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百姓百年》长篇传记连载之(二十八)</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中,时间跨入了一九六三年。</p><p class="ql-block">暑期一开学,我们搬入了新校舍王大楼。说是新校舍,其实是一座老式洋楼。它的位置在龙山一校往西走二百米,高台庙东侧一百五十米处。南大门面临通往龙山二校和龙首山的大街,进门两侧是青砖青瓦的东西厢房。进了第二道大门才是王大楼的院子,院子很大,足可以做个学校的操场。大楼肯定是哪个财主修的,估计县志上能够查到。解放后一直没有派上用场,也不能分给老百姓居住,就这样闲置着。我们搬进去做临时教室,也只是占领了二楼的两个较大的房间。整个大楼破败不堪,没有人维修管理。不少地方的白灰墙皮脱落,露出了里面的木板条子,正好成了我们削制木剑的原材料。</p><p class="ql-block">大楼北面隔道也是一个有几十几间瓦房的三层大院,不知道归什么单位管。只是见过征兵的时候,里面短时间住满了新兵,所以老百姓都管那里叫军人大院。我曾有过一次历险就发生在这个大院里,就是触电,差点没要我的小命。</p><p class="ql-block">那是一场大雨过后,我们那时的小孩没有什么可玩的,雨后乖泥娃娃就是常事。家家和煤都备有黄泥堆,抠块黄泥捏巴捏巴就在一起乖泥娃娃玩。没玩尽兴就要上学走了,黄泥舍不得扔掉,就在手里拿着。</p><p class="ql-block">由于昨晚上风雨太大,走过军人大院,见一栋房子拉往厕所的电线垂了下来。原来是立在厕所外边的木杆子歪了。小伙伴们走到电线下,一猫腰就都钻了过去。唯独我好奇心重,看了看眼前弯垂下来的电线,有一处破皮了,露出了里面的铜线,上面长满了绿锈。正好我手里有块黄泥,要扔没扔呢,心想就用黄泥把这块破皮补上吧。我特意把黄泥拍了个扁,弯曲着小手照着电线破皮的地方按了下去。</p><p class="ql-block">这一按可就不得了啦,突突突开始过电了。我那时候还知道是过电了,可手就是张不开,拿不下来。很自然的,我想用左手去掰右手的手指,帮它拿下来。结果是一下子也沾上了。双手就这样扣着电线,电流突突突地穿过全身。我心想完了完了,甚至闭上了眼睛等死。这时比我大点的我们里院的于宝成伸手来救我,他一搭我的胳膊,哎呀妈呀一声就被电打开了。我继续在过电,不知道还能不能结束这场灾难。这时就听见有同伴喊,挣,挣,往下挣!我就用力往后挣,扑通一下子,我跌坐在地上,一切复归于平静。</p><p class="ql-block">我爬起来,拍拍屁股上的泥土,就跟着大家上学去了。</p><p class="ql-block">后来我想,这次触电没死,主要是当时还不是220伏的电压,再有就是我毕竟没有直接抓住电线,还隔着层黄泥,黄泥毕竟不是良导体。但我是记住了,电可是碰不得的老虎!曾有一段时间,母亲让我开灯,我害怕碰那个开关,就拿干毛巾垫着手去完成任务。触电的事我压根就没敢跟家里说,右手无名指的指甲根部被电击出了米粒大一个坑,过了几个月才长好,到现在细看还是有点畸形呢。</p><p class="ql-block">我们王大楼学校有好几处开关损坏了,露出了电线头。同学们下课了,淘气包们就围着触摸,体验着电的味道,我总是躲得远远的,知道那不是好玩的。</p><p class="ql-block">很快的,我们就要小学毕业考初中了。还集体学唱了毕业歌,还记得歌词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七月的熏风吹送着花香,</p><p class="ql-block">祖国的大地闪耀着阳光,</p><p class="ql-block">迈开大步走向生活,</p><p class="ql-block">条条大路为我们开放。</p><p class="ql-block">再见了亲爱的母校,</p><p class="ql-block">再见了敬爱的老师。</p><p class="ql-block">我就要走向祖国最需要的地方,</p><p class="ql-block">让青春放射光芒………</p><p class="ql-block">那个时候,能不能考上初中,老师家长好像都没有怎么强调,所以没有什么压力。就像歌词中唱的,条条大路为我们开放。用现在的观念看,那首毕业歌好像是写给大学生的,今天无论如何也不会拿来让小学毕业生唱吧!但那时候小学毕业生的确是好几个面向,我们有一多半的同学的确进工厂当了学徒工。</p><p class="ql-block">到升学考试那天,考场就在我后来念书的十中。中午要带饭,母亲给我带了什么,真的是一点也想不起来啦。后来听同学们说,有的家里给带了饺子和杏,说是考试能侥幸。我听了有点感慨,却一声没吱。</p><p class="ql-block">印象最深的还是我们亲爱的刘老师,她陪我们到了考场。第一节考算数,我很快就答完了,一再检查,确认无误就跑出来了。刘老师在大礼堂等着我们,有两条白色的体操凳,上面放着大家带的书包,里面装着饭盒。我可能出来的最早,礼堂里还没有几个人。刘老师问我每道题的答案,我都一一回答了,她就冲着我笑。那笑容特别好看,永远地印在了我的心底。后来我知道了我的算数成绩是99分。丢那一分在哪儿我也知道,就是有一道题让黙写六归口诀。当时的珠算课包含在算数课里面,老师教的时候也是一走一过。六归口诀好像还没有学到,就更不用说背诵了。但我不能空着这道题不答啊,就按照前面几归口诀的模式,通过笔算写了出来。比如六一下加四,六二三余二,六三添作五等等,可能有一个马虎了,被扣了一分。</p> <p class="ql-block">第二排右七是我小学毕业时的刘淑琴老师,后排右三是作者本人。背景就是王大楼。</p> <p class="ql-block">大难不死,转眼就到了古稀之年。</p> <p class="ql-block">以下是每天出去散步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作者简介:郭振武,网名止戈为武</p><p class="ql-block">1950年生人,1968年下乡,1978年上大学,1982年师专工作,1991年文联工作,2021年退休。</p>