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的古镇

启轩天地

有人形容长辛店古镇是一只小船,五里长街两头尖中间宽,酷似一只停泊在永定河西岸,历经千年风雨飘摇,承载世代古镇百姓生生不息的生命之舟。长街,老屋,古槐见证了百余年来,古镇人们抗击自然灾害,抵御传染性疾病侵袭,风雨同舟,共度时艰的奋斗历程。老一辈革命家何长工,回忆在长辛店留法预备班学习的经历的文章中,特别提到,1918年冬,长辛店闹鼠疫,预备班的同学,自发的组织起来,走上街头,宣传防疫知识,走街串巷,深入百姓家中,用石灰进行大面积病毒消杀。百年后的今天,看到奋战在抗疫第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人员,志愿者,我想,这是一种精神的传承,是一种信念的坚守。三年来的疫情,我知道在我的身边,有很多家乡的兄弟姐妹,哪里有疫情,他们就奔赴到哪里,哪里需要他们就到那里去,在最早的武汉的抗疫的方舱医院,在冬奥防疫的第一线,就是在今天的上海,我挚友的女儿,做为北京援沪的医务人员,已经在那里的重症病房,坚守两个多月了,眼见着家乡的疫情复发了,她牵挂着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家人也惦念着她,千里之外,每天只能用微信互道平安。<div>近几天,疫情离古镇长辛店越来越近了,先是东边,后是南边,北边,西边,这只小船像是被疫情包围了,听说,大街的胡同口都封上了,我想,不能再等了,要用镜头记录下,这一特殊时期的古镇景象,记录这段历史,记录我们正在经历的不同寻常的岁月。多少年后,十年,二十年,或者更远的日子里,这段岁月都是值得回忆的风雨历程。这是平凡百姓,书写的一段不平凡的历史。</div><div>镜头下没有壮观的场景,没有激荡人心的故事,有的是古镇寻常百姓的日常生活,然而,记录疫情之下的市井,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div> 二七纪念馆,长辛店桥西一个主要的核酸检测点,检测时间有时从早晨六点延长到晚上九点。 检测队伍围着纪念馆有序的排开,人们自觉的保持着相互间的距离。 从穿棉袄,到穿裙子,从春转夏,居民这正在进行第四轮检测,每轮三次,每天一次。 这家为纪念1923年震惊中外的二七工人运动的纪念馆,正在见证一段值得载入史册的历史。 检测过程有着严格的程序,进门扫码——排队等到——身份核实——咽喉取样 白衣战士,你不知道她是谁,你知道她为了谁 志愿者,有在岗位上退下来的领导干部,有老党员,有长期热心公益的普通居民,在他们身上,看到的是舍小家顾大家的奉献精神 工作人员更衣上岗,多层防护服,不易穿戴,不方便上厕所,只能少喝水,或者不喝水,直到换岗 <p class="ql-block">街道党员活动中心,也成了检测点,为古镇红色历史续写新的篇章</p> 老街坊见面的问候,不再是“您吃了吗?”而是“您做核酸了吗”,“我这不是去做核酸去吗” 裁缝铺的大姐,在狭小的空间里,坚守着自己的生意,裁裤边,缝衣服。 隔着玻璃送上我的祝福和问候。 古稀老人在桥头守护着传统的修鞋手艺,有老伴儿的陪伴,心里有着说不尽的踏实 阅行人步履匆匆,品人生百味,一份踏实,一种宁静 二七公园,还在开放,只是进门要扫健康码,测体温 幼儿园不能去了,自由穿行在公园的栈道上,或许留下她的童年记忆里 玩伴,在公园的沙坑里,在不去了幼儿园的日子里 千里京汉路,百年火车站,经济的命脉,民生的保障,机车隆隆,汽笛声声 车站广场,随着不再停靠客运列车,变身为健身娱乐的地方,也是老铁路们回忆往事,细数曾经辉煌的思念之乡 十年军垦,终回家乡故里,如今退休生活,打球会友,其乐融融 老兵帅克,立过军功,转业机车厂,成管理专家,退而不休,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九省通衢,皇家御道,古槐如蓬,遮风挡雨,荫护古船一帆风顺 街上如常的喧嚣,车水马龙,人来人往 菜站,水果摊,应有尽有,采买顾客,应接不暇。这背后是特殊时期,关系民生的供货渠道的畅通,和一系列保障措施的落实 店铺照常营业,买服装衣帽的,买酒打酒的,推头理发的,修手机的,一份从容,一种淡定,体现出战胜疫情的信心 超市货物齐全,琳琅满目,任你挑选 游商有了宽松的环境,开面包车的,推三轮的,装满电动车的,随处可见,随便可买,古镇有了浓厚的烟火气息 卖花的,卖蝈蝈的,卖拨浪鼓的,传统的营生,古朴的风情 为妈妈值守店铺的孩子,本该上幼儿园或者小学的孩子,已经懂事了 看看妈妈挣了多少钱,生活的不易,温馨而令人酸楚的画面,这或许是一种成长,不免想起那个跟爸爸一起送外卖的霏儿 学校停课了,不知道什么时候复课,盼着疫情早点过去,重现校园的欢声笑语 环卫工人是古镇靓丽的风景线,他们用辛勤劳动,和默默值守,赢得人们的尊重,在古镇你见不到歧视和鄙夷,你能见到的是对他们的支持和赞扬,人人平等是古镇人的价值取向 多处微型消防站,肩负保护古建,保护历史文化的艰巨任务,防疫不忘防火,确保古镇平安 列入棚户区改造的古镇,大部分的住户都搬走了,老街,老胡同,老院子,仍是他们的精神寄托,这里是他们的故乡,是无法迁徙的精神家园。这些古老的街巷,民居正在见证一段新的历史,一种坚毅的品格,一次顽强与新冠病毒的抗争,正在于无声处的古镇进行 <p class="ql-block">西峰寺通往大街的铁路桥洞子,于5月17日午时也被封了,更加艰难的防疫斗争,正在进行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