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名字叫中国——双胞胎的童年

华中

<p class="ql-block">文字:华中</p><p class="ql-block">图片:照相馆、手机拍摄</p> <p class="ql-block">  妹妹离开我十八年了,她的离去并没有淡化我对她深深地思念。我们的童年仿佛就在眼前,你的微笑好像还在我脑海中浮现,您的话语令人感到温暖,却抵挡不了我寒冷的孤独,想起你我总想哭……</p><p class="ql-block"> ——题记</p> <p class="ql-block">  我出生于知识分子家庭,兄妹七个,上面三个哥哥,一个姐姐,下面一个弟弟。我和妹妹是双胞胎。母亲当时怀孕待产时,肚子大到都看不到脚尖,两只脚肿得很大,被人抬进医院。我迫不及待:“哇!”一声清脆的啼哭声,瞬间划破长空,首先来到这个充满神奇的世界,成为名副其实的姐姐。出生时瘦得皮包骨头,个头偏小。我用长长无力的脖子,支撑起那么一颗光溜溜的脑袋,头上的青筋清晰地分布头顶,紧闭着双眼,看上去真得很丑。五分钟后,又一个满头乌发,胖乎乎的,个子很大,长得非常可爱的婴儿诞生了,她就是我日思夜想的妹妹。母亲听医生在一旁小声说,肚子里可能还有一个。那时母亲肚子确实很大,医生都误认为是三胞胎。听母亲说,我们是两个胞衣,胎盘中间相隔一层薄膜。因此我俩长相完两样,根本不像双胞胎。我们俩一高一矮,一胖一瘦,形成巨大的反差。</p><p class="ql-block"> 我和妹妹生于五十年代中期,我们的名字叫中国。母亲响应祖国号召,向苏联学习,生得越多越好,争当英雄母亲。那时兄妹七个,生活比较困难。我记得每周父亲买来的肉切成大块放在锅中煮汤为我们加歺。那时外婆奶奶和我们在一起生活,均由父母供养,月月工资用尽甚至还不够。</p><p class="ql-block"> 我们一家人围在桌子上吃饭,总共11个人。母亲只好给我们七姊妹将菜分配在每人小碗中,一般都是分三遍,有时候母亲记性不好,忘了给某人加菜,此时就会眼泪汪汪,又不敢吭声。我们现在讲起这件事情,大家都哄堂大笑! </p><p class="ql-block"> 我和妹妹性格相反,她性格外向率真,大胆热情,令父母喜爱。我性格内向,胆小依赖性强。父亲的威严令人敬畏,我特别怕父亲,很少和父亲聊天,回来时叫声爸爸,走时和父亲打个招呼,再没有第二句话,一直到父亲去世前都是这样。妹妹确与此不同,常常和父亲有说不完的话。我有什么事总叫妹妹出头露面,从不对父亲说什么。其实父亲最疼爱的还是这三个女儿,甚至超过儿子。 </p><p class="ql-block"> 父母言传身教,从小就教育我们尊老爱幼,吃苦耐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父母含辛如苦将我们拉扯大。我和妹妹都是父母的心头肉,乖乖女。我们两人学习不分上下,成绩优异,小学文革前年年都是三好学生。文革后期是五好战士。 </p><p class="ql-block"> 妹妹小时比我懂事,她很少出去玩,一般呆在家跟着三哥学做饭。三哥8岁开始做早歺生炉子。我非常贪玩,童年时期爬过树,玩过弹弓,弹玻璃珠子,玩香烟盒,推铁环,打陀螺,跳房,跳皮筋,玩沙包,玩家家,跟着一群同龄的孩子玩倒立,弯腰子,两腿跨一字等。由此,父母特别喜欢生性文静的妹妹。 </p><p class="ql-block"> 我记得小时侯特别害怕奶奶那双小脚。三寸金莲似的一双小脚是哪个时代的女人的鲜明特征。我的奶奶一个典型的农村富家女人,油光闪亮的头发束成一个小圈在脑后,精致的五官错落有致,看上去显得年轻,不过那双走路不稳的小脚掩饰不了她年迈的体态。冬天奶奶一人睡觉会冷,母亲总是趁我睡着后抱过去给奶奶暖脚。第二天我一醒来哇哇大哭!母亲从未这样对待妹妹。想起奶奶的那双小脚,我就怨恨那愚昧万恶的封建社会,在中国漫长的封建帝王社会里,妇女没有丝毫社会地位。 </p><p class="ql-block"> 小时候看到别人是双胞胎,反而非常惊奇,羡慕!其实自己也是双胞胎,因为我和妹妹长相确实不像,我们两人都不愿意穿一样的衣服,母亲为我们买来的衣服都是样式一样,但颜色不一样,妹妹喜欢鲜艳的大红色,我喜欢中性的咖啡色。</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前排左起,姐姐、三哥、华中、华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后排左起,二哥、大哥</span></p> <p class="ql-block">  我和妹妹感情深厚,从未吵过架。她比我聪明能干,我总是依赖她。虽然我是姐姐,其实妹妹在我心中,我一直把她当做姐姐。妹妹待人和气,说话轻声细语语,令人感到温暖。 我们两人直到高中毕业才分开,那时候我会想,如果我走上社会,妹妹不在我身边,我可怎么办!