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南湖,古称陆渭池,亦名滮湖、鸳鸯湖,后因地处嘉兴市东南而得名。素以烟雨风光名闻天下。湖中有岛、亭台楼阁,自成美景。古有文人雅士登临烟雨楼,吟诗作画,分烟话雨,赋予南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今有中华英才齐聚画舫,泛舟湖上,共商建党伟业,开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航程。时光荏苒,旧年的建筑、风光、人文,经岁月洗礼,交织成流动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嘉兴南湖不仅以秀丽的烟雨风光享有盛名,而且还因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胜利闭幕而备受世人瞩目,成为我国近代史上重要的革命纪念地。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秘密召开。参加会议的代表一共13人,分别代表全国7个早期共产主义组织,50多名党员。会议进行至中途,遭法租界巡捕的袭扰而被迫停会。</p> <p class="ql-block">南湖红船位于南湖湖面,是一条单夹弄丝网船,长约16米,宽3米。内有前舱、中舱、房舱和后舱,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中舱举行。</p> <p class="ql-block">在这里我们面对党旗宣誓,重温入党誓词,追寻我党百年历史的精神根脉,不忘初心,坚定信念跟党走。</p> <p class="ql-block">红船旁有座访踪亭,建于 1985年,是为纪念中共“一大”代表、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副主席董必武1964年4月5日重访南湖时所题诗句而建。亭名由原中共中央军委常务副主席杨尚昆题写。</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位于南湖湖心岛上,楼前檐悬董必武所书“烟雨楼”匾额。烟雨楼,因唐朝诗人杜牧“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诗意而得楼名。始建于五代后晋年间(936-947年),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嘉兴知府赵瀛疏浚市河,所挖河泥填入湖中,遂成湖心小岛。</p> <p class="ql-block">站在烟雨楼上,可观南湖全景,也更能感受到江南朦胧之美。</p> <p class="ql-block">鑑亭建于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亭内珍藏着“马券石刻?、“血柏化石”和“洗鹤盆”等珍贵文物。</p> <p class="ql-block">乾隆皇帝曾经六下江南,八次登临南湖湖心岛,岛上至今完好保存着两块御碑和乾隆的十四首诗。其中,西御碑分别刻有乾隆第一次和第二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东御碑刻有乾隆第二次和第三次南巡至此留下的诗句。诗中将南湖美景作了详尽的描绘,充分显现出乾隆皇帝对南湖的喜爱与留恋。</p> <p class="ql-block">烟雨楼后的院子里有长廊曲折,有假山重叠,还有鹅卵石铺成的幽径小道。亭台楼阁、假山回廊、古树碑刻,错落有致,是典型的江南园林。</p> <p class="ql-block">北面西长廊有一面碑廊—南湖八景。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知府许瑶光以南湖为中心,将嘉兴城郊各古迹、景点列出八景,合称为“南湖八景”,并为此作序题诗,请其友、画家秦敏树作“南湖八景图”,与“八景诗”一同镌刻成碑,八景诗分别是:南湖烟雨,东塔朝暾,茶禅夕照,杉闸风帆,汉塘春桑,禾墩秋稼,韭溪明月,瓶山积雪。这“八景”取之于南湖烟雨楼及当时嘉兴城郊的各个古迹和景点,现在大多已湮没无存了。可是许氏当年所题撰的景点名称却流传下来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