相互映衬。我想,这一路景色,不就是一幅美不胜收的水墨山水长卷吗?</p><p class="ql-block"> 我曾流览过不少名山大川,但那次江南之行一路的景色,时时浮现在我的脑海里,使我难以忘怀。于是,我便产生了创作的欲望,非将它画出来不可。可是沿途可以入画的景致很多,经过遴选我决定撷取其最能反映江南水乡那种宁静,淡泊,深邃,幽远,田园诗歌般的村庄作为表现对象,但是,用怎样的构图,什么技法表现这种意境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经过多次苦思冥想后,便开始了着手创作。</p><p class="ql-block"> 将真景记在心中,这是一步,再将头脑中之景现于纸上,这又是一步,这一步也是最艰难的一步,即使有照片和写生稿也不是容易的。几易其稿仍不理想。后来我考虑到,在这幅画中,民居是主体,如果民居画好了,就算成功了大半。于是我把主要精力用于画民居上。为了更好的表现江南水乡的特色,在整幅画中,我有意减弱了线条的墨色和力度,避免了过于直露的缺点,致力于画面浑融之气的追求,采用了泼墨泼彩的手法,从而使淋漓的水墨冲撞而出,飞动飘逸,机变百出,虚实相生,天人合一。在此基础上再细心收拾,皴点结合,而又以点为主。在画树木时反复叠加,以达到苍莽浑厚的感觉。接下来,就是怎样画河流,因为上半部的画面多被黑色的大山和民居所占据,所以在画河流时,我就有意识地不勾波纹,仅在坡河边谈谈涂几笔倒影,变产生了水的感觉。为了增加生活气息,我还在画的下半部和上角画了小船和小桥,将江南水乡一景,整个儿洇化在一幅传统的水墨画中。</p><p class="ql-block"> 最后我进行了一些局部整理,此画就算大功告成了,心中顿时如释重负,这幅画着意突出一个“春”和一个“韵”字,反映自然生态下江南水乡那种幽深,宁静,一尘不染的境界,我将其命名为《春韵》。此画入选了由文化部批准在香港举办的《中国当代名家书画展》。展览结束后,被香港今明画会所收藏。</p><p class="ql-block"> 通过这幅画的创作,我有几点体会:一是画山水画切忌受真山真水的拘束,不是要再现山水,而是要表现山水,画心中之山水,贵在似与不似之间;二是不要拘泥于传统手法。要从生活中去寻找新的表现方法,这样才有新意,有时代感;三是深知自己的作品还很幼稚,仍需加倍努力,只有这样才能在生活中不断地发现美,表现美,创造美。</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