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左起,华中、华国</span></p> <p class="ql-block">  文革初期父亲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母亲被定为走白专道路。我记得小时候父亲总是带我们去看电影,农学院礼堂每周放映一次,文革期间礼堂成为红卫兵文艺宣传队的舞台。有一天下午,我和妹妹去礼堂的路上,远远看到很多人围在大礼堂门前,我们加快脚步想看个究竟,等我们走到那里,原来是“牛鬼蛇神”正排着队伍准备游街。我们看见父亲走在队伍的后面,他熟练地将叠好的高帽子迅速从口袋里拿出来,往头上一戴。看到眼前的这一幕,那一瞬间,仿佛崩溃,父亲的遭遇在我们幼小的心灵上深深留下烙印。</p><p class="ql-block"> 68年因父亲未解放,还关在牛棚劳动改造。哥哥姐姐下放农村、建设兵团。三哥,弟弟和我们随母亲下放农村。</p><p class="ql-block"> 我们下放的农村是位于三县交界处的一个仅有十几户人家的小村庄。村庄侧面是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河底的鹅卵石经过几千年河水的冲刷变得光滑耀眼。这条河流宛如碧绿色的缎带将河两岸的村庄一分为二,河流由西向东伸向远方。河岸绿树成荫,景色迷人。</p><p class="ql-block"> 一声声清脆的鸟鸣声,唤醒了沉睡的大地。远看,小村庄掩隐在一望无际的绿色田野之中。近看,清晨炊烟袅袅、雾气腾腾,青砖土墙与参天大树交相辉映,犹如一幅梦境深远的美丽画卷,让人流连忘返。</p><p class="ql-block"> 刚下去时生活条件非常艰苦,仅靠母亲一人的工资维持生活。艰苦的生活环境锻炼了我们的意志,使我们变得更加坚强,仿佛一下懂事很多。三哥过早的将生活担子压在肩上,成为家中的男子汉。当时他才十五岁,跟着村民在小河中乘着竹排逆水行舟上山砍柴,准备家中一年的柴草,再由竹排顺水运送下来 ,来回一去就是半个月。三哥每年冬天与村民们一起挑土护堤很是辛苦,却没有半点怨言。文革父母的遭遇在他幼小的心灵中投下阴影。生活的困境,使他坚强的意志在逆境中得到历练。妹妹特别懂事,俨然成为家中的姐姐,我和弟弟非常听她的话。她承担家中煮饭烧菜的重任,我负责打扫卫生洗衣洗碗,减轻了母亲负担。村民们非常热情常常给我们送菜 ,母亲真心感谢村民的关心与爱护。</p><p class="ql-block"> 那时农村只上半天课 ,来回就是十公里。我们放学路上要经过一大片原始板粟树林 。秋天高大的板粟树一眼望不到边,阳光从密密麻麻的枝叶间透射下来,地上印满了铜钱大小的粼粼光斑。沉沉甸甸的果实将枝条压弯了腰,满地都是掉落的板粟,我们最有趣得是在地上拾板粟,这种快感,那一幕令人难以忘怀。</p><p class="ql-block"> 放学回来,母亲要我们三兄妹下午跟着村民干农活。三哥因父亲没解放,不能上中学,每天母亲要他参加村里劳动,与村民打成一片。我们天天如此,不要村里一分钱的工分,全部义务劳动。母亲的言传身教让我们懂得如何生活,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在村民手把手的帮助指导下,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了 ,我们学会了插秧、收割等农活。我与妹妹总是比赛插秧割稻子,从而获得劳动带来的喜悦之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最留恋的是村庄侧面的那条小河。我和妹妹常在河边洗衣服,一边洗一边将衣服凉在河岸边的鹅卵石上。在阳光照耀下,河面波光粼粼,鱼儿在水中自由摆动,河中竹排破浪前行,妹妹最喜欢竹排泛起的浪花,犹如妹妹心中幸福的浪花。童年的生活苦中有乐,乐在其中。</p><p class="ql-block"> 清晨,雾气很重,到处是白蒙蒙的一片,好似烟雾缭绕,宛若身处仙境之中。在晨雾中隐隐约约遥望着我们居住的小村庄,它在田野树木的交错掩映下,朦朦胧胧,形成了一幅人景自然和谐的美丽画卷,令人惊讶与沉醉。我和妹妹骑在水牛背上,牛儿低着头唰唰地啃着青草。此时,一轮红焰似的太阳缓缓的从地平线升起,一线光明将大地照得光亮。我们沐浴着晨风、阳光尽情地享受大自然美丽风光!</p> <p class="ql-block">  不知什么时候风儿轻轻吹落了蒲公英,也吹散了远处漂泊无定的云朵,什么时候我和妹妹童年时期的那份伤感往事,随着岁月的洗涤,而非属只剩下一份无奈,但却美丽的回忆,伴随着无法追朔的往日独自凋零。<span style="font-size:15px;"> </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华中于2014江西农业大学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5px;">  华国于1995年在江西农业大学留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