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咖啡时光

橡树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早年刚接触到咖啡的时候,喝到的都是雀巢或麦斯威尔的速溶咖啡,配上咖啡伴侣,当时觉着也还尚可,却根本不知道,这是咖啡里最低端的那种,在资深咖啡爱好者那里是不能被算作咖啡的。多年以后,我在机场VIP休息间喝到了一种叫做卡布奇诺的咖啡,才真正爱上了咖啡。那是一种令人兴奋的的味道,一种与传统茶饮料不同的味道,也是之前的速溶咖啡完全不能比拟的味道。从此,我就开始了对咖啡的追求。</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曾阅读过一些与咖啡有关的文章,有介绍咖啡知识的,也有借咖啡抒发情怀的。我发现很多文章都把咖啡描绘成一种书香女人的样子。在这类文章中,主人公多半会是一个人,要么坐在咖啡馆的一角,要么坐在图书馆的一隅,手边大多伴有一本高端的书籍。他们一边慢慢地喝着咖啡,一边细细地品读着书本,一边静静地思考着人生、爱情等严肃的问题。咖啡的醇香与悠远的思绪交织在一起,作者便沉浸在一种似禅似悟的冥想中,他们暗自叩问着或虚或实的灵魂真义,升华着或苦或甜的内心体验。这个时候,咖啡已不再是咖啡,而像是一位体贴入微的伴侣,陪伴着这些有文化、有思想、有品位的人。每每读到这样的文章,不由得就会加深我对咖啡的好感。</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是中毒太深,那时候,我也曾买过一只手摇的咖啡磨豆机和一台美式咖啡机,每到休息日,就会给自己制作一杯现磨的咖啡,舒适地坐在午后窗前的阳光下,慢慢地品着,目光深邃地注视着窗外的行人,人生彷佛瞬间有了高度。想起来真是好笑。 </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其实在国外,咖啡从来都只是一种大众饮品,是普通百姓家日常生活中的必需品,每日三五杯稀松平常,在旅馆饭店等很多公共场所都是免费供应的,就像我们喝的茶一样。而且也不是所有的人都适合喝咖啡,据说大作家巴尔扎克51岁英年早逝,就与爱喝咖啡有不小的关系。看到喝咖啡逐渐成为一种时尚,一种现代主义的生活方式,看到星巴克里的人端着二、三十元一杯的咖啡,以一种成功人士的姿态侃侃而谈的时候,我毫不怀疑我们眼前的咖啡是被刻意打造成了某种高大上的存在,一如其他很多舶来品一样。这算是一种文化的殖民呢?还是一种资本的巧取?或许都是吧。而我想说的是,我们可以接纳咖啡、喜欢咖啡,但真的不必这样抬爱咖啡,奉若上品。人们各种的喜怒哀乐,借咖啡来抒发一下情怀也是没有什么问题的,就如同红豆寄相思、茱萸系别愁一样,但处处将咖啡树为成功人士的品位之选,怕也是着了别人的道了吧。其实,厚重的人生自有它的五味,即便如孔子那般远古没有咖啡的时代,依然有百家争鸣的思想光芒,而五千年璀璨的中华文明中又何时有过咖啡的一席之地?还是让咖啡回归它的本真吧。</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书香女人往往令普通人不敢靠近,但咖啡绝对可以成为穷人的奢侈品。我一直喝咖啡,尤其喜欢喝有品质的咖啡。天猫平台上的星巴克咖啡豆其实入不了我的法眼,但我现磨现煮的咖啡制成一杯香浓的卡布奇诺,味道绝不比星巴克差,而成本却比它低太多了,这算不算屌丝的逆袭呢?其实,人人都可以做到,因为它本就不值那个价钱。</span></h1> <h1><span style="font-size:22px;">  如今退休了,闲暇时间多了,我更加享受喝咖啡的乐趣。每隔几天,就会磨一些咖啡豆粉,分装入若干不锈钢咖啡胶囊壳中,用压粉锤压实,再贴上封膜。每天午睡起来,拿出一粒胶囊放入咖啡机,萃取出富含油脂的咖啡液,加入少量白砂糖,再加入打好的奶泡,一杯上等的卡布奇诺就制作完成了。嗯,正是我喜欢的味道。喝着这样的咖啡,只有享受,不会去思考任何问题。</span></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