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幼儿天生与动物亲近,通过参与饲养小动物的活动,可以让幼儿学习照顾小动物,获得愉快的体验,感受人与动物和谐共处的美好,满足幼儿对动物强烈的好奇心,增强其认真做事的精神;饲养动物的过程还可以帮助幼儿了解动物的外形特征及生活习性,丰富科学知识,提升科学探究能力。</p> <p class="ql-block"> 为了帮助老师们更好地了解饲养活动资源及其蕴含的教育价值,提升老师们对饲养活动材料的使用及指导能力,引导幼儿与自然进行良好的互动。我园中心教研组决定结合董旭花教授的《幼儿园户外环境创设与活动指导》这本书,开展一系列的主题教研活动。</p> <p class="ql-block"> 今天我们研讨的内容是饲养活动及其环境创设。</p> <p class="ql-block"> 俞园长介绍了本次研讨活动的背景、目的和流程。并抛出了本次研讨需要思考的两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1.周老师的饲养活动改造计划表是否适宜?</p><p class="ql-block"> 2.如不适宜,应如何优化?</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详细介绍了书中饲养活动章节的内容。并针对饲养活动提出以下问题:</p><p class="ql-block"> 1.饲养活动对于幼儿成长的特殊价值是什么?为什么要给予足够的重视?</p><p class="ql-block"> 2.幼儿园饲养活动主要有哪些内容?哪些活动是幼儿可以参与的?</p><p class="ql-block"> 3.现阶段幼儿园饲养活动的开展遇到了哪些难题?如何应对?</p><p class="ql-block"> 4.引导幼儿参与饲养活动应该注意什么?</p><p class="ql-block"> 5.如何从饲养活动中挖掘更多的科学探究的要素,培养幼儿的科学情感?</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全面梳理了书中的内容:饲养活动内容与关键经验;观察与指导要点;常见问题与对策。</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讲述饲养区域改造。通过书本理论结合本园实地情况,梳理出现的问题讨论对策。</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结合幼儿园的实际情况,结合本章节中的活动指导,对我园的饲养区的环境改造做了详细的计划表。</p> <p class="ql-block"> 周老师提出:</p><p class="ql-block"> 1.改善小兔子的窝:兔子居住的地方将土地改成水泥地,增添一个兔笼,安排喂养、打扫窝笼的值日生。</p><p class="ql-block"> 2.饲养活动缺少动物生长的活动记录表及测量工具,比如:提供动物生长的活动记录表、提供尺子和电子秤等。让幼儿运用各种感官去感知动物的外形特征,指导幼儿运用各种方式记录动物的成长。</p><p class="ql-block"> 3.根据《幼儿园种养活动指导手册》,进行定期的消毒及防疫,避免疾病传播。</p><p class="ql-block"> 4.避免给小兔和小羊随意投喂现象,可以开展相关教育活动,分类设置食物框,并做好标记。</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针对饲养改造计划表,大家提出了一些意见,比如为了增进孩子对小动物生长变化的了解,可以在饲养区增添小动物生长、观察与喂养记录表;为了便于幼儿近距离观察小兔子,可以购买单独地小笼子饲养小兔子;有的老师提出是否可以让孩子们将家中的菜叶带来幼儿园喂养小动物;还有的老师提出,可以增加饲养的小动物,如:小鸭、小鸡、小猪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俞园长对本次教研活动进行了总结与点评。通过本次研讨活动,老师们对饲养活动有了更深的认识与了解,也更加明确了饲养活动的目标,在今后的饲养活动中,老师们也将围绕今天研讨的内容及时增添饲养活动材料,丰富饲养活动内容,丰富幼儿的饲养经验。让孩子们带着对小动物的爱心和兴趣,带着对饲养活动的热爱,带着对科学知识不断的探究,增强孩子们认真负责的精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