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法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手心手背

<p class="ql-block">信访工作立法的目的?</p><p class="ql-block">为了坚持和加强党对信访工作的全面领导,做好新时代信访工作,保持党和政府同人民群众的密切联系</p> <p class="ql-block">信访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p><p class="ql-block">(一)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信访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确保正确政治方向。</p><p class="ql-block">(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践行党的群众路线,倾听群众呼声,关心群众疾苦,千方百计为群众排忧解难。</p><p class="ql-block">(三)坚持落实信访工作责任。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属地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p><p class="ql-block">(四)坚持依法按政策解决问题。将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依法维护群众权益、规范信访秩序。</p><p class="ql-block">(五)坚持源头治理化解矛盾。多措并举、综合施策,着力点放在源头预防和前端化解,把可能引发信访问题的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p> <p class="ql-block">信访工作的任务是什么? </p><p class="ql-block">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信访工作的重要思想,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牢记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政治责任,坚守人民情怀,坚持底线思维、法治思维,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维护群众合法权益,化解信访突出问题,促进社会和谐稳定。</p> <p class="ql-block">信访人在信访过程中应当遵守法律、法规,不得损害国家、社会、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自觉维护社会公共秩序和信访秩序,不得有下列行为:</p><p class="ql-block">(一)在机关、单位办公场所周围、公共场所非法聚集,围堵、冲击机关、单位,拦截公务车辆,或者堵塞、阻断交通;</p><p class="ql-block">(二)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器具;</p><p class="ql-block">(三)侮辱、殴打、威胁机关、单位工作人员,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或者毁坏财物;</p><p class="ql-block">(四)在信访接待场所滞留、滋事,或者将生活不能自理的人弃留在信访接待场所;</p><p class="ql-block">(五)煽动、串联、胁迫、以财物诱使、幕后操纵他人信访,或者以信访为名借机敛财;</p><p class="ql-block">(六)其他扰乱公共秩序、妨害国家和公共安全的行为。</p>

信访工作

信访

坚持

群众

维护

化解

公共秩序

依法

场所

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