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一条老街,曾经多少沧桑故事。</p> <p class="ql-block">二尺秤杆,刻下无尽苦乐年华。</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赚头、高客及其它</span></p><p class="ql-block"> 一一老家记忆杂谈</p><p class="ql-block"> 万新成</p><p class="ql-block"> 为防新冠肺炎病毒,连续做了一个多月的核酸检测,虽然说显示的都是绿码,但仍宅在家里不敢出门,实在无事可做。可人的大脑是闲不住的,年纪大了爱怀旧,于是,小时候许多轶闻趣事便浮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老家白雀园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古镇,是方圆数十平方里生产生活资料和农副产品的集散地,居民大都是有着各种技术的手艺人和从事商贸经营的生意人,他们精通和气生财、童叟无欺的经营之道,能够掌握顾客购物时的心理反应,在本分厚道做生意的同时,还有许多取悦顾客的技巧。</p><p class="ql-block"> 记得镇上的商铺伙计在给顾客称食盐糕点等物品时,往秤盘上装的商品绝不会铲多了再往下扒,而是先铲少点再往上添加,一直到秤杆高高的昂起,名曰“抬着头走路”;打完油酒酱油醋后会往瓶里再添上些许,量完布匹头绳也会多放长寸分。就连卖肉的屠夫也深黯此道,他们把整片猪肉放在厚实的案子上,肥瘦任由顾客挑选,无论买多买少屠夫都会在过称后,用细草腰子仔细地将肉绑扎好,再从自家猪肉上割下一小片,用刀划个口子挂在草腰子上,名曰“搭头”。他们的这些行为会使购物者对卖主产生好感,这物也购得心里舒坦。</p><p class="ql-block"> 小镇是隔天一个集日,双日叫“逢集”,每到这天周边十里八村的人们便带着各种土特产前来赶集,狭窄的街道人流熙熙攘攘,进行着各种交易。单日叫“冷集”,街道上显得较为冷清,店铺门可罗雀。此时,经商者趁闲暇收拾整理货物,手艺人专心加工产品,无事的闲人便泡杯清茶与人下棋聊天,他们物质生活安宁舒适,精神生活也闲逸惬意。</p><p class="ql-block"> 因为镇上大都是生意人,言谈举止都非常讲究,虽然家家户户屋里都贴有“百无禁忌”的杂联警句,但是对一些不吉利的词语还是很忌讳的。相信一定有不少同学因曾说过忌讳的话而“吃”过家长的“啄栗子”吧。</p><p class="ql-block"> 比如舌头,因为“舌”与“折”同音,生意人只想赚钱,最怕折本,非常忌讳这个发音。所以白雀园这个地方不管是人舌头还是牲畜的舌头,都要叫“赚头”才行,(后来才知道外地人也忌讳,他们把“舌头”叫做“口条”)。</p><p class="ql-block"> 就连蛇也不能叫“蛇”,人们根据它身上的串串花纹和身体盘在一起的姿态,形象的称其为“钱串子”,为的是讨个口彩。按照《易经》的风水学观点,认为蛇代表着吉祥和富贵,若是蛇进了宅门或者夜里梦见了蛇,往往预示着运势兴旺。听说前些年南方的一些企业在招收员工时,对属相为“蛇”的应聘者往往情有独钟,原由就是能让企业财源广进,当然这是唯心的,就是为图个吉利。</p><p class="ql-block"> 想当年小镇上房屋大都是土坯砖木结构,不像现在钢筋水泥密封严实,老鼠在屋里打洞做窝是常态,人们经常在睡梦中被这些“梁上君子”的打闹声惊醒。就是这样一种令人厌恶的、行为猥猥琐琐的“动物”,硬被镇上的人们冠上了一个好听的名字:高客。</p><p class="ql-block"> 据说人们是把老鼠视为有灵性的神物,虽然它常在高高的房粱上窜来窜去,遭塌食粮、啃坏衣物,却又奈何它不得。老鼠很聪明,它在洞舍中储存有许多食物,如遇灾荒之年,穷人会挖开老鼠洞,从里面弄出点粮食度饥荒,所以才送它“高客”这样的尊称。</p><p class="ql-block"> 难怪在坊间有“蛇是钱串子,鼠是粮袋子”之说呢。</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2022年5月于郑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