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纪念我的导师朱小蔓先生</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刘惊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2020年8月10日</div><br></h1><h5>敬爱的朱小蔓先生是学术上的引路人,也是人生的导师。她心地善良纯粹,满心满眼的阳光感,待人热情温暖,治学严谨葆有战略定力,主政教育部道德所、中央教科所和联合国国际农村教育中心期间,注重弘扬原创学术精神,营建风清气正的教育学术生态,潜心情感教育理论的开创性研究并躬身付诸改革实践,大江南北,五洲之域,受益者众。特别是她在道德教育、情感教育等领域做出了卓越贡献,系情感教育理论创始人,创立了当代中国四大德育模式之一的情感教育模式,荣膺俄罗斯外籍院士,成为新时代立德树人的一面旗帜,是有国际影响力的当代中国学者,是少有的几位当代教育思想家之一。她的仙逝,是中国和世界教育界的重大损失。悼念之情痛彻骨髓,夜不能寐无以言表,谨以此诗纪念我的导师朱小蔓先生。</h5> 下面,重温并原文转发朱小蔓先生为“中国教育科学德育研究丛书”中刘惊铎等著《中华美德教育论》所作的代序一文,感受先生对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脉的东方文化传统和以古希腊优秀传统文化为主脉的西方文化传统及其道德的升维鸟瞰,高维洞察和纵深把握,零距离感受先生深邃鲜活喷涌的思想智慧源泉,处处洋溢着先生情感关切和思想洞见,字里行间溢流着先生人文观照的生命情怀,仿佛回到先生的思想海洋中激越畅游,藉此作为诱发和唤醒生者生命感动、表达无限追思的鲜活情感媒介。 <h1><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传统美德教育的现代视野(代序)</b></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朱小蔓</div><br>在几千年文明史中,传统美德无论对哪个国家都是很有价值的,每一次文明的发展都是与传统文化碰撞的结果。雅斯贝尔斯曾说过,“西方每一次伟大时代的出现都是重新接触和研究古代文化的结果。当古代文化被遗忘时,整个社会所表现出来的就是野蛮,就如一件东西脱离了根本,它就会毫无方向地飘荡,这也就是我们失去古代文化之后的景象。”然而近百年来,东西方都有忽视传统美德教育的历史。<br><br>上世纪中国和美国都开始全面反思,发现传统美德不能抛弃,反思后的回归强调古今东西传统美德的融合,重视返本开新。虽然传统美德的许多德目还有开新的价值,但也必须面对各种新的挑战,在继承中创新和发展。<br><br>现代西方称传统美德教育为“美德袋”式教育,即把学生看成一个道德容器,将传统道德的德目灌输进去。西方道德教育哲学有两大基本流派:一是德性伦理学,另一是律则伦理学。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德性伦理学认为道德与人的情感、习惯有关,美德靠习惯、情感陶冶而成,道德教育以培养德性为宗旨。而以康德为代表的律则伦理学主张人的道德形成靠理性对道德律令的服从。但无论哪一派,千百年来一直以重视德目和单向灌输为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br></h1> 在20世纪初,这种德目论的传统道德教育首先在美国遇到了挑战。此后产生的“新教育”、“进步教育”运动,极大地冲击了强调服从、灌输的传统道德教育观念和形式。杜威认为不存在绝对的道德真理,道德教育是使人在道德上发生转变的过程,而不只是给人关于道德的知识,学校道德教育不能与生活相脱节,要使儿童在参与实际生活的经验中,在与他人的合作交往中发展其道德判断力,因此要尊重儿童的兴趣、能力和经验。以皮亚杰、柯尔伯格为代表的认知发展理论认为儿童是道德的自主建构者,任何外来影响都只有通过儿童认知结构的过滤才能发挥作用。这场新教育运动使得主知主义成为道德教育的主潮。可是实践证明主知主义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道德教育的难题。自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美国等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经过了科学主义、主知主义思潮,不约而同地开始反思分割性、孤立性、唯认知性的道德教育。麦金太尔在其《德性之后》一书中分析了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德性概念和近现代以来道德教育的成效,特别是当代对德性的诋毁所造成的道德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提出道德教育要在一定程度上回归“亚里士多德时代”,回归德性论时代的主张。由此出现了一种向传统美德教育、品格教育回归的趋势。这次重新强调道德教育注重向传统美德、基础性道德的回归,是对传统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以及后来的主知主义道德教育的扬弃。 中国古代有着优秀的文化和道德。但近代,在西洋武器和文化的冲击下,中国的思想家们在反思中国传统文化的时候,采取了一种较为激烈的批判态度。严复、梁启超等人发起和推动的启蒙运动,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有所否弃。“五四”新文化运动作为中国现代文化史的开端,更是鲜明地举起科学与民主的旗帜,开始了对现代化的不懈追求。陈独秀、鲁迅、胡适等人都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采取了较为激烈的批判态度。<br><br>中国传统道德教育主要是“美德袋”模式,改革开放之后借鉴西方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又出现了新问题。