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种「纠纷类」警情的处置难点及应对措施

法度易法搜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几种纠纷类警情的处置难点及对策</b></div><br>当前,基层单位在执法中经常遇到疑难矛盾纠纷类警情,由于这类警情的处置涉及因素多、情况复杂,常使处警民警陷入困惑或尴尬的局面。笔者结合自己的实践与思考,对四类常见疑难警情的处置要点进行了总结提炼,以期对基层接处警工作有所启发。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疑难警情一:由经济(债务)纠纷引起的接处警</b></h1><br>此类警情具有事发突然、过错不清等特征,基层民警处警中往往会遇到三方面的困惑:<br><br><b>一是无权管辖,但必须主动介入。</b>纠纷发生后,当事人的第一反应就是报警,警方虽无权管辖,但为了保证场面不失控,还必须主动介入。<br><br><b>二是在警方无管辖权的情况下,当事人往往出于便捷的因素执意要求警方解决。</b>双方当事人选择报警而不是通过法院诉讼来解决纠纷,是因为公安机关处理矛盾纠纷便捷,且不收费,所以明知不是公安管辖,仍要求警方解决。<br><br><b>三是处置困难,易遭到不实投诉。</b>双方当事人都希望借助公安的力量及时解决纠纷,但由于公安无权管辖民事纠纷,处警民警只能从法律、道义上予以劝导,由此经常遭到双方指责和不实投诉。<br><br><h1><b>☞处置对策:</b></h1><br><b>一要不逃避、不回避。</b>接警后速到现场,经了解属经济、债务纠纷的,明确告知双方公安机关不好介入民事经济纠纷的法律依据,劝解当事人协商处理,协商不成到法院进行民事诉讼。<br><br><b>二要不提处理定论、多提处理建议。</b>民警若给纠纷处理定论,不满意的一方会说民警介入经济纠纷,所以只提倡从中立角度提出处理建议,供双方参考。<br><br><b>三要有理有节阐明法律责任。</b>告知双方冷静、理智、平和,依法协商处理,不可强扣硬拿、动手打架,否则将受到法律的惩罚。<br><br><b>四要依法公正追究法律责任。</b>对因矛盾激化而引发“打砸抢”等违法犯罪、涉黑涉恶行为的,要坚决予以制止和打击,绝不能以经济纠纷为由作调解等降格处理。<br><br><b>五要妥善合理调配好警力。</b>当此类纠纷拖延较长时,派出所领导尽量让有经验的老民警来处置,做到有张有弛,不卑不亢。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疑难警情二:由征地拆迁纠纷引起的接处警</b></h1><br>征地拆迁引发的纠纷,存在着矛盾突出、易对抗冲突、调解难度大等特点,民警在处警过程中的困惑主要来自于警方无法同时满足政府方和被拆迁方。比如,拆迁方认为拆迁系政府决定,影响拆迁的,警方应严厉打击,而被拆迁方认为,拆迁方侵害了他们的利益,警方应维护群众利益,不能给政府做说客。此时,处警民警稍有偏颇,就会遭到各种非议攻击和恶意投诉。<br><br><b>☞处置对策:</b><br><br><b>一是对拆迁受阻、老百姓围攻、谩骂拆迁人员的警情处置。</b>处警民警要速到现场,弄清事情缘由,请政府方出面。同时,要做好现场音像的取证,按照处理群体性事件的“三宜”政策解散现场,必要时将双方代表邀请到派出所,协商调解。<br><br><b>二是对未签拆迁合同,房屋被拆除的警情处置。</b>民警赶到现场后,要认真听取被拆迁户的陈述,迅速调查取证,同时将情况上报,找拆迁方谈话,并建议政府方安排拆迁办和村(居)干部主动上门做工作,防止矛盾激化。<br><br><b>三是对政府要求民警到拆迁现场的处置。</b>派出所领导应带领处警民警迅速赶赴现场,向在场领导了解情况,维持现场秩序,尽量不发表意见,只提合理化建议。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疑难警情三:由劳资纠纷引起的接处警</b></h1><br>因职工跳槽和企业关停并转而引发的劳资纠纷发生后,多数职工不是以诉讼或仲裁等方式来解决争端,而是采取封门、堵路、围攻等极端方式讨要工资待遇,社会危险性大。民警处警中常会遇到三方面的困惑:<br><br><b>一是受害者不是通过法律渠道而是用偏激行为来处理纠纷。</b><br><br><b>二是企业方对职工合理诉求,不积极,不主动。</b><br><br><b>三是易形成三方矛盾。</b>企业方希望民警处理闹事职工,职工则希望民警帮助讨要工资,如若不能平衡,双方都会对民警不满。<br><br><b>☞处置对策:</b><br><br>一是在先期处置的基础上,<b>处警民警应立即对现场进行法制宣传,制止哄抢行为,维护秩序。</b>对不听劝阻的要果断采取强制措施。<br><br><b>二是要立即向上级汇报,建议党委政府派员到现场处理。</b>对封堵交通要道等过激行为,要敦促职工立即散开,并协调职工代表与政府方对话,以缓和现场气氛。<br><br>三是在控制现场局势后,<b>建议企业方尽快筹措资金或建议政府担保</b>,给职工明确答复。 <h1 style="text-align: center;"><b>疑难警情四:由工伤事故引发纠纷的接处警</b></h1><br>在处置因工伤事故引发的纠纷中,民警遇到的困惑:<br><br><b>一是无权最终定性。</b>此类纠纷属政府安监部门管理,警方只负责事故发生时是否存在刑事责任因果,善后工作不属公安。<br><br><b>二是容易推到前台。</b>工伤事故中,多数事故方希望由派出所出面处理善后之事,对其他相关部门并不信任,无形中将派出所推到风口浪尖,成为矛盾的焦点。<br><br><b>三是无法采取法律措施。</b>对事故家属轻微的过激行为,只能疏解,不能打压。<br><br><b>☞处置对策:</b><br><br>一是基层单位应组织警力<b>立即赶赴现场处置,认真做好现场封锁、伤员救治</b>等工作。<br><br>二是对经医疗机构现场确认已死亡的人员,<b>进行现场录像、拍摄,固定证据。</b><br><br>三是派出所介绍<b>事故调查、尸体检验等相关情况,并经事故方家属确认签字</b>,存档保存。<br><br>四是指令<b>厂方做好事故方家属的安抚、接待工作</b>,防止情绪激化。

民警

处警

警情

纠纷

处置

拆迁

现场

处理

接处警

警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