在多元价值并存的现代社会,人们被快餐式的相对价值标准搞得头晕眼花,无所适从,于是传统美德教育的价值又凸显出来。人们发现人的道德判断、选择能力的培养,必须以一定的基本道德观念为基础,同时个体也有遵循这些基本美德的需要。例如南京举办的焦波的《俺爹俺娘》影展,之所以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反响,就是因为那些普通农民的生活黑白照片唤起了人们心中对孝敬这一传统美德的怀念。可见道德教育不只是培养人的道德认知能力,还必须培养人的情感并使认知与情感协调,达到知情意的统一,学做合一,让个体在理智和情感上都有认同感、服膺感,在当下的生命体验中逐步达到更高的道德境界。 但是,当代多元文化的碰撞、频繁的人际往来和信息交流,往往突破了传统文化道德体系的价值疆界,不同生活和不同文化的人们之间,在相互尊重与协作中生成着新的中华美德。长期以来美德袋式的传统道德教育之所以受到批评,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它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其实道德存在于关系中,是人在面临一个境遇、一个真实关系时的行为选择。因此各国都强调道德教育要教会学生自主选择,使他们真正成为道德的主体。现代青少年儿童在道德发展上既有令人担忧的一面,也有开新的一面。他们生长在一个社会经济、科技文化极大发展的时代,主体意识、平等意识增强,乐于接受新事物,在价值观上已经不受过去传统的、封闭的一元价值观的简单约束,还时常以自己的行为实现一种新的价值追求。他们有一些新的道德观念,其中可能就包含着新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萌芽。美国著名人类社会学家米德从文化传递的角度,将人类社会由古及今的文化分为前喻文化、并喻文化和后喻文化三种基本形式,特别强调“后喻文化” 即长辈反过来向晚辈学习。孙云晓提出“信息化社会决定了两代人的双向社会化,成人‘化’孩子,孩子也‘化’成人”。“向孩子学习,两代人共同成长”成为今天一个有价值的道德教育命题。<br> <h5>对传统美德教育如何返本开新,是近现代以来东西方社会普遍探寻的一个重要问题。我认为在这个问题上,既要看到现代人生存方式的转型,现实生活中传统美德的缺失,更加凸现了传统美德教育的当代价值,又要看到现代道德教育以传统美德教育为根基来建构,并不是简单地向“美德袋”式的道德教育回归,而是对传统美德教育的一种扬弃。新的中华美德教育要弘扬传统美德教育中具有时代感和生命力的内容与方法,淘汰其陈旧的德目和单向灌输的封闭教育方式,不断向新生活开放,向未来开放,向世界开放,向个体生命开放,在开放中返本开新。</h5><h5><br></h5><h5>《中华美德教育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是在中华传统美德教育的返本开新上做出的积极而大胆的尝试。<br><br>书中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注重解决实验学校道德教育的实际问题,研究过程有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的共同参与,取材大量来自第一手观察和实验的素材,不少新鲜而有新意的理论观点亦有实践探索的支撑。<br><br>其研究的视点聚焦在中华美德的理论生长点、中华美德教育的实践着力点及其培养模式与方法上,既重视中华美德教育理论上的创新,也注重中华美德教育实践上的开拓性探索,做了许多有益的工作。</h5> 总之,以道德教育哲学的范式梳理、反思中华传统美德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试图生成和建构新的中华美德及中华美德教育体系,是一个崭新而有难度的道德教育研究课题。惊铎等一批醉心于道德教育研究的探索者长期潜心研究,的确花费了不少的心血,投入了不少的精力,做了不少有创意的试验。我相信,这样的研究会给我们在社会转型时期思考中国的道德教育改革与发展带来一股清新的空气。<br><br>至于书中所提出的中华美德规范体系为“团结协作、创新、生态”,中华美德修养境界为“灵人、真人、善人、凡人”,“俗人、假人、歹人”为几种实存德性状态,中华美德教育的基本模式为“道德体验模式”、“协作互励模式”等学术观点,既有富有想象力的新颖性,但可能还需要进一步探讨。也许书中所提到的一些带有根基性的问题的澄清,会诱发出我国道德教育改革与创新的某种新契机。<br><br><div style="text-align: right;">2001仲春.随园</div> <h5><b>朱小蔓教授简介:</b><br>朱小蔓,女,当代著名教育思想家、情感教育理论创始人,俄罗斯教育科学院外籍院士。代表作《情感教育论纲》《情感德育论》《教育的问题与挑战:思想的回应》《中小学德育专题》。先后担任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党委书记、所长、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办主任、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农村教育研究与培训中心主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首任所长、中国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教育女神”之称,被称为“生命中遇到过的最美的教育人”。</h5><div><br></div><div><br></div> <h5>文字编辑 | 赵仲琳<br>美术编辑 | 姜才珅<br>文字、图片来源:部分源自《生态体验理论原创国际品牌公号》《中小学德育微信公号》、部分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h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